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01)
- 2023(15265)
- 2022(12965)
- 2021(12532)
- 2020(10315)
- 2019(23743)
- 2018(23410)
- 2017(42708)
- 2016(23344)
- 2015(26105)
- 2014(25428)
- 2013(24225)
- 2012(21874)
- 2011(19748)
- 2010(19661)
- 2009(17766)
- 2008(16640)
- 2007(14188)
- 2006(12273)
- 2005(11058)
- 学科
- 济(88216)
- 经济(88125)
- 管理(60306)
- 业(54977)
- 企(44933)
- 企业(44933)
- 方法(39327)
- 数学(35082)
- 数学方法(34533)
- 中国(31041)
- 农(23749)
- 教育(21733)
- 财(21323)
- 贸(19006)
- 贸易(18991)
- 易(18513)
- 业经(17935)
- 学(17310)
- 制(16719)
- 理论(16160)
- 地方(15383)
- 农业(15357)
- 银(13569)
- 银行(13557)
- 技术(13506)
- 行(13055)
- 融(12878)
- 金融(12876)
- 环境(12700)
- 务(12522)
- 机构
- 大学(307293)
- 学院(302140)
- 济(126396)
- 经济(124004)
- 管理(114844)
- 研究(105646)
- 理学(99398)
- 理学院(98320)
- 管理学(96466)
- 管理学院(95877)
- 中国(77305)
- 京(65161)
- 科学(58782)
- 财(56728)
- 所(49566)
- 中心(48765)
- 范(47877)
- 师范(47543)
- 财经(45459)
- 研究所(45032)
- 江(44165)
- 经(41769)
- 北京(41729)
- 农(41101)
- 经济学(39386)
- 师范大学(39022)
- 业大(38883)
- 院(38621)
- 教育(37421)
- 经济学院(35424)
- 基金
- 项目(205287)
- 科学(165931)
- 研究(158444)
- 基金(150949)
- 家(129953)
- 国家(128832)
- 科学基金(112042)
- 社会(101892)
- 社会科(96504)
- 社会科学(96485)
- 教育(80145)
- 基金项目(78125)
- 省(77741)
- 自然(70096)
- 自然科(68583)
- 自然科学(68567)
- 划(67886)
- 自然科学基金(67347)
- 编号(64967)
- 资助(61552)
- 成果(54163)
- 部(48493)
- 重点(47314)
- 课题(46784)
- 发(44729)
- 创(43632)
- 教育部(43261)
- 国家社会(42555)
- 人文(40950)
- 大学(40581)
共检索到4599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邵琪 张义民
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对双边教育交流合作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与东盟形成了制度化的教育交流合作框架,建设了多样化的教育交流合作平台,拓展了丰富的教育交流合作内容,深化了多类型的教育务实性交流合作。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合作重视双边高层引领、构建多元主体互动框架和发挥教育交流合作的外交功能。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合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未来,双方应继续完善顶层设计与保障制度,培养复合型国际化人才,以教育为媒深化双边人文交流,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嗜成 万月
"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主要是互联互通和产能合作。产能合作是发挥中国与东盟各自的比较优势,而非简单的落后产能的转移。中国—东盟产能合作的目标是构造一个地区的价值链,让更多的国家融入到全球价值链中,促进中国与东盟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业园区是产能合作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产业园区建设实现产业聚集效应,带动当地产业的协同发展,是一种有效地产能合作模式,在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中占据重要地位。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产能合作蕴含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雪梅 李卫东 梁裕 张妍
广西边境地区职业教育在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效:组建中国—东盟边境职业教育联盟,创新体制机制,促进职业院校"抱团式"发展;伴随企业"走出去",开展技术推广服务;对接边境产业,促进边境中小企业发展;开展技术技能培训,服务扶贫富民;加强传统文化交流,搭建民心相通桥梁。下一阶段,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盟需要进一步培养复合型国际化人才,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提升技术服务能力,助力边境经济社会发展;树立边境职教品牌,提升广西国际化水平。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覃绍娇 林丽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东盟高等职业教育合作在国家、政府、民间层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及成效。但依然存在合作办学规模欠佳的问题表征,其他表征还包括双边职业教育合作仍处于起步阶段、高等职业教育合作的国际化程度低、质量保障体系亟待完善。深究其问题根源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教育体系和政策差异、合作办学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对此,需构建四级教育经费资助体系,引进多方教育资本;增加教育互信,加强宣传文化阵地建设;推进中国—东盟高等职业教育共同体建设,构筑双边质量保障机制。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陈慧
"一带一路"国家倡议的纵深推进,为推动我国与东盟各国开展产能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目前,我国与东盟国家的产能合作已有一定基础,未来产能合作的重点领域主要为能源资源产业、基础设施产业、装备制造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生物精加工与研发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为进一步推进中国—东盟产能合作,应完善产能合作政策支持体系、科学规划产能合作领域、加快建立产能合作评估监测体系、增加资本输出以带动双边产能合作、积极建设中国—东盟跨境经济合作区、支持中小企业"走出去"以扩大"轻资产"合作范围。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国 东盟 产能合作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陈慧
"一带一路"国家倡议的纵深推进,为推动我国与东盟各国开展产能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目前,我国与东盟国家的产能合作已有一定基础,未来产能合作的重点领域主要为能源资源产业、基础设施产业、装备制造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生物精加工与研发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为进一步推进中国—东盟产能合作,应完善产能合作政策支持体系、科学规划产能合作领域、加快建立产能合作评估监测体系、增加资本输出以带动双边产能合作、积极建设中国—东盟跨境经济合作区、支持中小企业"走出去"以扩大"轻资产"合作范围。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国 东盟 产能合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韦伟松
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如何与东盟国家对接,通过对东盟部分国家职业教育体系和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立足广西河池的职业教育实际,提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与东盟国家职业教育合作发展的路径,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实现河池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职业教育 民族地区 东盟合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雪梅
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广西利用文化与地缘优势积极开展与东盟的职业教育交流合作初显成效。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广西紧紧围绕"三大定位",深入实施"四大战略",不断创新合作机制、搭建合作平台、拓展合作项目、深化合作内涵、提升合作品质,逐步构建面向东盟的职业教育开放合作新高地,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东盟 职业教育 广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威
文章以"一带一路"建设为背景,探讨了投资主体之一中国企业对东盟投资的法律风险、投资保护问题及相应对策。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带来的具体法律风险包括股东资格、股权投资及企业并购的限定,司法管辖和准据法的适用,用工管理,交易结算和纳税等方面。中国企业应对投资风险的主要措施为:政府制定及实施《对外投资促进法》,构建对外直接投资服务体系,加强对直接投资产业的风险评估和预警,指导投资国别方向,企业内部加强对外直接投资的监管,企业实施本地化战略。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投资 法律风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瑶雯 莫敏 范祚军
文章基于"一带一路"的政策背景,对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国家双向投资及其便利化现状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构建投资便利化指标评价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测算2011—2015年中国与东盟十国的投资便利化水平。结果表明:各研究对象的投资便利化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新加坡、马来西亚的投资便利化程度较高,中国、泰国、印度尼西亚、文莱与菲律宾的投资便利化程度一般,越南、老挝、柬埔寨与缅甸的投资便利化程度偏低。
关键词:
投资便利化 主成分分析 中国-东盟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吕玲丽 邓覃宇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农业技术合作潜力被激发,推动农业技术合作是国际农业合作深度发展的重要方式。通过对东盟国家进行调研,发现目前东盟国家使用农业技术的来源以祖传技术为主,当地农业相关部门推广技术为辅;在与中国农业技术合作方面,技术种类集中于农业机械、种子,合作模式以东盟国家企业主导为主。当前东盟国家对农业机械、种子、农产品加工技术有着巨大的需求,中国依然是东盟国家最理想的合作伙伴。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国—东盟 农业技术合作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好 王耀华 刘志超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中国-东盟经贸关系的深化提供了重要的合作平台。广西利用毗邻东盟的区位优势,以深化与东盟的经贸合作为重点,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基于"重点市场+重点产业"的划分导向,以双边贸易额、投资合作度、五通综合优势三个维度为划分依据,综合分析得出:越南和马来西亚应该是广西最优先发展的重点市场;借助产业贸易互补指数的实证分析,发现农产品、机械、电子应该是广西与越南、马来西亚优先合作的重点产业。"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应采取通推结合、差异化发展、资本产业跨界融合等策略,深入推进与越南、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的示范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南
随着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中国与东盟经济关系不断扩大,双方的经济依存度日益提高,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的经济周期的联动性有所增强。以"一带一路"为背景探讨中国与东盟经济周期联动性的趋势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中新经济周期联动性最高,2007年2季度以后,中泰、中菲、中越的联动性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但中新、中马的联动性趋势上升。在影响双方经济周期联动性的因素中,国际贸易有显著影响,而金融与政策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南
随着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中国与东盟经济关系不断扩大,双方的经济依存度日益提高,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的经济周期的联动性有所增强。以"一带一路"为背景探讨中国与东盟经济周期联动性的趋势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中新经济周期联动性最高,2007年2季度以后,中泰、中菲、中越的联动性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但中新、中马的联动性趋势上升。在影响双方经济周期联动性的因素中,国际贸易有显著影响,而金融与政策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赵丽君
东盟作为最具活力的经济体之一,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合作区域,同时也是扩大对外开放、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地区。据此,从金融业务合作规模、合作业务品类与合作机构数量等方面,研究中国与东盟区域金融合作现状与新机遇,并深入探讨双方区域金融合作面临的困境。分析发现,中国与东盟区域金融合作仍面临政策协调难度大、网络支付体系匹配度较差及金融交易安全问题突出等困境。继而基于未来中国与东盟区域金融合作方向,从机制创新、支付方式创新、金融平台创新等五个方面,指出"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区域金融合作的创新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