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87)
- 2023(13313)
- 2022(11689)
- 2021(11236)
- 2020(9249)
- 2019(21484)
- 2018(21617)
- 2017(40198)
- 2016(22534)
- 2015(25393)
- 2014(25235)
- 2013(24253)
- 2012(21976)
- 2011(19808)
- 2010(19974)
- 2009(18000)
- 2008(17235)
- 2007(15094)
- 2006(13170)
- 2005(11482)
- 学科
- 济(80621)
- 经济(80540)
- 管理(58675)
- 业(53635)
- 企(45200)
- 企业(45200)
- 方法(35145)
- 数学(29884)
- 数学方法(29427)
- 中国(25499)
- 教育(23160)
- 农(21445)
- 学(19585)
- 财(19308)
- 理论(17845)
- 业经(17677)
- 地方(16795)
- 贸(15188)
- 贸易(15178)
- 易(14677)
- 农业(14157)
- 制(13945)
- 技术(13500)
- 和(13115)
- 务(12304)
- 财务(12225)
- 财务管理(12202)
- 环境(12112)
- 企业财务(11488)
- 教学(11310)
- 机构
- 大学(302461)
- 学院(298371)
- 管理(114841)
- 济(108499)
- 经济(105752)
- 研究(101407)
- 理学(99362)
- 理学院(98181)
- 管理学(96238)
- 管理学院(95687)
- 中国(69226)
- 京(65771)
- 科学(62990)
- 所(50352)
- 范(49152)
- 财(49092)
- 师范(48832)
- 研究所(45885)
- 中心(44845)
- 江(44708)
- 农(44284)
- 业大(43059)
- 北京(42216)
- 师范大学(39850)
- 财经(39371)
- 教育(39148)
- 院(37274)
- 州(36371)
- 技术(35800)
- 经(35791)
- 基金
- 项目(203403)
- 科学(160571)
- 研究(156219)
- 基金(143768)
- 家(123765)
- 国家(122595)
- 科学基金(105065)
- 社会(94330)
- 社会科(89014)
- 社会科学(88989)
- 省(80887)
- 教育(78022)
- 基金项目(76100)
- 划(69384)
- 自然(67586)
- 编号(67052)
- 自然科(65970)
- 自然科学(65953)
- 自然科学基金(64694)
- 资助(58702)
- 成果(56624)
- 课题(48228)
- 重点(46419)
- 部(45608)
- 发(44018)
- 创(42435)
- 项目编号(41341)
- 年(39865)
- 教育部(39807)
- 创新(39213)
- 期刊
- 济(121062)
- 经济(121062)
- 研究(95327)
- 教育(64666)
- 中国(63443)
- 学报(45232)
- 科学(41219)
- 管理(41153)
- 农(40458)
- 财(36770)
- 大学(35205)
- 学学(31390)
- 技术(29971)
- 农业(28502)
- 融(21791)
- 金融(21791)
- 业经(20653)
- 经济研究(18839)
- 图书(18300)
- 财经(18176)
- 职业(16428)
- 经(15481)
- 问题(15118)
- 业(14319)
- 坛(14263)
- 论坛(14263)
- 科技(14222)
- 理论(14078)
- 版(13398)
- 技术经济(13334)
共检索到4454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柯森
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建设,为深化我国与沿线国家的教育交流合作提供了重要契机,也为比较教育研究开拓了新视野、提出了新任务。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教育如何推进"民心相通"、助力"互联互通"?为此,4月11日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比较教育研究》编辑部联合举办座谈会,参会专家积极建言献策,本刊本期集中发表专家发言,以飨读者。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教育研究作为本刊重点选题,欢迎作者积极提供有深度、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本刊将优先刊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欧阳华
近年来,中国对外投资进入稳步调整期,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对外投资合作面临巨大的机遇。但同时,世界经济复苏之路曲折艰难、"逆全球化"思潮涌动、地缘政治风险增加等问题也使中国对外投资合作面临各种挑战。纵观国内外形势,中国当下应稳步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合作、加强国际产能合作、聚焦热点进行对外投资并购、快速有序发展对外承包工程、加快中国服务"走出去"的步伐,使中国对外投资合作保持健康有序的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娜
随着国内产能过剩、人口红利消失、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国内产业的转型与升级、提升国际影响力及竞争力提供了机会,国内企业对外投资快速增长。本文从"一带一路"倡议背景、对外投资的意义入手,探讨对外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期为我国企业提供可靠的政策建议及参考资料,避免对外投资的盲目性,降低对外投资的风险。因此,本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及实践价值。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屹 王忠昌
"一带一路"背景下,职业教育对外开放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职业教育的文化认同主要包括自我文化认同和他文化认同两个方面,职业教育对外开放进程中,面对自我文化与"一带一路"沿线不同国家多样化文化之间的碰撞、冲击和分化所导致的认同危机。通过对职业教育对外开放中关于职业教育文化的概念性认同、强制性认同、利益性认同和消极性认同四种文化认同范式的分析,提出在职业教育对外开放中应建构文化理解、文化包容、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等有效路径。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职业教育 对外开放 文化认同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嗜成 万月
"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主要是互联互通和产能合作。产能合作是发挥中国与东盟各自的比较优势,而非简单的落后产能的转移。中国—东盟产能合作的目标是构造一个地区的价值链,让更多的国家融入到全球价值链中,促进中国与东盟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业园区是产能合作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产业园区建设实现产业聚集效应,带动当地产业的协同发展,是一种有效地产能合作模式,在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中占据重要地位。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产能合作蕴含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金丹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互利合作网络的逐步构建,中越产能合作呈现出较快发展的局面。中越产能合作不仅能有效推动双方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而且能有效改善双方贸易不平衡,促进两国经济深度融合。目前,中越产能合作的重点领域主要集中在电力产业、建材业、电子制造业、辅助工业和基础设施产业,但是中越在推进产能合作的过程中仍存在政治与民间互信较低、金融支撑不足和中国企业目光短视等障碍,需要两国不断培育战略互信,深化金融合作并规范中资企业行为,以拓展双方的合作空间。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徐春春 纪龙 周锡跃 方福平
[目的]农业外交是一种古老的外交形式,也是一项崭新的研究议题。大米外交是农业外交的重要内容,"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国开展与沿线国家大米外交提供了新契机。研究大米外交的实施路径,有助于提高中国大米国际竞争力。[方法]研究以如何开展大米外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中国开展大米外交面临的机遇及相应实施路径。[结果]中国实施"大米外交"战略面临重要机遇,如粮食外交已成为世界各国外交战略的重要形态。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国际领先优势明显,大米是"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国家的重要贸易产品,中国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环境亟需改善。针对不同国家及地区具体情况,通过大米贸易、技术合作、农业投资、粮食援助等多种形式,积极实施差别化的"大米外交"战略。如对东南亚、南亚主要是增加大米进口和技术交流,对中亚、俄罗斯主要是增加农地投资和劳务输出,对东非、北非主要是增加大米援助和技术输出,对东亚、中东欧主要是增加粳米出口和技术引进等路径。[结论]文章提出了加强金融支持、创新合作模式、把握进口时机和增加种子出口等推进中国"大米外交"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夏国恩 宋泽楠
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持续性快速发展,"引进来"和"走出去"双向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对外直接投资成为中国—东盟自贸区"钻石十年"核心建设内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推进的实现背景下,作为中国唯一与东盟国家既有陆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区,广西是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地理中心,是中国—南亚海上丝绸之路最为便捷的起点,亦是我国面向东南亚地区进行开放型发展的战略支点,在推动海上丝绸之路与自贸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于海龙 张振
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与沿线国家的农业合作不断深化。当前,我国与沿线国家土地密集型农产品贸易潜力巨大,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强,农业技术交流合作与农业投资前景广阔。但农业对外合作面临着政府政策目标与企业目标偏离,走出去企业自身生产经营风险,潜在农产品进口对我国粮食自给安全和农业生产能力冲击的风险,以及东道国自身的政治风险、舆论风险、社会文化差异风险和生态环保风险。推进我国与沿线国家的总体思路和框架,首先应树立"着眼全球、和谐发展"的大局观,坚持"长期合作、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指导思想,在充分的前期研判的基础上,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农业对外合作 潜力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黄凌云 郑淑芳 王珏
中国"一带一路"提出了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为核心的国际经济合作倡议,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依托。本文拟构建完全理性和公平互惠两种情形下跨国企业-东道国政府的博弈模型,并对二者进行比较静态研究,探讨社会责任对企业对外投资效用的影响关系,并试图寻找一条缓解跨国企业-东道国政府争端的"合作共赢"新思路。研究验证了公平互惠偏好下跨国企业-东道国政府的合作共赢能实现帕累托改进:假定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政府提供税收扶持、改善投资环境,博弈的结果是双方效用均大于完全理性时的期望效用。这一命题的研究对于"一带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田阳
国际交流合作是党和国家赋予高等教育新的重大使命。共建绿色"一带一路",为林业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开辟了新的方向。分析了林业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在共建绿色"一带一路"背景下面临的三方面机遇挑战,从三个角度提出林业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支撑服务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路径,就加强政府宏观引导、做好基础研究工作等关键问题进行深入探析。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淑华 宋永华
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价值。目前两国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还存在着留学生流动水平偏低、高校实质性合作少、合作办学处于初级阶段、科研合作欠缺等问题,其原因主要在于两国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存在动力、语言、信任等方面的障碍。对此,需加强市场机制的作用,扩大社会参与;扩大留学生双向流动规模,加强语言与文化的融通,建构两国高校间的实质性合作伙伴关系,提高合作办学水平;以创新为目标,提升两国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层次;从单向交流转向双向交流,加强教育战略对接;携手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构建两国良性教育关系。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中俄 高等教育 合作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梓麒 蔡宏波
一、"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能源合作的战略意义"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三年多来,得到了沿线国家积极响应,截至2016年,中国已同三十多个沿线国家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同二十多个国家开展国际产能合作,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二十多个国家建设了56个经贸合作区,涉及多个领域,累计投资超过185亿美元,占中国对外投资总额的8.5%,为东道国创造了近11亿美元的税收和18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梓麒 蔡宏波
一、"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能源合作的战略意义"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三年多来,得到了沿线国家积极响应,截至2016年,中国已同三十多个沿线国家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同二十多个国家开展国际产能合作,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二十多个国家建设了56个经贸合作区,涉及多个领域,累计投资超过185亿美元,占中国对外投资总额的8.5%,为东道国创造了近11亿美元的税收和18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董斌彬 殷杰 郑向敏
闽澳合作对"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非凡意义。基于闽澳合作的环境条件、政策导向条件以及时空条件,回顾闽澳合作成效,提出两地合作有待提升之处。就闽澳的合作格局、合作内容、合作机制以及利益分配等内容提出相关思考,以期为新时期闽澳合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