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013)
- 2023(21964)
- 2022(19002)
- 2021(17628)
- 2020(15172)
- 2019(34973)
- 2018(34689)
- 2017(66200)
- 2016(36096)
- 2015(40935)
- 2014(40923)
- 2013(40245)
- 2012(37267)
- 2011(33886)
- 2010(34405)
- 2009(32263)
- 2008(31708)
- 2007(28282)
- 2006(25022)
- 2005(22438)
- 学科
- 济(156386)
- 经济(156200)
- 管理(103241)
- 业(96386)
- 企(79346)
- 企业(79346)
- 方法(67172)
- 数学(58554)
- 数学方法(57649)
- 中国(41071)
- 农(40241)
- 财(38157)
- 学(33690)
- 地方(33160)
- 业经(32750)
- 制(29781)
- 贸(27164)
- 贸易(27145)
- 农业(26653)
- 易(26263)
- 理论(25034)
- 银(23751)
- 银行(23692)
- 务(23202)
- 财务(23100)
- 财务管理(23042)
- 融(22974)
- 金融(22969)
- 和(22939)
- 行(22589)
- 机构
- 大学(520755)
- 学院(519662)
- 济(210926)
- 经济(206210)
- 管理(198515)
- 研究(176859)
- 理学(170710)
- 理学院(168737)
- 管理学(165297)
- 管理学院(164358)
- 中国(133280)
- 京(111339)
- 科学(109935)
- 财(98812)
- 所(90466)
- 农(84835)
- 研究所(81900)
- 中心(80222)
- 江(78573)
- 财经(78186)
- 业大(76810)
- 北京(70809)
- 经(70693)
- 范(69303)
- 师范(68632)
- 农业(66351)
- 经济学(64236)
- 院(64216)
- 州(63043)
- 财经大学(57715)
- 基金
- 项目(344072)
- 科学(269241)
- 研究(249607)
- 基金(247687)
- 家(216291)
- 国家(214541)
- 科学基金(183277)
- 社会(155687)
- 社会科(147401)
- 社会科学(147359)
- 省(135473)
- 基金项目(130043)
- 自然(119954)
- 自然科(117129)
- 自然科学(117098)
- 教育(116483)
- 自然科学基金(114961)
- 划(113777)
- 资助(103836)
- 编号(102499)
- 成果(84216)
- 重点(77674)
- 部(75455)
- 发(73509)
- 课题(71600)
- 创(70480)
- 科研(65815)
- 创新(65808)
- 教育部(64494)
- 大学(64120)
- 期刊
- 济(237310)
- 经济(237310)
- 研究(154190)
- 中国(102546)
- 学报(83144)
- 农(76716)
- 财(76437)
- 科学(75253)
- 管理(74149)
- 大学(62690)
- 教育(59813)
- 学学(58881)
- 农业(52051)
- 技术(47444)
- 融(46729)
- 金融(46729)
- 财经(38559)
- 经济研究(38519)
- 业经(37877)
- 经(33028)
- 问题(30655)
- 业(27339)
- 统计(27051)
- 图书(26274)
- 技术经济(26171)
- 贸(24704)
- 策(24303)
- 版(24286)
- 理论(24122)
- 科技(23299)
共检索到7787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谢婷婷 郭艳芳
文章在"一带一路"视域下对我国1995-2014年28个省份的经济开放度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探析我国省域经济开放度的驱动因素,为全面提升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提供依据。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开放度由东部至西部呈"阶梯状"分布,且东西部区域差异较大,中西部区域差异不大;各省域经济开放度之间存在逐年增强的空间集聚性;人力资本的积累、区位条件的改善以及创新能力的提高是驱动经济开放度提升的重要"引擎",交通基础设施、产业结构升级以及金融发展三种驱动因素在不同的经济开放度水平下,对经济开放度提升的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经济开放度 空间面板模型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马卫 曹小曙 李涛 高兴川
基于"一带一路"沿线66个国家2000—2015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开放度综合评价指标,并利用面板数据模型系统探讨了开放度对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放度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年平均增长率为5.24%,总体上,开放度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增长有显著正向影响,但不存在倒U形影响。分时段来看,2000—2008年开放度对经济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而2008年以后,开放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下降趋势。分区域来看,开放度对中东欧、独联体、南亚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较大,而对中亚、西亚-北非的正向影响较小。分不同经济水平国家来看,呈纺锤体形影响,即开放度对中高收入国家影响较大,而对高收入和中低及以下收入国家影响相对较小。
关键词:
开放度 经济增长 时空格局 “一带一路”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许家云 周绍杰 胡鞍钢
制度在双边贸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首次将相邻效应引入传统的制度与贸易关系的分析框架,运用空间面板模型深入考察了制度距离、相邻效应对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双边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在文化、法律、宏观经济制度以及微观经济制度方面的差异显著抑制了双边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并且这种抑制作用在长期更为显著。进一步引入相邻效应的分析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双边贸易受到中国与沿线国家邻国之间贸易的制约,即相邻效应表现为竞争关系,并且无论是针对进口贸易还是出口贸易而言,中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的制度距离均强化了相邻效应的"竞争"作用,但上述作用在不同地区具有显著差异。因此,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时,中国需要考虑制定相关的配套政策来平衡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特别是与这些两两相邻国家之间的双边贸易利益,以促进中国与各国双边贸易关系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
制度距离 双边贸易 相邻效应 空间模型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许家云 周绍杰 胡鞍钢
制度在双边贸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首次将相邻效应引入传统的制度与贸易关系的分析框架,运用空间面板模型深入考察了制度距离、相邻效应对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双边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在文化、法律、宏观经济制度以及微观经济制度方面的差异显著抑制了双边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并且这种抑制作用在长期更为显著。进一步引入相邻效应的分析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双边贸易受到中国与沿线国家邻国之间贸易的制约,即相邻效应表现为竞争关系,并且无论是针对进口贸易还是出口贸易而言,中国与
关键词:
制度距离 双边贸易 相邻效应 空间模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伊 高彪 张双
文章采用2005-2016年间面板数据,分析了江西与"一带一路"沿线17个国家双边贸易潜力,并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对江西与"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贸易潜力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国家或地区GDP与双边贸易流量成正比,而空间距离与双边贸易流量成反比;与我国陆地接壤的国家对双边贸易流量存在正向影响;APEC成员国对双边贸易流量有正影响;不同沿线国家与江西贸易潜力不尽相同,潜力释放空间各异。在此基础上,就与不同沿线国家如何进一步开展合作,以便更大程度地提升双边贸易潜力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贸易引力模型 贸易潜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戴军 韩振
文章首先对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归纳整理了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的影响因素,接着基于2010-2014年度区间服务外包相关统计数据,运用面板混合数据模型对影响因素变量进行分析,实证检验中国八大经济区域承接一带一路国际服务外包的竞争状况。结果显示:信息技术发展、对外开放、劳动力成本以及大学生人力资源对承接一带一路国际服务外包的影响各异,同时需提高信息技术水平,合理优化与强化对外直接投资及利用外资程度,提高大学生服务外包从业人员素养,综合提升经济区域的承接竞争力。最后从六个方面给出了八大经济区域应契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付韶军
"一带一路"是深化改革开放、谋求共同发展的重大战略,国际贸易是重要的桥梁和纽带。本文采用基于面板数据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GDP、总人口、中国对外投资、中国从各国进口、是否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是否陆地接壤等指标均对中国出口产生正向效应,距离对中国出口产生负向效应。我们应该加快贸易通道建设,稳步推进"设施联通";适当扩大对沿线国家的进口,发挥引领带动作用;积极参与自由贸易区谈判,提升双边贸易深度;加大对沿线国家的投资与开发,加强"政策沟通"。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范硕 何彬
本文以2003-2015年"一带一路"沿线49个国家为研究样本,并分为整体样本及地区样本,应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检验我国对沿线国家的投资模式。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对沿线国家投资具有显著的"第三国效应",并且混合垂直型投资是我国对沿线国家投资的主导模式。该种投资模式意味着中国对沿线国家投资的主要目的是在沿线不同国家之间建立复合式的跨国生产供应链,从而使得对不同国家间的投资形成互补,降低成本,增加产业竞争力。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曹伟 言方荣 鲍曙明
本文将邻国效应引入汇率与贸易关系理论框架,运用空间面板模型,以"一带一路"国家为研究对象,采用OLS、相依回归以及面板数据两阶段工具变量法等估计方法和灵敏度分析法,研究了汇率变动、邻国效应对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双边贸易的影响。结论表明:(1)整体而言,当期人民币升值反而使中国自"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口贸易减少,但滞后一期升值导致进口增加;当期和滞后一期的人民币贬值均有利于我国的出口贸易。(2)汇率变动对双边贸易的影响普遍小于邻国效应的影响;各国之间的邻国效应大小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但无论是中国自"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口贸易还是对"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贸易,邻国效应普遍表现为"竞争抑制"关系。(3...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肖平平 侯佳敏
现有研究汇率变化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普遍忽略了中国在第三国投资的变化。本文从空间角度出发,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利用2003-2016年中国在42个"一带一路"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估计汇率变化,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以及第三国效应的具体表现,实证发现:(1)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对外直接投资第三国效应普遍表现为"互补效应"。(2)人民币升值或东道国货币贬值会促进中国对东道国对外直接投资。(3)传统研究方法未考虑第三国效应探讨汇率变动对OFDI影响,计量结果存在正偏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沁筑 董有德
文章在物理学耦合理论框架下,构建了评价地区经济开放与其企业创新的耦合协调度的指标体系与模型。结合"一带一路"倡议规划中圈定的中国大陆16个省份2004—2015年的相关数据,分别计算出各省份经济开放与企业创新耦合协调系统的耦合度、耦合协调度,以及经济开放子系统与企业创新子系统的发展水平。研究发现:从国家层面看,整体耦合度不高,波动较小,且经济开放子系统发展水平高于企业创新子系统发展水平;从省份层面看,存在明显地区差异且各省份耦合协调阶段不同。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经济开放 企业创新 耦合协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敏 刘清杰 刘倩
文章根据"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在1996-2015年间的数据,采用动态门槛面板模型检验政治稳定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结果发现:其一,总体来看,政治稳定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二,政治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非线性关系,存在不同经济区间下政治稳定差异化的经济影响;其三,政治稳定的经济效应具有三个门槛值,人均GDP低于2 807美元为第一和第二门槛区间,其政治稳定促进经济增长效应不明显;高于2 807美元的第三和第四门槛区间国家,政治稳定性显著地刺激经济增长,越来越多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入到此门槛,说明政治稳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刺激效应正在日益显著。可见,"一带一路"推进下的国际合作至关重要,利用双边或多边合作促进经济增长,进一步释放政治稳定对经济的刺激作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方齐云 肖双薇
本文以2007—2016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56个国家和地区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面板数据为样本,从多维距离(制度、经济和地理距离)考察距离因素对中国OFDI的影响。首先运用扩展的投资引力模型和固定效应方法,对东道国与我国在制度、经济与地理上的差距如何影响中国OFDI进行了定量研究,然后运用Hansen门槛回归模型考察了制度距离影响中国在"一带一路"直接投资过程中的门槛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制度距离对我国OFDI具有负面影响,即我国OFDI具有制度相似性特征;相较于发达国家,制度距离对发展中国家OFDI的影响更为明显,且呈倒"U"型结构。经济距离对我国OFDI存在国别差异但门槛效应不明显,经济距离与发达国家OFDI正相关,而与发展中国家OFDI负相关。地理距离对我国OFDI存在显著的阻碍作用;我国对地理距离较远的国家进行投资,存在明显的市场寻求型投资动机。最后对制度、经济与地理三维距离影响OFDI的总效应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地理距离对OFDI的负面作用最大,占据主要影响因素,经济距离的影响程度居于其次,而制度距离的负面影响相对最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罗翊烜 扈钟方
本文构建了一套系统的贸易便利化测度体系,首先运用均值主成分分析法测度"一带一路"沿线十七个亚洲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之后基于拓展的引力模型,探究其对中国对外直接贸易的影响。本文通过具体实证发现各国贸易便利化水平差异显著,除贸易便利化外,国内生产总值、劳动力规模、自然资源禀赋、双边投资协定对中国对外直接贸易也有显著促进作用;税负水平、距离成本呈现出显著的负向效应。本文认为,中国在稳定贸易便利化程度较高国家和地区经贸往来的同时,需要推动中亚、西亚和南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贸易便利化,促进贸易增长。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蒲勇健 魏亚敏
本文在金融开放的背景下,研究了我国省域金融成熟度的空间相关与区域收敛性问题。基于金融成熟度综合指标体系,全面衡量各省2001~2010年金融产业发展程度。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空间计量模型对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β收敛进行分阶段探索。结果表明,我国区域金融在开放过渡阶段呈现显著的β收敛特征,地区差异在减小;而在全面开放阶段,呈现显著的发散特征,地区差在增大,金融开放加大了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
关键词:
金融成熟度 空间自相关 区域收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经济全球化能够有效抑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生态足迹吗?——来自动态门槛面板模型的经验证据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经济开放:理论与实证
东道国制度环境、市场规模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基于“一带一路”国家的半参数变系数空间面板模型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我国金融发展、对外经济开放与区域市场整合
“一带一路”投资便利化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选择——基于跨国面板数据及投资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开放经济空间溢出效应的实证检验
2017:一带一路视域下的中国经济大势
“一带一路”建设视域下的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基于比较优势与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
中国投资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基于面板VAR模型的分析
基于DPSIR模型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基于“一带一路”沿线18个省份面板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