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88)
- 2023(16848)
- 2022(14135)
- 2021(13120)
- 2020(11576)
- 2019(26791)
- 2018(26512)
- 2017(51640)
- 2016(27707)
- 2015(31106)
- 2014(30845)
- 2013(30353)
- 2012(27732)
- 2011(24607)
- 2010(24876)
- 2009(23571)
- 2008(23539)
- 2007(21297)
- 2006(18467)
- 2005(16781)
- 学科
- 济(120142)
- 经济(120016)
- 业(103632)
- 管理(91624)
- 企(91492)
- 企业(91492)
- 方法(58194)
- 数学(48540)
- 数学方法(47773)
- 财(36329)
- 农(34312)
- 业经(33379)
- 中国(28683)
- 务(26559)
- 财务(26488)
- 财务管理(26447)
- 企业财务(25097)
- 制(23969)
- 农业(23622)
- 理论(21725)
- 技术(21330)
- 贸(21105)
- 贸易(21094)
- 地方(20786)
- 易(20501)
- 和(19862)
- 学(19032)
- 银(18609)
- 银行(18581)
- 划(18295)
- 机构
- 学院(395438)
- 大学(391945)
- 济(164190)
- 管理(161015)
- 经济(160918)
- 理学(138217)
- 理学院(136861)
- 管理学(134321)
- 管理学院(133598)
- 研究(122802)
- 中国(99486)
- 京(81866)
- 财(78191)
- 科学(73713)
- 农(64840)
- 财经(62169)
- 所(61253)
- 江(60685)
- 中心(59153)
- 业大(57079)
- 经(56380)
- 研究所(55113)
- 北京(51211)
- 农业(50882)
- 经济学(49363)
- 州(47919)
- 范(46974)
- 师范(46503)
- 财经大学(45970)
- 经济学院(44793)
- 基金
- 项目(260772)
- 科学(206663)
- 基金(190589)
- 研究(190073)
- 家(164900)
- 国家(163491)
- 科学基金(142789)
- 社会(120614)
- 社会科(114498)
- 社会科学(114461)
- 省(102889)
- 基金项目(100170)
- 自然(93705)
- 自然科(91698)
- 自然科学(91674)
- 自然科学基金(90056)
- 教育(88567)
- 划(85484)
- 资助(79572)
- 编号(77453)
- 成果(61529)
- 重点(58309)
- 部(57882)
- 创(56192)
- 发(54892)
- 课题(52477)
- 创新(51923)
- 科研(50606)
- 教育部(50024)
- 国家社会(49836)
- 期刊
- 济(179404)
- 经济(179404)
- 研究(112173)
- 中国(74746)
- 财(65101)
- 管理(63160)
- 农(58260)
- 学报(55863)
- 科学(53555)
- 大学(43554)
- 学学(41100)
- 融(39513)
- 金融(39513)
- 技术(39440)
- 农业(39381)
- 教育(37702)
- 财经(30734)
- 业经(30453)
- 经济研究(28234)
- 经(26434)
- 业(24383)
- 问题(23345)
- 技术经济(22879)
- 统计(22806)
- 策(21011)
- 财会(19874)
- 贸(19152)
- 决策(18819)
- 商业(18575)
- 现代(18316)
共检索到5864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赵峰 纪雪宁 郑延婷
"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加快了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步伐,但外汇风险也逐步增大。如何评价中国企业的外汇风险对冲效果?围绕这一核心问题,文章搭建了跨国企业风险对冲效果的整体评估框架,并设计了包括5大维度、20个核心指标的一套指标体系。以此为基础,设计问卷调查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337家中国跨国企业,使用结构方程模型(SEM)评估了企业的外汇风险对冲效果。结果表明:总体上,中国企业的外汇风险对冲取得了良好效果,提高了企业价值;就具体维度而言,风控机制的作用最大,公司财务水平的作用居第二位,公司治理和产业竞争能力的作用最小。为测量各维度内部构成要素的具体影响,文章还对五大维度作了单因子结构效度分析,并对每个问项的作用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挖掘。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娟
本文利用2006—2015年中国跨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63个国家OFDI数据,结合跨国公司理论和制度理论,系统考察东道国制度环境、投资导向与中国跨国企业OFDI三者间作用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中国跨国企业OFDI具有突出的资源导向特征,东道国市场资源禀赋会对中国跨国企业OFDI投资决策产生积极影响,东道国经济制度环境并未抑制中国跨国企业OFDI投资规模,东道国文化制度环境差异对中国跨国企业OFDI影响不明显,东道国政治制度环境和市场规模对中国跨国企业OFDI影响程度不同。本文研究结论是对既有跨国投资理论的丰富和矫正,对中国跨国企业的OFDI实践也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黄岩 王笑娴
自中国政府提出“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国资本加快了在海外市场的流动。企业在获得投资机遇的同时也伴随诸多风险,包括宏观结构层面的传统风险和微观个体层面的非传统风险。非传统风险通常嵌入于东道国复杂的社会关系,具体发生在跨国企业与东道国民众、劳工、工会等次级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中,涉及劳动关系、环境冲突、文化差异、海外犯罪、商业贿赂、突发公共事件等方面,影响着跨国企业与当地社群的紧张局势。通过分析非传统风险类型划分、内在机理和演变过程,立足于中国企业实践案例,非传统风险类型学分析框架可以由以上6个方面切入构建。为防范和化解非传统风险,中国企业应熟悉东道国劳动法规,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加强企业跨文化建设,中国政府应完善商业贿赂、打击海外犯罪的相关立法,并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建碧
"一带一路"的实施给中国企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其中所蕴含的风险亦不容小觑。随着"一带一路"的不断深入推进,中国企业愈来愈多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日益复杂多变和国际国内监管要求的不断严格,以及海外投资项目运作模式的多样化、复杂化,给企业带来不小的挑战,如何有效防范和规避海外投资风险成为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开展海外投资经营的必修课。文章以案例形式详细分析总结了A公司坚持整合协同和业务融合思维,以业务流程为主线覆盖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海外投资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实践经验,以期为其他企业提供借鉴和启示。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杨肖锋 邹闻苡
深圳企业"走出去"时间早、规模大、涉及范围广,本文对深圳跨国企业"走出去"对外投资的规模、行业分布、经营状况现状进行了描述,对深圳"走出去"企业所面临的税收风险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防范国际税收风险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跨国企业 国际税收风险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谭畅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加上政策的鼓励,我国企业海外投资规模日益扩大,这些投资项目很多涉及到了东道国的关键领域,切实关系着东道国的国计民生,但由于投资缺乏项目影响的综合评估,加之我国企业的身份频频遭到质疑,我国企业海外投资遭遇了很多的政治风险,东道国的国家安全因素以及环境保护问题等成为干涉投资的阻力。鉴于此,"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企业在扩展对外投资时,应充分了解东道国投资环境,在投资中要强调企业的环境意识,构建安全保障综合体系,同时在国际上营造积极舆论,为海外投资保驾护航。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韩萍
在阐述"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现状和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其投资过程中面临的环境风险、市场风险、资源风险、能力风险和法律风险,进而构建了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风险评价体系,对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的海外投资风险进行了实证分析。基于分析结果,从企业层面和政府层面提出了相关应对策略。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海外投资 风险评估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齐晓凡 丁新举
"一带一路"战略的出台,为众多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此同时,各种风险也纷至沓来。"一带一路"沿线大部分国家基建和电力市场潜力巨大,但目前经济状况和电力发展状况尚处在较为落后的阶段。相比较而言,我国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基建和电力能源建设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达到了行业领先的技术水平。这些因素使得中国的基建和电力行业在沿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唐礼智 刘玉
本文创新性地引入"邻国"因素,构建了反映对外直接投资与政治风险内在联系的理论模型,从理论层面上揭示了邻国政治风险对东道国吸引海外投资的影响。理论模型结果显示,厂商最大的政治风险防备策略水平与邻国政治风险溢出效应呈现正相关,即邻国政治风险溢出效应越大时,厂商所采取政治风险防备策略水平越高,厂商的利润越低。因此,评估我国企业海外投资政治风险必须同时考虑邻国政治风险的溢出效应。进一步地,选取2003—2015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17个国家海外投资的相关统计数据,建立同时包含东道国政治风险因素和邻国政治风险因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政治风险 空间溢出 邻国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齐晓凡 丁新举
"一带一路"战略的出台,为众多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此同时,各种风险也纷至沓来。"一带一路"沿线大部分国家基建和电力市场潜力巨大,但目前经济状况和电力发展状况尚处在较为落后的阶段。相比较而言,我国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基建和电力能源建设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达到了行业领先的技术水平。这些因素使得中国的基建和电力行业在沿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猛
政治风险与法律风险是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开展投资贸易的最大担忧,也是我国企业"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其中法律风险往往是由政治原因引起,而法律手段又是应对政治风险的有效方式,政治与法律两大要素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一带一路"海外投资的政治风险主要包括东道国政府更迭影响投资合同正常履行、东道国工会对当地政府和民众的影响、非市场化国家缺乏契约精神、恐怖袭击、战争内乱、资产国有化、货币兑换限制以及资产跨境转移限制等,法律风险主要集中产生于海外投资的市场准入、资产运营和资产退出阶段,涉及外资企业产权、投资范围、环境保护、税收、知识产权、劳工保护、资产退出等内容。通过对"一带一路"政治风险与法律风险的客观分析,结合相关国际经验与国际惯例,探索建立以法律为主要方式的"一带一路"海外投资风险防范机制与争端解决机制,将政治风险与法律风险的有效防范、管控和解决贯穿于我国企业海外投资动态的全过程,不仅为维护我国企业的海外投资权益提供相应法律保护,更能为加强"一带一路"法治建设、营建"一带一路"良好法治营商环境奠定基础和创造前提。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周明 田云华 周燕萍
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稳步扩大。然而,伴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的不断加大,来自政治、经济、法律、环境、安全和文化等多方面的海外投资风险与挑战日益突出,特别是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战争、恐怖活动与政治局势动荡等问题更加剧了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安全风险。作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化新治理模式,"一带一路"建设遭遇了西方发达国家的"逆全球化"甚至"反全球化"思潮冲击,这又进一步加大了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投资风险。深度研究国别政策,储备海外战略人才,构建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联合合作的保障机制和海外利益保护体系,加强对企业国际化风险的识别、防范以及应对能力,维护境外中资企业投资安全,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企顺利"走出去"保驾护航,提出新时代中国方案,成为当前"一带一路"倡议的重大课题。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颖 王春瑞
随着"一带一路"的纵深发展,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融合越来越深,在不断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更改变了人权发展的状况。跨国企业作为排头兵,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担任着重要角色,在拉动就业,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当地人民生活条件,促进人权发展的同时,也在劳工、自然环境和腐败等方面提出了严峻挑战,如何平衡工商业与人权发展,打造繁荣、绿色、廉洁的"一带一路",建立全球人权治理体系,将对"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注入新的意义。
关键词:
人权 “一带一路” 跨国企业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胡欣
随着中国国有企业在海外投资市场上的抢眼表现,东道国的安全审查和竞争机制对国有企业投资限制日渐严格,部分双边或多边投资贸易协定对国有企业投资规则日渐苛刻,导致了中国国有企业所承担的国际义务在不断增加,而寻求投资救济的渠道却比较狭窄,不利于国有企业海外投资利益的保护。基于此,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要积极推进与其沿线国家缔结或修改双边投资协定,引领沿线国家共同推进国有企业投资新规则的建立。在国内要不断按照国际投资仲裁标准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企业相关规范及海外投资监管体系,确保国有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利益。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周经 张利敏 葛瑶
本文利用Heckman两阶段选择模型,基于中国2003~2012年对48个东道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数据,实证检验了发达东道国与发展中东道国不同制度环境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决策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中国企业在东道国为发达国家进行投资具有"制度接近性"特征,且在衡量制度距离的指标中,经济制度距离的系数绝对值最大;中国在东道国为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不具有"制度接近性"特征。通过制度偏向性检验来看,衡量制度距离各指标的结论呈现差异性。偏向性特征视东道国差异化投资环境而有所不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