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5)
- 2023(554)
- 2022(520)
- 2021(455)
- 2020(376)
- 2019(940)
- 2018(911)
- 2017(1782)
- 2016(705)
- 2015(734)
- 2014(527)
- 2013(492)
- 2012(481)
- 2011(512)
- 2010(515)
- 2009(521)
- 2008(463)
- 2007(398)
- 2006(433)
- 2005(424)
- 学科
- 济(5715)
- 经济(5714)
- 地方(1973)
- 关系(1757)
- 经济关系(1460)
- 地方经济(1379)
- 对外(1311)
- 外经(1235)
- 对外经济(1232)
- 管理(1166)
- 中国(1155)
- 贸(890)
- 贸易(890)
- 业(851)
- 方法(846)
- 易(834)
- 农(796)
- 业经(737)
- 数学(719)
- 数学方法(714)
- 学(652)
- 企(625)
- 企业(625)
- 发(615)
- 环境(551)
- 农业(512)
- 融(497)
- 金融(497)
- 发展(452)
- 展(452)
- 机构
- 大学(9847)
- 学院(9434)
- 济(5506)
- 经济(5458)
- 研究(4525)
- 管理(3254)
- 中国(3082)
- 理学(2807)
- 理学院(2753)
- 管理学(2728)
- 管理学院(2701)
- 科学(2157)
- 京(2082)
- 所(2068)
- 财(1980)
- 研究所(1891)
- 院(1781)
- 中心(1772)
- 经济学(1759)
- 财经(1597)
- 经济学院(1569)
- 经(1485)
- 范(1482)
- 师范(1473)
- 江(1426)
- 北京(1408)
- 发(1407)
- 研究院(1402)
- 科学院(1326)
- 社会(1285)
共检索到159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倪彩 梁海明
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不断发展的经济全球化使各国利益联系日益密切。在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各种机遇和挑战也带来了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这样的趋势下,全球经济体系治理和改革势在必行。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则响应了时代的需求,稳健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人类命运共同体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良悦 刘东
“一带一路”是中国进入新常态下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型开放型战略,体现了“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促转型”顶层设计的中国智慧。本文认为,对外开放是对内发展的机遇,为国内发展释放了空间,提供了过剩产能释放的通道和产业结构优化的动力;对内改革是对外开放的基础,特别是市场机制和制度规则的建立,是确保对外开放质量的根本。在战略实施中,应通过国内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与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努力,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国家价值链和中国主导的全球价值链,使中国经济深度参与国际经济,提升中国经济竞争力。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一带一路"已经成为我国的一大主战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今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胡雁斌 载德
21世纪以来,全球的经济和政治格局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许多不确定的因素萌生,而与此同时中国国内的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失衡也在凸显。在这样的国际和国内背景下,2013年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伟大倡议,同时强调了要与沿线各国共同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这一伟大战略构想不仅承载了沿线国家发展繁荣的梦想,同时也赋予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自此,中国开启了和东南亚、西亚、东欧和北非等"一带一路"国家的互联互通、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的新的篇章。与此同时,随着国际上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德国的"工业4.0"战略,以及当前国内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期产能严重过剩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的出现,"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在应对全球经济发展挑战、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上,都具有十分积极意义。而海湾国家特别是阿拉伯国家,作为贯通欧亚大陆的枢纽地区国家和全球主要的能源国,是中国"一带一路"发展的核心枢纽。伴随着金砖国家和发展中经济体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中国在最近几十年的强势崛起,未来海湾国家与中国的经贸双边往来和双边投资将会日益增多。因此,文章将从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开始谈起,着重研究未来阿拉伯国家在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发展中的机遇和挑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游宏宇
我国提出来的"一带一路"倡议旨在沟通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实现沿线各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以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我国区域经济的大发展。"一带一路"倡议的构想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以共商、共享和共建为原则,促进我国同各国展开相互合作与交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任立媛 赵莉
我国经济转型面临的制约因素有很多。"一带一路"建设对我国经济转型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塑造了经贸合作新格局、为构建新型全球经济秩序提供了重要平台、提升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要借助"一带一路"建设促进我国经济转型,进一步明确促进经济转型的推动主体,发挥资本和技术优势,加快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构建经济转型的外部环境。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范鹏辉 宋琍琍
自我国与智利首签电子商务合作谅解备忘录以来,“丝路电商”朋友圈持续扩围,机制建设逐步完善,国际合作领域不断拓展,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共享市场发展红利、拓展数字经济合作的新路径。在美西方构建数字规则“同盟”遏制我国发展空间的背景下,可以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为抓手,增强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打造制度型开放新平台,推动形成数字国际合作格局,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立国
"一带一路"是中国政府倡议共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为推动区域教育的开放、交流和融合提供了契机,教育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着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唇齿相依,教育交流源远流长,教育合作前景广阔。中国与相关国家教育文化交流合作由来已久,早在西汉时期,就开辟了贯通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成为古代社会重要的国际贸易通道,推动了相关地区经济和文化发展。近代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区域教育研究 专题研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宁 陈兰 罗志慧
本文基于DEA模型,对"一带一路"经济带各地旅游产业效率进行三阶效率测定。结果表明:静态上,地区间旅游产业效率差别较大,整体综合效率主要依靠纯技术效率拉动;动态上,除东北和西南外12个省区全要素生产率呈逐年上升态势,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双向拉动效率提升。最后根据测定结果,从产业融合、地区差异化发展和政策角度提出优化"一带一路"经济带旅游产业效率的相关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军 陈瑾 赵小杰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赋予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更加广泛的内涵和新的发展机遇。本文首先对新亚欧经济带战略构想的提出和发展思路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把"一带一路"战略与新亚欧经济带建设联系起来进行研究,深入分析了"一带一路"战略给新亚欧经济带所带来的机遇,认为"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把世界上经济最具活力的亚太地区、资源丰富的中亚地区和经济发达的欧洲地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将极大地推进这些区域的国家之间发挥比较优势,实现区域的双赢合作。最后,从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化发展、人文合作和环境保护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推进新亚欧经济带建设的举措。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可云
"一带一路"是中国提出的重大战略安排,是充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和为贵"精髓的战略设计。阐明"一带一路"的本质与国内外背景,分析同其他战略的关系,"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SWOT)以及未来的操作重点和政策方向,认为"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力提高后的必然选择,是在国际国内背景发生变化后提出的有目的的行动方案。其很好地将中国其他重要战略串联在一起,集中展现了中国新的全球视野与建设经济强国的雄心,是中国通过两个"打造"促进国际均衡发展进而影响全球化方向的战略安排,标志着中国由过去侧重内部转向内外兼顾,寻求完成内部的工业化、城镇化与区域协调发展等重大战略任务的新办法。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中国会逐步创新国家调控与区域管理制度,并进一步完善创新、产业发展、城镇化与区域协调、全方位开放、文化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具体政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钢 刘倩 孔冬艳 林依硕 黄兵兵
"一带一路"战略自提出以来,其双起点至今尚未明确,现有认识只是尊重和沿袭丝路历史的结果,未必是我国外向型经济空间布局的理想选择。在世界新地缘政治前景下和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要求下,本着"欲外开,先内联"的思路,提出"一带一路"历史起点向东向北延伸与我国全域开放"π"字型骨架经济空间布局构想,介绍了该构想下的四种可能的起点组合方案,并做了战略辨析与前景展望。认为"一带一路"战略引领下的中国全域开放"π"字型骨架以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为主线,更具统领性、开放性、开拓性、包容性和弹性,是我国最高层级的全域开放型经济空间战略,其终极目标是促进中国与全球互联,推动中国全域发展。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蓓文
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一带一路"在中国对外开放中的重要性日益凸出。事实证明,双向投资、对外贸易与对外开放之间存在协同发展的关系:"一带一路"不仅在中国实施进出口平衡战略中起到重要作用,对于促进中国双向投资从企业投资、产业投资到园区投资的阶段性发展也功不可没。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项目就是"一带一路"建设带动对外开放制度创新、西部大开发的典型案例。大量的数据进一步说明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经贸发展上共商、共建、共享;西方所谓的"债务陷阱论"是站不住脚的。因此,我们要以"一带一路"为动力,实施对外开放与对外贸易的协同发展;以"一带一路"为平台,实施对外开放与双向投资的协同发展;以"一带一路"为纽带,积极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国 对外开放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迅
全面推动国际教育发展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成为深化改革开放后又一将引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引擎。目前,中国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主要教育合作对象,越来越多的外国学子选择到中国留学。整体来看,我国国际教育事业发展仍处于上升阶段,在国际教育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教育国际化经验不足、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低、教育国际化形式单一等问题。为此,提出多元化国际教育交流、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国内外合作办学等对策,为我国国家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方法参考,提高中国在世界上的教育影响力。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国际教育 合作办学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商思争
"一带一路"倡议蕴含着丰富的中国文化意涵,必然对会计产生影响,具体包括:和合思想要求会计关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社会责任和资源环境的计量,协商确定会计准则;仁爱思想要求加强对人本会计和人文会计的研究;大同思想要求加强对国际价值链会计、会计准则协调的研究;融通互鉴思想要求加强对业财管融合、人财物融合、生态经济社会融合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融合的研究,要求沿线国家在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的基础上协调会计准则;义利辩证思想要求加强对战略管理会计、非经济利益会计和非货币计量方式的研究。以上各个方面都将对形成"一带一路"特色会计产生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