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22)
- 2023(14124)
- 2022(11434)
- 2021(10315)
- 2020(8243)
- 2019(18529)
- 2018(17950)
- 2017(33415)
- 2016(17433)
- 2015(19395)
- 2014(18731)
- 2013(18449)
- 2012(16870)
- 2011(15624)
- 2010(15624)
- 2009(14822)
- 2008(13978)
- 2007(12154)
- 2006(11291)
- 2005(10482)
- 学科
- 济(98081)
- 经济(97998)
- 管理(44311)
- 业(37978)
- 方法(30658)
- 中国(29273)
- 企(28255)
- 企业(28255)
- 数学(27100)
- 数学方法(26863)
- 地方(24758)
- 农(21979)
- 业经(19097)
- 学(16978)
- 贸(16621)
- 贸易(16608)
- 易(16055)
- 财(15055)
- 地方经济(14965)
- 农业(14787)
- 制(14455)
- 环境(14286)
- 发(13682)
- 融(13272)
- 金融(13270)
- 银(12460)
- 银行(12451)
- 行(12148)
- 产业(11488)
- 体(11324)
- 机构
- 大学(253791)
- 学院(252769)
- 济(121372)
- 经济(119195)
- 研究(97451)
- 管理(90646)
- 理学(77226)
- 理学院(76230)
- 管理学(74898)
- 管理学院(74418)
- 中国(73827)
- 京(54835)
- 科学(54778)
- 财(51478)
- 所(47874)
- 研究所(43247)
- 中心(41836)
- 财经(41138)
- 经济学(40358)
- 经(37562)
- 江(36373)
- 经济学院(36061)
- 农(35893)
- 院(35539)
- 范(35153)
- 北京(35119)
- 师范(34914)
- 业大(31399)
- 财经大学(30472)
- 科学院(29463)
- 基金
- 项目(165875)
- 科学(133179)
- 基金(124236)
- 研究(122868)
- 家(108152)
- 国家(107406)
- 科学基金(92401)
- 社会(84259)
- 社会科(80100)
- 社会科学(80083)
- 基金项目(64405)
- 省(61024)
- 自然(55827)
- 教育(54859)
- 自然科(54643)
- 自然科学(54629)
- 自然科学基金(53626)
- 划(51846)
- 资助(49818)
- 编号(46810)
- 发(38319)
- 重点(37952)
- 成果(37939)
- 国家社会(37204)
- 部(37181)
- 创(33775)
- 课题(33541)
- 中国(32976)
- 教育部(32582)
- 发展(32019)
- 期刊
- 济(141648)
- 经济(141648)
- 研究(85475)
- 中国(51205)
- 财(37133)
- 管理(35927)
- 科学(35479)
- 学报(34688)
- 农(34336)
- 大学(27295)
- 学学(25536)
- 经济研究(25355)
- 教育(24305)
- 融(24121)
- 金融(24121)
- 农业(23565)
- 财经(21526)
- 技术(20968)
- 业经(20030)
- 问题(19686)
- 经(18944)
- 贸(17183)
- 国际(15758)
- 世界(15709)
- 技术经济(13473)
- 业(13447)
- 统计(12835)
- 现代(12151)
- 资源(11636)
- 策(11474)
共检索到3953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许静 杨永春
通过构建熵值—突变级数模型,从4个维度分解并综合测算2013—2017年我国西部地区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经济全球化水平;运用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ESTDA)方法分析其时空分异格局和趋势演化特征;采用动态面板广义矩(GMM)方法,从5个层面探测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13—2017年,西部地区城市经济全球化水平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城市间空间差异显著,具有明显的行政指向性和地域分异性特征,研究区部分边境城市、省会城市/直辖市的外贸全球化和开放全球化水平较高,旅游全球化水平较高以上的城市多位于研究区西北部、北部和南部,外资全球化水平呈现出由西北向东南递减且呈组团分布;(2)城市经济全球化水平在空间呈集聚分布且在发展中具有较强的空间依赖,局部空间关联格局稳定性较高,大部分空间关联类型的转移表现出一定的跃迁惰性;(3)两阶段系统GMM估计结果表明城镇化率、公共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占比、公共财政支出中科技支出占比、GDP和货运量对我国西部城市经济全球化水平具有正向影响。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张辉 易天 唐毓璇
现阶段,"一带一路"作为重要的对外开放政策,是中国主动作为参与构建的国际经济合作共赢平台。不同于以往的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是由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主动倡议的,这一国际合作平台的提出,一方面是基于中国经济的性质与发展阶段;另一方面也是基于特殊的国际经济背景,具有历史必然性。"一带一路"的提出将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引领全球化形成新的发展格局。同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长时间、高速度的增长,在这一过程中,积累了诸多方面的发展经验。在新型全球化格局中,沿线的国家和地区可以借鉴中国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工业化、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等方面的经验,获得经济发展的新思路与新契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段晓华
"一带一路"建设开创了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挑战与机遇并存。借助"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路径主要有:积极缓解全球经济市场化发展所产生的供需矛盾;积极推动区域间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平衡发展;加快实现国际产业分工合作格局的优化升级;促进金融资本的全球均衡配置;促进国际贸易的长期健康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瑶雯 莫敏 范祚军
文章基于"一带一路"的政策背景,对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国家双向投资及其便利化现状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构建投资便利化指标评价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测算2011—2015年中国与东盟十国的投资便利化水平。结果表明:各研究对象的投资便利化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新加坡、马来西亚的投资便利化程度较高,中国、泰国、印度尼西亚、文莱与菲律宾的投资便利化程度一般,越南、老挝、柬埔寨与缅甸的投资便利化程度偏低。
关键词:
投资便利化 主成分分析 中国-东盟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何旺旺 张竣哲 夏维力
当前世界经济治理面临着全球化再平衡的挑战,在国际霸权政治、多极化趋势影响及现有的国际经济发展模式、全球化产业布局的大环境下,不同国家、经济体在国际分工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导致了国际金融、贸易、资产市场的结构性失衡,全球经济治理需要新的主导与引领者。自2013年起,中国开始提出并推进“一带一路”倡议,通过构建新型的国际关系与国际合作,为全球经济失衡创造性地提供新发展思路,同时也为全球经济治理模式与路径提出了中国方案,在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产业结构重新布局及金融资本贸易融通等多个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是解决当下全球经济失衡问题的重要模式与路径。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经济治理 中国方案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琳 朱璇
“一带一路”为西部物流枢纽节点城市带来了重要发展机遇,定量评估和考察物流效率并剖析其影响因素对推动物流枢纽节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SBM-DEA模型测度了西部地区13个物流枢纽节点城市物流效率,而后构建了空间杜宾模型考察了物流效率的影响因素和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结果显示:西部13个物流枢纽节点城市的物流效率存在明显差异;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干预、对外开放度能够显著提升物流效率。从空间计量模型的结果来看,本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能够显著提升周边地区的物流效率;城镇化不仅会降低本地的物流效率,还会抑制周边地区的物流效率;同样,政府干预也会降低周边地区的物流效率。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制定和完善物流产业发展规划、提供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加强物流人才培养和引进等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郑涛 左健 韩楠
本文结合新结构经济学理论从制造业选择与比较优势角度解释了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并利用2004~2012年中西部地区4个省份的经济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此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由于中西部地区制造业选择背离了自身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导致中西部的制造业企业缺乏竞争力,进而造成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以此为基础阐述在东南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背景下"一带一路"战略为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并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提出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新结构经济学 制造业 产业转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雷德雨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我国与沿线区域经济贸易联系进一步扩大、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在深入分析"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西部地区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历史机遇、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本文从西部地区在"一带一路"建设总体格局的定位出发,根据西部地区比较优势提出了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拓展西部地区经济空间的策略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雷德雨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我国与沿线区域经济贸易联系进一步扩大,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在深入分析"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西部地区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历史机遇、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文章从西部地区在"一带一路"建设总体格局的定位出发,根据西部地区比较优势提出了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拓展西部地区经济空间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西部经济发展 对外开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欧阳琳 洪敏 陈政 陈国生 刘军林
“一带一路”是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战略,它的着力点在于推行开放型经济,实现各国互联互通。在此背景下,本文构建了开放规模与程度的单一维度指标评价体系,然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湖南开放性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1)近几年湖南开放性水平提升较快,除少数地区外,大部分地区的开放性水平增长率都在10%以上;(2)湖南各地区开放性水平基本上由东向西逐步递减;(3)永州、怀化地区开放性水平增长速度排在全省前列,其开放性水平增长的源泉主要来自货物进出口量与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的增长。此外,本文还构建了开放性水平影响湖南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模型,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开放性水平对湖南省各地区的经济增长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平均意义上开放性水平每上升1%,地区经济增长0.146%。最后,本文提出了通过改善营商环境、继续推进友好城市建设、继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建议,以此来推进湖南开放型经济。
关键词:
“一带一部” 开放型经济 评价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欧阳琳 洪敏 陈政 陈国生
一带一路是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战略,它的着力点在于推行开放型经济,实现各国互联互通。文章构建了开放规模与程度的单一维度指标评价体系,然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湖南开放型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1)近几年湖南开放型水平提升较快,除少数地区外,大部分地区的开放型水平增长率都在10%以上;(2)湖南各地区开放型水平基本上由东向西逐步递减;(3)永州、怀化地区开放型水平增长速度排在全省前列,其开放型水平增长的源泉主要来自货物进出口量与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的增长。构建了开放型水平影响湖南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模型,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开放型经济 评价 经济增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嗜成 万月
"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主要是互联互通和产能合作。产能合作是发挥中国与东盟各自的比较优势,而非简单的落后产能的转移。中国—东盟产能合作的目标是构造一个地区的价值链,让更多的国家融入到全球价值链中,促进中国与东盟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业园区是产能合作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产业园区建设实现产业聚集效应,带动当地产业的协同发展,是一种有效地产能合作模式,在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中占据重要地位。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产能合作蕴含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欧阳华
近年来,中国对外投资进入稳步调整期,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对外投资合作面临巨大的机遇。但同时,世界经济复苏之路曲折艰难、"逆全球化"思潮涌动、地缘政治风险增加等问题也使中国对外投资合作面临各种挑战。纵观国内外形势,中国当下应稳步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合作、加强国际产能合作、聚焦热点进行对外投资并购、快速有序发展对外承包工程、加快中国服务"走出去"的步伐,使中国对外投资合作保持健康有序的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丁国蕾 王晓光
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东西双向全面开放的新阶段。选取2013年与2017年我国36个大中城市进出口额占经济总量的百分比作为经济开放水平指标,并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了"一带一路"建设中向西开放政策对中西部内陆城市经济开放水平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建设前,我国中西部内陆城市经济开放水平低于东南沿海城市44.5个百分点,"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年来,我国经济整体的开放水平受外围环境影响下降了17.5个百分点,但向西开放促进我国中西部内陆城市经济开放水平提高了11.2个百分点,最终我国中西部内陆城市经济开放水平仅下降6.3个百分点。"一带一路"建设有效促进了我国中西部内陆城市的经济开放水平,从而缩小与东南部沿海城市经济开放水平的差距。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向西开放 内陆城市 双重差分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梅赞宾 汝宜红 宋志刚
国际物流是一种以商业存在方式而输出的服务贸易,网络化是国际物流运作的内在要求和外在表现。现阶段,中国物流企业主要采取"追随客户"的策略实现国际化,但在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着缺乏战略规划和统筹、海外经营规模偏小、整体运营水平不高等问题。当前,国内物流企业应抓住"一带一路"建设契机,采取"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的"三步走"战略,加快构建从追逐贸易流向转向以完成工程承包、生产制造业等海外项目任务为主导的海外网络布局,并通过资产设施注入和网络功能完善等完成业务属地化,最终通过管理国际化实现业务、人员、信息等物流要素经营的全球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