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99)
2023(14224)
2022(12384)
2021(11603)
2020(9643)
2019(22090)
2018(21817)
2017(42332)
2016(22586)
2015(25450)
2014(24958)
2013(24469)
2012(21874)
2011(19404)
2010(19269)
2009(17735)
2008(16668)
2007(14300)
2006(12386)
2005(10530)
作者
(62726)
(51772)
(51522)
(49089)
(32859)
(24842)
(23450)
(20330)
(19611)
(18340)
(17693)
(17281)
(16257)
(16087)
(16015)
(15661)
(15527)
(15498)
(14772)
(14660)
(12716)
(12609)
(12498)
(11838)
(11555)
(11367)
(11366)
(11241)
(10362)
(10187)
学科
(91408)
经济(91317)
管理(62786)
(58745)
(49465)
企业(49465)
方法(39577)
数学(33941)
数学方法(33500)
中国(24259)
(24161)
业经(21972)
地方(21793)
(20380)
(19201)
(15884)
贸易(15874)
农业(15783)
理论(15344)
(15310)
(14484)
技术(14344)
(14289)
环境(13889)
产业(13373)
(12911)
财务(12821)
财务管理(12800)
(12096)
企业财务(11797)
机构
学院(309948)
大学(308412)
管理(124474)
(120721)
经济(118139)
理学(108812)
理学院(107590)
管理学(105555)
管理学院(105012)
研究(101247)
中国(72665)
(65301)
科学(64001)
(53227)
(49545)
(46431)
业大(45697)
研究所(45420)
中心(45410)
财经(43458)
(43414)
(42408)
师范(42070)
北京(40853)
(39469)
(37582)
农业(36254)
(36143)
经济学(35600)
师范大学(34023)
基金
项目(219256)
科学(173149)
研究(161537)
基金(158438)
(137375)
国家(136287)
科学基金(118045)
社会(101357)
社会科(96141)
社会科学(96119)
(86502)
基金项目(84945)
自然(76947)
自然科(75166)
自然科学(75150)
教育(73794)
自然科学基金(73737)
(72233)
编号(66101)
资助(64228)
成果(52588)
重点(48827)
(47539)
(47299)
(45983)
课题(45430)
创新(42723)
科研(41565)
国家社会(41072)
项目编号(40904)
期刊
(130807)
经济(130807)
研究(89041)
中国(55094)
学报(47268)
管理(44922)
科学(44668)
(42242)
(38488)
大学(35801)
教育(35500)
学学(33519)
农业(29789)
技术(28708)
业经(23517)
经济研究(21605)
(21437)
金融(21437)
财经(19939)
(17135)
图书(16898)
问题(16879)
科技(15614)
(15353)
商业(14674)
技术经济(14614)
理论(14438)
现代(14172)
(13676)
实践(13344)
共检索到4388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谢逢洁  王宁  
本文通过锡尔系数、区位熵和空间自相关对西部12省物流发展状况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宏观层面发现,西部地区物流业增速逐步高于我国物流业平均增速。微观层面发现,西部各省物流业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内蒙古物流业持续处于高度集聚的状态;广西、重庆、贵州及宁夏一直保持较高集聚趋势;陕西、甘肃物流业则呈现既不集聚又不松散的状态;其他省物流业处于松散状态。此外,空间上发现物流业呈高低交错的随机分布状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苏毅  马志林  
"一带一路"是涉及亚欧非陆海沿线诸多国家和地区的宏观经济概念。其中"一带"即指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条横贯欧亚的广阔经济带,也是当今全球最长、途经国家最多、辐射范围最广的陆路经济区。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西部如何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国家实施"一带一路"的重大利好下,抢抓机遇,实现产业突破,推动经济跨越发展,将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文章立足西北产业发展实际,对产业发展的现状、瓶颈、制约和面临的内外双重维度的空间竞争,以及自身相对优势等进行了解析与研究,提出构筑点—轴—群—带的产业空间发展格局,加快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忠  马翠  惠翔翔  王浩  
在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基础上,基于APL模型,将抽象的产业经济距离概念与关联强度结合构建了产业间空间关联指标,分析了作为"一带一路"战略核心区的新疆与外省间的产业空间关联。结果表明,新疆与国内其他省产业间空间关联大体上呈现沿陇海线横贯全国的经济走廊形态的特征,"西气东输"等因油气资源丰富而形成传统优势产业关联的路径依赖关系基本决定了新疆与外省产业间空间关联的总体格局。依托基础原材料(石油、金属矿、纺织业等)的后向关联对外省的推动作用明显大于依靠建筑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前向关联对其他省的带动作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良平  张健  
文章构建了入境客流集聚市场供给模型,以"一带一路"核心区为主要研究对象,着眼于中国境内31个省区(不包含港澳台),从集聚市场的供给强度、供给状态和供给系统稳定性3个维度,深入探究区域入境客流的集聚市场供给特征。研究发现:(1)北上广和陕西等省区吸引了大部分集聚市场入境客流的较多份额,由此带来了各省区集聚市场的不均衡发展,却面临着其他省区入境旅游发展带来的巨大竞争压力。(2)作为新疆的集聚市场,较多西部省区开发程度较高,东部省区和中部省区开发程度却很低,其中,东部相比中部的表现更为突出,同时供给强度大的集聚市场完全分布于东部和西部,供给强度弱的集聚市场在东中西部均有分布。(3)除了江西外,其他省区均为福建的潜力态集聚市场,其中,西部省区几乎全部为最具潜力的集聚市场,同时供给强度大的集聚市场完全分布于东部省区,供给强度弱的集聚市场主要分布于西部省区。文章针对集聚市场供给主要特征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给出了集聚市场供给强度和供给状态的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丁锋  
"一带一路"战略推进过程中,与区域内其他国家产能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埃及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一带一路"战略中关键节点。中国和埃及具有产业互补性,再加上中国有必要、也有能力进行产业合作,而埃及也积极对接中国"一带一路"的产业合作项目。为积极推动中国埃及的产业合作,应该设计产业合作的原则和机制,选定重点合作的产业,构建中国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完善金融支持,形成多样化的金融支持体系及产业园区集群性合作。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丽娟  
西部陆海新通道是一条地处我国西部腹地,连接“一带一路”,服务全球发展的新战略通道。它以贯通南北的要道形式将“一带”和“一路”在我国西部连接起来。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基础在产业,思路在协同。本文分析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产业基础条件与产业结构情况,选择区位熵作为衡量指标,研究行业门类的行业专业化特征,梳理推进产业协同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基于新通道产业发展条件加快推进产业协同,为进一步推进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提供坚实支撑,服务新通道建设发展和产业布局优化的思路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山峰  
本文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基于区位熵法和灰色关联模型,选取河南省2008-2014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对物流产业集群与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物流产业集群有助于促进河南省区域经济的发展,能够更好融入国家"一带一路"的建设,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山峰  
本文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基于区位熵法和灰色关联模型,选取河南省2008-2014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对物流产业集群与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物流产业集群有助于促进河南省区域经济的发展,能够更好融入国家"一带一路"的建设,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秦娜  
产业协同集聚可以提升我国外贸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物流绩效的改善则能够有效降低贸易成本,形成对外贸易竞争新优势。文章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产业协同集聚、物流绩效与贸易开放之间的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产业协同集聚能够提升我国贸易开放水平,东道国物流绩效与双边贸易额显著正相关,并且对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边际影响更大。产业协同集聚与物流绩效的提升能够发挥正向联动效果,这意味着物流绩效的提升,将会使得产业协同集聚的贸易价值倍增化。因此,应该把握“一带一路”发展契机,提升沿线国家物流绩效,重视产业协同集聚带来的贸易溢出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琳   朱璇  
“一带一路”为西部物流枢纽节点城市带来了重要发展机遇,定量评估和考察物流效率并剖析其影响因素对推动物流枢纽节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SBM-DEA模型测度了西部地区13个物流枢纽节点城市物流效率,而后构建了空间杜宾模型考察了物流效率的影响因素和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结果显示:西部13个物流枢纽节点城市的物流效率存在明显差异;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干预、对外开放度能够显著提升物流效率。从空间计量模型的结果来看,本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能够显著提升周边地区的物流效率;城镇化不仅会降低本地的物流效率,还会抑制周边地区的物流效率;同样,政府干预也会降低周边地区的物流效率。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制定和完善物流产业发展规划、提供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加强物流人才培养和引进等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星  马永祥  贾明霞  杨子晗  
本文通过文献分析以2008-2104年甘肃经济数据为基础,发现甘肃产业发展的特点及问题的分析,探讨了在国家推进一带一路经济带建设的背景下,甘肃如何借助一带一路的大政策,通过供给侧改革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甘肃本土比较优势的产业布局,推动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蕊  王恰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强势的出口贸易增长将带动物流业发展,促进物流业产值增长,实现物流业集聚。然而,目前尚不清楚出口贸易对我国物流业增长与集聚产生影响的具体路径。因此,本文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基础,探究了沿线核心区域出口贸易对物流业增长与集聚的作用机制,旨在为各地区进一步促进物流业增长与集聚提供指导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核心区域出口贸易能够促进物流业增长和集聚。出口规模效应是促进物流业增长的主要因素。出口贸易与物流业集聚的关系存在区域差异,其能够带动核心区域和海上丝绸之路区域物流业集聚,而无法带动丝绸之路区域物流业集聚。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增多,核心区域出口贸易对物流业集聚的作用将被削弱。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孔伟艳  赵玉峰  
面对"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西部人口流动迁移出现的新特点和新问题,建议形成西部地区产业发展与人力资源增量提质的良性循环,发挥城市群和大中城市集聚人口与辐射周边的双重作用,达到边境区县人口经济增长与安全平稳发展的综合效果,创造人口结构优化与公共服务改善良性互动的有利局面。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邓德艾  李菽林  
分析了一带一路战略下物流人才的需求,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下物流人才培养的改革对策:建立专业预警机制,依据物流产业转型升级有针对性地进行核心专业建设;适时动态调整专业结构,进行专业群建设;依据岗位技术新要求,及时优化课程体系;开展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成建制顶岗实习;有力推进国际物流人才培养项目实施,相关的对策方案对高校物流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辛曼玉  
分析了"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由来、目的和任务,解读了国家战略背景下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的意义、问题和框架构想,最后提出了建设的主要挑战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