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65)
- 2023(8854)
- 2022(7482)
- 2021(6857)
- 2020(5559)
- 2019(12264)
- 2018(12154)
- 2017(22160)
- 2016(11664)
- 2015(12820)
- 2014(12156)
- 2013(11272)
- 2012(10073)
- 2011(9212)
- 2010(9392)
- 2009(8925)
- 2008(8487)
- 2007(7527)
- 2006(6658)
- 2005(6058)
- 学科
- 济(40340)
- 经济(40286)
- 管理(30231)
- 业(24970)
- 企(21208)
- 企业(21208)
- 贸(19100)
- 贸易(19091)
- 易(18493)
- 方法(13742)
- 农(12289)
- 中国(11792)
- 数学(10499)
- 制(10389)
- 财(10305)
- 数学方法(10296)
- 学(9905)
- 业经(9806)
- 体(9374)
- 关系(9154)
- 地方(9020)
- 理论(9017)
- 融(7356)
- 金融(7348)
- 银(7119)
- 银行(7097)
- 农业(7012)
- 行(6880)
- 出(6863)
- 环境(6610)
- 机构
- 学院(154829)
- 大学(151881)
- 济(61206)
- 经济(59892)
- 研究(56312)
- 管理(52772)
- 理学(44733)
- 理学院(44211)
- 管理学(43197)
- 管理学院(42918)
- 中国(41321)
- 科学(33313)
- 京(32311)
- 财(28758)
- 所(28052)
- 农(26025)
- 研究所(25324)
- 中心(24664)
- 江(24264)
- 财经(22202)
- 业大(21995)
- 院(21773)
- 范(21632)
- 师范(21379)
- 农业(20406)
- 经(20070)
- 北京(19915)
- 州(19245)
- 技术(18800)
- 经济学(18403)
- 基金
- 项目(102694)
- 科学(79501)
- 研究(78140)
- 基金(72039)
- 家(63479)
- 国家(62954)
- 科学基金(52585)
- 社会(48364)
- 社会科(45729)
- 社会科学(45719)
- 省(41082)
- 基金项目(36613)
- 教育(36215)
- 划(34160)
- 编号(32915)
- 自然(32226)
- 自然科(31487)
- 自然科学(31474)
- 自然科学基金(30844)
- 资助(28914)
- 成果(27577)
- 课题(23902)
- 重点(23901)
- 发(22757)
- 部(21812)
- 创(21590)
- 年(20374)
- 创新(20178)
- 项目编号(20154)
- 性(20135)
共检索到2428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志中
传统的全球贸易治理体系由美国等发达国家掌控,受霸权主义、单边行动影响,应对经济全球化问题步履维艰。在自身经济增长乏力、民主制度和发展模式逐步暴露不足的情况下,美国等发达国家参与全球贸易治理的意愿有所下降。目前,全球贸易治理处于比较严重的"治理困境"和"治理赤字"状况,全球性贸易问题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构建更加均衡普惠的全球贸易治理模式,这种全球贸易治理新模式的宗旨是共同治理,实现各国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贸易治理理念和共建"一带一路"的国际实践将有助于解决当前全球贸易治理的失灵、失衡和失序问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拓 刘晓峰
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国务院通过《关于加快发展服务贸易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扩大服务贸易建设发展。发展服务贸易和经济服务化对于我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通过分析目前的国际形势背景、我国目前存在的经济现象、服务贸易作用对于我国社会发展的作用以及服务促进体系几个角度进行分析,指出服务贸易和服务业的发展对于我国世界战略布局、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意义,系统阐述国家服务贸易发展方针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作用。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服务贸易 贸易促进体系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孙艳 徐爱萍
“一带一路”倡议是由中国提出的全球贸易治理新模式,旨在通过增强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通过探讨中国如何主导国际贸易管理,涉及政策交流、基础设施连结、商业流通、资金流动及人民心灵互融等五个方面。随后,通过对比分析,评估了“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的效果,包括对全球贸易增长的推动、对参与国家(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改革等。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有利于促进全球贸易增长,提升参与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同时有助于改革和完善全球贸易治理体系,实现共赢共享。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悦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贸易治理失衡表现日益突出,对经济全球化提出严峻挑战。"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付诸实践为全球贸易治理提供新平台,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向包容性发展,并推动改善多边贸易体制的制度非中性特点。中国应在夯实经贸合作的基础上,推动"一带一路"机制化建设,构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自由贸易区群,从而提升在全球贸易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进而推进全球贸易治理向更为公平、合理的方向演进。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全球贸易治理 失衡 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少雪 蒋雪梅
基于Eora数据库和投入产出模型,假设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从正常状态到降低为零时,在满足双方等量最终需求的前提下,测算了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对全球碳排放的影响。结果显示,2000—2015年双边贸易累计降低全球碳排放约4.7亿吨,占全球碳排放增量的5.19%。分部门来看,石油化工等制造业部门及电气水部门的双边贸易对碳排放降低的贡献最大。分地区来看,中国与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双边贸易对碳排放降低的贡献最大。在"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的情况下,需要加强地区间低碳技术的互相扶持,才能够实现绿色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宋晓东
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服务贸易成为中国国际贸易发展新的增长点,"一带一路"战略为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中国服务贸易尽管规模较大,但还存在开放度不高、贸易竞争力行业差别大等问题,未来在运输服务、旅游服务、建筑服务、通信服务、金融服务、保险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技术专利使用费和特许费服务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当前应着力促进服务贸易优势行业发展;推进中西部服务贸易发展,改善地区发展不平衡状况;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推动金融服务贸易发展;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扩大旅游服务贸易出口。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服务贸易 贸易竞争力 比较优势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金叶 徐俊
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周年之际,利用Novy(2011)模型测度1995—2017年中国、美国、日本与"一带一路"沿线60个国家的贸易成本,研究中国在"一带一路"的贸易成本比较优势及5年来取得的进步。结果表明:中国在"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成本比较优势日益显现,下降幅度远高于美、日。从区域看,中国在亚洲大洋洲的贸易成本优势最明显,在非洲和拉美地区贸易成本较高;中国在"一路"国家贸易成本下降幅度大于"一带"国家,均好于美、日;自"一带一路"实施以来,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成本下降了6个百分点,远超美、日,表明"贸易畅通"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要继续深化贸易合作,拓宽合作领域,实现互利共赢。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贸易 新比较优势 贸易成本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刁莉 邓春慧 李利宇
基于地理环境、自然禀赋以及与中国贸易的互补性等因素,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算了2001-2016年我国对西亚六国的贸易潜力和贸易效率。研究显示:进出口国的人均GDP和进口国的人口规模可以促进我国对西亚六国的出口贸易;区域贸易协定、基础设施水平和政府效率等因素对贸易非效率有重要影响。由此建议我国对西亚国家贸易中,应有针对性地出口,进一步推进地区合作平台建设、重视港口利用、开展执法合作,并警惕贸易风险。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谭文君 崔凡 董桂才 孙巧莉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入,信用建设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准确评估一国或地区信用风险,有利于增强国家间的互信、有效推进"五通"、夯实国际合作基础。但长期以来主权信用评级由国外三大评级机构主导和垄断,且其对新兴发展中国家的信用评级存在选择性歧视,难以满足"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背景下对国家信用水平评估的实际需求。为此,本文借鉴相关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开展了国别信用评价研究,以期加强国别信用评价中国话语权,助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国别信用评价 评级机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芳芳 张倩 程宝栋 熊立春 侯方淼
全球价值链重构是发展中国家突破"低端锁定"困境,进而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当前,全球价值链存在着重构可能性。从理论上来讲,全球价值链重构是在禀赋变动、技术变革和制度重构三种力量协同作用下不断向横纵延伸的动态、复杂过程。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正使三种力量得以积蓄并爆发,成为全球价值链重构的突破口。未来,中国需要发挥领头羊作用,借力"一带一路"平台,顺应比较优势的变化趋势,与沿线国家进行差异化产业合作;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推动沿线国家创新资源共享;创新、整合国际经贸规则;不断推动要素资源的全球配置与重组进程。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全球价值链 重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段晓华
"一带一路"建设开创了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挑战与机遇并存。借助"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路径主要有:积极缓解全球经济市场化发展所产生的供需矛盾;积极推动区域间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平衡发展;加快实现国际产业分工合作格局的优化升级;促进金融资本的全球均衡配置;促进国际贸易的长期健康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晓燕 孙乾坤
从贸易总量、贸易结构、贸易便利化水平等方面对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与东盟之间贸易规模不断攀升的同时,双边经贸合作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贸易结构相似、相互竞争激烈、贸易便利化水平较低等。中国应促进产业在东盟地区的价值链布局;巩固劳动密集型产品交易,加强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双边贸易;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快实现进口贸易自由化进程。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晓燕 孙乾坤
从贸易总量、贸易结构、贸易便利化水平等方面对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与东盟之间贸易规模不断攀升的同时,双边经贸合作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贸易结构相似、相互竞争激烈、贸易便利化水平较低等。中国应促进产业在东盟地区的价值链布局;巩固劳动密集型产品交易,加强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双边贸易;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快实现进口贸易自由化进程。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韩永辉 邹建华
引言"丝绸之路"是古代贯通中西方的主要商路,也是中国与西方世界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陆上丝绸之路跨越陇山山脉,穿过河西走廊,通过玉门关和阳关,抵达新疆,沿绿洲和帕米尔高原通过中亚、西亚和北非,最终抵达非洲和欧洲,亦称骆驼之路、沙漠之路、草原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则以中国东南沿海为起点,经东南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思奇
中亚是中国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核心区域。自"一带一路"推进以来,中国与中亚贸易有了长足发展,但各种非关税壁垒仍然制约着双边贸易畅通,贸易便利化有很大提升空间。本文运用GTAP模型研究得出贸易便利化水平提升将促进中国与中亚五国经济增长与社会福利增加,贸易条件改善;但除美国外的其他国家经济将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冲击。从产业层面来看,贸易便利化对矿产资源、纺织服装、轻型制造业及重型制造业部门产生较大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