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87)
- 2023(13728)
- 2022(12129)
- 2021(11383)
- 2020(9604)
- 2019(22048)
- 2018(22022)
- 2017(41840)
- 2016(22924)
- 2015(25611)
- 2014(25407)
- 2013(24708)
- 2012(22300)
- 2011(20008)
- 2010(20005)
- 2009(18611)
- 2008(17537)
- 2007(15297)
- 2006(13347)
- 2005(11587)
- 学科
- 济(84329)
- 经济(84226)
- 管理(63263)
- 业(57194)
- 企(48596)
- 企业(48596)
- 方法(38321)
- 数学(32721)
- 数学方法(32221)
- 农(22672)
- 中国(22350)
- 财(21212)
- 学(20879)
- 业经(18920)
- 地方(17871)
- 制(16599)
- 理论(16433)
- 贸(15197)
- 贸易(15188)
- 农业(14723)
- 易(14665)
- 和(14375)
- 银(13459)
- 环境(13439)
- 务(13419)
- 银行(13409)
- 财务(13339)
- 财务管理(13311)
- 教育(12927)
- 技术(12901)
- 机构
- 大学(310903)
- 学院(310470)
- 管理(122063)
- 济(114440)
- 经济(111670)
- 理学(105565)
- 研究(104732)
- 理学院(104361)
- 管理学(102257)
- 管理学院(101724)
- 中国(77331)
- 科学(68043)
- 京(67045)
- 所(53064)
- 财(52741)
- 农(52539)
- 业大(48704)
- 研究所(48625)
- 中心(47440)
- 江(45712)
- 范(42942)
- 师范(42499)
- 北京(42182)
- 财经(42081)
- 农业(41072)
- 院(39007)
- 经(38173)
- 州(37416)
- 技术(35517)
- 师范大学(34152)
- 基金
- 项目(217275)
- 科学(168993)
- 研究(158692)
- 基金(154411)
- 家(135261)
- 国家(134125)
- 科学基金(114262)
- 社会(96398)
- 社会科(91057)
- 社会科学(91032)
- 省(86629)
- 基金项目(81952)
- 自然(75513)
- 自然科(73717)
- 自然科学(73693)
- 教育(73504)
- 划(72919)
- 自然科学基金(72271)
- 编号(66154)
- 资助(63681)
- 成果(53893)
- 重点(48693)
- 部(46531)
- 课题(46155)
- 发(45780)
- 创(44889)
- 创新(41784)
- 科研(41618)
- 项目编号(40856)
- 大学(40101)
- 期刊
- 济(126171)
- 经济(126171)
- 研究(89767)
- 中国(60675)
- 学报(52657)
- 农(47483)
- 科学(47007)
- 管理(44214)
- 教育(40777)
- 财(39737)
- 大学(39028)
- 学学(36397)
- 农业(33050)
- 技术(27825)
- 融(25306)
- 金融(25306)
- 业经(21934)
- 经济研究(20111)
- 财经(19280)
- 图书(18243)
- 业(17102)
- 经(16323)
- 科技(15973)
- 问题(15681)
- 版(15070)
- 理论(15067)
- 技术经济(14278)
- 实践(14047)
- 践(14047)
- 资源(13701)
共检索到4538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谭文君 崔凡 董桂才 孙巧莉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入,信用建设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准确评估一国或地区信用风险,有利于增强国家间的互信、有效推进"五通"、夯实国际合作基础。但长期以来主权信用评级由国外三大评级机构主导和垄断,且其对新兴发展中国家的信用评级存在选择性歧视,难以满足"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背景下对国家信用水平评估的实际需求。为此,本文借鉴相关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开展了国别信用评价研究,以期加强国别信用评价中国话语权,助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国别信用评价 评级机构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志中
传统的全球贸易治理体系由美国等发达国家掌控,受霸权主义、单边行动影响,应对经济全球化问题步履维艰。在自身经济增长乏力、民主制度和发展模式逐步暴露不足的情况下,美国等发达国家参与全球贸易治理的意愿有所下降。目前,全球贸易治理处于比较严重的"治理困境"和"治理赤字"状况,全球性贸易问题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构建更加均衡普惠的全球贸易治理模式,这种全球贸易治理新模式的宗旨是共同治理,实现各国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贸易治理理念和共建"一带一路"的国际实践将有助于解决当前全球贸易治理的失灵、失衡和失序问题。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汪德荣
在阐述港口物流体系构成要素的基础上,分析了广西北部湾港物流体系建设的相关情况,基于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背景,提出了广西北部湾港现代物流体系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
广西北部湾港 现代物流体系 一带一路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悦
"一带一路"建设的快速推进,对于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的进程,不同文明之间的融汇贯通,世界各国的和平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文章探讨了"一带一路"背景下如何深化沈阳市国际科技合作体系建设的相关问题。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余小阳
当前"一带一路"金融支撑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在双循环格局下,国内经济向好,更高水平的开放及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动为"一带一路"金融支撑体系升级带来了条件、需求、动力等机遇。为此,我国应从金融机构布局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产品创新体系、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金融风险防范体系、金融治理体系建设等方面来推动"一带一路"金融支撑体系升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拓 刘晓峰
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国务院通过《关于加快发展服务贸易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扩大服务贸易建设发展。发展服务贸易和经济服务化对于我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通过分析目前的国际形势背景、我国目前存在的经济现象、服务贸易作用对于我国社会发展的作用以及服务促进体系几个角度进行分析,指出服务贸易和服务业的发展对于我国世界战略布局、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意义,系统阐述国家服务贸易发展方针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作用。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服务贸易 贸易促进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韩雅琴 白中科 张继栋 潘健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对东南亚地区进行生态安全现状评估显得尤为重要。论文以东南亚地区10国(未包含东帝汶)为研究靶区,紧扣生态安全本质构建基于经济—自然—社会(EES)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并采用TOPSIS模型对研究区各国生态安全状况进行测算。研究发现研究区各国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得分区间为0.350~0.599,总体在0.45附近波动;新加坡、文莱达到较安全等级,生态安全状况良好;老挝、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和越南为临界安全,自然资源贫乏,教育、医疗等社会服务体系薄弱;柬埔寨、缅甸和印度尼西亚为较不安全等级,经济发展缓慢,生态系统脆弱。为此,亟须提出针对不同生态安全等级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政策,加强空间管控能力,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在该地区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
生态安全 “一带一路” 东南亚 评价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娜
随着国内产能过剩、人口红利消失、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国内产业的转型与升级、提升国际影响力及竞争力提供了机会,国内企业对外投资快速增长。本文从"一带一路"倡议背景、对外投资的意义入手,探讨对外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期为我国企业提供可靠的政策建议及参考资料,避免对外投资的盲目性,降低对外投资的风险。因此,本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及实践价值。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华 李景腾
推进金融创新不仅对国家战略的实施有积极推动作用,还有利于加大我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布局,有利于促进基础设施、装备制造等产能过剩行业重组和优化,刺激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加快发展,成为我国走出去直接投资的新契机、新机遇、新引擎和新方式。"一带一路"的金融创新需求(一)融通资金需求。"一带一路"规模大,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巨大。为了更好地推动"一带一路"发展,我国联合主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跨境投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嗜成 万月
"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主要是互联互通和产能合作。产能合作是发挥中国与东盟各自的比较优势,而非简单的落后产能的转移。中国—东盟产能合作的目标是构造一个地区的价值链,让更多的国家融入到全球价值链中,促进中国与东盟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业园区是产能合作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产业园区建设实现产业聚集效应,带动当地产业的协同发展,是一种有效地产能合作模式,在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中占据重要地位。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产能合作蕴含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欧阳华
近年来,中国对外投资进入稳步调整期,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对外投资合作面临巨大的机遇。但同时,世界经济复苏之路曲折艰难、"逆全球化"思潮涌动、地缘政治风险增加等问题也使中国对外投资合作面临各种挑战。纵观国内外形势,中国当下应稳步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合作、加强国际产能合作、聚焦热点进行对外投资并购、快速有序发展对外承包工程、加快中国服务"走出去"的步伐,使中国对外投资合作保持健康有序的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金丹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互利合作网络的逐步构建,中越产能合作呈现出较快发展的局面。中越产能合作不仅能有效推动双方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而且能有效改善双方贸易不平衡,促进两国经济深度融合。目前,中越产能合作的重点领域主要集中在电力产业、建材业、电子制造业、辅助工业和基础设施产业,但是中越在推进产能合作的过程中仍存在政治与民间互信较低、金融支撑不足和中国企业目光短视等障碍,需要两国不断培育战略互信,深化金融合作并规范中资企业行为,以拓展双方的合作空间。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优树 张立祥 李蕾 罗运兰
"一带一路"的提出为国内沿线省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以及更广阔的合作平台。四川省作为"一带一路"沿线的西南省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面临着沿线省市的激烈竞争。通过分析四川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选取沿线的18个重要省市,运用熵值法,构建以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3个层次的现代服务业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分析评价四川省现代服务业在沿线省市中的竞争力大小,并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四川省现代服务业竞争力提升的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现代服务业竞争力 四川省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晓涛 刘亿 刘笑萍
日本由"贸易立国"向"海外投资立国"转变过程中,多元、完善的金融体系给予企业海外投资强有力支持,包括审时度势放松资本管制、商业银行海外分支机构建设、海外投资保险建设、政策性金融体系建设等,提升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与风险抵抗能力。目前,我国支撑"一带一路"建设的金融体系已经相对完备并发挥着重要作用。未来,为更加有效发挥金融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支撑作用,需要根植中国国情,借鉴日本发展经验,以市场化为原则发挥成本和政策支持等优势,整合政策性、商业性和开发性金融资源,提升国际化水平和服务质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宋泽楠
自贸区的核心任务是制度创新,广西的自贸区建设必须立足"一带一路"背景下边境开发开放及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建设进行制度创新;广西与东盟山海相连,其开放发展必须围绕越南、面向东盟而展开。基于这两个基本判断,申请建设的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可定位为: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先行地、两廊一圈主对接平台、边境开发开放示范区。需推动中越双方共同努力,将环北部湾湾区打造为全球最有吸引力的FDI目的地之一;推动建成"双新贸易大通道",大力发展面向东南亚和中西亚地区的过境贸易与跨境电子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