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658)
- 2023(19999)
- 2022(17186)
- 2021(16303)
- 2020(13421)
- 2019(31132)
- 2018(30637)
- 2017(58330)
- 2016(31347)
- 2015(35386)
- 2014(34823)
- 2013(34082)
- 2012(30884)
- 2011(27971)
- 2010(27796)
- 2009(25645)
- 2008(24687)
- 2007(21323)
- 2006(18520)
- 2005(16324)
- 学科
- 济(126448)
- 经济(126321)
- 管理(85185)
- 业(79862)
- 企(65766)
- 企业(65766)
- 方法(58143)
- 数学(50571)
- 数学方法(49724)
- 中国(34546)
- 农(33674)
- 贸(29939)
- 贸易(29919)
- 财(29010)
- 易(28974)
- 业经(27648)
- 学(25663)
- 地方(25038)
- 制(23881)
- 农业(22345)
- 理论(21515)
- 银(20549)
- 银行(20507)
- 行(19445)
- 和(19244)
- 环境(19008)
- 技术(18611)
- 融(18356)
- 金融(18351)
- 务(18050)
- 机构
- 大学(434081)
- 学院(433626)
- 济(176985)
- 经济(173339)
- 管理(168580)
- 研究(147718)
- 理学(146194)
- 理学院(144602)
- 管理学(141656)
- 管理学院(140907)
- 中国(111889)
- 京(92397)
- 科学(90074)
- 财(77741)
- 所(72805)
- 农(67863)
- 研究所(66593)
- 中心(66442)
- 业大(63362)
- 财经(63014)
- 江(61513)
- 北京(58500)
- 范(57762)
- 经(57544)
- 师范(57231)
- 院(54618)
- 经济学(53575)
- 农业(53007)
- 州(50352)
- 经济学院(48348)
- 基金
- 项目(299412)
- 科学(235807)
- 研究(219643)
- 基金(217454)
- 家(189710)
- 国家(188212)
- 科学基金(161626)
- 社会(138278)
- 社会科(131034)
- 社会科学(130999)
- 省(115113)
- 基金项目(113955)
- 自然(104983)
- 自然科(102564)
- 自然科学(102537)
- 教育(102333)
- 自然科学基金(100615)
- 划(97668)
- 资助(90496)
- 编号(89981)
- 成果(72581)
- 重点(67514)
- 部(66210)
- 发(63915)
- 课题(62163)
- 创(61993)
- 创新(57873)
- 国家社会(57218)
- 科研(57150)
- 教育部(57080)
- 期刊
- 济(188792)
- 经济(188792)
- 研究(127371)
- 中国(81786)
- 学报(66858)
- 科学(62543)
- 管理(62285)
- 农(61700)
- 财(58099)
- 大学(51674)
- 教育(51669)
- 学学(48466)
- 农业(42849)
- 技术(39564)
- 融(38452)
- 金融(38452)
- 经济研究(32049)
- 业经(31345)
- 财经(29790)
- 经(25592)
- 问题(24756)
- 贸(24612)
- 业(23337)
- 国际(21911)
- 图书(21565)
- 技术经济(20422)
- 统计(20275)
- 科技(20155)
- 版(19930)
- 世界(19539)
共检索到6363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唐拥军 戴炳钦 简兆权 范志明 胡品平
学界对现有工业园区商业模式的研究尽管从园区布局、环境污染治理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角度进行了探讨,然而,缺乏从利益相关者价值共创的视角对境外工业园区商业模式进行讨论,无法体现利益相关者在境外园区商业战略和营销中的地位。文章在价值共创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印度尼西亚经贸合作区商业模式动态更新的案例研究发现,境外工业园区存在地产型和城市功能型两种商业模式,境外工业园区的商业模式更新路径存在匹配式和引导式两种。这一研究将价值共创理论应用到境外合作区商业模式转型中,加深了对境外合作区不同商业模式特征及其更新路径的理解,拓展了价值共创理论的内涵,对中国境外工业园区如何设计和选择合适的商业模式具有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相伟 赵新泉
境外经贸合作区作为中国在探索中形成的全新经贸合作方式,已成为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有力抓手。本文基于中国2001~2017年境外经贸合作区和出口贸易数据,在分析境外经贸合作区对出口贸易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境外经贸合作区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东道国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建立对中国出口贸易具有替代作用,促进了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而减少了中国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而且,境外经贸合作区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存在国家异质性,即对发达国家出口的影响大于发展中国家。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京华 全毅
改革开放以来,得益于贸易结构的互补性,福建与西亚的双边贸易迅速增长,投资合作不断深化,双边经贸关系日益密切,尤其在能源合作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福建应抢抓机遇,深入研判西亚地区的营商环境和经贸合作存在的挑战,结合福建与西亚各国的经济优势,从经贸合作的重点领域入手,通过细分市场,以人文交流促经贸交流,创新产能合作新模式,谱写福建与西亚在经贸合作领域新的辉煌篇章。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福建 西亚 经贸合作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京华 全毅
改革开放以来,得益于贸易结构的互补性,福建与西亚的双边贸易迅速增长,投资合作不断深化,双边经贸关系日益密切,尤其在能源合作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福建应抢抓机遇,深入研判西亚地区的营商环境和经贸合作存在的挑战,结合福建与西亚各国的经济优势,从经贸合作的重点领域入手,通过细分市场,以人文交流促经贸交流,创新产能合作新模式,谱写福建与西亚在经贸合作领域新的辉煌篇章。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福建 西亚 经贸合作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恩和 苏日古嘎
本文通过运用修正后的专业化系数、一致系数以及二者的算术平均值对中国与东北亚其他国家的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进行分析,并利用贸易引力模型估算双边贸易潜力发现:中国与日韩两国贸易中既有竞争性,也有互补性;中国与蒙俄两国贸易中互补性较强。双边人均GDP、东北亚其他国家人口及贸易国是否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虚拟变量对双边贸易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东北亚其他国家关税与贸易双方首都之间的直线距离对双边贸易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同时发现双边贸易潜力均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存在巨大发展空间。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祚翔 李晨妹 王圣博
境外合作园区作为承接国际产能合作的抓手,逐渐成为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投资的重要载体。目前,在境外合作园区投资设厂已经成为中国企业抱团出海的主要形式,对促进投资目的国的出口和就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然而,境外合作园区的建设和运营往往会面临资金投入大和盈利周期较长的挑战,不清晰的投融资体系可能成为制约境外园区发展的瓶颈。本文梳理总结了中国境外合作园区的主要投融资模式,并从初始基础建设阶段和后续持续发展两个阶段,对有代表性的境外合作园区案例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提出了针对境外合作园区开发的投融资参考模式和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方慧
中亚各国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支点国家。近年来,中国不断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与中亚国家各自发展战略的对接,双方经贸合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与此同时,经贸合作的平台与机制建设也不断完善。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贸合作前途光明,未来可以在贸易投资、互联互通、能源开发、产能合作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亚国家 经贸合作 机制建设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吴芳
近年来,中国和东南亚新兴市场经贸合作往来频繁,发展十分迅速。这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双方对接更加顺畅,基础设施建设和金融体系保障更加有力,为双方经贸合作带来了新的需求,但也要看到双方经贸合作同样面临着非关税壁垒等问题。应进一步加强政治互信,结合双方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特点,提升经贸合作的针对性,推动双方经贸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黄智铭 杨月元
"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为中新经贸合作带来更大发展机遇,"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新经贸合作受到双方外交关系、中美贸易摩擦、中国投资环境和彼此文化认同等因素的影响。要抓住发展机遇,改善现状,就要在正确分析其存在问题原因的基础上,强化中新高层战略沟通、推进中新经贸纵深合作、优化中国西部投资环境和实现中新民心相通互融。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吕红军
中东欧16国不仅是我国在构建“一带一路”倡议进程中重要的贸易往来伙伴,更是推进中国企业不断“走出去”的主要市场。中东欧国家-中国的“16+1”合作机制于2012年在波兰首都华沙宣告成立,完成了中国与中东欧合作的顶层设计。“16+1”合作机制是“一带一路”倡议进入欧洲经济市场的重要对接口,有助于“一带一路”倡议准确聚焦到中东欧地区的发展战略。辽宁省作为“一带一路”沿线的关键节点,将同中东欧国家合作视作该省高质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全面实现对外开放的主要目标,致力于建设辽宁“16+1”经贸合作示范区。本文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辽宁与中东欧16国进出口数据进行分析,阐述辽宁建立“16+1”经贸合作示范区所具有的基础条件后,总结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辽宁“16+1”经贸合作示范区的建设路径以及相关保障机制。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好 王耀华 刘志超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中国-东盟经贸关系的深化提供了重要的合作平台。广西利用毗邻东盟的区位优势,以深化与东盟的经贸合作为重点,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基于"重点市场+重点产业"的划分导向,以双边贸易额、投资合作度、五通综合优势三个维度为划分依据,综合分析得出:越南和马来西亚应该是广西最优先发展的重点市场;借助产业贸易互补指数的实证分析,发现农产品、机械、电子应该是广西与越南、马来西亚优先合作的重点产业。"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应采取通推结合、差异化发展、资本产业跨界融合等策略,深入推进与越南、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的示范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刁莉 邓春慧 李利宇
基于地理环境、自然禀赋以及与中国贸易的互补性等因素,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算了2001-2016年我国对西亚六国的贸易潜力和贸易效率。研究显示:进出口国的人均GDP和进口国的人口规模可以促进我国对西亚六国的出口贸易;区域贸易协定、基础设施水平和政府效率等因素对贸易非效率有重要影响。由此建议我国对西亚国家贸易中,应有针对性地出口,进一步推进地区合作平台建设、重视港口利用、开展执法合作,并警惕贸易风险。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全毅 高军行
一、非洲在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与合作中的定位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进行国事访问时,分别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该倡议提出后,得到国内外各方的积极响应,并逐渐发展为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与对外合作的总方针。中国领导人对非洲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的作用进行过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杨言洪 田冉冉
阿拉伯国家是"一带一路"重要合作伙伴,也是中国第1大原油供应方和第7大贸易伙伴,双方政治互信、经济互补,各领域合作成果丰硕,"一带一路"建设将为深化中阿务实合作增添新动力。同时,中东地区地缘政治关系复杂,受政治动荡、教派冲突和恐怖主义威胁等不利因素影响,中阿共建"一带一路"也面临着多重风险和挑战。为更好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阿双方应进一步采取措施,在巩固传统合作领域的基础上,创新合作机制,推动阿盟和海合会等次地区组织的发展,充分发挥地区主义在维护地区安全稳定和实现国家间经济协同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为中阿共建"一带一路"创造良好条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静中 王文君
"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为了促进全球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市场的高度融合而提出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西亚各国既是"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拥有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众多港口。文章利用动态GTAP模型对"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西亚自贸区的经济效应前景进行评估。研究发现:关税减免将会给中国和西亚各国带来GDP、居民福利的增加,除了正效应以外,中国的贸易收支和贸易条件则有所恶化。其中,关税减免对中国和西亚各国产业的影响各异。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西亚 GTA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