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80)
- 2023(11105)
- 2022(9274)
- 2021(8555)
- 2020(6950)
- 2019(15554)
- 2018(14879)
- 2017(27881)
- 2016(14256)
- 2015(15950)
- 2014(14883)
- 2013(14741)
- 2012(13433)
- 2011(12480)
- 2010(12202)
- 2009(11302)
- 2008(10885)
- 2007(9265)
- 2006(8181)
- 2005(7513)
- 学科
- 济(67292)
- 经济(67234)
- 管理(35440)
- 业(30073)
- 方法(27067)
- 数学(23926)
- 数学方法(23721)
- 贸(23609)
- 贸易(23597)
- 易(22943)
- 企(22774)
- 企业(22774)
- 中国(20620)
- 农(15870)
- 地方(15726)
- 财(12533)
- 业经(12378)
- 关系(11822)
- 学(11366)
- 环境(11125)
- 制(10451)
- 融(10279)
- 金融(10278)
- 农业(10237)
- 出(10166)
- 银(9561)
- 银行(9554)
- 地方经济(9433)
- 行(9340)
- 发(8637)
- 机构
- 大学(201545)
- 学院(200825)
- 济(97314)
- 经济(95923)
- 研究(76449)
- 管理(72337)
- 理学(62662)
- 理学院(61918)
- 管理学(60900)
- 管理学院(60539)
- 中国(58216)
- 科学(42725)
- 京(42407)
- 财(40424)
- 所(37420)
- 研究所(34166)
- 财经(32970)
- 中心(32907)
- 经济学(32629)
- 经(30401)
- 经济学院(29596)
- 院(28333)
- 农(27716)
- 江(27295)
- 范(27133)
- 北京(27013)
- 师范(26938)
- 财经大学(24773)
- 业大(24686)
- 科学院(23281)
- 基金
- 项目(137102)
- 科学(110293)
- 基金(103341)
- 研究(102115)
- 家(90452)
- 国家(89858)
- 科学基金(76876)
- 社会(69508)
- 社会科(66279)
- 社会科学(66266)
- 基金项目(53198)
- 省(49656)
- 自然(46675)
- 教育(46021)
- 自然科(45678)
- 自然科学(45666)
- 自然科学基金(44832)
- 划(42891)
- 资助(41964)
- 编号(39008)
- 部(31861)
- 重点(31818)
- 发(31483)
- 成果(31046)
- 国家社会(31020)
- 中国(28950)
- 创(28694)
- 教育部(27837)
- 课题(27451)
- 创新(27047)
共检索到3040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程中海 冯梅 袁凯彬
通过运用分位数引力模型研究了中国对中亚区域对外直接投资的能源进口贸易效应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中国与中亚区域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与能源进口之间存在显著的替代效应;人均收入水平对能源进口贸易的促进作用呈"U"型特征,能源进口产品从初级产品规模扩张向高附加值产品提质转变;地理距离对能源进口的负面影响随着条件分位点的提高呈现下降趋势,贸易投资便利化将弱化距离成本的影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程中海 冯梅 袁凯彬
通过运用分位数引力模型研究了中国对中亚区域对外直接投资的能源进口贸易效应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中国与中亚区域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与能源进口之间存在显著的替代效应;人均收入水平对能源进口贸易的促进作用呈"U"型特征,能源进口产品从初级产品规模扩张向高附加值产品提质转变;地理距离对能源进口的负面影响随着条件分位点的提高呈现下降趋势,贸易投资便利化将弱化距离成本的影响。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思奇
中亚是中国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核心区域。自"一带一路"推进以来,中国与中亚贸易有了长足发展,但各种非关税壁垒仍然制约着双边贸易畅通,贸易便利化有很大提升空间。本文运用GTAP模型研究得出贸易便利化水平提升将促进中国与中亚五国经济增长与社会福利增加,贸易条件改善;但除美国外的其他国家经济将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冲击。从产业层面来看,贸易便利化对矿产资源、纺织服装、轻型制造业及重型制造业部门产生较大影响。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冰 徐艳
中亚五国凭借丰富的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中国与其加强贸易合作的必要性。本文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基于产品技术含量的分类,根据中国和中亚五国的一般贸易额,分析了其贸易技术结构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双方贸易额虽然逐年增长,但整体规模较小且呈现地区间不平衡,中国对五国的出口技术结构以低技术、中技术产品为主,从五国进口的技术结构主要是资源性产品为主。未来,建议优化双方贸易产品结构,促进双方贸易结构多元化,并加快建设中国—中亚五国贸易自由区,为双方贸易合作升级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谭晶荣 王丝丝 陈生杰
文章采用1995-2013年的农产品贸易数据,分析了中国与中亚五国主要农产品贸易现状及其结构,并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与中亚五国主要农产品贸易潜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文章就中国与中亚五国如何进一步开展合作,以便更大程度地提升双边农产品贸易的潜力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洪秋妹
文章首先从贸易规模及结构两方面分析了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农产品贸易现状,其次在引力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一带一路"政策变量,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农产品贸易增幅较大,但总量仍偏低,且进出口结构和市场结构有待进一步完善;"一带一路"倡议有利于促进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农产品贸易;国内生产总值、人口数量、人均GDP差额、物理距离、农业增加值占比以及两国是否接壤会对农产品贺易产生影响。最后,为更好地促进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农产品贸易,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亚五国 农产品贸易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刁莉 邓春慧 李利宇
基于地理环境、自然禀赋以及与中国贸易的互补性等因素,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算了2001-2016年我国对西亚六国的贸易潜力和贸易效率。研究显示:进出口国的人均GDP和进口国的人口规模可以促进我国对西亚六国的出口贸易;区域贸易协定、基础设施水平和政府效率等因素对贸易非效率有重要影响。由此建议我国对西亚国家贸易中,应有针对性地出口,进一步推进地区合作平台建设、重视港口利用、开展执法合作,并警惕贸易风险。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立卓 刘雪娇 余稳策
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是提升我国对外开放水平、促进沿线地区共同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中亚地区1毗邻我国,自古就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近年来双方经贸关系不断发展,合作潜力巨大。该文通过对中国与中亚三国2贸易发展现状、总体贸易互补性、产业间贸易互补性和产业内贸易互补性的分析,发现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间和产业内的贸易互补性都较强,贸易潜力大。为充分挖掘中国与中亚国家间的贸易潜力,应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进一步优化双边贸易结构、拓展双边经贸关系、创新政府间合作和交流机制、加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积极构建自贸区和经贸合作区。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葛涛 李金叶
借鉴Hummels&Klenow(胡梅尔斯和克莱诺,2005)的三元边际分解框架,采用2003年2015年国际贸易数据,考察"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进口中亚农产品三元边际的特征事实和影响因素。从总体特征来看,拓展边际是中国对中亚进口增长的主要方式,价格边际贡献次之,数量边际反而有所下降。从动态分布演进来看,中国从中亚国家进口农产品的拓展边际有所提高,但国家间差距呈波浪上升状;价格边际从趋同到趋异,差异不断扩大;数量边际平稳与剧烈并存,变动趋势不一。从影响因素来看,特征变量对三元边际作用方向和作用强度不尽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中亚 农产品 三元边际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闫琰 王秀东
"一带一路"区域农业对接合作,有利于提升对接合作的针对性,充分发挥不同区域间的比较优势,实现优势互补,进而带动"一带一路"整体建设顺利推进,加快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合作关系的建立与发展。为此,在实地调研基础上,从河西地区与中亚五国农业发展的情况入手,分别分析两地区农业发展的特点和优势,厘清我国与中亚地区的农业合作现状,提出"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两地区的重点合作领域为以互补为主的农产品贸易领域合作、以当地农产品为基础的加工领域合作、以生物和灌溉技术为主的农业科技领域合作、以中方投资为主的农业金融领域合作、贯通农业整产业链的全面合作,为推动"一带一路"区域层面实现经贸对接合作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
河西地区 中亚 “一带一路” 农业合作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丽
自"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中国与中亚国家在能源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分析了中亚国家能源储备情况、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供需状况及能源合作现状,探讨了当前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如何深化双方能源合作,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国与中亚 能源合作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韩永辉 邹建华
引言"丝绸之路"是古代贯通中西方的主要商路,也是中国与西方世界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陆上丝绸之路跨越陇山山脉,穿过河西走廊,通过玉门关和阳关,抵达新疆,沿绿洲和帕米尔高原通过中亚、西亚和北非,最终抵达非洲和欧洲,亦称骆驼之路、沙漠之路、草原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则以中国东南沿海为起点,经东南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方慧
中亚各国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支点国家。近年来,中国不断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与中亚国家各自发展战略的对接,双方经贸合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与此同时,经贸合作的平台与机制建设也不断完善。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贸合作前途光明,未来可以在贸易投资、互联互通、能源开发、产能合作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亚国家 经贸合作 机制建设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宋晓东
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服务贸易成为中国国际贸易发展新的增长点,"一带一路"战略为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中国服务贸易尽管规模较大,但还存在开放度不高、贸易竞争力行业差别大等问题,未来在运输服务、旅游服务、建筑服务、通信服务、金融服务、保险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技术专利使用费和特许费服务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当前应着力促进服务贸易优势行业发展;推进中西部服务贸易发展,改善地区发展不平衡状况;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推动金融服务贸易发展;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扩大旅游服务贸易出口。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服务贸易 贸易竞争力 比较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