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101)
- 2023(22151)
- 2022(19084)
- 2021(17755)
- 2020(15019)
- 2019(34599)
- 2018(33981)
- 2017(64566)
- 2016(34906)
- 2015(39380)
- 2014(39177)
- 2013(38799)
- 2012(35734)
- 2011(32431)
- 2010(32497)
- 2009(30402)
- 2008(29750)
- 2007(26228)
- 2006(22790)
- 2005(20427)
- 学科
- 济(152482)
- 经济(152326)
- 管理(98129)
- 业(91947)
- 企(75768)
- 企业(75768)
- 方法(66471)
- 数学(57709)
- 数学方法(56933)
- 中国(39299)
- 农(37911)
- 财(36586)
- 学(33540)
- 贸(31714)
- 贸易(31697)
- 地方(31396)
- 业经(31296)
- 易(30711)
- 制(26420)
- 农业(25214)
- 理论(23675)
- 务(22925)
- 财务(22830)
- 财务管理(22782)
- 融(22393)
- 金融(22389)
- 和(22230)
- 银(22083)
- 银行(22023)
- 环境(21972)
- 机构
- 大学(503937)
- 学院(501648)
- 济(208808)
- 经济(204499)
- 管理(191154)
- 研究(175193)
- 理学(165148)
- 理学院(163255)
- 管理学(160083)
- 管理学院(159196)
- 中国(130471)
- 科学(108218)
- 京(107278)
- 财(93962)
- 所(89451)
- 农(83610)
- 研究所(81511)
- 中心(78283)
- 财经(75532)
- 业大(75055)
- 江(73007)
- 经(68663)
- 北京(68054)
- 范(66190)
- 农业(65769)
- 师范(65522)
- 经济学(64146)
- 院(63639)
- 州(58868)
- 经济学院(57698)
- 基金
- 项目(338227)
- 科学(265141)
- 基金(246013)
- 研究(243291)
- 家(215799)
- 国家(214079)
- 科学基金(182675)
- 社会(153715)
- 社会科(145691)
- 社会科学(145655)
- 省(130657)
- 基金项目(129045)
- 自然(119707)
- 自然科(116920)
- 自然科学(116886)
- 自然科学基金(114776)
- 教育(112464)
- 划(110570)
- 资助(102944)
- 编号(97968)
- 成果(79785)
- 重点(76372)
- 部(74765)
- 发(72009)
- 创(69272)
- 课题(68061)
- 科研(65181)
- 创新(64802)
- 教育部(63962)
- 国家社会(63657)
- 期刊
- 济(228181)
- 经济(228181)
- 研究(148108)
- 中国(94130)
- 学报(82692)
- 农(75562)
- 科学(74939)
- 财(72242)
- 管理(69875)
- 大学(62244)
- 学学(58673)
- 教育(53030)
- 农业(52005)
- 技术(43505)
- 融(43348)
- 金融(43348)
- 经济研究(38328)
- 财经(37200)
- 业经(35417)
- 经(32006)
- 问题(29790)
- 贸(28167)
- 业(28143)
- 技术经济(24809)
- 统计(24769)
- 国际(24586)
- 图书(24378)
- 版(23953)
- 世界(22925)
- 科技(22644)
共检索到7438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静中 王文君
"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为了促进全球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市场的高度融合而提出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西亚各国既是"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拥有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众多港口。文章利用动态GTAP模型对"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西亚自贸区的经济效应前景进行评估。研究发现:关税减免将会给中国和西亚各国带来GDP、居民福利的增加,除了正效应以外,中国的贸易收支和贸易条件则有所恶化。其中,关税减免对中国和西亚各国产业的影响各异。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西亚 GTAP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曲如晓 刘霞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推进,中国与西亚的贸易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对双方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进行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2001-2015年中国与西亚进出口贸易数据,选取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分析了双方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结果发现,中国在机械和运输类工业制成品上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而西亚国家在能源类初级产品上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双方的贸易竞争性较弱,但是贸易互补性较强。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西亚 竞争性 互补性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曲如晓 刘霞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推进,中国与西亚的贸易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对双方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进行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2001-2015年中国与西亚进出口贸易数据,选取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分析了双方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结果发现,中国在机械和运输类工业制成品上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而西亚国家在能源类初级产品上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双方的贸易竞争性较弱,但是贸易互补性较强。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西亚 竞争性 互补性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刁莉 邓春慧 李利宇
基于地理环境、自然禀赋以及与中国贸易的互补性等因素,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算了2001-2016年我国对西亚六国的贸易潜力和贸易效率。研究显示:进出口国的人均GDP和进口国的人口规模可以促进我国对西亚六国的出口贸易;区域贸易协定、基础设施水平和政府效率等因素对贸易非效率有重要影响。由此建议我国对西亚国家贸易中,应有针对性地出口,进一步推进地区合作平台建设、重视港口利用、开展执法合作,并警惕贸易风险。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唐拥军 戴炳钦 简兆权 范志明 胡品平
学界对现有工业园区商业模式的研究尽管从园区布局、环境污染治理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角度进行了探讨,然而,缺乏从利益相关者价值共创的视角对境外工业园区商业模式进行讨论,无法体现利益相关者在境外园区商业战略和营销中的地位。文章在价值共创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印度尼西亚经贸合作区商业模式动态更新的案例研究发现,境外工业园区存在地产型和城市功能型两种商业模式,境外工业园区的商业模式更新路径存在匹配式和引导式两种。这一研究将价值共创理论应用到境外合作区商业模式转型中,加深了对境外合作区不同商业模式特征及其更新路径的理解,拓展了价值共创理论的内涵,对中国境外工业园区如何设计和选择合适的商业模式具有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丁存振 肖海峰
本文基于"一带一路"战略背景,运用1995-2015年UN Comtrade数据库农产品贸易数据,从出口集中度、产业内贸易、贸易互补性和竞争性以及贸易潜力等方面探讨了中国与中亚西亚(中西亚)经济走廊国家农产品贸易特征。结果表明:中国与中西亚国家农产品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中国出口到西亚国家的农产品多样性程度高于出口到中亚国家的农产品多样性;中国与中西亚国家农产品贸易形式主要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产业内贸易为辅,产业内贸易水平正在提高;中国与中西亚国家农产品贸易增量同样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中国与中亚国家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增量以垂直型为主,与西亚国家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增量以水平型为主;中国与中西亚国家在部分农产品上互补性较强,与西亚国家农产品贸易互补性高于与中亚国家农产品贸易互补性;中国与中西亚国家农产品贸易竞争性不强,与西亚国家农产品贸易竞争性高于与中亚国家的农产品贸易竞争性;中国与中亚国家农产品贸易关系较为密切,与西亚国家农产品贸易关系较为松散;中国出口中西亚国家农产品比较优势较弱;中国与中西亚国家农产品贸易潜力有待于进一步挖掘。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国 中西亚 农产品 贸易特征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伍锐
"一带一路"战略开启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新篇章,为中国自贸区建设和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更多机遇。中国应抓住这一契机,进一步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有效突破发达国家贸易封锁,并使自贸区发展辐射其他地区,不断推进中国自贸区建设。
关键词:
“一带一路”战略 自由贸易区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伍锐
"一带一路"战略开启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新篇章,为中国自贸区建设和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更多机遇。中国应抓住这一契机,进一步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有效突破发达国家贸易封锁,并使自贸区发展辐射其他地区,不断推进中国自贸区建设。
关键词:
“一带一路”战略 自由贸易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宋泽楠
自贸区的核心任务是制度创新,广西的自贸区建设必须立足"一带一路"背景下边境开发开放及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建设进行制度创新;广西与东盟山海相连,其开放发展必须围绕越南、面向东盟而展开。基于这两个基本判断,申请建设的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可定位为: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先行地、两廊一圈主对接平台、边境开发开放示范区。需推动中越双方共同努力,将环北部湾湾区打造为全球最有吸引力的FDI目的地之一;推动建成"双新贸易大通道",大力发展面向东南亚和中西亚地区的过境贸易与跨境电子商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素君 李董林
本文基于最新的GTAP9数据库,将石化产业作为敏感产业并设定3种不同的模拟情景分析了中国-海合会FTA对不同国家的经济影响,结果显示:中国-海合会FTA对成员国有较强的正面效应,但对双方共同的主要贸易伙伴和"一带一路"其他沿线国家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向冲击。中国和海合会应加快谈判进程以早日获得贸易自由化收益,并规避受损国家可能的暗中掣肘,同时发挥中国-海合会FTA的示范效应和"多米诺骨牌"效应,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FTA的广度和深度,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素君 李董林
本文基于最新的GTAP9数据库,将石化产业作为敏感产业并设定3种不同的模拟情景分析了中国-海合会FTA对不同国家的经济影响,结果显示:中国-海合会FTA对成员国有较强的正面效应,但对双方共同的主要贸易伙伴和"一带一路"其他沿线国家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向冲击。中国和海合会应加快谈判进程以早日获得贸易自由化收益,并规避受损国家可能的暗中掣肘,同时发挥中国-海合会FTA的示范效应和"多米诺骨牌"效应,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FTA的广度和深度,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洪秋妹
文章首先从贸易规模及结构两方面分析了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农产品贸易现状,其次在引力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一带一路"政策变量,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农产品贸易增幅较大,但总量仍偏低,且进出口结构和市场结构有待进一步完善;"一带一路"倡议有利于促进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农产品贸易;国内生产总值、人口数量、人均GDP差额、物理距离、农业增加值占比以及两国是否接壤会对农产品贺易产生影响。最后,为更好地促进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农产品贸易,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亚五国 农产品贸易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韩永辉 邹建华
引言"丝绸之路"是古代贯通中西方的主要商路,也是中国与西方世界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陆上丝绸之路跨越陇山山脉,穿过河西走廊,通过玉门关和阳关,抵达新疆,沿绿洲和帕米尔高原通过中亚、西亚和北非,最终抵达非洲和欧洲,亦称骆驼之路、沙漠之路、草原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则以中国东南沿海为起点,经东南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虹 马永健
文章在中欧贸易关系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欧盟自贸区的建立对双边经济、贸易、福利水平以及行业产出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与欧盟双边贸易关系总体较为紧密,分别在劳动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但双边贸易结构整体表现为竞争性;自贸区的建立将改善中欧双边的经济发展水平,刺激进出口贸易,对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和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它对中欧福利水平的影响并不明确,主要表现为双边居民收入得到了提升,而考虑收入效应和贸易替代效应的综合影响,福利水平却在下降;自贸区的建立将优化中欧双边国际分工格局,有助于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即致力于生产具有比较优...
关键词:
欧盟 自由贸易区 CGE模型 经济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倪月菊
始于2004年7月的中国与海湾合作委员会(简称海合会)的自贸区谈判虽然在原产地规则、技术性贸易壁垒、经济技术合作、服务贸易等议题上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进展缓慢,且于2009年进入暂时中止状态。2014年1月双方强调重启中国—海合会自贸区(以下简称CGFTA)谈判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至此,重启CGFTA谈判的大幕徐徐拉开。那么,CGFTA为何在暂停5年后重启?其意义何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