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50)
2023(14441)
2022(12584)
2021(11749)
2020(9739)
2019(22158)
2018(22220)
2017(42172)
2016(23052)
2015(25813)
2014(25562)
2013(24804)
2012(22466)
2011(20230)
2010(20165)
2009(18661)
2008(17657)
2007(15477)
2006(13458)
2005(11678)
作者
(65335)
(54041)
(53686)
(51070)
(34296)
(25851)
(24509)
(21273)
(20616)
(19225)
(18456)
(18168)
(17153)
(16973)
(16666)
(16555)
(16227)
(16173)
(15562)
(15225)
(13453)
(13257)
(13088)
(12364)
(12093)
(11959)
(11956)
(11763)
(10848)
(10636)
学科
(88049)
经济(87943)
管理(63697)
(56495)
(47467)
企业(47467)
方法(37719)
数学(32138)
数学方法(31692)
中国(23579)
(23280)
(21418)
地方(21286)
(20998)
业经(19597)
(16447)
理论(16432)
农业(15319)
(14834)
(14815)
贸易(14807)
(14272)
环境(14131)
(13321)
银行(13276)
教育(13231)
(13020)
金融(13011)
技术(12909)
(12779)
机构
学院(313446)
大学(313295)
管理(122532)
(116771)
经济(113995)
理学(106122)
研究(106082)
理学院(104871)
管理学(102794)
管理学院(102242)
中国(77680)
科学(68648)
(67135)
(53634)
(53372)
(51260)
研究所(48933)
中心(47860)
业大(47724)
(46034)
(43829)
师范(43382)
财经(42786)
北京(42147)
农业(40253)
(39476)
(38805)
(37664)
技术(35992)
师范大学(34923)
基金
项目(220280)
科学(172345)
研究(162032)
基金(157228)
(137546)
国家(136401)
科学基金(116442)
社会(99363)
社会科(93902)
社会科学(93878)
(87600)
基金项目(83277)
自然(76102)
教育(74691)
自然科(74278)
自然科学(74259)
(73915)
自然科学基金(72837)
编号(67627)
资助(64081)
成果(55163)
重点(49692)
(47403)
(47184)
课题(47149)
(45725)
创新(42554)
科研(42056)
项目编号(41617)
大学(40584)
期刊
(128992)
经济(128992)
研究(90535)
中国(61835)
学报(52140)
科学(47082)
(46494)
管理(44584)
教育(41586)
(39955)
大学(38657)
学学(36083)
农业(32424)
技术(27860)
(24078)
金融(24078)
业经(22471)
经济研究(20720)
财经(19560)
图书(18594)
(16645)
(16502)
问题(16103)
科技(15789)
(14977)
理论(14940)
资源(14078)
技术经济(13948)
实践(13894)
(13894)
共检索到4565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张尔升  徐华  李卓琳  
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在南海,而解决南海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建立南海海洋共同体。在分析当前构建南海海洋共同体的政治经济基础和优势后,运用实证分析法证明,构建南海海洋共同体具有增长效应,能够为成员国谋福祉。当然构建南海海洋共同体还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如果成员国拿出诚意,表现出较高的政治智慧和合作精神,南海海洋共同体建设必然会取得成功。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松川  肖洋  
"一带一路"倡议最具意义的内涵在于全球发展治理层次上的"国际发展共同体"机制框架。这个框架由四个层面组成:一是以议题倡导为基础的议程设置机制,二是以规划对接为核心的战略协调机制,三是以对口合作为主的推进路径机制,四是以项目示范为内容的落地扎根机制。这一机制框架迎合了当前全球治理发展对新理念、新机制的需求,具有很强的现实操作取向。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松川  肖洋  
"一带一路"倡议最具意义的内涵在于全球发展治理层次上的"国际发展共同体"机制框架。这个框架由四个层面组成:一是以议题倡导为基础的议程设置机制,二是以规划对接为核心的战略协调机制,三是以对口合作为主的推进路径机制,四是以项目示范为内容的落地扎根机制。这一机制框架迎合了当前全球治理发展对新理念、新机制的需求,具有很强的现实操作取向。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丹  
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球化时代的命题和担当。近年来,全球化在危机和逆流中盘桓,中国正在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量。"一带一路"顺应区域合作需求和国际发展规律,引领全球化新趋势,集中体现了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实践。"一带一路"旨在以互联互通夯实全球化根基,以独特模式赋予全球化活力,以新型平台完善全球化机制,以文明共融擘画全球化前景——从基础、模式、机制、目标各个方面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从思想发展为行动,从理论落地到实践。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米军   张锐  
当前,全球数字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合作领域不断拓宽,数字贸易发展呈现南低北高、南快北慢发展趋势,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增长潜力十足。与此同时,主要国家围绕数字贸易治理规则话语权之争不断加剧,数字鸿沟、数字安全、数字贸易壁垒等问题愈加突出,严重制约“一带一路”数字贸易合作。在此背景下,深化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贸易合作,推动构建“一带一路”数字贸易命运共同体,是推动“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升级、增强沿线国家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以及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话语权的重要举措。为此,应积极参与数字贸易制度竞争,有序构建适合沿线区域的数字贸易规则;深化与沿线国家数字贸易合作,推动构建“一带一路”数字贸易命运共同体;构建区域数字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切实维护沿线国家核心利益。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饶一鸣  
2020年是"一带一路"倡议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得以加速推进的一年,习近平对"一带一路"倡议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了许多新论述。2020年,学术界主要围绕"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论创新、中国经济发展实践与理论、全球治理和其实践内容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创新、经济全球化、全球治理及其内在组成部分进行了广泛讨论和深入研究。这些研究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要加强对理论问题的创新和细化研究,加强对现实问题的前瞻性思考,拓展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郑雪平  林跃勤  
中国提出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的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基于普遍安全、共同发展、绿色美丽、合作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倡议,凸显中国的大国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是中国提供的国际公共产品与合作平台。但"一带一路"倡议如何持续有力、高效地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其本质关系、逻辑进路和有效途径等在学术及实践层面尚不够清晰明确。在已有相关成果基础上,探索形成良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促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进而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实践的作用方式、联通机理和驱动途径,以期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能够通过建构牢固有效的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更好地驱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进程。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宫笠俐  叶笑晗  
"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为东亚海洋安全合作指明了方向。目前领土与海洋权益等问题阻碍着东亚区域海洋传统安全合作,域外国家尤其是美国的介入和域内国家海洋能力的差异等因素也影响着东亚海洋安全合作的开展,为此需要引入信任机制。信任是国家间达成合作的基础,长期的利益互惠有助于信任的构建与维系。东亚区域发达的海洋贸易合作、对航道运输安全的高度重视以及多领域的非传统海洋安全合作为其构建信任机制提供了可能。可以从利益、制度与情感层面入手,构建起海洋安全信任机制框架,深化海洋安全合作,从而维护东亚海洋的和平与稳定。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孟祺  朱雅雯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其中“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承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具体实践,是否能促进参与国之间和国内的共同富裕?基于多期双重差分法(DID)和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PSM-DID)实证检验了“一带一路”倡议对区域国家间和国家内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及其影响机制。研究结果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对区域国家间收入差距和国内收入差距有明显的缩小作用,稳健性检验验证了该结论。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对海上丝绸之路的国家以及与中国有自贸协定的国家的作用较大,对陆上丝绸之路和非自贸协定的国家影响较小。影响机制的实证结果表明,贸易渠道的影响效果大于直接投资渠道。基于上述研究结论,为更好地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应持续推动建设高质量“一带一路”,积极签订贸易投资协定,深化对外直接投资广度和深度。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达  吴绩  
深化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是新时期中非互利友好合作关系更上一层楼的应有之举,借绿色“一带一路”内涵及外延,循T字形绿色治理模型下国家内外治理经验与实践双向联动的内在逻辑,以国内治理经验为突破方位,探析国外治理实践的非洲向度。绿色“一带一路”深化中非命运共同体构建的治理体系路径,需重点探讨何为可能的逻辑支撑、何以可能的突破方位、如何可能的实践探索,其涉及前提、过程和结果的系列问题,并围绕这些问题生成可能性、可靠性和可行性的逻辑脉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楠  
5月11—12日,由中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指导,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广东省教育厅主办,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以"互学互鉴,合作共赢"为主题的"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国际研讨会在深圳召开。中央新疆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主任Marielza Oliveira,澳大利亚政府教育与培训部公使衔参赞Katherine Vickers,中国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王扬南,中国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新松  
<正>《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丛书》(王守军、胡必亮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以下简称《丛书》),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背景、实施过程、转型调整以及对共建国家的发展带来的影响,进行了系统性回顾与分析。《丛书》包含12本著作,主题安排逻辑清晰,对共建“一带一路”的理念、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实现的目标、所体现的特征以及与我国发展的关系做了总体性论述,并且从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化、贸易发展、投资风险、金融合作、绿色发展、数字合作、全球减贫等多个方面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具体落实以及挑战进行剖析,对“一带一路”为共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进行了重点评价,并提出了一系列有参考价值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健  
本文首次提出并界定了"绿色产业共同体"的概念,具体分析其产生的理论基石和内涵特征,指出绿色产业共同体是对马克思经济全球化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体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效率与公平的辩证统一。在此基础上,基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向全球产业价值链中高端攀升的现实逻辑,指出构建"一带一路"沿线绿色产业共同体意义重大,但是其在实践中面临着发展意识淡薄、顶层设计滞后以及西方发达国家掣肘等困境。基于此,笔者从构筑话语传播体系、构建绿色产业评估体系、共建绿色技术共享平台、推进沿线中国省份与沿线国家对接、建立沿线产业安全与产业独立的应对体系等方面提出"一带一路"沿线构建绿色产业共同体的实践路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虹飞  刘瑜  田广  寇南南  
倡议共建"一带一路"是我国和世界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时代所提出的重大举措,是中国对世界和人类发展的独创性贡献。"一带一路"建设是与世界各国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美国倡导的"马歇尔计划"具有根本区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同发展和互惠共赢,是一项造福于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兴  
本文提出了"亚欧发展共同体"的概念,认为全球化时代世界是通的,"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互联互通貌似最低端,实际上最接地气,最有人气,最有现实和理论意义,是实现亚欧发展共同体的关键。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核心领域和优先方向,是亚欧金砖大国(中国—俄罗斯—印度)践行亚欧合作的抓手,也是"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对接合作的切入口,是实现亚欧共同发展的手段和保障。互联互通也是处于实践过程中的"习近平发展模式"的基础、依据和重要内容。中国是亚欧大国,"一带一路"以亚欧区域为核心,中国经济和技术实力为亚欧互联互通建设提供了强大支撑。当前世界经济政治重心在向亚太方向转移,亚欧大陆将成为全球国际政治的中心舞台。崛起的中国应对世界发展和人类进步有更多担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