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66)
2023(12845)
2022(10547)
2021(9808)
2020(7721)
2019(17181)
2018(16588)
2017(30809)
2016(15894)
2015(17748)
2014(16838)
2013(16602)
2012(15245)
2011(14217)
2010(14096)
2009(13501)
2008(12869)
2007(11102)
2006(10338)
2005(9594)
作者
(43161)
(36109)
(35978)
(34537)
(23128)
(17124)
(16210)
(13882)
(13787)
(12745)
(12599)
(11914)
(11514)
(11464)
(11278)
(11210)
(10712)
(10421)
(10355)
(9756)
(9072)
(8760)
(8552)
(8375)
(8198)
(8135)
(7787)
(7481)
(7148)
(6995)
学科
(88231)
经济(88160)
管理(42680)
(37174)
(29344)
企业(29344)
方法(28814)
数学(25374)
数学方法(25147)
中国(24324)
(20031)
地方(20007)
业经(17153)
(16149)
贸易(16136)
(15705)
(15237)
(14627)
(14556)
地方经济(13660)
农业(13062)
环境(12690)
(12381)
金融(12379)
(11803)
银行(11799)
(11735)
(11524)
(11069)
关系(10724)
机构
学院(230116)
大学(229687)
(112134)
经济(110351)
研究(86943)
管理(83372)
理学(71167)
理学院(70375)
管理学(69318)
管理学院(68869)
中国(66931)
(49172)
(48335)
科学(46603)
(42215)
财经(39137)
研究所(37969)
中心(37487)
经济学(37184)
(35754)
经济学院(33179)
(32619)
(31491)
北京(31223)
(30672)
师范(30468)
(30453)
财经大学(29061)
业大(27008)
(25940)
基金
项目(148438)
科学(119070)
研究(113679)
基金(110438)
(95370)
国家(94642)
科学基金(81118)
社会(77702)
社会科(73774)
社会科学(73756)
基金项目(55993)
(54450)
教育(51730)
自然(47265)
自然科(46199)
自然科学(46188)
(46138)
自然科学基金(45368)
资助(44946)
编号(44305)
成果(36769)
(34335)
重点(34151)
国家社会(34102)
(34100)
课题(31727)
(30727)
中国(30561)
教育部(30470)
(29397)
期刊
(131813)
经济(131813)
研究(77321)
中国(46129)
(36337)
管理(33540)
科学(30980)
学报(30166)
(29914)
大学(24397)
教育(24289)
经济研究(23914)
学学(22881)
(22790)
金融(22790)
财经(20731)
农业(20641)
技术(19479)
业经(18954)
(18189)
问题(16967)
(16733)
世界(15155)
国际(15140)
技术经济(12374)
统计(11507)
(11070)
经济问题(10367)
(10173)
现代(10091)
共检索到3601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段晓华  
"一带一路"建设开创了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挑战与机遇并存。借助"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路径主要有:积极缓解全球经济市场化发展所产生的供需矛盾;积极推动区域间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平衡发展;加快实现国际产业分工合作格局的优化升级;促进金融资本的全球均衡配置;促进国际贸易的长期健康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何旺旺   张竣哲   夏维力  
当前世界经济治理面临着全球化再平衡的挑战,在国际霸权政治、多极化趋势影响及现有的国际经济发展模式、全球化产业布局的大环境下,不同国家、经济体在国际分工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导致了国际金融、贸易、资产市场的结构性失衡,全球经济治理需要新的主导与引领者。自2013年起,中国开始提出并推进“一带一路”倡议,通过构建新型的国际关系与国际合作,为全球经济失衡创造性地提供新发展思路,同时也为全球经济治理模式与路径提出了中国方案,在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产业结构重新布局及金融资本贸易融通等多个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是解决当下全球经济失衡问题的重要模式与路径。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悦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贸易治理失衡表现日益突出,对经济全球化提出严峻挑战。"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付诸实践为全球贸易治理提供新平台,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向包容性发展,并推动改善多边贸易体制的制度非中性特点。中国应在夯实经贸合作的基础上,推动"一带一路"机制化建设,构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自由贸易区群,从而提升在全球贸易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进而推进全球贸易治理向更为公平、合理的方向演进。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玫  
全球化带来了世界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但当前"全球化逆转""全球化逆动"等一些热点问题也给理论和实践带来了很多挑战。通过梳理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国际背景,指出了"一带一路"现有研究中的误区;提出了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路径选择,即蓝海全球化与陆路全球化。最后提出应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分梯度推进全球治理:首先要平稳度过经济周期的调整阶段,提升对外投资和引进外资协同发展的新优势;继而构建由中国主导的话语体系,探索国际认可的全球治理方案;最终提升区域内互联互通,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终目标。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梅赞宾  汝宜红  宋志刚  
国际物流是一种以商业存在方式而输出的服务贸易,网络化是国际物流运作的内在要求和外在表现。现阶段,中国物流企业主要采取"追随客户"的策略实现国际化,但在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着缺乏战略规划和统筹、海外经营规模偏小、整体运营水平不高等问题。当前,国内物流企业应抓住"一带一路"建设契机,采取"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的"三步走"战略,加快构建从追逐贸易流向转向以完成工程承包、生产制造业等海外项目任务为主导的海外网络布局,并通过资产设施注入和网络功能完善等完成业务属地化,最终通过管理国际化实现业务、人员、信息等物流要素经营的全球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倩  
近年来,河南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紧抓一带一路机遇,农产品出口持续增长,农业对外投资合作稳步提升。但是河南农业经济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通过促进河南农业企业对外投资与合作、发挥中欧班列(郑州)独特优势和战略通道作用、利用跨境电商助力现代农业发展,寻求河南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从而提升河南农业整体竞争力。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姚  
在“一带一路”的桥梁沟通下,新时代的中国在经济建设层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深入探究“一带一路”背景下东北地区经济建设的实现路径,应当从区域、政策、社会三重维度推动新时代东北地区经济的有序建设。这不仅是不断推进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国在立足新阶段的基础上继续向第2个百年目标不断进取的必由之路。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高燕  
"一带一路"是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提出的一个新经济发展理念,它的出现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轨道起着重要作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不仅仅是靠国内市场,想要更好地发展必须插上翅膀走出去,这个翅膀就是"一带一路"。如今,"一带一路"发展已经6年了,各省都积极结合自身优势,借着"一带一路"的春风,大力发展"一带一路"国际经贸合作,为自身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并取得了可观的成绩。四川作为西部内陆中心省份,地处西部中心,有着优越的接东连西、承南启北的地理位置,在"一带一路"新丝绸之路发展中积极参与,"蓉欧"快铁等主要对外交通线路的发展使四川不断地与世界接轨。由于没有较好的发展经验可以借鉴参考,并受历史发展思想制约,四川"一带一路"发展成绩与东中部相比,仍有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实力,借鉴东中部"一带一路"成功发展经验,结合自身条件,制定适合自身的"一带一路"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路径,主要采取以点带面、片区抱团为主要发展路径。因此,文章从现实意义出发,以实际数据、省情为基础,提出适合四川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路径,以期为四川地区经济发展提供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许静  杨永春  
通过构建熵值—突变级数模型,从4个维度分解并综合测算2013—2017年我国西部地区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经济全球化水平;运用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ESTDA)方法分析其时空分异格局和趋势演化特征;采用动态面板广义矩(GMM)方法,从5个层面探测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13—2017年,西部地区城市经济全球化水平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城市间空间差异显著,具有明显的行政指向性和地域分异性特征,研究区部分边境城市、省会城市/直辖市的外贸全球化和开放全球化水平较高,旅游全球化水平较高以上的城市多位于研究区西北部、北部和南部,外资全球化水平呈现出由西北向东南递减且呈组团分布;(2)城市经济全球化水平在空间呈集聚分布且在发展中具有较强的空间依赖,局部空间关联格局稳定性较高,大部分空间关联类型的转移表现出一定的跃迁惰性;(3)两阶段系统GMM估计结果表明城镇化率、公共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占比、公共财政支出中科技支出占比、GDP和货运量对我国西部城市经济全球化水平具有正向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静  徐曼  
当前,世界经济仍未从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阴影中走出,经济增速低迷,贸易自由化受阻,南北差距显著,利益分配差距悬殊。全球经济格局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并存在发展模式中的增长动力不足、合作模式中的失衡现象突出、治理模式中的变革能力落后等问题。本文认为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塑造新型全球经济格局带来新契机,通过构建与时俱进、创新绿色的全球经济发展体系,公平包容、互联互通的全球经济合作体系,互利共赢、协同发展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为重构全球经济格局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案。世界各国应就共建共享、合作共赢这一发展理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志中  
传统的全球贸易治理体系由美国等发达国家掌控,受霸权主义、单边行动影响,应对经济全球化问题步履维艰。在自身经济增长乏力、民主制度和发展模式逐步暴露不足的情况下,美国等发达国家参与全球贸易治理的意愿有所下降。目前,全球贸易治理处于比较严重的"治理困境"和"治理赤字"状况,全球性贸易问题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构建更加均衡普惠的全球贸易治理模式,这种全球贸易治理新模式的宗旨是共同治理,实现各国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贸易治理理念和共建"一带一路"的国际实践将有助于解决当前全球贸易治理的失灵、失衡和失序问题。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华芹  
"一带一路"是一种精神、两大支柱。一种精神就是丝路精神,是互利共赢、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理念。两大支柱就是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这是原丝绸之路的两大功能。我们要提升自己的软实力,这是以前我们单方推动区域经济合作或者经贸合作所不同的地方,也是未来"一带一路"建设非常重要的方面。从经济角度来看,"一带一路"提出确实有非常深刻的经济背景,就是我们国家进入新常态。现在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鲁瑞芸  郭斯炜  彭仁星  
随着双循环新发展战略的提出,湖北省除了利用好国内市场外,还要密切关注国际市场动态,更高效地嵌入全球价值链,实现产业集群的成功转型升级。本文通过分析湖北省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以及参与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发现湖北省在全球化过程中所面临的集群同质化、资金政策支持不足等问题,并从建设湖北省优势品牌、打造连通平台和完善政策资金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对策。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张辉  易天  唐毓璇  
现阶段,"一带一路"作为重要的对外开放政策,是中国主动作为参与构建的国际经济合作共赢平台。不同于以往的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是由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主动倡议的,这一国际合作平台的提出,一方面是基于中国经济的性质与发展阶段;另一方面也是基于特殊的国际经济背景,具有历史必然性。"一带一路"的提出将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引领全球化形成新的发展格局。同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长时间、高速度的增长,在这一过程中,积累了诸多方面的发展经验。在新型全球化格局中,沿线的国家和地区可以借鉴中国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工业化、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等方面的经验,获得经济发展的新思路与新契机。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玫  
全球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在竞合格局中如何克服世界经济失衡问题。文章通过分析"一带一路"战略,梳理出"一带一路"治理的内在逻辑,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治理模式——蓝海全球化与陆路全球化。"一带一路"倡议搭建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产能输出的平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以进行产业对接和生产要素资源整合。从目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来看,TPP和TTIP导致中国依托海路的"资源—加工—消费"模式的蓝海全球化受阻,而陆路全球化经过中亚和中东欧,直通欧洲,北接俄罗斯,南下海湾地区,将会形成新的全球治理格局。在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策略层面,文章提出了构建大区域竞合格局、分层次承接产业转移和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