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06)
- 2023(16447)
- 2022(13822)
- 2021(12527)
- 2020(10712)
- 2019(24305)
- 2018(23813)
- 2017(45755)
- 2016(24837)
- 2015(27508)
- 2014(27126)
- 2013(26831)
- 2012(24497)
- 2011(22029)
- 2010(22564)
- 2009(21651)
- 2008(21623)
- 2007(19999)
- 2006(17696)
- 2005(15971)
- 学科
- 济(107366)
- 经济(107242)
- 业(96620)
- 管理(79964)
- 企(78339)
- 企业(78339)
- 农(48851)
- 方法(45505)
- 数学(36416)
- 数学方法(35991)
- 业经(32958)
- 农业(32370)
- 财(30953)
- 中国(26907)
- 务(21443)
- 财务(21405)
- 财务管理(21368)
- 制(21285)
- 地方(20403)
- 企业财务(20176)
- 贸(19691)
- 贸易(19682)
- 学(19675)
- 技术(19326)
- 易(19108)
- 和(18930)
- 理论(17905)
- 环境(17746)
- 划(17744)
- 策(17740)
- 机构
- 学院(358573)
- 大学(351206)
- 济(150360)
- 经济(147368)
- 管理(141268)
- 理学(121078)
- 理学院(119839)
- 研究(118924)
- 管理学(117828)
- 管理学院(117192)
- 中国(92747)
- 京(74001)
- 农(73535)
- 科学(72815)
- 财(67922)
- 所(60856)
- 业大(56806)
- 农业(56624)
- 江(56555)
- 中心(55777)
- 研究所(54959)
- 财经(53580)
- 经(48479)
- 北京(46101)
- 范(45378)
- 师范(44971)
- 经济学(44555)
- 州(44075)
- 院(42377)
- 经济学院(40297)
- 基金
- 项目(234975)
- 科学(185520)
- 研究(173717)
- 基金(169732)
- 家(147644)
- 国家(146096)
- 科学基金(125575)
- 社会(111479)
- 社会科(105378)
- 社会科学(105342)
- 省(94746)
- 基金项目(89927)
- 自然(79761)
- 教育(78138)
- 自然科(77830)
- 自然科学(77805)
- 划(77341)
- 自然科学基金(76395)
- 编号(71421)
- 资助(68184)
- 成果(56690)
- 重点(52866)
- 发(52135)
- 部(51494)
- 创(50985)
- 课题(48410)
- 创新(47060)
- 业(46801)
- 国家社会(45887)
- 科研(44885)
- 期刊
- 济(177243)
- 经济(177243)
- 研究(100608)
- 农(72795)
- 中国(70406)
- 财(55140)
- 学报(53911)
- 管理(52506)
- 科学(52142)
- 农业(49165)
- 大学(41380)
- 学学(39332)
- 业经(34806)
- 融(33535)
- 金融(33535)
- 教育(33418)
- 技术(32571)
- 业(27246)
- 经济研究(26078)
- 财经(25936)
- 问题(23448)
- 经(22383)
- 技术经济(20211)
- 版(18994)
- 世界(18991)
- 商业(17274)
- 贸(17223)
- 资源(17222)
- 统计(16991)
- 现代(16882)
共检索到5405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坤
农业生态安全评价作为保障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状况对于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选取南亚国家2010—2016年的自然与社会经济指标数据构建农业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农业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并对变化驱动力进行分析,得到分析结果:(1)南亚各国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和响应农业生态安全因子的变化趋势均为不断上升状态,但上升幅度及数值范围均有所不同,农业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呈不断上升趋势,农业生态安全程度不断增高。(2)水土流失治理率和土地绿化率两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90.556%,初始方差贡献率分别为76.234%和14.322%,说明这两个因子基本涵盖了所有变量信息,可以作为衡量南亚国家农业生态安全状况的主成分。水土流失治理率、土地绿化率等对南亚国家农业生态安全状况的直接影响较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韩雅琴 白中科 张继栋 潘健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对东南亚地区进行生态安全现状评估显得尤为重要。论文以东南亚地区10国(未包含东帝汶)为研究靶区,紧扣生态安全本质构建基于经济—自然—社会(EES)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并采用TOPSIS模型对研究区各国生态安全状况进行测算。研究发现研究区各国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得分区间为0.350~0.599,总体在0.45附近波动;新加坡、文莱达到较安全等级,生态安全状况良好;老挝、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和越南为临界安全,自然资源贫乏,教育、医疗等社会服务体系薄弱;柬埔寨、缅甸和印度尼西亚为较不安全等级,经济发展缓慢,生态系统脆弱。为此,亟须提出针对不同生态安全等级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政策,加强空间管控能力,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在该地区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
生态安全 “一带一路” 东南亚 评价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宗会明 郑丽丽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梳理了2001—2015年15年间中国与东南亚国家贸易发展与格局的演变历程,并采用HM指数对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依赖程度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显示:(1)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额逐年增长。2015年,马来西亚是中国最主要的进口对象,越南是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对象。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一直是中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这几年与越南的贸易额增长迅速。(2)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额由逆差逐渐变为顺差,且顺差逐渐增大。(3)中国出口对东南亚国家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但小于东南亚国家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宗会明 郑丽丽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梳理了2001—2015年15年间中国与东南亚国家贸易发展与格局的演变历程,并采用HM指数对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依赖程度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显示:(1)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额逐年增长。2015年,马来西亚是中国最主要的进口对象,越南是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对象。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一直是中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这几年与越南的贸易额增长迅速。(2)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额由逆差逐渐变为顺差,且顺差逐渐增大。(3)中国出口对东南亚国家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但小于东南亚国家出口对中国的依赖程度,非对称性显著。(4)地理区位、产业结构、关税政策等是影响中国与东南亚国家贸易格局的重要因素。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谢国娥 许瑶佳 杨逢珉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我国企业加快了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步伐,东南亚、中东欧国家作为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两极,对其投资环境进行比较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运用突变级数法,从对外开放水平、政治制度环境、基础建设水平、劳动力可得性4个维度构建系统的投资环境评价体系,对2006~2015年东南亚和中东欧国家的投资环境进行剖析。研究发现,在考察期内,东南亚9国、中东欧16国的投资环境在整体平均水平上相近,但在发展变化趋势上存在较大差异。东南亚9国的投资环境持续优化,并在2010年实现对中东欧16国的首次赶超。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桂林 李克强 吕燕
资源—经济耦合关系是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可持续能力的重要表现,关系着区域经济发展潜力和方向。文章基于熵权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开展东南亚"一带一路"澜湄合作5个国家2006—2015年的资源和经济发展耦合状况评价。结果表明:(1)2006—2015年各国资源承载变化与经济发展变化趋势相反,两者变化不同步;(2)五国耦合协调度介于0.468~0.648,处于濒临失调型和基本协调型,缅甸协调度最好,老挝提升幅度最大但仍是最差的;(3)各国资源与经济对比关系发生了变化,其中,老挝变化最大,越南次之,泰国最小,各国均未能达到资源承载与社会经济发展良好匹配。该研究可为区域资源、经济可持续发展及区域合作提供支持。
关键词:
东南亚 资源—经济耦合 耦合协调度 模型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京蓉 申云
教育合作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农业教育合作滞后于经贸合作,面临双边留学生流动水平偏低、合作院校国别分布不均衡、农业教育合作平台欠缺与合作深度不够等问题,制约着双边国家农业教育合作质量,但双边国家发展潜力和全球化合作红利依然巨大、地缘区位优势明显。积极依托双边国家现有学术交流平台、师生互访、课程开发、联合实验室、联合图书馆、交换实习、高校联合会等农业教育多元合作方式,构建双边国家农业教育合作互动机制。进一步深化合作的重点在于集中优势学科选好合作契合点,打破地缘限制强化校际合作均衡发展,构建双边国家农业教育产学研合作平台,着力加强双边国家农业教育课程、智慧农业和数字农业等交叉学科合作。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东欧 农业教育 高等教育合作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琼 王田田 合斯莱提·斯马依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是连接中国与欧洲的关键交通枢纽,是中国在独联体国家中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是中国面向中亚开放的重要国家。本研究通过SWOT分析法,对哈萨克斯坦农业生产现状、相关政策,以及中哈两国在农业贸易、科技、投资等情况进行分析,形成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农业合作SWOT矩阵,得出中哈两国农业合作的内部优势和劣势,以及外部环境所带来的机会和威胁,并提出中哈两国农业合作发展策略与建议,为两国更加深入地开展农业全面合作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甄文东
自"一带一路"实施以来,中国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农业议题设定并推动议题内容中国化,积极构建农业政策对话平台并推动双边、三边合作和重大会议论坛机制化,主动创设丝路基金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并借助其他国际金融平台化解沿线国家资金、技术和基础设施建设难题,从而极大改善并提升了中国农业的国际话语权。概言之,国际农业议题设置能力、国际农业规则创制能力和国际农业问题解决能力三大能力建设推动了中国农业国际话语权的快速提升。
关键词:
中国 “一带一路” 农业 国际话语权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王立军 邢源源 李翘楚
在中国实施"一带一路"的国家级宏伟战略下,"一带一路"沿线各方的建设急需大量以汉语为交流语言的专业人才,更需要能为此提供助力的高质量的汉语国际网站。而作为"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东南亚各国,其汉语国际网站的建设还不尽如人意,未能在当前的汉语国际推广中发挥出应有的重要作用。文章以此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当下东南亚汉语国际网站的现状、类型分布及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并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东南亚国家汉语国际网站的建设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东南亚 汉语国际网站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闫琰 王秀东
"一带一路"区域农业对接合作,有利于提升对接合作的针对性,充分发挥不同区域间的比较优势,实现优势互补,进而带动"一带一路"整体建设顺利推进,加快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合作关系的建立与发展。为此,在实地调研基础上,从河西地区与中亚五国农业发展的情况入手,分别分析两地区农业发展的特点和优势,厘清我国与中亚地区的农业合作现状,提出"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两地区的重点合作领域为以互补为主的农产品贸易领域合作、以当地农产品为基础的加工领域合作、以生物和灌溉技术为主的农业科技领域合作、以中方投资为主的农业金融领域合作、贯通农业整产业链的全面合作,为推动"一带一路"区域层面实现经贸对接合作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
河西地区 中亚 “一带一路” 农业合作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原瑞玲
中国和缅甸是中国—东盟自贸区成员国,中国是缅甸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地。"一带一路"倡议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国家战略的提出,让中缅两国农业合作再次面临重要机遇期。研究中国与缅甸农业合作现状,分析投资环境,探寻未来农业合作潜力,对于促进地区间农业和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一、中缅农业合作现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曹云
[目的]通过测算新疆农业资源配置效率,并提出优化方案,以期抓住"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实现新疆农业的可持续快速发展。[方法]采用DEA分析方法,在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应的原则下选取3个产出指标和7个投入指标,选取2010~2015年新疆16个市州区作为研究样本采用B2C静态评价模型研究新疆农业资源配置效率,并提出从纯技术效率或规模效率入手优化资源配置的优化方案。[结果]新疆16市州区除了克拉玛依市、吐鲁番地区和生产建设兵团综合技术效率的值为1外,其余的都未达到生产前沿面,说明新疆大部分市州农业资源配置与经营规模不适应,农业资源未到达最优配置,存在浪费现象;新疆16个市州区的综合技术效率均值为0.714,说明新疆农业资源配置效率总体状况低效。[结论]新疆农业资源配置总体效率较高,但仍存在地区差异,部分地市的农业资源投入均不同程度出现冗余,其中化肥、农药和农膜使用量过剩现象较突出。同时发现,"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实施给新疆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新疆农业 配置效率 农业资源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曹云
[目的]通过测算新疆农业资源配置效率,并提出优化方案,以期抓住"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实现新疆农业的可持续快速发展。[方法]采用DEA分析方法,在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应的原则下选取3个产出指标和7个投入指标,选取20102015年新疆16个市州区作为研究样本采用B2C静态评价模型研究新疆农业资源配置效率,并提出从纯技术效率或规模效率入手优化资源配置的优化方案。[结果]新疆16市州区除了克拉玛依市、吐鲁番地区和生产建设兵团综合技术效率的值为1外,其余的都未达到生产前沿面,说明新疆大部分市州农业资源配置与经营规模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新疆农业 配置效率 农业资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