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73)
- 2023(16385)
- 2022(13555)
- 2021(12456)
- 2020(10164)
- 2019(23005)
- 2018(22354)
- 2017(42320)
- 2016(22236)
- 2015(24781)
- 2014(24097)
- 2013(23945)
- 2012(22024)
- 2011(20079)
- 2010(20430)
- 2009(19143)
- 2008(19050)
- 2007(17071)
- 2006(15488)
- 2005(14531)
- 学科
- 济(106197)
- 经济(106082)
- 业(87141)
- 企(77338)
- 企业(77338)
- 管理(75893)
- 方法(39275)
- 中国(32503)
- 业经(32130)
- 农(31912)
- 数学(30403)
- 数学方法(30136)
- 财(29936)
- 贸(24341)
- 贸易(24321)
- 地方(24164)
- 易(23694)
- 农业(22322)
- 制(20858)
- 技术(19816)
- 务(19775)
- 财务(19739)
- 财务管理(19712)
- 企业财务(18579)
- 和(17988)
- 策(17516)
- 理论(16866)
- 划(16579)
- 银(16537)
- 银行(16525)
- 机构
- 学院(320445)
- 大学(314767)
- 济(144755)
- 经济(142248)
- 管理(124607)
- 研究(111566)
- 理学(105627)
- 理学院(104521)
- 管理学(103161)
- 管理学院(102533)
- 中国(89908)
- 京(67598)
- 财(66929)
- 科学(62022)
- 所(55262)
- 财经(52014)
- 江(49791)
- 中心(49514)
- 研究所(49216)
- 农(48661)
- 经(47297)
- 经济学(44530)
- 北京(43406)
- 范(41033)
- 师范(40711)
- 业大(40374)
- 院(40353)
- 经济学院(40059)
- 州(39565)
- 财经大学(38230)
- 基金
- 项目(201600)
- 科学(162146)
- 研究(153592)
- 基金(148349)
- 家(126939)
- 国家(125797)
- 科学基金(109856)
- 社会(101850)
- 社会科(96785)
- 社会科学(96765)
- 省(77970)
- 基金项目(76548)
- 教育(69275)
- 自然(66972)
- 自然科(65522)
- 自然科学(65508)
- 自然科学基金(64393)
- 划(64280)
- 编号(61451)
- 资助(60373)
- 成果(49596)
- 发(48625)
- 重点(45180)
- 部(45135)
- 创(44893)
- 课题(43083)
- 国家社会(42924)
- 创新(41162)
- 业(40823)
- 发展(40497)
- 期刊
- 济(172158)
- 经济(172158)
- 研究(103397)
- 中国(69628)
- 管理(54069)
- 财(53616)
- 农(47295)
- 科学(42589)
- 学报(40382)
- 教育(34851)
- 融(34346)
- 金融(34346)
- 农业(32694)
- 大学(32405)
- 学学(30198)
- 业经(30044)
- 技术(29761)
- 经济研究(28788)
- 财经(26505)
- 经(23080)
- 问题(22128)
- 贸(21722)
- 业(20155)
- 国际(19288)
- 世界(18783)
- 技术经济(18180)
- 商业(16194)
- 现代(16154)
- 经济管理(14525)
- 统计(14181)
共检索到5111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朱瑞庭
推动我国零售业"走出去",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竞争,是提高我国零售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路径,是提升我国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与我国经济及贸易大国地位相称的世界服务贸易新格局的需要。"一带一路"是我国在新的形势下提出的国家战略规划。我国零售业海外目标市场选择、市场进入选择以及海外投资风险管理等关键的战略决策,与"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在理念上高度契合,在内容上高度重叠。为此,应加强顶层设计,在对外方向上,积极主导、引领和加强双边及多边框架内的政策沟通、对话和协调,扩大政府间合作;在对内方向上,在国家层面的规划、法律、政策、统筹协调、服务平台以及关联产业集群式"走出去"等方面,积极探索...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尹卫华 朱瑞庭
以往的研究显示,源于西方发达国家零售业国际化实践的市场邻近模型是零售业选择海外目标市场的重要理论依据,其中,地理相近、文化相缘是海外目标市场选择的重要驱动因素。基于41家中国连锁百强为主的企业及专家问卷调查显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五通"建设以及中国零售业关联产业的整体优势,对中国零售业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作为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目标市场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地理相近、文化相缘对海外目标市场选择的调节作用则没有得到实证研究的支持。综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是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重要目标市场。因此,中国零售业"走出去"应与国家战略进行积极对接、联动;同时要充分发挥中国零售业及其关联产业的整体优势。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晓静 王康妮 李姣 宋荟柯
"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顺应了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历史潮流,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带来了新的机遇,中国企业也必将成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实施主体和中坚力量。本文结合"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分析了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在基建项目、制造业转移、境外经贸合作区和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的优势与经验,以及在营商环境、管理经验、高级人才和投资协调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高质量发展 走出去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朱瑞庭
"一带一路"是我国在新的形势下提出的国家战略。共建"一带一路"的核心是以"五通"为主要内容的合作,这为我国包括零售业在内的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巨大的空间选择和市场机遇。我国零售业海外目标市场选择、市场进入以及海外投资风险管理等关键的战略决策,与"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在理念上高度契合,在内容上高度重叠。为此,应该积极探索中国零售业"走出去"与"一带一路"两个战略的联动发展问题。文章基于零售业国际化的文献分析,结合"一带一路"建设的具体内容,构建中国零售业"走出去"对接"一带一路"的理论模型可以从融入途径、融入模式、融入战略、融入策略以及融入保障等方面来加以考虑。
关键词:
中国零售业 走出去 一带一路 理论模型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朱瑞庭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与"一带一路"建设在理念上高度契合、在内容上高度重叠,前者可为后者提供市场动力并奠定民心基础,后者可为前者突破准入障碍并改善设施条件。基于目前我国零售业发展和"走出去"的现状,并充分考虑宏观区域一体化战略与微观企业国际化战略之间的对接联动机制,在宏观层面,"一带一路"战略顶层设计应精心策划,将放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市场准入限制、完善其基础设施条件列为重要的战略实施内容,逐步缓解并消除零售业"走出去"的外部障碍;在中观层面,零售行业应将东南亚国家作为首要的目标市场,积极开拓中亚市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朱瑞庭
共建"一带一路"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简称"五通")为合作重点,沿线国家和地区是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重要目标市场。中国零售业应该抓住机遇,对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同时反过来充实和丰富"一带一路"建设的内涵。为了实现这一战略对接,在对外方向上,应积极主导、引领和加强双边及多边框架内的政策沟通、战略对接和商贸对话;在对内方向上,把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纳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框架,并在规划、法律、政策等层面加强统筹协调和服务,以共同构建起中国零售业"走出
关键词:
中国零售业 走出去 一带一路 五通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朱瑞庭
共建"一带一路"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简称"五通")为合作重点,沿线国家和地区是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重要目标市场。中国零售业应该抓住机遇,对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同时反过来充实和丰富"一带一路"建设的内涵。为了实现这一战略对接,在对外方向上,应积极主导、引领和加强双边及多边框架内的政策沟通、战略对接和商贸对话;在对内方向上,把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纳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框架,并在规划、法律、政策等层面加强统筹协调和服务,以共同构建起中国零售业"走出去"对接"一带一路"的支撑体系。
关键词:
中国零售业 走出去 一带一路 五通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朱瑞庭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与"一带一路"建设在理念上高度契合、在内容上高度重叠,前者可为后者提供市场动力并奠定民心基础,后者可为前者突破准入障碍并改善设施条件。基于目前我国零售业发展和"走出去"的现状,并充分考虑宏观区域一体化战略与微观企业国际化战略之间的对接联动机制,在宏观层面,"一带一路"战略顶层设计应精心策划,将放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市场准入限制、完善其基础设施条件列为重要的战略实施内容,逐步缓解并消除零售业"走出去"的外部障碍;在中观层面,零售行业应将东南亚国家作为首要的目标市场,积极开拓中亚市场,注意规避进入蒙俄和欧洲市场的风险,动态关注南亚和西亚市场的发展变化,并将其定位为中远期拓展的目标市场,同时充分发挥中国零售价值链的整体优势,集群式"走出去";在微观层面,零售企业应合理选择业种业态、投资方式和本土化路径,树立中国零售品牌形象。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华芹
"一带一路"是一种精神、两大支柱。一种精神就是丝路精神,是互利共赢、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理念。两大支柱就是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这是原丝绸之路的两大功能。我们要提升自己的软实力,这是以前我们单方推动区域经济合作或者经贸合作所不同的地方,也是未来"一带一路"建设非常重要的方面。从经济角度来看,"一带一路"提出确实有非常深刻的经济背景,就是我们国家进入新常态。现在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臻 张向前
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跨境电子商务为企业走出去创造了贸易便利化途径,助力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国的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分析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和"一带一路"背景下企业走出去的国际环境,从国家竞争优势、平台搭建、风险防范和基础设施建设4个方面阐述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对企业走出去的影响因素。根据当前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促进企业走出去战略在竞争与市场、品牌与质量和转型与创新所面临的挑战,提出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促进企业走出去战略的5点建议:差异化服务、产业链打造、商业模式创新、国际间电商合作和金融配套体系完善。
关键词:
跨境电子商务 走出去战略 “一带一路”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门瑢
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铁路"走出去"战略的背景下,作为商业语言的铁路会计信息需要精准刻画铁路建设项目的财务状况、盈利水平、成本水平以及现金流量等。铁路产业固有属性和非固有属性对铁路会计信息质量形成了重大影响。为此,本文首先对我国铁路会计信息整体质量进行了初步量化评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铁路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与成因。针对目前铁路会计信息含量低、轻视无形资产、资产基本不提减值、货运收入清算非市场化、成本核算粗放、合资铁路关联交易不公允等问题,本文从建立生产要素市场和专用性资产交易市场,改进货运收入清算办法,优化资产业务的会计循环,完善合资铁路公司治理,构建综合报告等方面探索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汪莹 周小靖 黄海珠
"一带一路"行动倡议自2013年提出以来,成为中国在新时期优化开放格局、提升开放层次和拓宽合作领域的重要方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矿产资源丰富,与中国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加强对沿线国家矿产勘查开发投资与合作,对构建中国多元化的资源供应来源、提高抗风险能力具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肖阳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中国水电企业凭借自身在全产业链的竞争优势与国际市场经验,“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成为引领和推动全球水电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不仅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推动了中国与沿线国家关系的深入发展。在取得一系列成绩的同时,还应注意到当前中国水电企业还面临着沿线国家地缘政治和安全风险较高、水电投融资经营难点增多、技术标准国际化相对滞后、企业海外公共关系维护不足、国际复合型人才较为短缺等各种挑战,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水电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明勇
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是以一种典型的跨国境区域合作,目的是化解国际经济危机的冲击,实现跨国界利益共享地带区域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成败的关键之一是我国具有优质过剩产能企业如何成功地"走出去"创新"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增长极(驱动力)。但是,由于各国的法律、道德及风俗习惯的不同,必然存在因制度差异而产生的区域社会、国家、企业的利益冲突,这种冲突集中体现在我国企业"走出去"所面临的法律风险。因此,我国企业"走出去"法律风险的预防和化解,应当依据跨国区域社会"应然之法"的客观规律要求,从国家和企业两个方面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明勇
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是以一种典型的跨国境区域合作,目的是化解国际经济危机的冲击,实现跨国界利益共享地带区域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成败的关键之一是我国具有优质过剩产能企业如何成功地"走出去"创新"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增长极(驱动力)。但是,由于各国的法律、道德及风俗习惯的不同,必然存在因制度差异而产生的区域社会、国家、企业的利益冲突,这种冲突集中体现在我国企业"走出去"所面临的法律风险。因此,我国企业"走出去"法律风险的预防和化解,应当依据跨国区域社会"应然之法"的客观规律要求,从国家和企业两个方面着手,构建企业"走出去"生态市场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