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49)
2023(18356)
2022(15770)
2021(14698)
2020(12717)
2019(29455)
2018(28972)
2017(56674)
2016(30659)
2015(34621)
2014(34472)
2013(33966)
2012(31616)
2011(28668)
2010(28767)
2009(27266)
2008(27132)
2007(24366)
2006(21636)
2005(19728)
作者
(88712)
(74077)
(73982)
(70693)
(47373)
(35573)
(33932)
(28769)
(28054)
(26668)
(25178)
(24990)
(23770)
(23596)
(23347)
(23289)
(22382)
(22069)
(21636)
(21516)
(18516)
(18300)
(18241)
(17043)
(16783)
(16672)
(16517)
(16335)
(15111)
(14578)
学科
(124570)
经济(124407)
管理(92219)
(86393)
(71631)
企业(71631)
方法(57769)
数学(50704)
数学方法(50010)
(38941)
(33770)
中国(33716)
(29988)
贸易(29971)
(29089)
(28683)
业经(26544)
(24424)
地方(23929)
(23074)
财务(22995)
财务管理(22937)
(22243)
企业财务(21702)
农业(21415)
(21391)
银行(21341)
税收(20744)
(20565)
(20329)
机构
大学(441704)
学院(439585)
(183836)
经济(179985)
管理(168228)
研究(148082)
理学(144152)
理学院(142557)
管理学(140001)
管理学院(139199)
中国(113828)
(92832)
(92539)
科学(88568)
(74850)
(71929)
财经(71576)
中心(68516)
(68053)
研究所(67063)
(64822)
业大(63305)
北京(58587)
农业(56618)
经济学(56594)
(55736)
师范(55108)
(53896)
(53562)
财经大学(52886)
基金
项目(286325)
科学(225684)
基金(209628)
研究(207396)
(182884)
国家(181468)
科学基金(155537)
社会(132061)
社会科(125348)
社会科学(125314)
(110782)
基金项目(109715)
自然(101314)
自然科(98985)
自然科学(98953)
自然科学基金(97193)
教育(96525)
(93968)
资助(87636)
编号(83866)
成果(69658)
重点(64630)
(64389)
(60775)
(59160)
课题(58341)
创新(55440)
教育部(55418)
科研(55357)
国家社会(54906)
期刊
(201853)
经济(201853)
研究(133838)
中国(85553)
(73033)
学报(68152)
(64182)
管理(63089)
科学(61719)
大学(52180)
学学(49092)
教育(44453)
(43787)
金融(43787)
农业(42913)
技术(38079)
财经(35487)
经济研究(33446)
业经(32223)
(30377)
问题(27324)
(26590)
国际(23064)
(22761)
统计(22057)
技术经济(21228)
理论(20905)
(20680)
图书(20238)
(20060)
共检索到6686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红李  刘嘉意  
基于2010-2015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华贸易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SNA)分析沿线国家对华贸易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结果发现:沿线国家对华贸易空间关联规模较大,呈现出复杂的、具有"中心-边缘"形态的网络结构,土耳其、俄罗斯、印度、埃及等国家处于网络的中心地位。在贸易空间关联网络基础上,构建空间滞后模型(SLM)和空间杜宾模型(SDM),考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华贸易的关税政策因素,结果表明:沿线各国的关税政策不仅对本国对华贸易存在显著的影响,而且对相邻国家的对华贸易也具有一定的"外溢效应"。因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许家云  周绍杰  胡鞍钢  
制度在双边贸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首次将相邻效应引入传统的制度与贸易关系的分析框架,运用空间面板模型深入考察了制度距离、相邻效应对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双边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在文化、法律、宏观经济制度以及微观经济制度方面的差异显著抑制了双边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并且这种抑制作用在长期更为显著。进一步引入相邻效应的分析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双边贸易受到中国与沿线国家邻国之间贸易的制约,即相邻效应表现为竞争关系,并且无论是针对进口贸易还是出口贸易而言,中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的制度距离均强化了相邻效应的"竞争"作用,但上述作用在不同地区具有显著差异。因此,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时,中国需要考虑制定相关的配套政策来平衡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特别是与这些两两相邻国家之间的双边贸易利益,以促进中国与各国双边贸易关系的良性发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许家云  周绍杰  胡鞍钢  
制度在双边贸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首次将相邻效应引入传统的制度与贸易关系的分析框架,运用空间面板模型深入考察了制度距离、相邻效应对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双边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在文化、法律、宏观经济制度以及微观经济制度方面的差异显著抑制了双边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并且这种抑制作用在长期更为显著。进一步引入相邻效应的分析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双边贸易受到中国与沿线国家邻国之间贸易的制约,即相邻效应表现为竞争关系,并且无论是针对进口贸易还是出口贸易而言,中国与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葛纯宝  袁小金  于津平  李娜  
本文基于UNCTAD-Eora增加值贸易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评价了2003—2018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增加值贸易网络地位演变情况,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杜宾模型考察了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及其空间溢出对增加值贸易网络地位的影响。结果表明:沿线国家增加值贸易网络联系趋于紧密,已形成以新加坡、中国、马来西亚和俄罗斯为核心且结构稳定的“多极化”分布格局;沿线各国增加值贸易网络地位呈现少数高、多数低的非匀质分布,相对地位变动具有阶段性特征。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既会直接促进本国增加值贸易网络地位提升,也会通过空间溢出促成邻近国家贸易便利化,从而间接更强积极影响本国网络地位。进一步进行异质性分析发现,贸易便利化直接与间接效应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段呈现明显异质性,其中相比于高网络地位国家,低网络地位国家贸易便利化直接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制度环境与海关环境便利化的直接与间接促进作用强于物理基础设施、商业规制和电子商务。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金珏雯  穆月英  
[目的]蔬菜是中国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农作物,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蔬菜出口国,当前国际贸易环境复杂多变,以蔬菜为首的农产品贸易未来如何,引起各界高度关注。对中国蔬菜出口贸易空间关联与溢出效应进行研究,可以进一步把握蔬菜国际竞争力,为相关农产品贸易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文章利用2005—2016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蔬菜出口贸易数据,运用全局莫兰指数以及空间杜宾引力模型,从贸易国双方供需、比较优势、贸易成本三方面探究了中国蔬菜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关联与溢出效应。[结果]中国对沿线国家和地区蔬菜出口贸易表现为空间集聚现象;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人均GDP以及与中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对蔬菜贸易额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沿线国家蔬菜单产、蔬菜贸易价格对蔬菜贸易额具有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沿线国家和地区人均蔬菜产量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中国人均GDP、人均蔬菜产量以及蔬菜单产的直接效应分别为1.062、-8.868、4.391,非空间模型中这些影响因素的弹性估计值均被高估,被高估的比例分别为12.8%、34.8%和11.8%。[结论]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蔬菜出口贸易的空间关联性客观存在,应积极发挥核心地区的贸易溢出效应,同时与蔬菜贸易量较小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加强交流与合作,促进蔬菜贸易的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文佳  魏龙  
"一带一路"倡议是多边框架下的制度联通平台,对中国OFDI产生着重要影响。本文使用全球治理指数(WGI)指标构建制度的全局莫兰指数,探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制度空间关联;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制度的空间关联对中国OFDI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中国OFDI存在空间集聚效应。东道国制度的空间关联影响中国OFDI"制度风险偏好"。制度的空间关联强化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度间的相互作用最终影响中国OFDI的空间集聚。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艺文  李二玲  
农产品贸易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经贸合作的重要内容,但现有贸易理论无法很好地解释"一带一路"国家间粮食贸易网络的格局演化。该文构建了一个四维菱形分析框架,并将社会网络分析与空间计量分析相结合,基于1993—2016年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分析了"一带一路"国家间粮食贸易网络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其演化机制。结果表明:①"一带一路"国家间的粮食贸易网络密度不断提高,贸易关系和贸易强度不断加深,在全球粮食贸易网络中的地位呈波动上升态势,并出现明显的贸易俱乐部现象;②该粮食贸易网络呈现由无核到多核再到重塑的演化历程;③中国与其他"一带一路"国家间的粮食贸易经历了从出口导向到进口导向的演化历程,"一带一路"倡议提高了中国在全球粮食贸易网络中的地位;④"一带一路"国家间粮食贸易网络的演化是受资源禀赋、经济环境、文化认同和政治博弈4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各因素在不同阶段所起的作用不同;粮食贸易较其他贸易而言特色鲜明,其稳定性更强。研究结果对促进"一带一路"国家农业贸易的健康繁荣,建设开放包容的经济环境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赛  
本文利用2007—2018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OFDI的贸易效应,考察了制度在OFDI的贸易效应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同时,本文还对沿线国家按照地区和收入进行分组,以检验制度在OFDI的贸易效应中所产生的异质性。结果显示,OFDI与贸易之间存在显著互补效应,即中国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增加能显著促进对外贸易的提高;完善的制度能够促进贸易规模的上升,随着东道国整体制度环境的改善,预计中国对沿线国家的贸易规模将有明显提升。不过,制度在OFDI的贸易效应中起到了显著的阻碍作用,即在制度薄弱的国家,中国对其直接投资反而能带动贸易的增加;在东南亚和西亚地区,制度对OFDI的贸易效应产生了阻碍作用,在中东欧地区则表现为促进作用;在低收入和高收入国家,制度均对OFDI的贸易效应起到了阻碍作用。因此,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中,既需要发挥投资对贸易的促进作用,还需要综合考虑东道国的制度环境,达到投资和贸易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苏翀   于秀丽  
加强传统经贸合作,构建跨区域的制度包容性机制,能更好提升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规模与质量。本文基于1999-2021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样本数据,实证研究了制度距离对双边贸易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制度距离对双边贸易流量有长期显著的负向影响。根据入世前后的估计结果,制度距离对双边贸易往来的负向关系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都更为突出;根据细分地域的估计结果,制度距离对我国与欧洲沿线国家双边贸易流量的负向作用比我国与亚洲沿线国家更加突出;收入组别结果表明,我国与中高等或中低等收入子样本中制度距离对双边贸易流量的负向影响更为明显。结论证实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在提升制度包容性方面仍有较大改进空间,为后续双边贸易发展以及政策实施奠定了理论基础。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谢娜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中国"走出去"规划逐步稳健发展。已有研究文献表明,制度距离差异将直接影响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基于此,本文首先采用重新标度的距离聚类完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制度距离差异的三大维度划分分析,然后基于贸易引力全对数模型完成不同维度下的制度距离对直接投资的进口与出口贸易效应分析。结果表明:(1)全样本与制度距离差异小的国家呈现出口创造效应;制度距离差异中等、大的国家呈现短期替代、长期创造效应。(2)制度距离差异中等国家呈现进口创造效应;全样本、制度距离差异小、大的国家呈现短期替代、长期创造效应。最后根据本文实证结果、结合研究国家所处的地理空间归属,从而提出空间差异化投资策略。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种照辉  覃成林  
基于2012年、2014年"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的贸易数据,运用块模型及QAP等网络分析方法,对贸易网络结构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动态比较来看,"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贸易网络的联系程度得到了显著提升,中国、印度、新加坡处于贸易网络的中心位置;(2)"一带一路"贸易网络可划分为四个贸易板块,中国等21个国家属于双向溢出板块,以色列等20个国家属于经纪人板块,阿富汗等16个国家属于主溢出板块,马尔代夫等8个国家属于主受益板块;(3)国家间的空间邻近关系、文化差异、贸易协定关系、贸易结构及制度差异对于贸易网络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种照辉  覃成林  
基于2012年、2014年"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的贸易数据,运用块模型及QAP等网络分析方法,对贸易网络结构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动态比较来看,"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贸易网络的联系程度得到了显著提升,中国、印度、新加坡处于贸易网络的中心位置;(2)"一带一路"贸易网络可划分为四个贸易板块,中国等21个国家属于双向溢出板块,以色列等20个国家属于经纪人板块,阿富汗等16个国家属于主溢出板块,马尔代夫等8个国家属于主受益板块;(3)国家间的空间邻近关系、文化差异、贸易协定关系、贸易结构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陶锋  杨雨清  邱洋冬  
正式制度和非正式网络是影响国际市场不确定性和贸易成本的重要因素。文章以跨国移民刻画跨国社会网络,引入产品复杂性,研究了跨国社会网络和双边制度质量影响国际贸易的机制。结果发现:跨国网络具有显著而稳健的贸易促进效应;双边国家的制度质量均对移民母国的出口扩张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与简单产品相比,复杂产品贸易更依赖于双边国家的制度质量;跨国网络对弱制度质量的替代效应会因产品复杂性和贸易方向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研究结论对中国依托"一带一路"推动贸易强国建设具有启发性作用。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雄师  唐文琳  赵慧  
利用动态空间SDM模型对邻国视角下汇率变动对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双边贸易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发现:邻国汇率效应对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双边贸易确实存在显著影响,但由于"加总偏误"的存在,邻国汇率效应的影响在整体层面和行业层面上有较大差异;邻国汇率效应在整体层面上的影响比邻国贸易效应的影响小,但在行业层面上,邻国汇率效应的影响普遍比邻国贸易效应的影响大;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双边贸易关系并非传统认为的"竞争抑制"的对立关系,而是稳定可持续的"互利共赢"的共生关系,并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后更加明显,行业层面的分析进一步证实了共生关系的存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宁  
加快农产品对外贸易发展是深化对外开放,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应有之义。“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有利于缓解中西部地区的区位劣势,为我国内陆地区农产品对外贸易提供新的平台。实证结果显示,“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中欧班列的开通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规模的增长,对内陆省份的边际影响更强,并且具有显著空间正向溢出效应,从而优化农产品对外贸易开放格局。因此,要借助“一带一路”发展契机,进一步深化我国与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合作,补足基础设施短板,加强省域空间联动,持续形成农产品对外贸易竞争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