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04)
- 2023(10627)
- 2022(8838)
- 2021(8298)
- 2020(6643)
- 2019(15004)
- 2018(14886)
- 2017(26371)
- 2016(15164)
- 2015(17071)
- 2014(16645)
- 2013(15321)
- 2012(13779)
- 2011(12595)
- 2010(13177)
- 2009(12192)
- 2008(11648)
- 2007(10893)
- 2006(9833)
- 2005(8984)
- 学科
- 济(45456)
- 经济(45375)
- 管理(41953)
- 业(33430)
- 企(28808)
- 企业(28808)
- 教育(21880)
- 中国(20311)
- 财(15381)
- 制(14634)
- 农(14447)
- 方法(13917)
- 理论(13301)
- 业经(12459)
- 数学(11112)
- 学(10915)
- 数学方法(10835)
- 教学(10710)
- 地方(10315)
- 体(10233)
- 农业(8808)
- 银(8694)
- 银行(8686)
- 务(8623)
- 财务(8583)
- 财务管理(8562)
- 发(8518)
- 技术(8460)
- 体制(8383)
- 贸(8380)
- 机构
- 大学(195774)
- 学院(193547)
- 济(69242)
- 研究(68181)
- 经济(67360)
- 管理(64775)
- 理学(54387)
- 理学院(53644)
- 管理学(52450)
- 管理学院(52028)
- 中国(46115)
- 京(43025)
- 科学(37817)
- 财(37552)
- 范(36679)
- 师范(36459)
- 教育(35204)
- 江(32896)
- 所(32672)
- 中心(30288)
- 师范大学(29665)
- 研究所(28922)
- 财经(27916)
- 北京(27830)
- 技术(26121)
- 州(25678)
- 经(25147)
- 院(25003)
- 农(24852)
- 职业(24719)
- 基金
- 项目(121487)
- 研究(101630)
- 科学(96914)
- 基金(82727)
- 家(69735)
- 国家(68957)
- 社会(61796)
- 科学基金(59228)
- 社会科(58141)
- 社会科学(58132)
- 教育(55736)
- 省(49925)
- 编号(45191)
- 划(42901)
- 基金项目(42046)
- 成果(40756)
- 课题(35640)
- 自然(34103)
- 自然科(33289)
- 自然科学(33281)
- 自然科学基金(32632)
- 资助(32503)
- 年(30864)
- 重点(29324)
- 制(29136)
- 部(28326)
- 项目编号(27402)
- 发(27385)
- 性(27320)
- 规划(26980)
- 期刊
- 济(85359)
- 经济(85359)
- 研究(71876)
- 教育(63487)
- 中国(56112)
- 财(31073)
- 管理(26536)
- 学报(24819)
- 农(24457)
- 科学(22873)
- 技术(22467)
- 大学(21212)
- 学学(17658)
- 职业(17549)
- 融(16988)
- 金融(16988)
- 农业(16413)
- 业经(14642)
- 财经(14214)
- 经济研究(13507)
- 经(12345)
- 技术教育(11484)
- 职业技术(11484)
- 职业技术教育(11484)
- 坛(11197)
- 论坛(11197)
- 图书(10972)
- 问题(10022)
- 发(9546)
- 贸(8714)
共检索到3194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沈曦 黄夫真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高校课程弊端日渐显露。顺畅的课程建设机制有助于深入推进中国与沿线国在高等教育课程领域的合作。一是从预设课程目标和利用公共选修课程方面考虑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课程;二是实现课程评价由"课程"到"人"的转变;三是保障并深入推进课程研究。
关键词:
“一带一路” 高等教育 课程 机制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田阳
国际交流合作是党和国家赋予高等教育新的重大使命。共建绿色"一带一路",为林业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开辟了新的方向。分析了林业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在共建绿色"一带一路"背景下面临的三方面机遇挑战,从三个角度提出林业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支撑服务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路径,就加强政府宏观引导、做好基础研究工作等关键问题进行深入探析。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军胜
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建设是国家统筹国内国际形势变化提出的重大战略构想。"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不断深化的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内生动力与外在机遇。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竞争力不断提升,但同时也存在高校管理体制与国际不接轨、发展模式单一等问题。高校必须直面国际化发展的优势与劣势,认清机遇与挑战,从内外路径入手,调整学科专业布局,发展留学生教育,拓宽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领域、内容和方式,发挥高
关键词:
“一带一路” 高等教育 国际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郭强 赵风波
中、俄是两个相邻的全球主要大国,同时也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节点国家。两国间开展跨境高等教育既是交往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加快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必要条件。当前,高标准、高水平的提升中俄跨境高等教育的层次,需要在战略层面上高度重视中俄跨境高等教育,研究设立中俄教育合作交流示范区,突出教育资源集约化发展,积极打造中俄合作办学品牌,稳步引导我国高水平大学赴俄开展境外办学,从而建构良好的中俄跨境高等教育体系,助推"一带一路"战略顺利实施。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辛越优 阚阅
"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沿线国家高等教育合作提供人才支撑、科技支持、社会服务和文化交流,以利于促进"民心相通"。高等教育的合作需分析沿线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质量和科技发展实力,并据此描绘出沿线国家高等教育和研究与试验发展(R&D)的国家图像。研究表明,高等教育发展质量和R&D水平都高的沿线国家具备合作的优势与条件;高等教育发展质量和R&D水平都低的沿线国家是"一带一路"建设需突破的重点国家,适合我国高等教育"走出去"给予支持;高等教育发展质量和R&D水平各有优劣势的沿线国家需分类开展合作。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淑华 宋永华
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价值。目前两国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还存在着留学生流动水平偏低、高校实质性合作少、合作办学处于初级阶段、科研合作欠缺等问题,其原因主要在于两国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存在动力、语言、信任等方面的障碍。对此,需加强市场机制的作用,扩大社会参与;扩大留学生双向流动规模,加强语言与文化的融通,建构两国高校间的实质性合作伙伴关系,提高合作办学水平;以创新为目标,提升两国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层次;从单向交流转向双向交流,加强教育战略对接;携手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构建两国良性教育关系。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中俄 高等教育 合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来斌
形成了"学校主导、企业全程合作、政府支持、国外高校等多方参与"的人才培养协同机制。我国能源类大学参与高等教育国际化应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凝炼国际合作的方向。真正实现多方共赢、共同提升能源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随着"一带一路"由愿景到行动,由起步到提速,由中国倡议到国际共识,沿线国家在多领域的合作呈现良好态势,尤其是把能源合作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先行产业,为推动区域内能源高等教育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提供了新契机。对于高等
关键词:
一带一路 高等教育国际化 国际化人才培养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罗婉琦
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价值。经过30年发展,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走过从单一到多元、从双边到多边的发展进程。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在这一倡议引领下成果显著。但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合作办学层次整体偏低以及合作办学学科分布不均衡,都对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的可持续性发展构成挑战。前瞻未来,中国与俄罗斯需注重依托国际组织,构建以服务两国国家战略为主导的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对接两国发展战略规划,协同推进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均衡合作办学专业,促进学科共生发展,从而推动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迈向更高的发展层次。
关键词:
一带一路 高等教育 合作办学 教育开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郑静玉
高等教育"走出去"就是指我国向国外提供高等教育服务、输出高等教育资源。"一带一路"建设为高等教育"走出去"提供了重大机遇,应当从更高的战略角度认识高等教育"走出去"的重要性,增加高等教育"走出去"的自信,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作为主要方向,做好高等教育"走出去"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创新,"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高等教育"走出去"应当有新思路、新方向和新策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2018年7月14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一带一路"研究分会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在云南大学举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党组副书记杜玉波,中共云南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李小三,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康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监事会监事长孙维杰,云南大学党委书记杨林、校长林文勋等领导出席会议。来自全国351所高校的546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关键词: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一带一路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肖婧文 冯梦黎
在“双循环”视阈下,“一带一路”倡议在衔接国内国际技术链条中扮演重要接口角色,以“创新之路”建设引领国家技术创新效能提升。本文勾勒了“一带一路”倡议与国家技术创新间的关系演进轨迹及其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现实困境,并在“双循环”视阈下厘清了不同维度倡议对国家技术创新的驱动机制。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历经从外源技术吸收向内源技术突破的关系转化,但存在知识技术资金“三链”不协调、供给需求环节不衔接、国内国际市场不平衡、国家技术创新水平驱动系统尚未健全四重困境。随着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倡议通过创新要素活力释放机制与高水平对外开放机制疏解创新困境,并形成培育国家技术创新发展的新动力。借助“双循环”的东风,通过生产要素、经济环节、双重市场的联动与协同,健全“三维一体”的系统创新机制,依托“一带一路”倡议高质量共建,疏通阻碍国民经济循环的“卡点”。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何沛岭 金宁钧 程铭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为中国乃至世界许多地方带来了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挑战。边境贸易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排头兵,其重要程度显而易见。为了使我国的边境贸易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能够更加蓬勃发展,边境贸易政策的作用不言而喻,文章从边境贸易政策发展的特点结合个别边境城市的贸易发展对边境政策的制定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边境政策能够更好地促进边境贸易的发展,以推动"一带一路"倡议更好地建设。
关键词:
边境贸易政策 “一带一路” 政策制定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吴薇 邱雯婕
根据"一带一路"沿线41个国家女性与男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数据,可将其划分为男女高等教育均实现普及化、男女高等教育尚未迈入普及化、女性高等教育较男性而言率先迈入普及化三种类型。女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与人均国民总收入呈正相关关系,与国家民主程度并无明显相关。人类发展指数越高,女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越高;性别不平等指数越低,女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越高。总体而言,"一带一路"沿线41个国家女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呈上升态势。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谷平 罗弦
东盟是"一带一路"战略的优先区域,地处重要的战略位置,与中国经贸关系密切,内部的一体化更是增加了其影响潜力。高等教育合作是深化中国与东盟关系的有效载体,可以帮助双方增信释疑,沟通政策,储备人才,拉动经济。依据"一带一路"倡议,未来双方高等教育合作需从扩大涉及面、完善参与结构、增加合作深度入手,同时加大语言人才和专业人才培养力度,便利人才流动。
关键词:
高等教育合作 “一带一路”倡议 东盟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沈华 邱文琪 梁冰洁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后,沿线79个国家与中国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想通五个方面建立了合作关系。各国高等教育发展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撑。通过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变化趋势和现状分析,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和高等教育发展阶段越高的国家,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越多。运用相关性分析和回归方程,发现各国经济水平和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对高等教育发展有显著正向影响。最后,中国需推动精英化国家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促进低收入国家加大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并与中高收入和高收入国家开展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