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01)
2023(10736)
2022(9154)
2021(8252)
2020(6638)
2019(15187)
2018(14598)
2017(27711)
2016(14686)
2015(16448)
2014(15381)
2013(15145)
2012(13225)
2011(11822)
2010(12147)
2009(11296)
2008(10673)
2007(9258)
2006(8368)
2005(7372)
作者
(40587)
(33870)
(33782)
(32188)
(21700)
(16372)
(15222)
(12836)
(12803)
(12021)
(11638)
(11420)
(10762)
(10618)
(10430)
(10426)
(9922)
(9920)
(9846)
(9769)
(8227)
(8224)
(8104)
(7814)
(7584)
(7414)
(7376)
(7073)
(6773)
(6645)
学科
(65421)
经济(65358)
管理(38272)
(33237)
(25939)
企业(25939)
方法(25353)
数学(22536)
数学方法(22226)
中国(21264)
地方(18354)
(17286)
(17016)
贸易(17011)
(16508)
(14759)
业经(13719)
(12409)
(12118)
农业(11305)
环境(10801)
(9446)
地方经济(9141)
理论(9077)
(8538)
金融(8535)
(8374)
出口(8366)
出口贸易(8365)
(8220)
机构
学院(205307)
大学(202965)
(85882)
经济(84139)
管理(75116)
研究(71591)
理学(65361)
理学院(64473)
管理学(63065)
管理学院(62704)
中国(51412)
科学(44274)
(42984)
(38215)
(35323)
研究所(32350)
中心(31709)
(31681)
财经(31035)
(30135)
(29668)
师范(29430)
业大(28661)
(28283)
经济学(27868)
(26606)
北京(26369)
经济学院(25430)
农业(24820)
(24545)
基金
项目(143770)
科学(114905)
基金(106646)
研究(103334)
(93584)
国家(92942)
科学基金(80251)
社会(68929)
社会科(65604)
社会科学(65584)
基金项目(56787)
(55389)
自然(51353)
自然科(50265)
自然科学(50251)
自然科学基金(49258)
教育(47198)
(47063)
资助(42321)
编号(39666)
重点(32905)
(32338)
(31248)
成果(30983)
(29680)
国家社会(29661)
课题(28395)
创新(27864)
科研(27317)
教育部(27001)
期刊
(92496)
经济(92496)
研究(61823)
中国(36564)
学报(31463)
科学(30676)
(29151)
(27437)
管理(25822)
大学(23971)
学学(22571)
农业(20057)
教育(19972)
技术(19040)
经济研究(16650)
业经(15540)
(15450)
金融(15450)
财经(14837)
问题(13806)
(12932)
(12566)
(10856)
国际(10348)
资源(10300)
(10023)
商业(9996)
(9810)
统计(9610)
现代(9322)
共检索到2993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琳   朱璇  
“一带一路”为西部物流枢纽节点城市带来了重要发展机遇,定量评估和考察物流效率并剖析其影响因素对推动物流枢纽节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SBM-DEA模型测度了西部地区13个物流枢纽节点城市物流效率,而后构建了空间杜宾模型考察了物流效率的影响因素和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结果显示:西部13个物流枢纽节点城市的物流效率存在明显差异;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干预、对外开放度能够显著提升物流效率。从空间计量模型的结果来看,本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能够显著提升周边地区的物流效率;城镇化不仅会降低本地的物流效率,还会抑制周边地区的物流效率;同样,政府干预也会降低周边地区的物流效率。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制定和完善物流产业发展规划、提供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加强物流人才培养和引进等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秀芳   夏小燕   王振宇   宋文秀   薛克光   张艺泷  
通过分析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结合酒泉所处的战略位置,深入探讨甘肃省酒泉市创建丝绸之路节点物流枢纽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酒泉市立足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结合国内东西商贸互通、世界中东贸易和亚欧贸易等“一带一路”桥梁纽带,把物流作为核心经济、支柱经济来开发,重振丝路古道经济,并将解决当前突出问题与酒泉经济长远规划相结合,科学有效地进行专业化物流产业开发,探索符合酒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物流枢纽区发展新路径。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志民  
国际产能合作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实现形式。中哈产能合作是"一带一路"与"光明之路"战略对接的基本内容,堪称国际产能合作的典范,是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的互利共赢之举,其早期收获颇丰,合作前景广阔。中哈产能合作的新理念和新形式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产能合作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样板,已经引发"一带一路"沿线多国国际产能合作的溢出效应,正在推动国际产能合作由"双边合作"发展到"双边合作"和"多边合作"相结合的更高层次和更广领域。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新生  王太郎  薛羽桐  
我国幅员辽阔,而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现象严重,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滞后于东部沿海地区,主要原因就在于国际物流枢纽功能欠发达。西安国际陆港作为中国最大的陆地港口,其发展建设对于广大中西部内陆地区来说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在阐述西安陆港功能定位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提升西安陆港国际中转枢纽功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从扩大枢纽陆港集聚范围、吸引货源等方面提出了可供内陆地区参考的路径分析及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娜  吴福象  
文章运用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构建了四种类型的空间权重矩阵,运用莫兰指数考察了"一带一路"国内段节点城市创新空间差异的演变特征,建立空间回归模型,研究了创新空间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一带一路"国内段节点城市的创新水平呈现出空间差异逐渐减小和空间相关性逐渐增强的趋势;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基础设施和交通通达性是影响创新的主要因素,并且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正向溢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德  侯佳宁  
"一带一路"经贸合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契机,研究深度开放带来经济增长空间溢出效应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指导意义。文章搜集中国主要开放城市2005—2017年面板数据,通过空间模型检验深度开放对城市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并探索经济溢出有效半径。研究发现:(1)深度开放显著促进中国城市经济增长,对中部和西部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2)以中小城市为主体形成正向经济溢出推动区域发展;700公里半径范围内城市群经济溢出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为21.8%;(3)固定资本投资边际收益呈下降趋势,证明未来投资驱动模式向技术创新驱动模式转换的必要性。经济开放红利空间释放有助于缩小沿海与内陆、中心城市和小城市的发展差距。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郭清娥  汤文莹  
梳理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提升物流业效率的角度,利用DEA交叉评价方法,构建了包括"总货运量"、"货物周转量"、"邮电业务总量"、"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货物进出口总额"、"道路面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从业人数"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城市物流业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以"一带一路"的11个有代表性节点城市为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测算出各城市的平均交叉效率值并得到排名。最后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意见。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慧珍  
从经济、人口、运输、交通等方面选取比较有代表性的指标,以陕西省11个城市和地区为样本选取研究所需数据,采用线性变换和变异系数法对所选数据进行处理,从功能与服务范围考虑,将国际陆港物流节点依次划分为核心节点(国际港务区)、主要节点(国际陆港物流中心)和辅助节点(国际陆港配送中心),根据计算结果,结合实际情况对陕西国际陆港物流节点布局进行优化,结果为西安市建设国际港务区,榆林市和汉中市建设国际陆港物流中心,剩余8个城市则都建设国际陆港配送中心。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郭仪  戎陆庆  
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测度我国西南城市群物流网络的空间结构,在分析空间结构对经济影响机理的基础上研究城市个体特征对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西南城市群物流网络联系松散,网络传递性低,网络等级严格;经济实力强或区位优势突出的城市易成为网络中心,南宁和昆明是网络中重要的中介城市;物流网络等级度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正向影响,网络传递性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负向影响,增强城市的点度中心度将促进本地、邻近城市及区域经济发展,降低城市的接近中心度将有利于提升本地经济水平,但对邻近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有负效应。通过构建轴辐式物流网络、加快干支线建设、加强节点城市分工与联系等策略优化空间结构将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陆华  王晓平  王鑫宇  
党的十九大提出"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战略要求,"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加强沿线地区国家之间的国际产能合作,将"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纳入高质量发展和创建全球价值链的轨道。这需要得到国际国内物流网络和资源整合支撑,需要探索物流枢纽网络化布局和规模发展的方向和思路。依托"一带一路"物流枢纽布局发展需要解决:(1)跨区域物流通道建设;(2)枢纽城市物流服务高效化;(3)通道和枢纽物流服务资源整合;(4)具有物流服务融合的特色产业园区建设;(5)物流与制造、贸易等产业的融合发展。"一带一路"物流枢纽网络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1)网络串接贯通,即贯通前沿据点,打造物流网络;(2)国内物流高质,即打造聚集赋能的物流枢纽、竞争力强的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的物流模式;(3)国际物流高效,即提高国际物流投资效率、提升产业物流服务效率;(4)壮大中欧班列,即整合班列运行、强化运输组织、贸易牵引货源。综上"一带一路"物流枢纽网络的建设,将为实现"交通运输通道+物流枢纽+产能合作"的有机融合提供有力支撑。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周群林  
在"一带一路"视域下,提出了将海南打造为面向东南亚的物流枢纽,分析了其重要意义,对物流枢纽的建设作了优劣势分析,最后探讨了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完善物流枢纽基础设施、打造航运综合试验区等打造东南亚物流枢纽的具体路径和策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把多勋  温倩  
一带一路倡议是近年来对我国入境旅游尤其是丝绸之路入境旅游的发展有极大战略效应的制度安排,导致了近年来我国丝绸之路沿线西部区域入境旅游的迅速发展,并且使这一区域以入境旅游的发展为标志的现代旅游业在产业结构层面上快速成长为具有区域增长和发展意义的优势产业或先导产业,并启示着西部部分区域开放经济格局的新突破。文章旨在系统分析近十年来丝绸之路沿线西部区域入境旅游的发展,在时间序列中将这一区域入境旅游的发展与全国及其他区域的发展进行了比较分析,探讨和阐明了丝绸之路沿线西部区域入境旅游发展的趋势,系统论证了"一带一路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樊琳  李正锋  
分析"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西部地区军民融合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在此基础上提出西部地区军民融合发展的战略构想目标,并通过传统AHP方法进行量化。最终确定西部地区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构想的主要内容为:全方位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驱动军工行业创新发展和打造军民融合示范区;具体包括: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军工企业,探索"军工+"融合发展模式,发挥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的力量,建立全要素资源融合渠道等。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郑涛  左健  韩楠  
本文结合新结构经济学理论从制造业选择与比较优势角度解释了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并利用2004~2012年中西部地区4个省份的经济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此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由于中西部地区制造业选择背离了自身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导致中西部的制造业企业缺乏竞争力,进而造成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以此为基础阐述在东南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背景下"一带一路"战略为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并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提出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把多勋  温倩  
"一带一路"倡议是近年来对我国入境旅游尤其是丝绸之路入境旅游的发展有极大战略效应的制度安排,导致了近年来我国丝绸之路沿线西部区域入境旅游的迅速发展,并且使这一区域以入境旅游的发展为标志的现代旅游业在产业结构层面上快速成长为具有区域增长和发展意义的优势产业或先导产业,并启示着西部部分区域开放经济格局的新突破。文章旨在系统分析近十年来丝绸之路沿线西部区域入境旅游的发展,在时间序列中将这一区域入境旅游的发展与全国及其他区域的发展进行了比较分析,探讨和阐明了丝绸之路沿线西部区域入境旅游发展的趋势,系统论证了"一带一路"倡议与西部跨境旅游发展的互动机理,并提出这一区域旅游业尤其是入境旅游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战略价值和战略构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