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02)
2023(13610)
2022(11316)
2021(10470)
2020(8612)
2019(19654)
2018(19200)
2017(36344)
2016(19035)
2015(21507)
2014(21273)
2013(20937)
2012(19734)
2011(18237)
2010(18656)
2009(17364)
2008(16966)
2007(15249)
2006(14003)
2005(12970)
作者
(52950)
(44257)
(44000)
(42100)
(28523)
(21019)
(20005)
(17012)
(16822)
(15950)
(15304)
(14525)
(14379)
(14318)
(14017)
(13667)
(13209)
(12848)
(12768)
(12328)
(11468)
(10653)
(10631)
(10264)
(10045)
(10012)
(9579)
(9427)
(8841)
(8656)
学科
(100299)
经济(100149)
管理(52201)
(47376)
(37727)
企业(37727)
方法(33384)
数学(28908)
数学方法(28591)
中国(28269)
(25543)
贸易(25525)
(24781)
(23982)
地方(23453)
业经(19147)
(18922)
(17711)
(16580)
农业(15181)
(14972)
地方经济(14804)
(14507)
金融(14505)
(14372)
银行(14365)
(14011)
环境(13600)
关系(13384)
(13318)
机构
学院(278267)
大学(276989)
(135284)
经济(132865)
研究(104895)
管理(102094)
理学(86248)
理学院(85282)
管理学(84017)
管理学院(83472)
中国(80853)
(60181)
(58545)
科学(55977)
(51923)
财经(46674)
研究所(46416)
中心(45539)
经济学(43393)
(42472)
(41997)
经济学院(38770)
(38252)
北京(38022)
(37591)
(37414)
师范(37193)
财经大学(34263)
(33077)
业大(32496)
基金
项目(172017)
科学(137257)
研究(132945)
基金(126631)
(108280)
国家(107449)
科学基金(91895)
社会(88246)
社会科(83731)
社会科学(83716)
基金项目(64055)
(63840)
教育(60818)
自然(54312)
(53840)
编号(53357)
自然科(53063)
自然科学(53049)
资助(52980)
自然科学基金(52106)
成果(45210)
(39912)
(39689)
重点(39111)
课题(38296)
国家社会(37652)
(35386)
教育部(35241)
(34736)
中国(34453)
期刊
(162118)
经济(162118)
研究(95771)
中国(59345)
(43921)
管理(41768)
(37002)
科学(35368)
学报(33871)
教育(31484)
(30721)
金融(30721)
经济研究(28715)
大学(27306)
学学(25330)
农业(25293)
技术(24396)
业经(24233)
财经(24162)
(24052)
国际(22449)
问题(21558)
(21111)
世界(18746)
技术经济(14996)
(13927)
统计(13516)
(13220)
论坛(13220)
商业(13039)
共检索到4508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立新  
2019年10月25日《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合作协定》(简称《协定》)正式生效,中国-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合作迈入了新进程。双方的合作,不仅能够促进能源贸易投资的扩大,还能够改善中国外贸环境以及开拓去产能新市场。然而欧亚经济联盟内部向心力不强,经济发展后劲不足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干预,对双方经贸合作的成效、规模和深度均有不利影响。因此,中国应该加速推进中国-欧亚经济联盟能源合作共同体建设,加强双边经贸合作与"一带一路"战略的对接以及以《协定》为基础加速推进双边自贸区谈判,进而不断拓展双边经贸合作空间。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杨文兰  陈迁影  
"一带一盟"对接促进了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关系发展,但综合分析双边经贸发展的实际,还存在许多制约因素。未来,双方应以"能矿资源"为重点、以"交通运输"为基础,充分挖掘农业领域的合作潜力、发挥文化教育合作的张力、激发跨境旅游的活力,共同促进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合作跨越式发展。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金钢  黎鹏  
近年来,中印经济快速增长,但双边贸易规模与各自的经济规模相比却严重不匹配。这说明,两国之间的贸易合作还存在一些障碍。中印都面临发展国内经济的重大任务,保持经济高速增长是两国深化贸易合作最原始、最根本的动力,双方如果能加强战略磋商和政策协调,实现"一带一路"战略与印度发展计划的对接,着力打造双边新型经济共同体,就可以推动双边贸易迈上新的台阶,促进国内经济更好发展,也能为世界经济的稳定提供强大动力。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京华  全毅  
改革开放以来,得益于贸易结构的互补性,福建与西亚的双边贸易迅速增长,投资合作不断深化,双边经贸关系日益密切,尤其在能源合作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福建应抢抓机遇,深入研判西亚地区的营商环境和经贸合作存在的挑战,结合福建与西亚各国的经济优势,从经贸合作的重点领域入手,通过细分市场,以人文交流促经贸交流,创新产能合作新模式,谱写福建与西亚在经贸合作领域新的辉煌篇章。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京华  全毅  
改革开放以来,得益于贸易结构的互补性,福建与西亚的双边贸易迅速增长,投资合作不断深化,双边经贸关系日益密切,尤其在能源合作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福建应抢抓机遇,深入研判西亚地区的营商环境和经贸合作存在的挑战,结合福建与西亚各国的经济优势,从经贸合作的重点领域入手,通过细分市场,以人文交流促经贸交流,创新产能合作新模式,谱写福建与西亚在经贸合作领域新的辉煌篇章。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文瑞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一带"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路"即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该战略从海上、陆地两条线路贯通亚欧大陆,涵盖东南亚经济、东北亚经济,并最终融合在一起通向欧洲,形成欧亚大陆经济整合的大趋势,其目的在于在通路、通航的基础上通商,形成和平与发展新常态。中国和欧盟是该战略路线图上两大重要经济体,"一带一路"有利于中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好  王耀华  刘志超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中国-东盟经贸关系的深化提供了重要的合作平台。广西利用毗邻东盟的区位优势,以深化与东盟的经贸合作为重点,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基于"重点市场+重点产业"的划分导向,以双边贸易额、投资合作度、五通综合优势三个维度为划分依据,综合分析得出:越南和马来西亚应该是广西最优先发展的重点市场;借助产业贸易互补指数的实证分析,发现农产品、机械、电子应该是广西与越南、马来西亚优先合作的重点产业。"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应采取通推结合、差异化发展、资本产业跨界融合等策略,深入推进与越南、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的示范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旦志红  何伦志  
面对当今世界区域贸易日益活跃,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达成"一带一盟"建设对接合作共识。双方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为支点,以贸易领域为双方优先对接合作内容之一,为区域经济发展培育新增长点,推进欧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本文通过贸易互补性指数、贸易结合度指数等所构建的体系,多维剖析了双方经济开放度、贸易竞争力、贸易商品互补性、贸易亲疏关系等的基础与现状。分析结果显示欧亚经济联盟的开放型经济为加强双方贸易对接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双方贸易商品的高互补性明确了双方合作大于竞争的贸易关系,应以双方互补性极强的SITC3(矿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旦志红  何伦志  
面对当今世界区域贸易日益活跃,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达成"一带一盟"建设对接合作共识。双方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为支点,以贸易领域为双方优先对接合作内容之一,为区域经济发展培育新增长点,推进欧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本文通过贸易互补性指数、贸易结合度指数等所构建的体系,多维剖析了双方经济开放度、贸易竞争力、贸易商品互补性、贸易亲疏关系等的基础与现状。分析结果显示欧亚经济联盟的开放型经济为加强双方贸易对接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双方贸易商品的高互补性明确了双方合作大于竞争的贸易关系,应以双方互补性极强的SITC3(矿物燃料及润滑油)为重点,促进欧亚经济联盟向中国出口的贸易关系的进一步提升,并以此平衡中国东、西部经济开放的程度,推动中国外贸供给侧改革,引导我国外贸产业由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向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生产的转型,繁荣欧亚区域贸易。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吴芳  
近年来,中国和东南亚新兴市场经贸合作往来频繁,发展十分迅速。这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双方对接更加顺畅,基础设施建设和金融体系保障更加有力,为双方经贸合作带来了新的需求,但也要看到双方经贸合作同样面临着非关税壁垒等问题。应进一步加强政治互信,结合双方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特点,提升经贸合作的针对性,推动双方经贸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孙长龙  
欧亚经济联盟拥有丰裕的资源禀赋及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中国与其开展经贸合作既是实现"一带一路"倡议和能源战略目标的重要一环,也是抵御欧美等西方国家经济冲击的重要抓手,还是改善中国贸易条件的需要。目前,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的经贸合作仍存在诸多障碍:一是欧亚经济联盟内部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二是外部环境压力将使欧亚经济联盟在夹缝中艰难求生。应以签订《欧亚经济联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经贸合作协定》为契机,在法制建设方面做好充分准备:坚持以经济为导向并积极引导"去政治化"、推进能源法制建设并积极构建欧亚能源共同体、完善现有法律框架以强化现有合作机制、以双边经贸协定为契机持续优化双边合作体系。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娇  李政军  
中非两国历来保持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友好伙伴关系,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中非两国坚持开放发展、互利共赢的经贸合作原则,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文简要概述了"一带一路"背景下中非经贸合作发展的现状,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中非经贸合作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进行了全面分析,构建了中非经贸合作的SWOT组合矩阵,并对中非经贸合作的战略选择提出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曾浩  徐雨婷  李亚男  
近年来中意的双边贸易合作逐年增加,两国经济发展逐步迈入全方面、多领域的新台阶。但意大利对华贸易呈现逆差趋势,中意双边贸易规模不平衡,而意大利于2019年成为首个加入"一带一路"G7国家,因此研究中意两国经贸合作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两国合作建议对减少贸易障碍,深化两国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中意两国经贸合作现状的基础上挖掘中意合作机遇、分析中意合作所存在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方慧  
中亚各国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支点国家。近年来,中国不断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与中亚国家各自发展战略的对接,双方经贸合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与此同时,经贸合作的平台与机制建设也不断完善。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贸合作前途光明,未来可以在贸易投资、互联互通、能源开发、产能合作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金瑞庭  
"一带一路"战略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前景广阔,同时也面临着发展阶段差异、利益诉求分化、合作层次较低、营商环境欠佳和制度建设滞后等问题。新时期,应从提升合作层次、推进重点领域合作、创新经贸投资方式和打造互惠合作"升级版"等方面来积极推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