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40)
2023(7514)
2022(6095)
2021(5763)
2020(4547)
2019(10407)
2018(10090)
2017(18052)
2016(10058)
2015(11311)
2014(11041)
2013(10382)
2012(9425)
2011(8577)
2010(8819)
2009(8003)
2008(8071)
2007(7984)
2006(7230)
2005(6357)
作者
(26490)
(22166)
(22121)
(21157)
(14254)
(10572)
(10064)
(8435)
(8368)
(8306)
(7607)
(7382)
(7206)
(6989)
(6965)
(6882)
(6658)
(6450)
(6432)
(6379)
(5582)
(5463)
(5461)
(5213)
(5091)
(5018)
(5007)
(5003)
(4551)
(4492)
学科
(33584)
经济(33557)
管理(26212)
(23949)
(19062)
企业(19062)
(13453)
中国(12802)
地方(10846)
业经(9885)
农业(9185)
教育(8444)
方法(7953)
(7874)
贸易(7868)
(7645)
理论(7424)
(7238)
(7111)
(6374)
(6043)
(6015)
关系(6013)
教学(5960)
(5879)
(5869)
工作(5748)
数学(5738)
(5594)
银行(5588)
机构
学院(130514)
大学(129328)
(46266)
研究(46223)
管理(45047)
经济(44855)
理学(37254)
理学院(36765)
管理学(35870)
管理学院(35603)
中国(34240)
(28326)
科学(27152)
(22814)
(22568)
(22502)
(21630)
师范(21460)
中心(21050)
研究所(20431)
(20256)
(18684)
北京(18314)
(17521)
技术(17231)
业大(17222)
财经(16559)
师范大学(16395)
教育(15526)
农业(15413)
基金
项目(81829)
研究(67896)
科学(62763)
基金(53292)
(45341)
国家(44815)
社会(39457)
科学基金(37500)
社会科(37061)
社会科学(37049)
(34623)
教育(33496)
编号(30926)
(28416)
成果(27940)
基金项目(27093)
课题(23730)
自然(21388)
资助(21006)
(20866)
自然科(20859)
自然科学(20856)
自然科学基金(20473)
(19509)
重点(19005)
项目编号(18790)
(17913)
(17466)
(17186)
规划(17013)
期刊
(61726)
经济(61726)
研究(41813)
中国(37587)
教育(31226)
(20851)
管理(19499)
学报(18268)
(17145)
科学(16470)
大学(14774)
农业(14327)
技术(13389)
图书(13015)
学学(12401)
(12212)
金融(12212)
业经(11757)
书馆(9982)
图书馆(9982)
职业(9418)
经济研究(9190)
(8299)
论坛(8299)
财经(7722)
(7643)
(7466)
问题(7275)
(6796)
国际(6437)
共检索到2195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朱以财  刘志民  
2015年以来,在政策的推动下,各种形式和类型的"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相继兴起,并初见成效。通过分析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八个高校战略联盟,发现其呈现出如下特征:联盟经历从倡议构想、理论探讨到实践运行的发展过程,联盟动机清晰明确,联盟专业化或行业化特征明显,联盟运行机制完备而有效。推进"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建设具有良好的现实基础和政策基础,同时也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在"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建设中,需要政府适度参与,设定主体间性观念逻辑;立足联盟情境,确立与"一带一路"建设相容的联盟目标;拓展"公共空间",助力联盟组织化进程;科学探索,推动联盟从"制度共建"走向"文化共鸣"。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何寿奎  
公共产品供给是"一带一路"倡议顺利推进的基础和关键。需要耗费大量资金,但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缘政治复杂,制度环境各异,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标准和相关政策差距明显,国际公共产品供给风险控制能力有待提升,相关决策难以形成合力,急需建立公共产品合作协同供给机制,包括公共产品多元协同供给制度、公共产品协同供给决策机制和公共产品供给的风险协同控制机制。具体而言,可以建立公共产品协同决策平台,探索跨区域公共产品协同建设路径,厘清公共产品供给风险,探讨公共产品风险因素传导规律,建立公共产品风险分担机制,确定利益补偿方式和风险控制措施,构建多层次融资保障体系,优化民间资本与政府合作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政策环境,完善国际合作建设项目管理规划与治理机制,最终实现"一带一路"建设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何寿奎  
公共产品供给是"一带一路"倡议顺利推进的基础和关键。需要耗费大量资金,但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缘政治复杂,制度环境各异,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标准和相关政策差距明显,国际公共产品供给风险控制能力有待提升,相关决策难以形成合力,急需建立公共产品合作协同供给机制,包括公共产品多元协同供给制度、公共产品协同供给决策机制和公共产品供给的风险协同控制机制。具体而言,可以建立公共产品协同决策平台,探索跨区域公共产品协同建设路径,厘清公共产品供给风险,探讨公共产品风险因素传导规律,建立公共产品风险分担机制,确定利益补偿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姚桂梅  许蔓  
非洲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参与方,中非合作论坛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实践平台。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言强调,要将"一带一路"同非洲各个层面的发展战略全面对接,推动中非共建"一带一路"再升级。展望未来,中非共建"一带一路"将在习近平主席"真、实、亲、诚"合作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引领下,逐渐落实以构建更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为方向的"八大行动",推动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迈向历史新高。其间,需要中非携手解决中非合作中存在的难以持续、失衡和不对称的三大问题,补齐各种投资"短板"、创新合作模式、平衡产业布局和各种利益关系、力求共同发展。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朱以财  刘志民  
高校战略联盟是高等教育回应"一带一路"建设的符号表征和有效实践,是"一带一路"高等教育合作的重要支撑与纽带。"共建"即为联盟行动舞台的搭建,"共鸣"则是行动者与行动情境在行动舞台中的互动与呈现,"共建"与"共鸣"之间的良性协作共同构成了联盟运行机制的基本指向。处在"共建"阶段的高校战略联盟,其主要任务是"硬环境"建设,而走向"共鸣"的高校战略联盟更多聚焦"软环境"构建,即从哲学层面来思考、寻找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基础。当前,"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尚未达到自觉发展的状态。未来,我国应坚持循序渐进、交流互鉴,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联盟互动与交流,分步、分层、分类推进各类高校战略联盟永续发展;同时要积极创设转换场景,拓展地缘文化空间,搭建"形神兼备"的联盟行动舞台,以实现"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的核心价值。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郑刚  刘金生  
在"一带一路"战略中,教育交流是民心工程,是构建国家间良好关系的基础性工作。中国同沿线国家的友好交往史、系列政府法规的签订、合作机制的推陈出新、合作载体的有序运行,为教育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民族宗教问题的干扰、教育体制的差异等因素,又使得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开展教育交流与合作面临困境。中央、地方、高校及民间企业等参与主体需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协力应对多方挑战,推动教育交流与合作向纵深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管亚梅  王春艳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必须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依赖碳金融交易平台,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和潮流。碳金融鉴证业务就是针对能源消耗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对环境影响的认证行为。碳金融鉴证业务可以更好地对低碳发展的相关项目及政策的实施起到监督作用,以利于企业低碳健康发展以及为"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在我国,碳金融鉴证业务刚刚起步,如何有效应对碳金融鉴证困境显得尤为必要。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侯燕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必然伴随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在财政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地方政府陷入了财政困境。本文梳理了"一带一路"战略下18个省区的地方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现状,描述了财政"新常态"的特征,着重分析了"一带一路"战略下地方政府面临的财政困境,发现地方政府面临较重的财政赤字压力,而现行的财政分权体制和投融资体制都是造成财政困境的制度因素,最后提出了合理制定"一带一路"战略的优惠政策、以财权事权的对等规范央地关系、大力推广PPP项目充分以及发挥金融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等对策建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侯燕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必然伴随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在财政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地方政府陷入了财政困境。本文梳理了"一带一路"战略下18个省区的地方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现状,描述了财政"新常态"的特征,着重分析了"一带一路"战略下地方政府面临的财政困境,发现地方政府面临较重的财政赤字压力,而现行的财政分权体制和投融资体制都是造成财政困境的制度因素,最后提出了合理制定"一带一路"战略的优惠政策、以财权事权的对等规范央地关系、大力推广PPP项目充分以及发挥金融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等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佩  靳永辉  
作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全球经济振兴计划,"一带一路"战略基于互利共赢、共享发展的区域经济合作框,可以促进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同时也为实现我国保险行业产品与服务的创新、拓宽保险销售渠道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跨境保险的发展有利于降低对外投资的风险,为国内企业顺利"走出去"保驾护航。但我国跨境保险起步较晚,且在国际合作中所承担的风险较高,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积极搭建保险公司跨境交流平台,鼓励跨境保险产品创新以及加强保险公司内部管理改革势在必行。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佩  靳永辉  
作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全球经济振兴计划,"一带一路"战略基于互利共赢、共享发展的区域经济合作框,可以促进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同时也为实现我国保险行业产品与服务的创新、拓宽保险销售渠道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跨境保险的发展有利于降低对外投资的风险,为国内企业顺利"走出去"保驾护航。但我国跨境保险起步较晚,且在国际合作中所承担的风险较高,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积极搭建保险公司跨境交流平台,鼓励跨境保险产品创新以及加强保险公司内部管理改革势在必行。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佩  靳永辉  
作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全球经济振兴计划,"一带一路"战略基于互利共赢、共享发展的区域经济合作框,可以促进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同时也为实现我国保险行业产品与服务的创新、拓宽保险销售渠道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跨境保险的发展有利于降低对外投资的风险,为国内企业顺利"走出去"保驾护航。但我国跨境保险起步较晚,且在国际合作中所承担的风险较高,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积极搭建保险公司跨境交流平台,鼓励跨境保险产品创新以及加强保险公司内部管理改革势在必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郭艺   赵秦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职业教育国际化成果丰硕,在深入助力企业国际产能合作、彰显职业教育国际品牌效应以及促进区域性职业教育国际化联盟作用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然而,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新一轮深入推进,尽管职业教育整体上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但在理念思路、系统规划、品牌建设以及数字化赋能等方面仍存在一定不足。职业教育应秉持“多方联动、协同创新、提质增效、重注内涵”的发展原则,完善顶层设计、加强教随产出、注重品牌建设、创新数字赋能等,以优化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汤婷婷  向明洁  谢德新  
职业教育战略联盟作为职业教育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织形式,它为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新方向。随着大湾区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大湾区职业教育战略联盟逐渐呈现出成员来源多元、协同性初显、专业化明显、角色地位重要的特征,同时也面临着合作范围有限、缺乏总体规划和有效的落地机制、缺少高水平院校加盟等挑战。为此,大湾区职业教育战略联盟建设需要政府适度参与,回应联盟成员的关切;立足大湾区实际,确立与大湾区发展一致的目标;拓展“公共空间”,助力联盟组织化进程;科学探索,引导联盟从“制度共建”到“文化共鸣”。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竺彩华  韩剑夫  
本文详细梳理了"一带一路"沿线的FTA现状(包括数量、内容、对象三个方面)及中国与相关经济体的FTA情况。并分析了中国推进"一带一路"FTA建设进程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建设"一带一路"FTA的理想路径,即先逐步建成立足东亚、辐射"一带一路"区域、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最终建成"一带一路"FTA。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