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08)
2023(11972)
2022(10605)
2021(10084)
2020(8658)
2019(20322)
2018(20113)
2017(39037)
2016(21088)
2015(23647)
2014(23386)
2013(23333)
2012(21036)
2011(18738)
2010(18803)
2009(17509)
2008(17375)
2007(15424)
2006(13631)
2005(12243)
作者
(59350)
(48961)
(48427)
(46233)
(31279)
(23254)
(22331)
(19274)
(18592)
(17645)
(16855)
(16488)
(15538)
(15331)
(15191)
(14957)
(14618)
(14508)
(14016)
(13959)
(11933)
(11932)
(11853)
(11180)
(10910)
(10892)
(10867)
(10798)
(9772)
(9406)
学科
(80776)
经济(80693)
管理(69354)
(64793)
(55691)
企业(55691)
方法(38953)
数学(33078)
数学方法(32693)
(25337)
中国(21477)
(18783)
(17961)
财务(17885)
财务管理(17849)
业经(17691)
企业财务(17012)
(16533)
(16501)
地方(15760)
理论(15214)
(14530)
银行(14496)
(14408)
贸易(14400)
(13966)
(13574)
(13414)
(12983)
金融(12982)
机构
大学(292350)
学院(288010)
管理(122012)
(112576)
经济(109905)
理学(103752)
理学院(102646)
管理学(100991)
管理学院(100435)
研究(91289)
中国(73446)
(62689)
(56559)
科学(55460)
(44932)
财经(44138)
(42484)
中心(42470)
(40727)
研究所(40578)
业大(40525)
(40146)
北京(40116)
(36305)
师范(36008)
(35111)
(33522)
财经大学(33137)
经济学(32273)
商学(31863)
基金
项目(193664)
科学(152155)
研究(142917)
基金(141096)
(121441)
国家(120444)
科学基金(104694)
社会(88528)
社会科(83888)
社会科学(83863)
基金项目(75356)
(74273)
自然(69227)
自然科(67609)
自然科学(67595)
自然科学基金(66355)
教育(65256)
(62444)
资助(58870)
编号(58868)
成果(47773)
(42672)
重点(42281)
(39964)
课题(39570)
(39298)
项目编号(37237)
创新(37182)
科研(37142)
教育部(37049)
期刊
(125015)
经济(125015)
研究(88959)
中国(56131)
管理(47711)
(45145)
学报(42563)
科学(39874)
(35571)
大学(32866)
教育(31361)
学学(30537)
(30203)
金融(30203)
技术(25461)
农业(24571)
财经(21186)
经济研究(19148)
业经(18879)
(17904)
图书(16697)
理论(15507)
问题(15471)
(14551)
技术经济(14536)
实践(14390)
(14390)
现代(13686)
财会(13411)
科技(13325)
共检索到4342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梓原  
文章基于"一带一路"的宏观背景,对国别风险研究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阐述,对国别风险现有研究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以巴塞尔全面风险管理和国际评级机构的评估体系等国际标准难以适用中国实际,前者忽略了国别风险的对风险管理的重要构成,后者的评估体系不透明,评估机构于母国的贸易需要,不能直接切合"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一带一路"国别风险体系在特征性导向、系统性框架和动态化方法等方面存在明显缺位,制约了我国金融机构的跨国投资进程和国际化发展步伐。文章将立足既有问题,为未来国别风险研究的新方向提出建设性意见。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向鹏成   高天   段旭   李东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间,中国对沿线国家的投资规模持续扩大。然而,企业在抓住机遇,进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同时,也需要重点关注“一带一路”投资国别风险。本文从政治、经济、社会和对华关系4个维度构建“一带一路”投资国别风险预测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分析计算样本国家的综合风险评价值;基于2012~2022年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数据,利用机器学习构建GA-BP神经网络、支持向量回归和随机森林3种预测模型;通过对比预测精度,确定最佳预测模型,利用2021年的指标数据,对2022年的投资国别风险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1)在“一带一路”投资国别风险的研究背景下,支持向量回归模型预测效果最优,证明机器学习模型能够有效应用于风险管理领域;(2)“一带一路”投资国别风险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中东欧地区和东南亚地区投资国别风险普遍较低,而南亚地区投资国别风险普遍较高,但都存在特例。本文研究结果可为“走出去”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乔章凤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下,中国企业正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以跨国投资的方式加速"走出去"的步伐,本文在总结企业跨国投资新特点的基础上,从战略认同差异与政治变动风险、投资环境差异与货币金融风险、投资结构失衡与内部经营风险三个方面分析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范围内跨国投资的主要风险,并进一步从外源性风险防范、货币金融风险防范及企业内生性风险治理方面提出跨国投资的风险防范机制。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詹清荣  
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标志着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中亚和东南亚期间提出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进入了国家战略实施阶段。与此同时,国家"一带一路"海外投资战略也正在推进当中。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企业跨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智勇  王威  
根据风险的性质和种类,投资者可将"一带一路"国家投资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分别向商业保险公司和政策性保险公司投保。只有全面了解可承保风险特征和要件,才能够区分和理解商业保险公司和政策性保险公司各自可承保风险的范围和种类。政策性保险公司可承保风险主要包括国家风险和商业风险,但仅承保其中小部分风险。政策性保险公司可承保风险受保险市场、法律、保险人承保能力的限制,仅能够提供非常有限的保障。任何投资项目实施前,投资者应事先对全部风险的性质和类型充分研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胡俊超  王丹丹  
当前,中国正在大力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它的实施将会带来大量的国际贸易、国际借贷和跨国投资业务。在国际贸易、国际借贷和跨国投资业务决策过程中,国别风险的考察应当优先考虑。根据"一带一路"沿线走势,综合考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要节点和数据可得性的基础上,选定65个国家作为研究对象,从政治风险、经济风险、主权信用风险和社会风险4个角度,采用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的方法,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别风险进行刻画和评价,得出了有意义的结论。
[期刊] 求索  [作者] 路遥  
作为经济全球化主要驱动力的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已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但其在投资活动中对环境和与环境相关的基本权利所造成的消极影响却经常为人们所忽视。随着国际投资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凸显,国际投资协定中不同程度地纳入了环境保护的内容,诸多国际投资协定还将其上升到基本权利体系下的环境权利加以保护。环境责任规制有利于将公司环境责任作为一项基本权利责任加以落实,有利于"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企业应对海外投资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袁淼   许勤华   丁伟  
“一带一路”跨国投资中东道国“政策干预”情况的日益增加,在为投资企业带来损失的同时,也为中国带来较大负面影响。在不同投资实践中,东道国的干预动因及其策略选择呈现出明显差别,这种差异的原因值得深入探讨。本文构建了基于“成本收益考量”“有无替代合作”和“安全威胁认知”三个自变量的干预策略选择框架:当自变量呈现负向变化时,会激发东道国的政策干预行为;当只有一个自变量发生负向变化时,东道国会倾向于采取软对冲干预策略;当有两个自变量发生负向变化时,东道国会倾向于采取硬对冲干预策略;而两个负向变量中有一个是“安全威胁认知”变量时,东道国会倾向于合作取消的干预结果。通过对缅甸皎漂港、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口城和吉尔吉斯斯坦阿特巴什工业贸易物流中心三个案例的过程追踪和比较分析,本文核心假说得到了验证。研究尝试突破国别研究和国际投资研究的固有视角,发掘国家行为体在采取政策干预行为过程中的异质性,回应现实需求对学理研究的期待。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黄志瑾  张万洪  
"条约救济风险"是指投资争议发生以后,投资者通过BIT、FTA或其他条约中的"投资者—东道国争端解决条款"以及其他实体性条款,向一个中立的、不隶属于任何国家的机构寻求救济的可能性。中东欧16国均为"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中国—中东欧国家的投资条约救济情况在"一带一路"沿线具有代表性,对中东欧16国的实证研究将有助于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条约救济风险的深度理解和对该区域更为扎实的评估。中国企业在中东欧16国的投资普遍具有中度风险,匈牙利是需要特别关注的国家、黑山是风险最高的国家、捷克是我国未来修订BIT需重点参考的国家。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朱华  张文君  陈锐敏  
为了探索"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合法性的影响,本文以2005-2018年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数据为样本,结合双重差分和Tobit模型检验"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投资成败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显著降低我国企业在沿线国家的问题投资规模和频率,证明该倡议对企业克服外来者劣势并获取东道国合法性具有正向影响。异质性分组检验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对地理距离近以及"一带"沿线国家的影响更大;可以显著提升在政治风险较高的东道国投资的合法性,因而对问题投资的抑制作用更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玲  金冰  韩慧  
提出基于"双边关系—商业模式—经贸结构"视角的分析框架,探讨"一带一路"风险动态演进与缓释机理。良好的双边关系为合作奠定了相对确定性环境和规则、制度,对部分东道国政治、制度风险等具有一定替代作用,企业则审慎采取了适宜的商业及运作模式,最终政企紧密合作形成了贸易、工程、投资的非均衡发力和风险可控格局。简单风险回避是一种消极风险处理办法,关键是要加强多主体合作,均衡好"风险—收益",构建预防性、分散性和补救性的风险缓释策略,进而动态、循环地降低风险发生概率或损失。当前,应密切关注国际形势和不确定性风险冲击,持续加强双边关系,优化经贸布局,提高企业运作能力,注重合作关联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更好地让国际循环和国内循环相互促进、联动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俊锋  王朋吾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对外经济迎来了较多利好,但同时也面临了较突出的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文化风险等外源性宏观环境风险。此外,许多"一带一路"境外投资规模大、用时长、见效慢、环境复杂,也加大了或因企业决策不当、管理体制缺陷等带来的内源性风险。只有构建起有效的风险治理机制,推动外部宏观风险治理和内部企业运营风险治理并行,才能推动"一带一路"境外投资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从内源性宏观风险治理机制和微观企业运营风险治理机制两大角度,分层次提出风险应对和治理的机制改革,从而构建一套综合性的风险防范机制。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原  汪红驹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沿线国家间的资本流动成为区域合作最具活力的因素。近年来,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投资风险案例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企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在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风险特性的基础上,从政治社会风险、经济风险、法律风险和主权信用风险四个方面构建国家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全面系统地衡量各国风险并划分出投资风险低、中、高三个区域,为改善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效益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杨肖锋  邹闻苡  
深圳企业"走出去"时间早、规模大、涉及范围广,本文对深圳跨国企业"走出去"对外投资的规模、行业分布、经营状况现状进行了描述,对深圳"走出去"企业所面临的税收风险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防范国际税收风险提出了建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彦波  
为了对中国推行的"一带一路"发展政策进行较为全面的风险评估,文章基于WGI评价体系,以被投资国家的政治风险为研究对象,采用所建的模型对20042015年统计年鉴的数据进行了多元回归计算。分析得出:中国对"一带一路"周边国家进行投资时,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存有不同的风险抵御策略,这些差异与中国的投资目的——推行共商共建共享有关。在投资的过程中,中国企业承担政治风险的能力有明显的提升,这为建立沿线国家的政治风险预警机制提供了理论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