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91)
2023(9005)
2022(7543)
2021(6900)
2020(5445)
2019(12268)
2018(11927)
2017(22169)
2016(11633)
2015(12894)
2014(12044)
2013(11655)
2012(10391)
2011(9420)
2010(9745)
2009(9091)
2008(8566)
2007(7846)
2006(6950)
2005(6432)
作者
(30921)
(25458)
(25424)
(24139)
(16377)
(12322)
(11549)
(9539)
(9513)
(9192)
(8573)
(8528)
(8200)
(7998)
(7899)
(7785)
(7560)
(7463)
(7436)
(7325)
(6296)
(6132)
(6101)
(5860)
(5858)
(5713)
(5671)
(5602)
(5008)
(4949)
学科
(44103)
经济(44058)
管理(30961)
(29809)
(25394)
企业(25394)
中国(13654)
方法(13365)
(13265)
(12097)
贸易(12091)
(11698)
业经(11684)
地方(11376)
数学(9921)
数学方法(9678)
(9420)
(9187)
理论(8952)
农业(8722)
(8548)
金融(8546)
(7916)
银行(7909)
(7905)
(7657)
(7640)
(7428)
(7298)
关系(7250)
机构
学院(156288)
大学(152371)
(62737)
经济(61371)
管理(56633)
研究(56409)
理学(47697)
理学院(47119)
管理学(46247)
管理学院(45908)
中国(42732)
(32661)
科学(31704)
(28659)
(27711)
中心(25002)
研究所(24788)
(24229)
(22638)
师范(22479)
财经(22099)
(21429)
(21321)
北京(20805)
(20048)
(19965)
业大(19150)
技术(18210)
经济学(17930)
师范大学(17800)
基金
项目(99522)
科学(78503)
研究(78226)
基金(69974)
(60165)
国家(59655)
科学基金(50971)
社会(48556)
社会科(46031)
社会科学(46017)
(39534)
教育(36569)
基金项目(35503)
编号(33797)
(33149)
自然(30722)
自然科(30026)
自然科学(30019)
自然科学基金(29424)
成果(28297)
资助(27792)
课题(24374)
(23263)
重点(23056)
(21291)
(21256)
(21031)
项目编号(20847)
(20285)
创新(19682)
期刊
(77655)
经济(77655)
研究(49328)
中国(34196)
管理(24285)
教育(23850)
(21649)
(21285)
学报(20463)
科学(20223)
(16419)
金融(16419)
大学(16244)
农业(14924)
学学(14849)
技术(14193)
业经(14125)
经济研究(13320)
国际(12520)
(11909)
财经(10168)
问题(9456)
(8957)
世界(8529)
图书(8503)
(8143)
论坛(8143)
(8096)
商业(7857)
职业(7733)
共检索到2512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董千里  
从集成场视角考察,国际中转港地位和协调功能缺失等是制约"一带一路"中欧国际货运班列绩效的关键因素。选择以西安港作为国际中转港集成运作,具有战略优势及合理性。在国际中转枢纽港战略实施中,应明确物流集成体是主导国际物流链组织过程的集成商,各地货代等物流企业作为功能商参与货源组织,形成中欧班列统一组织运作机制;采用"各地组织货车、中转枢纽集发、统一联运提单、统一全局调度、市场机制运作、共享价值增值"的中欧班列运作模式,物流集成体统一调度中欧班列在国际中转枢纽港甩挂编组操作,国际物流龙头企业积极组织货源直接参与国际物流业务组织过程;加强各地集货列车与中转港集中转运的班列及发运信息平台的联接键功能建设;将各地组织的货源列车、中转班列统一汇总发布,确认各地在中欧班列运行中的贡献和绩效,形成中转港战略的共享共赢机制,以提高我国中欧班列密度、班列时间效率、物流服务质量,降低国家向西开放的物流成本,进一步提升国家在"一带一路"发展中的形象和国际竞争力。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董千里  
从集成场视角考察,国际中转港地位和协调功能缺失等是制约"一带一路"中欧国际货运班列绩效的关键因素。选择以西安港作为国际中转港集成运作,具有战略优势及合理性。在国际中转枢纽港战略实施中,应明确物流集成体是主导国际物流链组织过程的集成商,各地货代等物流企业作为功能商参与货源组织,形成中欧班列统一组织运作机制;采用"各地组织货车、中转枢纽集发、统一联运提单、统一全局调度、市场机制运作、共享价值增值"的中欧班列运作模式,物流集成体统一调度中欧班列在国际中转枢纽港甩挂编组操作,国际物流龙头企业积极组织货源直接参与国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新生  王太郎  薛羽桐  
我国幅员辽阔,而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现象严重,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滞后于东部沿海地区,主要原因就在于国际物流枢纽功能欠发达。西安国际陆港作为中国最大的陆地港口,其发展建设对于广大中西部内陆地区来说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在阐述西安陆港功能定位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提升西安陆港国际中转枢纽功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从扩大枢纽陆港集聚范围、吸引货源等方面提出了可供内陆地区参考的路径分析及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军  
"一带一路"战略对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与物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国物流业发展非常快,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国际物流发展不够理想,如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相互间的协调度不够、严重缺乏国际物流人才等。通过分析中国国际物流体系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实现国际物流大通道一体化建设,提高物流企业国际竞争力,推动国际物流信息化建设,加大跨洲经贸合作力度、建设稳定的国际物流通道,大力培育国际物流人才等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军  
"一带一路"战略对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与物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国物流业发展非常快,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国际物流发展不够理想,如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相互间的协调度不够、严重缺乏国际物流人才等。通过分析中国国际物流体系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实现国际物流大通道一体化建设,提高物流企业国际竞争力,推动国际物流信息化建设,加大跨洲经贸合作力度、建设稳定的国际物流通道,大力培育国际物流人才等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宋泽楠  
自贸区的核心任务是制度创新,广西的自贸区建设必须立足"一带一路"背景下边境开发开放及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建设进行制度创新;广西与东盟山海相连,其开放发展必须围绕越南、面向东盟而展开。基于这两个基本判断,申请建设的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可定位为: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先行地、两廊一圈主对接平台、边境开发开放示范区。需推动中越双方共同努力,将环北部湾湾区打造为全球最有吸引力的FDI目的地之一;推动建成"双新贸易大通道",大力发展面向东南亚和中西亚地区的过境贸易与跨境电子商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演莉  金鑫  
广西与越南陆路接壤,文化历史渊源深厚。两地边贸往来日趋频繁,边贸总额呈现逐年递增趋势。但是仍然存在边贸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不完善、贸易通关存在障碍、贸易政策和体制不健全等挑战。"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为两地边贸往来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着眼于数字经济战略,从"五通"角度提出了健全两地边贸政策、改善口岸交通设施和数字基础设施、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和跨境旅游服务贸易、创新边贸结算方式等方面改善途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金叶  徐俊  
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周年之际,利用Novy(2011)模型测度1995—2017年中国、美国、日本与"一带一路"沿线60个国家的贸易成本,研究中国在"一带一路"的贸易成本比较优势及5年来取得的进步。结果表明:中国在"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成本比较优势日益显现,下降幅度远高于美、日。从区域看,中国在亚洲大洋洲的贸易成本优势最明显,在非洲和拉美地区贸易成本较高;中国在"一路"国家贸易成本下降幅度大于"一带"国家,均好于美、日;自"一带一路"实施以来,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成本下降了6个百分点,远超美、日,表明"贸易畅通"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要继续深化贸易合作,拓宽合作领域,实现互利共赢。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维  
改革开放40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开放程度不断加深,经济快速发展,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区域经济的领头羊,GDP已经超过了10万亿元。2019年2月,我国出台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从规划背景、总体要求、空间布局等十一个方面对未来近20年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建设进行了总体部署,指明了区域未来经济、社会、生态、制度等诸多领域努力的方向。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将迎来更大的机遇与挑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马虹  魏宏君  
一带一路能否顺利地开展进行,关键在于是否具备与之相对应的国际人才,而国际人才依赖于国际教育。大力开展国际教育是培养"一带一路"建设人才的必然要求;开展国际教育是促进"一带一路"各方面互动的现实需要;开展国际教育是提高"一带一路"人才创新的有效途径;开展国际教育同时也是提高"一带一路"区域办学水平的现实需要;开展国际教育是实现"一带一路"繁荣发展的现实需要。国际教育的思想意识,选拔招聘师资,联合办学,建立健全制度保障,这些路径可以实现国际教育。本研究就是经过文献梳理来探求"一带一路"视角下,开展国际教育的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韩雅光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人民币进入加速国际化进程。扩大贸易结算领域人民币使用,促进以人民币计价的海外融资、打造人民币国际化的出海口,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定位。文章建议,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规避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各种风险和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合作深度,以促进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实施。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华芹  
"一带一路"是一种精神、两大支柱。一种精神就是丝路精神,是互利共赢、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理念。两大支柱就是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这是原丝绸之路的两大功能。我们要提升自己的软实力,这是以前我们单方推动区域经济合作或者经贸合作所不同的地方,也是未来"一带一路"建设非常重要的方面。从经济角度来看,"一带一路"提出确实有非常深刻的经济背景,就是我们国家进入新常态。现在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波  张馨月  朱明欣  
良好的资源和区位优势使辽宁成为农产品贸易的重要省份。论文首先从农产品出口额、农产品贸易差额、农产品结构和农产品出口市场分析了辽宁省农产品贸易现状;然后从竞争力指数、显示性优势指数、政策优势和品牌优势介绍了辽宁省农产品贸易优势;其次从多角度提出了促进辽宁省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对策;最后分析了"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辽宁省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前景。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梅赞宾  汝宜红  宋志刚  
国际物流是一种以商业存在方式而输出的服务贸易,网络化是国际物流运作的内在要求和外在表现。现阶段,中国物流企业主要采取"追随客户"的策略实现国际化,但在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着缺乏战略规划和统筹、海外经营规模偏小、整体运营水平不高等问题。当前,国内物流企业应抓住"一带一路"建设契机,采取"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的"三步走"战略,加快构建从追逐贸易流向转向以完成工程承包、生产制造业等海外项目任务为主导的海外网络布局,并通过资产设施注入和网络功能完善等完成业务属地化,最终通过管理国际化实现业务、人员、信息等物流要素经营的全球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昭  
"一带一路"是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大战略,能够有效地提升我国在国际绿色金融治理体系中的地位,扩大我国的影响力,使得我国积极参与到全球命运体改造中。绿色金融不仅已成为调整产业结构、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支点;而且它也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需要。"一带一路"背景下的绿色金融发展应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融合起来,积极探究并创新方法与路径,从而实现绿色金融与"一带一路"的深度融合,推动区域经济的大发展。文章首次建立了绿色金融战略发展SWOT模型,这是财务管理学领域的一个创新与突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