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53)
2023(12587)
2022(11138)
2021(10368)
2020(8599)
2019(20206)
2018(19879)
2017(38520)
2016(20361)
2015(23006)
2014(22504)
2013(22191)
2012(20168)
2011(18029)
2010(18022)
2009(16216)
2008(15602)
2007(13437)
2006(11819)
2005(10347)
作者
(57500)
(47837)
(47295)
(45025)
(30487)
(22947)
(21525)
(18702)
(18097)
(16911)
(16402)
(15985)
(15024)
(14978)
(14698)
(14575)
(14236)
(14138)
(13655)
(13611)
(11761)
(11598)
(11319)
(10884)
(10713)
(10477)
(10441)
(10351)
(9475)
(9263)
学科
(82978)
经济(82885)
管理(57062)
(54771)
(46027)
企业(46027)
方法(38902)
数学(33666)
数学方法(33264)
中国(21352)
(21085)
(20281)
贸易(20274)
(20216)
(19801)
业经(18050)
(17786)
地方(16815)
农业(13952)
理论(13878)
技术(13191)
(13130)
(13059)
(13056)
环境(12304)
(11654)
财务(11583)
财务管理(11558)
(11379)
(11059)
机构
大学(288229)
学院(283263)
管理(116874)
(114492)
经济(112119)
理学(102206)
理学院(101091)
管理学(99325)
管理学院(98821)
研究(93573)
中国(67675)
(61010)
科学(57928)
(51191)
(45645)
(42261)
中心(42196)
研究所(41855)
财经(41802)
业大(41702)
(39764)
北京(38359)
(38257)
(38138)
师范(37821)
经济学(34585)
(34444)
农业(32941)
(32273)
财经大学(31527)
基金
项目(201859)
科学(159854)
基金(148607)
研究(147813)
(129538)
国家(128237)
科学基金(110833)
社会(94324)
社会科(89479)
社会科学(89454)
基金项目(79091)
(77224)
自然(72118)
自然科(70491)
自然科学(70476)
自然科学基金(69189)
教育(67360)
(65006)
资助(60991)
编号(59448)
成果(47815)
(44854)
重点(44574)
(42255)
(41954)
课题(40127)
国家社会(39089)
创新(39017)
教育部(38887)
科研(38554)
期刊
(119040)
经济(119040)
研究(83939)
中国(51454)
学报(45143)
管理(42284)
科学(41372)
(37784)
(36828)
大学(34428)
教育(32246)
学学(31927)
农业(26838)
技术(24062)
(20713)
金融(20713)
经济研究(19826)
财经(19544)
业经(19118)
图书(18146)
(16608)
问题(15722)
科技(14466)
理论(14340)
(14219)
(14057)
技术经济(13767)
实践(13284)
(13284)
(12648)
共检索到4079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彭羽  郑枫  沈玉良  
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测度"一带一路"FTA网络国家地位,并基于1995—2018年跨国面板数据检验其对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考虑协定异质性条件下,当前"一带一路"沿线FTA网络"广度地位"较高的以波兰、捷克等中东欧国家为主,而"中介地位"排名最高的三个国家依次为新加坡、印度和埃及;沿线FTA网络中的国家地位提升对参与国出口促进效应显著,但"中介地位"比"广度地位"对出口的促进作用更大;沿线FTA网络国家地位提升,对中高技术制造国和资源型国家出口促进作用明显,但对低技术制造国出口影响不显著。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彭羽  郑枫  
文章基于网络分析视角,采用1995~2018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HS6位产品层面出口贸易数据,使用泊松伪最大似然方法(PPML)分析了双边FTA及出口国的FTA网络中心度地位对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双边FTA深度提高对出口增长的影响主要来自于集约边际,而出口国网络中介中心度地位提升则显著促进其出口扩展边际增长。这表明,沿线国家深度嵌入FTA网络有助于促进其出口多元化和降低贸易风险,弥补双边FTA主要促进出口集约边际带来的不足,避免贸易条件恶化和贫困化增长。基于沿线国家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双边FTA深度和FTA网络地位的提升对初级产品出口国的二元边际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工业品出口国而言,双边FTA深度提升仅促进其出口集约边际增长,而FTA网络地位提升则促进其出口扩展边际增长;FTA网络中介中心度提升对信息获取能力较弱的沿线国家出口二元边际促进作用更明显。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米军   王怡凡  
在提升出口国内增加值网络地位的过程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普遍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基于2010—2019年39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国内增加值数据,构建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国内增加值网络,并使用空间计量模型检验了人口老龄化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国内增加值网络地位的影响及其机制,以及数字经济发展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能够显著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国内增加值网络地位,且主要通过倒逼产业结构优化和出口比较优势提升促进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国内增加值网络地位的提高;数字经济发展在其中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并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人口老龄化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国内增加值网络地位的提升作用仅显著存在于中度以下老龄化国家和非中心网络地位国家中。中国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持续推动产业高级化发展,加强培育技术密集型中间品的出口优势,打造良好的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环境,更大限度地发挥数字经济发展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以提升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国内增加值网络中的地位。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薇  李冉  
将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分为资源寻求型、市场寻求型、效率寻求型和战略配置型四种类型,并利用面板数据构建模型,对不同类型投资的出口贸易效应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均能促进出口,其中,资源寻求型和效率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具有较强的出口创造效应,市场寻求型和战略配置型出口创造效应相对较小。建议进一步加强对资源丰富、具有生产要素比较优势国家和地区的直接投资,同时积极开展对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对外直接投资,从而加强同"一带一路"国家的经贸合作,促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玉晨  孙铁山  
本文根据2001-2012年中国对外出口的国别面板数据,基于OLS模型研究了法律完善程度、政治稳定程度和廉洁程度这三类制度质量对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与其进口国的法律完善程度呈倒U型关系;进口国的政治稳定程度对中国与其贸易出口没有直接影响;进口国廉洁程度的提升有助于促进中国向其出口,但这种促进作用是非线性的;制度质量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出口的作用受到进口国市场规模和发展程度的影响,同时这种影响关系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也有较大不同。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艳艳  印梅  
基于1996—2016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的经验数据,采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效率及影响出口贸易的非效率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贸易不断扩大,出口效率得到提升,这主要得益于贸易双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提升和人口规模的增长;此外,针对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潜力,对贸易阻力非效率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给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聂世坤  周海云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不仅改善了外部发展环境,更是成为新常态下外贸提质增效的战略支撑。笔者基于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数据分析,揭示三大态势:一是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出口双增长,但制成品出口中沿线国家所占份额趋于稳定,而初级产品出口中沿线国家占比不断上升;二是工业制成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下滑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势明显;三是对东盟出口中间品与进口最终消费品保持较快增长。进一步分析表明,上述三大态势缘自"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以及东亚分工体系的调整。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金鑫  田志宏  
基于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实际情况,利用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算出中国对沿线各国的出口效率水平,分析了中国对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出口效率较高的主要是一些优势农产品,出口产品与沿线国家的需求之间尚存在较大的结构差异,中国还有进一步挖掘农产品出口的潜力和扩大市场的空间;中国对沿线各国的农产品出口效率存在较大的国别差异,其中对中东欧、南亚和部分中东国家的出口仍面临较大阻力,出口效率较低;沿线国家参与的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对中国出口效率所产生的影响较复杂,大阿拉伯自贸区和中部欧洲自贸区的建立显著提高了中国对其出口效率,而南亚自贸区及欧盟活跃的区域内贸易使得中国出口面临较大的挑战,中国-东盟自贸区在中国农产品出口效率方面未能起到预期的积极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琢  徐建炜  
文章模拟了海运成本上升可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的影响。运用引力模型,文章估算了海运时间和费用变动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弹性。反事实演算中,在考虑多边阻力项的影响下,文章模拟了海运时间与海运费用的变化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的影响,发现:第一,海运成本的绝对变化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的影响大于对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的影响;第二,海运成本的相对变化使得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部分出口替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部分出口。在当前海运价格剧烈波动的背景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发展更受到海上运输成本的制约。文章认为发展陆路运输将是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运输方式的重要补充,也是保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运输成本稳定的关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邓欣禾  徐铭遥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响应。本文采用2002-2012年"一带一路"国家的投入产出数据构建了服务业支撑网络,探究了网络的整体特征和我国服务业地位,并运用社团检测分析产业支撑情况。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邓欣禾  徐铭遥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响应。本文采用2002-2012年"一带一路"国家的投入产出数据构建了服务业支撑网络,探究了网络的整体特征和我国服务业地位,并运用社团检测分析产业支撑情况。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保霞  张辉  王桂军  
区别于其他自由贸易协议,“一带一路”倡议在发展目标、组织结构、运作方式等诸多方面具有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特征。作为发展效应的核心内容之一,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对广大的欠发达国家摆脱贫困和培育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价值。“一带一路”倡议是否促进了沿线国家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文章基于2009~2018年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和中国全球投资跟踪数据库等多个数据库的匹配数据,通过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对此问题进行回答。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显著地提高了沿线国家的出口产品质量,且对距离中国更近的国家影响更大,对较低收入国家的提升作用也更强劲。机制分析表明,“一带一路”倡议从增强沿线国家基础设施投资、促进出口额增加和自主创新多条路径为沿线国家的工业化带来发展红利,并最终促进了沿线国家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文章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积极思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立泰  刘雪梅  
文章以OFDI动机异质性为视角,通过基于不同权重矩阵的空间计量实证分析得出:总体而言,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有效促进了出口贸易的增长;具体而言,资源型OFDI和创新型OFDI对出口贸易具有符合理论预期的促进效应,而市场型OFDI对出口贸易具有违背理论预期的促进效应;从促进程度来看,资源型OFDI的促进效应最强,创新型OFDI的促进效应则最弱;此外,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贸易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田海燕  杨宏翔  
可数字化产品贸易是传统贸易向数字贸易进行过渡的重要体现。研究网络使用对可数字化产品贸易的促进作用,对理解信息技术促进贸易转型具有重要意义。选择中国对65个“一带一路”贸易伙伴国49种可数字化产品出口数据,采用扩展的引力模型,研究了不同类型网络使用对可数字化产品贸易的影响。实证分析发现,不同类型网络使用均可以显著促进可数字化产品出口,但其影响程度存在异质性。其中,固定宽带技术对可数字化产品出口影响最大,移动蜂窝订阅技术对可数字化产品的促进作用最小。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蔡玲  申君歌  
基于嵌套Logit模型,测算了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造业的出口产品质量,利用中国2004—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知识产权保护对出口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内生性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后,中国省级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对中国出口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品质量有着稳定且正向的影响。分地区估计的结果显示: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对出口质量的影响呈现省际差异;东部省份、中部省份、"一带一路"重点省份和非重点省份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对出口质量的影响显著为正,而西部省份的知识产品保护强度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为负且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