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35)
- 2023(13120)
- 2022(10806)
- 2021(10273)
- 2020(8328)
- 2019(19221)
- 2018(18693)
- 2017(35593)
- 2016(18922)
- 2015(21093)
- 2014(20167)
- 2013(20244)
- 2012(18879)
- 2011(17087)
- 2010(16759)
- 2009(15406)
- 2008(15049)
- 2007(13196)
- 2006(11751)
- 2005(10445)
- 学科
- 济(81808)
- 经济(81731)
- 业(51304)
- 农(47759)
- 管理(44932)
- 农业(31435)
- 方法(29949)
- 企(28808)
- 企业(28808)
- 数学(27148)
- 数学方法(26935)
- 中国(24889)
- 业经(20320)
- 贸(19117)
- 贸易(19106)
- 易(18676)
- 地方(18107)
- 财(16137)
- 制(15831)
- 学(14186)
- 发(13304)
- 环境(12740)
- 银(12157)
- 银行(12122)
- 行(11690)
- 体(11527)
- 融(11404)
- 金融(11402)
- 技术(11119)
- 农业经济(10879)
- 机构
- 学院(262312)
- 大学(260160)
- 济(117273)
- 经济(115299)
- 管理(97383)
- 研究(97260)
- 理学(84471)
- 理学院(83483)
- 管理学(82200)
- 管理学院(81728)
- 中国(75854)
- 农(66162)
- 科学(58465)
- 京(55554)
- 农业(51201)
- 所(49075)
- 财(48156)
- 业大(46612)
- 研究所(44818)
- 中心(44728)
- 财经(38446)
- 江(38357)
- 经济学(36190)
- 经(35382)
- 北京(34771)
- 院(34250)
- 范(34184)
- 师范(33778)
- 经济学院(32753)
- 农业大学(32302)
- 基金
- 项目(180767)
- 科学(142164)
- 基金(132550)
- 研究(131220)
- 家(117917)
- 国家(116868)
- 科学基金(98557)
- 社会(86415)
- 社会科(81567)
- 社会科学(81548)
- 基金项目(70483)
- 省(69553)
- 自然(62366)
- 自然科(60930)
- 自然科学(60910)
- 自然科学基金(59848)
- 划(58527)
- 教育(57901)
- 资助(52487)
- 编号(51824)
- 重点(41115)
- 发(40996)
- 部(40896)
- 成果(40562)
- 创(37774)
- 国家社会(37032)
- 农(36667)
- 课题(35791)
- 创新(35394)
- 科研(34679)
共检索到3981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钱宸 钱静斐 胡向东 李先德
中欧班列是中国以基础设施建设助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示范样板。面对世纪疫情、海运通道拥堵等多重风险,以中欧班列为代表的陆路运输在保障“一带一路”沿线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运行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基于中欧班列开通通行情况和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现状,采用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分析我国与班列沿线各国的农产品贸易效率、贸易非效率程度及贸易潜力,以期为更好地利用“一带一路”的农产品市场和资源,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提供理论支撑。结果表明,中欧班列开通显著提升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进口效率。进一步地研究发现,中国与班列沿线的农产品贸易效率具有明显的国别差异,中国自俄罗斯、蒙古、荷兰等国进口效率较高;同时,中国与班列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拓展空间较大,贸易潜力平均可拓展为实际进口额的2.32倍,其中,中国自乌克兰、德国、西班牙、法国和英国的进口空间较大。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许英明 邢李志 董现垒
中欧班列作为推动"一带一路"贸易畅通的重要抓手和载体,正在释放更大的贸易通道潜能。目前,中欧班列已实现常态化规模化开行,正在由追求数量增长向追求高质量发展迈进。但看似畅通的中欧班列贸易通道,速度上却呈现"两端快、中间慢"的现实,并且"拥堵"状况成为常态。中欧班列贸易通道"通而不畅"既有换轨、部分国家基础设施滞后等原因,也有班列线路重复、地方竞争无序等原因,更有国际铁路运输规则不统一和通关制约等原因。新时期,需联合制定中欧班列运输规则,共同完善通道网络,提高贸易通道效率,整合开通城市和线路,以通道带贸易,以贸易聚产业,运贸一体促进贸易通道通畅,提升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水平。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方行明 鲁玉秀 魏静
中欧班列开通是深化"一带一路"建设的标志性成果,也是中国发展全面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文章理论分析了中欧班列开通影响城市贸易开放度的内在机理,并基于中国2003~2016年286个地级市层面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方法评估中欧班列开通对城市贸易开放度的影响以及空间异质性特征.结果显示,中欧班列的开通显著提升了城市贸易开放度,且影响程度和城市班列开通数量呈直接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中欧班列对城市贸易开放度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可以显著提升西部地区城市和大城市贸易开放度,而对东、中部城市和中小城市的影响并不显著.中欧班列在扩大城市贸易开放度方面的积极作用,为各城市进一步规范中欧班列发展,推动中国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支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依绍华
中欧班列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抓手,对促进中欧经贸合作发挥积极作用,已成为中欧国际运输新通道。本文对中欧班列整体发展状况进行总结,重点分析中欧班列对“一带一路”沿线欧亚国家经贸合作的影响,并结合当前国际形势,对中欧班列面临的挑战和问题进行剖析,进而提出发展建议。
关键词:
中欧班列 俄乌冲突 欧亚国家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金旭 徐共和
“一带一路”倡议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构成了中国的产能与产业链在全球范围内的延伸,造就了包括全球公共品供应体系、联合国体系和非国家行为体在全球的作用以及涉及不同社会制度、经济制度、文化价值观的共存。十年来,中国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带动全球互联互通。中欧班列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大动脉,是推动国际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缩影及见证,为催生国际贸易物流的历史性变化并带动全球共存、全球治理作出了有效的探索和贡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欧班列 探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葛涛 李金叶
借鉴Hummels&Klenow(胡梅尔斯和克莱诺,2005)的三元边际分解框架,采用2003年2015年国际贸易数据,考察"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进口中亚农产品三元边际的特征事实和影响因素。从总体特征来看,拓展边际是中国对中亚进口增长的主要方式,价格边际贡献次之,数量边际反而有所下降。从动态分布演进来看,中国从中亚国家进口农产品的拓展边际有所提高,但国家间差距呈波浪上升状;价格边际从趋同到趋异,差异不断扩大;数量边际平稳与剧烈并存,变动趋势不一。从影响因素来看,特征变量对三元边际作用方向和作用强度不尽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中亚 农产品 三元边际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黄水灵 肖扬
增进消费者福利是一国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进口增长的福利评估和来源渠道的挖掘一直是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2001—2019年中国HS6位数农产品进口数据,通过构建经质量变化的精确和价格指数,考察中国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进口增长中,种类增加和质量提高对增进消费者福利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忽略种类、数量和质量的变化会引致价格指数向上偏误,数量变动、种类增加和质量提高,使消费者获得的福利分别为2019年农业GDP的0.096 8%、0.113 2%和6.886 7%。质量提高带来的贸易福利最大,种类增长导致的贸易福利次之,数量变化促进的贸易福利较少。因此,扩大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进口中,不仅要实施种类多样化和进口市场多元化战略,更要促进农产品进口质量的提升,充分发挥农产品进口改善国内消费者福利的政策功能。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蒋晓丹 范厚明
中欧班列是"一带一路"战略建设的重要抓手,是深化我国与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重要载体。本文总结了自中欧班列开行以来的发展成果,同时剖析了目前中欧班列开行中存在的标准不统一、返程运量少、运行时间无法保证、去程满载率低、无序竞争等问题。本文针对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了进一步优化中欧班列发展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欧班列 问题 对策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宏智 孙金俊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支持下中欧班列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在各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运营格局,但在发展中也遇到了许多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中欧班列的运行状况和现存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出四个需要解决的关键点即联动协调度低、货运市场不完善、货源稳定性较差、成本居高不下。以现有的国际组织、经济组织、合作组织为基础构建中欧班列国际物流运输平台,来应对中欧班列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以期通过中欧班列国际物流运输平台建立以中国为主导的国际贸易利益共同体,与沿线国家一起打造国际班列运输新模式。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欧班列 运输平台 贸易结算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蒋晓丹 范厚明
中欧班列是"一带一路"战略建设的重要抓手,是深化我国与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重要载体。本文总结了自中欧班列开行以来的发展成果,同时剖析了目前中欧班列开行中存在的标准不统一、返程运量少、运行时间无法保证、去程满载率低、无序竞争等问题。本文针对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了进一步优化中欧班列发展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欧班列 问题 对策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弘
分析和解读"一带一路"倡议需要有不同的学科视角。经济学家说,"一带一路"符合经济规律,"要想富,先修路",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的必要条件。政治学家或者国际关系学者认为,"一带一路"是中国政府的国际战略,由政府强力推动,他们注重解释政府的意愿和方式是什么。我将"一带一路"与中欧关系联系起来,并从世界力量格局变化的角度进行解释。这里的关键词是"变化",因为世界在发生深刻变化,任何事物都会发生变化,变化不胜枚举。中国在变,欧洲在变,通过"一带一路"的战略链接,中欧关系也必然充满变化。变化有数量、质量、现象、结构之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谢金丽 胡冰川
近年来,中国学者多关注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状况与趋势,探讨分析了中国农产品贸易的贸易潜力、贸易特征和贸易效率等具体情况。本文梳理了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等区域贸易协定框架下的相关文献,发现中国对外农产品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效率持续提升、与多数国家贸易潜力巨大、发展空间广阔,但同时也存在着贸易不均衡、出口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低等问题。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区域贸易自由化 农产品贸易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金鑫 田志宏
基于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实际情况,利用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算出中国对沿线各国的出口效率水平,分析了中国对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出口效率较高的主要是一些优势农产品,出口产品与沿线国家的需求之间尚存在较大的结构差异,中国还有进一步挖掘农产品出口的潜力和扩大市场的空间;中国对沿线各国的农产品出口效率存在较大的国别差异,其中对中东欧、南亚和部分中东国家的出口仍面临较大阻力,出口效率较低;沿线国家参与的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对中国出口效率所产生的影响较复杂,大阿拉伯自贸区和中部欧洲自贸区的建立显著提高了中国对其出口效率,而南亚自贸区及欧盟活跃的区域内贸易使得中国出口面临较大的挑战,中国-东盟自贸区在中国农产品出口效率方面未能起到预期的积极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洪秋妹
文章首先从贸易规模及结构两方面分析了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农产品贸易现状,其次在引力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一带一路"政策变量,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农产品贸易增幅较大,但总量仍偏低,且进出口结构和市场结构有待进一步完善;"一带一路"倡议有利于促进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农产品贸易;国内生产总值、人口数量、人均GDP差额、物理距离、农业增加值占比以及两国是否接壤会对农产品贺易产生影响。最后,为更好地促进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农产品贸易,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亚五国 农产品贸易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丽娟 薛伟敏 杜为公
本文基于扩展的引力模型和中国与6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990—2019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国家标准对中国七类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强制性特有标准、推荐性一致标准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产品总贸易额具有正面促进作用。推荐性标准有利于增加中国农产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推荐性一致标准的贸易效应大于推荐性特有标准。与农产品进口相比,国家标准对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农产品的促进效应更大且更加显著。
关键词:
国家标准 “一带一路” 农产品贸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