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85)
- 2023(17046)
- 2022(14404)
- 2021(13477)
- 2020(11146)
- 2019(25652)
- 2018(25274)
- 2017(48108)
- 2016(25879)
- 2015(29116)
- 2014(28481)
- 2013(28058)
- 2012(25476)
- 2011(23108)
- 2010(22825)
- 2009(21045)
- 2008(20182)
- 2007(17429)
- 2006(15384)
- 2005(13785)
- 学科
- 济(105698)
- 经济(105583)
- 管理(69850)
- 业(65305)
- 企(53022)
- 企业(53022)
- 方法(46310)
- 数学(39794)
- 数学方法(39348)
- 中国(31418)
- 农(28461)
- 贸(27432)
- 贸易(27416)
- 易(26625)
- 财(24123)
- 业经(23526)
- 学(21968)
- 地方(20785)
- 农业(18711)
- 制(18605)
- 理论(17135)
- 环境(16184)
- 银(15845)
- 和(15822)
- 银行(15806)
- 融(15530)
- 金融(15528)
- 行(15165)
- 技术(15053)
- 务(14395)
- 机构
- 大学(362874)
- 学院(359616)
- 济(151086)
- 经济(148189)
- 管理(139044)
- 研究(127024)
- 理学(120501)
- 理学院(119171)
- 管理学(117030)
- 管理学院(116417)
- 中国(94195)
- 京(77606)
- 科学(76526)
- 财(66033)
- 所(63232)
- 研究所(57804)
- 农(55804)
- 中心(55525)
- 财经(53553)
- 业大(51546)
- 江(50545)
- 北京(49382)
- 经(48979)
- 范(48563)
- 师范(48147)
- 经济学(46597)
- 院(46466)
- 农业(43666)
- 经济学院(42077)
- 州(41086)
- 基金
- 项目(246798)
- 科学(194601)
- 研究(182292)
- 基金(180411)
- 家(157348)
- 国家(156115)
- 科学基金(133607)
- 社会(116201)
- 社会科(110161)
- 社会科学(110132)
- 基金项目(94893)
- 省(93414)
- 自然(85371)
- 自然科(83425)
- 自然科学(83405)
- 教育(83337)
- 自然科学基金(81879)
- 划(79359)
- 资助(74121)
- 编号(73649)
- 成果(60184)
- 重点(55562)
- 部(55173)
- 发(52965)
- 创(50979)
- 课题(50885)
- 国家社会(48600)
- 教育部(47690)
- 创新(47607)
- 科研(46936)
- 期刊
- 济(162885)
- 经济(162885)
- 研究(110462)
- 中国(67743)
- 学报(56432)
- 科学(52380)
- 农(51595)
- 管理(51497)
- 财(47943)
- 大学(43061)
- 教育(41592)
- 学学(40112)
- 农业(36407)
- 融(29981)
- 金融(29981)
- 技术(29800)
- 经济研究(28675)
- 业经(26063)
- 财经(25693)
- 贸(22830)
- 经(22115)
- 问题(22090)
- 国际(20300)
- 业(20095)
- 图书(19484)
- 世界(17865)
- 科技(16798)
- 技术经济(16614)
- 理论(16298)
- 版(15999)
共检索到5321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思奇
中亚是中国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核心区域。自"一带一路"推进以来,中国与中亚贸易有了长足发展,但各种非关税壁垒仍然制约着双边贸易畅通,贸易便利化有很大提升空间。本文运用GTAP模型研究得出贸易便利化水平提升将促进中国与中亚五国经济增长与社会福利增加,贸易条件改善;但除美国外的其他国家经济将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冲击。从产业层面来看,贸易便利化对矿产资源、纺织服装、轻型制造业及重型制造业部门产生较大影响。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冰 徐艳
中亚五国凭借丰富的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中国与其加强贸易合作的必要性。本文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基于产品技术含量的分类,根据中国和中亚五国的一般贸易额,分析了其贸易技术结构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双方贸易额虽然逐年增长,但整体规模较小且呈现地区间不平衡,中国对五国的出口技术结构以低技术、中技术产品为主,从五国进口的技术结构主要是资源性产品为主。未来,建议优化双方贸易产品结构,促进双方贸易结构多元化,并加快建设中国—中亚五国贸易自由区,为双方贸易合作升级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谭晶荣 王丝丝 陈生杰
文章采用1995-2013年的农产品贸易数据,分析了中国与中亚五国主要农产品贸易现状及其结构,并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与中亚五国主要农产品贸易潜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文章就中国与中亚五国如何进一步开展合作,以便更大程度地提升双边农产品贸易的潜力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洪秋妹
文章首先从贸易规模及结构两方面分析了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农产品贸易现状,其次在引力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一带一路"政策变量,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农产品贸易增幅较大,但总量仍偏低,且进出口结构和市场结构有待进一步完善;"一带一路"倡议有利于促进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农产品贸易;国内生产总值、人口数量、人均GDP差额、物理距离、农业增加值占比以及两国是否接壤会对农产品贺易产生影响。最后,为更好地促进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农产品贸易,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亚五国 农产品贸易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程中海 冯梅 袁凯彬
通过运用分位数引力模型研究了中国对中亚区域对外直接投资的能源进口贸易效应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中国与中亚区域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与能源进口之间存在显著的替代效应;人均收入水平对能源进口贸易的促进作用呈"U"型特征,能源进口产品从初级产品规模扩张向高附加值产品提质转变;地理距离对能源进口的负面影响随着条件分位点的提高呈现下降趋势,贸易投资便利化将弱化距离成本的影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程中海 冯梅 袁凯彬
通过运用分位数引力模型研究了中国对中亚区域对外直接投资的能源进口贸易效应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中国与中亚区域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与能源进口之间存在显著的替代效应;人均收入水平对能源进口贸易的促进作用呈"U"型特征,能源进口产品从初级产品规模扩张向高附加值产品提质转变;地理距离对能源进口的负面影响随着条件分位点的提高呈现下降趋势,贸易投资便利化将弱化距离成本的影响。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程欣
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环节。提高我国贸易便利化水平,应加大与周边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合作,充分利用丝路基金和亚投行两大平台,助推沿线尤其是西部周边国家提升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在互联互通中实现互利共赢;构筑高效便捷的通关便利化改革通道,改变各自为政的局面,积极创新通关模式,保障国际通道畅通;完善有利于贸易便利化的制度环境,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并与"一带一路"沿线贸易伙伴国协同联动,执法互助,监管互认,逐步消除投资和贸易壁垒;提高信息技术水平,在口岸建设和海关管理中实现智能联动与自动处理,同时推动跨境光缆等通信干线网络建设,加强信息联通;主动参与多边贸易谈...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樊兢
本文首先构建一套RCEP成员国贸易便利化指标体系,对RCEP成员国贸易便利化水平进行测算,然后利用拓展的贸易引力模型验证贸易便利化水平对RCEP成员国贸易的促进作用。贸易潜力研究表明,RCEP的整体贸易潜力属于潜力巨大型,在成员国提升各自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情况下,可以为RECP增加贸易流量。最后,结合"一带一路"倡议内涵,对提高RCEP成员国贸易便利化水平提出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刁莉 邓春慧 李利宇
基于地理环境、自然禀赋以及与中国贸易的互补性等因素,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算了2001-2016年我国对西亚六国的贸易潜力和贸易效率。研究显示:进出口国的人均GDP和进口国的人口规模可以促进我国对西亚六国的出口贸易;区域贸易协定、基础设施水平和政府效率等因素对贸易非效率有重要影响。由此建议我国对西亚国家贸易中,应有针对性地出口,进一步推进地区合作平台建设、重视港口利用、开展执法合作,并警惕贸易风险。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金叶 徐俊
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周年之际,利用Novy(2011)模型测度1995—2017年中国、美国、日本与"一带一路"沿线60个国家的贸易成本,研究中国在"一带一路"的贸易成本比较优势及5年来取得的进步。结果表明:中国在"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成本比较优势日益显现,下降幅度远高于美、日。从区域看,中国在亚洲大洋洲的贸易成本优势最明显,在非洲和拉美地区贸易成本较高;中国在"一路"国家贸易成本下降幅度大于"一带"国家,均好于美、日;自"一带一路"实施以来,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成本下降了6个百分点,远超美、日,表明"贸易畅通"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要继续深化贸易合作,拓宽合作领域,实现互利共赢。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贸易 新比较优势 贸易成本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立卓 刘雪娇 余稳策
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是提升我国对外开放水平、促进沿线地区共同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中亚地区1毗邻我国,自古就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近年来双方经贸关系不断发展,合作潜力巨大。该文通过对中国与中亚三国2贸易发展现状、总体贸易互补性、产业间贸易互补性和产业内贸易互补性的分析,发现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间和产业内的贸易互补性都较强,贸易潜力大。为充分挖掘中国与中亚国家间的贸易潜力,应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进一步优化双边贸易结构、拓展双边经贸关系、创新政府间合作和交流机制、加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积极构建自贸区和经贸合作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方慧
中亚各国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支点国家。近年来,中国不断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与中亚国家各自发展战略的对接,双方经贸合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与此同时,经贸合作的平台与机制建设也不断完善。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贸合作前途光明,未来可以在贸易投资、互联互通、能源开发、产能合作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亚国家 经贸合作 机制建设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孙金彦 刘海云
利用时不变和时变衰减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分别估计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53个国家的出口贸易效率与总贸易效率,分析了影响中国出口贸易效率和总贸易效率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贸易效率和总贸易效率均呈随时间递增的变化趋势,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具有较大的出口贸易潜力。中国贸易潜力对贸易双方的经济规模及市场规模的变化尤为敏感;进口国的关税水平、进口清关时间、政体指数和物流绩效指数是影响中国贸易潜力的关键因素。自由贸易区并不是影响我国贸易潜力的主要因素,原因在于那些已与中国建立起FTA的国家在中国的贸易总量中所占的比例还比较低。为此,我国应加快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自...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贸易潜力 随机前沿引力模型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辉 付华
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战略的提出,通过推进贸易便利化以提高贸易效率和产品国际竞争力,成为推动国家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必然选择。建立完整的贸易便利化指标体系,对贸易便利化与中国出口贸易及不同行业出口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基于引力模型,对2007年2013年间49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贸易便利化对于促进出口贸易具有积极作用,且贸易便利化4个一级指标中,基础设施和电子商务对出口贸易总额的影响显著;就不同行业出口而言,贸易便利化4个指标对出口额具有差异性影响,其中基础设施与海关环境对
关键词:
贸易便利化 引力模型 出口贸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