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76)
- 2023(4513)
- 2022(3837)
- 2021(3621)
- 2020(3086)
- 2019(7094)
- 2018(6831)
- 2017(12695)
- 2016(6429)
- 2015(7079)
- 2014(6585)
- 2013(6390)
- 2012(5622)
- 2011(5109)
- 2010(5438)
- 2009(4996)
- 2008(4919)
- 2007(4374)
- 2006(4075)
- 2005(3691)
- 学科
- 济(27481)
- 经济(27450)
- 管理(21068)
- 业(18546)
- 企(16378)
- 企业(16378)
- 方法(10042)
- 环境(8498)
- 数学(8392)
- 数学方法(8243)
- 农(7333)
- 学(6721)
- 中国(6660)
- 划(6520)
- 财(6382)
- 地方(5800)
- 业经(5741)
- 生态(5511)
- 和(4875)
- 农业(4754)
- 制(4619)
- 技术(4597)
- 关系(4552)
- 策(4373)
- 理论(4156)
- 资源(4081)
- 发(3998)
- 贸(3826)
- 融(3825)
- 金融(3825)
- 机构
- 大学(88633)
- 学院(86699)
- 济(36238)
- 经济(35538)
- 管理(34788)
- 研究(32586)
- 理学(30239)
- 理学院(29850)
- 管理学(29180)
- 管理学院(29008)
- 中国(23939)
- 科学(19928)
- 京(19427)
- 财(16795)
- 所(16192)
- 研究所(14780)
- 中心(14673)
- 农(13603)
- 江(13249)
- 财经(13063)
- 北京(12576)
- 范(12535)
- 业大(12447)
- 师范(12430)
- 院(12400)
- 经(11878)
- 经济学(10507)
- 州(10276)
- 师范大学(10248)
- 农业(10174)
- 基金
- 项目(61729)
- 科学(49742)
- 基金(46272)
- 研究(44988)
- 家(41858)
- 国家(41094)
- 科学基金(35011)
- 社会(29749)
- 社会科(28203)
- 社会科学(28192)
- 基金项目(24204)
- 省(23479)
- 自然(22472)
- 自然科(21867)
- 自然科学(21862)
- 自然科学基金(21441)
- 划(20071)
- 教育(19990)
- 资助(18412)
- 编号(16539)
- 重点(14465)
- 部(13551)
- 成果(13449)
- 发(13410)
- 创(13129)
- 国家社会(12880)
- 创新(12185)
- 课题(11984)
- 科研(11886)
- 教育部(11612)
共检索到1346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伟 杜伟 王帅强
"一带一路"对于沿线国家的发展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文章基于中国、俄罗斯、马来西亚、越南、德国五个国家2012—2016年的年度数据,运用"压力-状态-响应"框架模型基于熵值法研究了五个国家的生态绩效。研究结果表明,五个国家的生态环境随着国家对环境的重视都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这将有利于中国实施"一带一路"的经济建设。
关键词:
生态绩效评估 PSR 熵值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程中海 南楠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效率及国别潜力,纵向分析直接投资潜力的动态趋势,并横向比较对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直接投资潜力的差异。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效率损失主要来自"非效率"因素的影响,投资效率普遍较低,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性和个体差异性;直接投资潜力较大,呈现"收敛型"特征。投资自由度、法律规范和民主程度是构成投资"非效率"的主要原因,阻碍了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世贸组织、经合组织、上合组织、自由贸易协定、双边投资协定、贸易依存度、对腐败的控制程度、政府效率、监管质量等是促进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主要因素。"一带一路"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之间直接投资潜力差异大,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投资效率递减、投资潜力递增。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永中 李曦晨
本文从区域分布、行业结构、企业类型等角度,分析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直接投资、承接大型工程业务和投资失败项目的特征,客观评估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风险,并据此提出初步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程中海 南楠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效率及国别潜力,纵向分析直接投资潜力的动态趋势,并横向比较对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直接投资潜力的差异。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效率损失主要来自"非效率"因素的影响,投资效率普遍较低,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性和个体差异性;直接投资潜力较大,呈现"收敛型"特征。投资自由度、法律规范和民主程度是构成投资"非效率"的主要原因,阻碍了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世贸组织、经合组织、上合组织、自由贸易协定、双边投资协定、贸易依存度、对腐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文洋 蔺顺锋
构建了由政治障碍、经济障碍、制度障碍、外资营商障碍和双边关系五个方面构成的反映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障碍的指数,采用神经网络方法进行综合评估。通过对重点国家的分析发现,新加坡、马来西亚、哈萨克斯坦的投资障碍指数较小,印度尼西亚、以色列、俄罗斯、越南、泰国、巴基斯坦的投资障碍指数中等,柬埔寨的投资障碍指数较大;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投资障碍指数较小,中巴经济走廊的投资障碍指数较大。对指标重要性进行排序发现,双边关系是影响测度结果最重要的因素。因此,中国应构建海外利益保护制度,巩固和发展与沿线国家双边关系,为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投资障碍评估 神经网络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田颖聪
生态环境保护是目前国际社会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绿色发展也早已列入中国五大发展理念,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也指出要打造"绿色丝绸之路"。本文选取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和森林覆盖率数据,百分制标准化并加权平均得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环境指数。同时,结合其他相关指标数据,从地表基础条件、生态环境系统、碳排放情况和环境治理能力四方面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现状作出详细分析。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严峻,面临着环境基础差、负担人口多、环保能力弱的现状。同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生态环境保护 合作 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田颖聪
生态环境保护是目前国际社会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绿色发展也早已列入中国五大发展理念,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也指出要打造"绿色丝绸之路"。本文选取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和森林覆盖率数据,百分制标准化并加权平均得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环境指数。同时,结合其他相关指标数据,从地表基础条件、生态环境系统、碳排放情况和环境治理能力四方面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现状作出详细分析。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严峻,面临着环境基础差、负担人口多、环保能力弱的现状。同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存在发展阶段差异大、合作制度缺失、环境制度壁垒三大问题。因此,加强"一带一路"环保合作有相当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生态环境保护 合作 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必亮 潘庆中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综合发展水平测算、排序与评估报告》对"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包括中国)的经济发展、国家治理、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社会发展、营商环境、结构转型、国家规模8个方面的发展情况,通过选择23个具体指标和构建一个双层结构的评估模型,测算出了不同国家包括了以上内容的单项发展水平和总体发展水平(综合发展水平),并基于测算结果对这65个国家分别进行了分项和总体排序和进行了单项和综合分析与评估。
关键词: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综合发展水平 评估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伯超 沈开艳
数字经济作为当今世界经济的新增长点和重要推动力,其发展可以带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信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对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和社会领域资源优化配置,实现"一带一路"全面互联互通建设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通过选取与数字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代表性指标数据,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经济发展就绪度指标体系,定量评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数字经济发展条件,发现各国在要素禀赋与基础设施、信息通信技术水平以及营商与创新环境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数字经济领域存在进一步深化交流与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必亮 潘庆中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综合发展水平测算、排序与评估报告》对"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包括中国)的经济发展、国家治理、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社会发展、营商环境、结构转型、国家规模8个方面的发展情况,通过选择23个具体指标和构建一个双层结构的评估模型,测算出了不同国家包括了以上内容的单项发展水平和总体发展水平(综合发展水平),并基于测算结果对这65个国家分别进行了分项和总体排序和进行了单项和综合分析与评估。
关键词: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综合发展水平 评估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韩永辉 韦东明 谭锐
文章建立测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价值评估指标体系,采用1995~2016年"一带一路"61个沿线国家的面板数据,依托GPCA模型,分析了沿线国家投资价值的动态趋势、水平指数排名及其变化;采用K-均值聚类方法,进行了区位划分和空间格局衍化分析。结果表明:1995~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价值都有明显的提升,但南亚、东南亚的投资价值评估指数进步的幅度更大;与1995年相比,2016年投资价值评估指数较高的沿线国家区域依然是西亚和北非地区,中东欧部分国家则相对靠后,区域不平衡状态未有明显改善;"一带一路"投资价值整体存在"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从亚欧大陆的东部到中部到西部地区依次递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建秋 王婷婷
中国引领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受到沿线国家的广泛支持,中国对沿线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不仅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优势产能的输出,更促进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深度合作与互利共赢。而在投资效应发挥的过程中,沿线国家物流绩效水平起着关键作用,综合物流绩效的基本服务水准与配套服务能力的考察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存在着物流绩效水平较高的国家,这些国家在基本服务水准与配套服务能力方面均有较优表现,最终的综合得分往往也较高。中国在开展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要首先考虑物流绩效水平较高的国家,以完善的物流服务促进投资效应的有效发挥,同时也要积极调整对物流绩效水平较低国家的投资,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经验的输出,帮助这些国家提升物流水准,为中国与这些国家更进一步的深度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柳 张友棠
以20072015年“一带一路”沿线41个国家金融生态多样性数据为样本,编制国家金融生态多样性指数,测度“一带一路”国家金融生态多样性水平,并基于系统GMM模型实证分析其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一带一路”国家金融生态多样性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有显著促进作用;金融资源获取度和金融稳定性对吸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的贡献最大;各国的金融生态多样性存在差异,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更容易流向“一带一路”沿线金融生态更丰富的欧洲国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胡冰 王晓芳
如何选择投资支点国家来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文章的理论分析表明,将东道国区位优势与OFDI效率两项定量指标作为支点国家选择标准更具有科学性。而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一带一路"国家具备的市场、能源、政治关系及自由贸易的优势更能够吸引中国投资,但目前技术获取型投资还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在对沿线国家金融生态评估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实证检验发现,不同区位特征的国家的金融生态环境均能够影响中国在当地的OFDI效率,两指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文章认为应选择金融生态环境较好且区位优势明显及OFDI效率较高的国家作为支点国家,通过打造利益共同体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化。
关键词:
区位特征 OFDI效率 金融生态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赵磊 白桦 齐福全
目前,"一带一路"建设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前景广阔。基于此,要做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硬、软联通项目的风险评估,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项目进行跟踪评估,并从高度重视"一带一路"早期项目建设质量、构建风险防范体系等方面,推动"一带一路"早期项目的健康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