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24)
- 2023(10510)
- 2022(9128)
- 2021(8306)
- 2020(7120)
- 2019(15883)
- 2018(15894)
- 2017(31094)
- 2016(16639)
- 2015(18441)
- 2014(17810)
- 2013(17667)
- 2012(16038)
- 2011(14521)
- 2010(14766)
- 2009(14628)
- 2008(14212)
- 2007(12840)
- 2006(11788)
- 2005(11082)
- 学科
- 济(61082)
- 经济(60977)
- 管理(51950)
- 业(45636)
- 企(37992)
- 企业(37992)
- 财(23139)
- 方法(22846)
- 税(21858)
- 税收(20391)
- 收(20221)
- 中国(19922)
- 数学(19615)
- 数学方法(19348)
- 制(19231)
- 农(17937)
- 业经(14491)
- 贸(13790)
- 贸易(13781)
- 易(13461)
- 银(12821)
- 银行(12808)
- 体(12773)
- 务(12605)
- 财务(12572)
- 财务管理(12540)
- 行(12281)
- 企业财务(11777)
- 融(11391)
- 金融(11388)
- 机构
- 学院(230443)
- 大学(229716)
- 济(95803)
- 经济(93773)
- 管理(84162)
- 研究(76516)
- 理学(71018)
- 理学院(70253)
- 管理学(69078)
- 管理学院(68642)
- 中国(61402)
- 财(55588)
- 京(48392)
- 科学(42737)
- 财经(41477)
- 所(38150)
- 经(37304)
- 江(36198)
- 中心(34260)
- 研究所(33206)
- 农(31446)
- 北京(31146)
- 财经大学(30459)
- 经济学(29995)
- 范(28969)
- 师范(28717)
- 业大(28632)
- 州(28600)
- 院(28128)
- 经济学院(26973)
- 基金
- 项目(141116)
- 科学(110962)
- 研究(108044)
- 基金(102115)
- 家(87616)
- 国家(86922)
- 科学基金(74194)
- 社会(69430)
- 社会科(65801)
- 社会科学(65787)
- 省(54117)
- 基金项目(52938)
- 教育(49692)
- 划(45471)
- 编号(45140)
- 自然(44985)
- 自然科(43891)
- 自然科学(43880)
- 自然科学基金(43060)
- 资助(41546)
- 成果(38700)
- 制(32319)
- 重点(31931)
- 部(31657)
- 课题(31438)
- 发(30250)
- 创(29572)
- 性(29126)
- 国家社会(28830)
- 项目编号(28337)
共检索到3681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郭鸣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我国境外税收法律制度无法跟上企业"走出去"的步伐,落后于资本输出国角色的转变。要正确处理好服务改革开放大局与维护国家税基安全的关系,应在健全优惠政策体系、强化境外税源管理、优化抵免规则设计、加快税收协定谈签、创新争端解决机制等方面加紧制度研究与措施应对,建立起符合我国根本利益的境外税收法律制度体系。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尹淑平 尹超
税收协定在助力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税收协定中税收饶让条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税收饶让制度的现状,总结了税收饶让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我国税收饶让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税收饶让 税收协定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李旭红 郑鹏 赵倩
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法采用抵免法来消除国际重复征税,但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我国企业的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抵免法在实际操作中已反映出部分问题。目前,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逐渐由抵免法转向免税法。本文通过研究国际免税法的发展趋势,并分析我国"一带一路"走出去企业采用抵免法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我国境外所得采用免税法的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境外所得 免税法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汤贡亮
本文以美国、法国、日本、德国四国地方税收立法权、征管权、税种的选择等为例,总结归纳了国际上地方税收法律制度建设的基本理论与经验,提出了中国地方税收法律制度改革与完善的思路。
关键词:
地方税制 税权划分 主体税种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汤凤林 陈涵
本文对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地区)签订的双边税收协定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存在覆盖面不广、部分条款不适应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发展要求和税收争议解决措施不够完善等问题,建议中国应加快与"一带一路"国家(地区)双边税收协定谈签步伐,扩大税收协定网络范围,尽早修订协定中不合时宜的条款,完善相互协商条款,在国际税收新秩序构建过程中更好地助推"一带一路"建设。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灵 刘水林
目前我国有关多式联运责任的法律制度分别规定于《海商法》与《合同法》中,两部法律中相关责任制度的规定不仅没有专门的归责原则条款,且在货损不定域情况下,两部法律的规定适用的法律规则也不同。鉴于我国《海商法》正拟修订,为应对多式联运发展的需要,顺应国际多式联运责任制度的法律发展趋势,建议修改后的《海商法》在多式联运责任制度上,应将原有的"修正的网状责任制"修改为"最小的网状责任制",以扩大《海商法》的适用范围,便于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增强我国运输法律的区域性影响力;而《合同法》的相关内容修改,主要针对在不定域货损下,加入统一的多式联运经营人赔偿责任限额的规定。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汤贡亮
要使我国税制全面适应加入WTO之后新的经济形势 ,当前应加速推进税收立法 ,适时调整某些不符合世贸组织规则要求的税制 ,增强税收政策、法规的透明度 ,进一步促进我国税收法律制度的规范化。
关键词:
WTO 税收立法 规范化 透明度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凌
在中国积极推动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之际,传统税收协定争议解决机制存在的久拖不决、无果而终的缺陷引发的危机十分值得关注。为应对该危机,当前国际社会最具代表性的重要建议是引进强制性有约束力的仲裁作为传统税收协定争议解决机制的重要补充。然而,该建议是否亦值得中国采纳与借鉴?这是值得中国国际税法理论界与实务界审慎斟酌的重要问题。当前税收协定仲裁机制发展呈现若干显著特点。其中相当数量的自愿性仲裁条款仍未修订,强制性有约束力的仲裁并无取代传统MAP的本质意图,并且其并非提高MAP有效性的唯一措施等。所以现阶段,暂不引进强制性有约束力的仲裁并采取多方面措施缓解危机应是中国的合理选择。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祚翔 李晨妹 王圣博
境外合作园区作为承接国际产能合作的抓手,逐渐成为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投资的重要载体。目前,在境外合作园区投资设厂已经成为中国企业抱团出海的主要形式,对促进投资目的国的出口和就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然而,境外合作园区的建设和运营往往会面临资金投入大和盈利周期较长的挑战,不清晰的投融资体系可能成为制约境外园区发展的瓶颈。本文梳理总结了中国境外合作园区的主要投融资模式,并从初始基础建设阶段和后续持续发展两个阶段,对有代表性的境外合作园区案例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提出了针对境外合作园区开发的投融资参考模式和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忠法 王悦玥
“一带一路”倡议下尚不存在统一的知识产权国际协调法律制度,该领域的合作面临着参与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与立法差异大、最不发达国家缺乏参与国际协调动力等挑战。然而,构建这一国际协调法律制度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它可以减少冲突、降低风险,是推动中国领先技术“走出去”的制度保障,能够满足在“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下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要求,而成为重塑21世纪知识产权治理体系的重要实践。为此,应循序渐进,构建有层次的“一带一路”倡议下的知识产权国际协调法律制度;由小及大,架构从区域内到跨区域的知识产权国际协调法律路径;中国作为倡议提出国,应积极牵线搭桥,贡献其智慧和方案,引领“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南南合作”与“南北合作”,最终形成完整的、可操作的知识产权多边协调机制,以此助力“一带一路”倡议参与国的发展,实现共同繁荣。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威
文章以"一带一路"建设为背景,探讨了投资主体之一中国企业对东盟投资的法律风险、投资保护问题及相应对策。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带来的具体法律风险包括股东资格、股权投资及企业并购的限定,司法管辖和准据法的适用,用工管理,交易结算和纳税等方面。中国企业应对投资风险的主要措施为:政府制定及实施《对外投资促进法》,构建对外直接投资服务体系,加强对直接投资产业的风险评估和预警,指导投资国别方向,企业内部加强对外直接投资的监管,企业实施本地化战略。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投资 法律风险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郭玲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我国海外投资大幅度增长,并将长期持续增长,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成为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具有的鼓励资本输出、保护投资者利益、妥善解决投资争议的功能正好为我国现阶段所需,目前我国实践中虽然存在海外投资保险产品,但关于此制度的立法尚属空白。因此,本文深入探析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概念、特征和实践流程,并在此基础上梳理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历史发展及其在我国的实践,建议我国应及时制定一部《海外投资保险条例》,并针对涉及到的主要法律问题提出具体的立法建议和构想。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蓝相洁 蒙强
"一带一路"战略为我国现阶段对外投资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同时也为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过程中,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存在出口退税管理效率较低、认定条件不合理以及直接优惠过多而间接优惠不足等诸多局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为此,建议逐步完善高新技术产业贸易出口有关税收优惠政策,重点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的支持力度,助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走出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