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16)
2023(14833)
2022(12170)
2021(11408)
2020(9087)
2019(20426)
2018(19560)
2017(36531)
2016(18815)
2015(20596)
2014(19579)
2013(19187)
2012(17381)
2011(15842)
2010(15783)
2009(14866)
2008(13530)
2007(11919)
2006(10556)
2005(9658)
作者
(48705)
(40524)
(40101)
(38253)
(25576)
(19256)
(18044)
(15452)
(15444)
(14238)
(13831)
(13561)
(12824)
(12721)
(12711)
(12358)
(11998)
(11852)
(11570)
(11167)
(10063)
(9585)
(9557)
(9231)
(9224)
(8980)
(8772)
(8655)
(7954)
(7917)
学科
(79349)
经济(79283)
管理(54354)
(53178)
(44259)
企业(44259)
中国(31163)
方法(27955)
(26888)
金融(26886)
(24823)
银行(24816)
数学(24337)
(24144)
数学方法(24094)
(21423)
地方(19954)
业经(18579)
(18456)
技术(18045)
(17880)
(17401)
贸易(17380)
(16946)
农业(14741)
(12875)
技术管理(12783)
(12558)
环境(12159)
理论(12084)
机构
学院(252591)
大学(250019)
(114587)
经济(112526)
管理(95603)
研究(89908)
理学(82002)
理学院(81102)
管理学(79936)
管理学院(79448)
中国(75492)
(52110)
(51000)
科学(49528)
(42774)
中心(42348)
财经(40586)
研究所(38762)
(37134)
经济学(36966)
(36465)
(33805)
经济学院(33299)
(33278)
北京(33220)
(33058)
师范(33028)
财经大学(30408)
业大(30245)
(29988)
基金
项目(170429)
科学(137929)
研究(131538)
基金(125705)
(108253)
国家(107408)
科学基金(93469)
社会(87722)
社会科(83466)
社会科学(83450)
(65840)
基金项目(65315)
教育(59926)
自然(55810)
(55131)
自然科(54637)
自然科学(54625)
自然科学基金(53672)
编号(52163)
资助(49423)
成果(42465)
(41562)
(39344)
重点(39167)
(38355)
创新(38018)
国家社会(37800)
课题(37097)
教育部(33810)
(33721)
期刊
(126020)
经济(126020)
研究(80646)
中国(55303)
管理(38313)
(37733)
金融(37733)
(37298)
科学(33375)
(32431)
学报(31430)
教育(31014)
大学(25332)
学学(23571)
经济研究(22378)
技术(22265)
农业(21894)
业经(20199)
财经(20059)
(17515)
(16001)
问题(15608)
国际(15063)
世界(13997)
科技(12969)
技术经济(12617)
(12535)
(12110)
论坛(12110)
现代(10984)
共检索到3923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赵丽君  
东盟作为最具活力的经济体之一,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合作区域,同时也是扩大对外开放、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地区。据此,从金融业务合作规模、合作业务品类与合作机构数量等方面,研究中国与东盟区域金融合作现状与新机遇,并深入探讨双方区域金融合作面临的困境。分析发现,中国与东盟区域金融合作仍面临政策协调难度大、网络支付体系匹配度较差及金融交易安全问题突出等困境。继而基于未来中国与东盟区域金融合作方向,从机制创新、支付方式创新、金融平台创新等五个方面,指出"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区域金融合作的创新路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嗜成  万月  
"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主要是互联互通和产能合作。产能合作是发挥中国与东盟各自的比较优势,而非简单的落后产能的转移。中国—东盟产能合作的目标是构造一个地区的价值链,让更多的国家融入到全球价值链中,促进中国与东盟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业园区是产能合作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产业园区建设实现产业聚集效应,带动当地产业的协同发展,是一种有效地产能合作模式,在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中占据重要地位。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产能合作蕴含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云倩  
东盟是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扩大对外开放的优先方向,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走深走实,中国—东盟之间将产生较大规模的金融需求。目前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已取得了较大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现实问题需要解决。为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深化与东盟的金融合作,满足日益增长的跨境金融服务需求,建议采取加强顶层设计、强化面向东盟的金融市场合作、搭建中国—东盟金融数据信息共建共享平台、稳步推动跨境金融创新、加强金融监管合作等措施。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陈慧  
"一带一路"国家倡议的纵深推进,为推动我国与东盟各国开展产能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目前,我国与东盟国家的产能合作已有一定基础,未来产能合作的重点领域主要为能源资源产业、基础设施产业、装备制造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生物精加工与研发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为进一步推进中国—东盟产能合作,应完善产能合作政策支持体系、科学规划产能合作领域、加快建立产能合作评估监测体系、增加资本输出以带动双边产能合作、积极建设中国—东盟跨境经济合作区、支持中小企业"走出去"以扩大"轻资产"合作范围。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陈慧  
"一带一路"国家倡议的纵深推进,为推动我国与东盟各国开展产能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目前,我国与东盟国家的产能合作已有一定基础,未来产能合作的重点领域主要为能源资源产业、基础设施产业、装备制造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生物精加工与研发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为进一步推进中国—东盟产能合作,应完善产能合作政策支持体系、科学规划产能合作领域、加快建立产能合作评估监测体系、增加资本输出以带动双边产能合作、积极建设中国—东盟跨境经济合作区、支持中小企业"走出去"以扩大"轻资产"合作范围。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华  李景腾  
推进金融创新不仅对国家战略的实施有积极推动作用,还有利于加大我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布局,有利于促进基础设施、装备制造等产能过剩行业重组和优化,刺激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加快发展,成为我国走出去直接投资的新契机、新机遇、新引擎和新方式。"一带一路"的金融创新需求(一)融通资金需求。"一带一路"规模大,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巨大。为了更好地推动"一带一路"发展,我国联合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郝新蓉  陈光梅  
航运金融作为航运业和金融业的交叉性和枢纽性服务,在宁波国际化港口城市建设和"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与上海相比,宁波航运金融服务仍存在融资渠道过于单一、航运保险规模小、衍生品利用意识不强、专业航运金融人才缺乏等问题。为此,本文认为宁波应抓住国家战略发展机遇,从打造国际强港,建设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的主要组成部分的战略高度出发,加大政府扶持引导力度,围绕航运金融产品创新,通过引进优势航运金融机构、培养与吸引高端专业人才等营造良好政策环境,不断完善航运金融服务体系,助力宁波航运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永起  
中越历来是友好邦邻、传统的贸易国,在中国"一带一路"和"中国-东盟"的倡导之下,中国与越南的经济联系将会越来越紧密。研究中国与越南的金融合作在当今时代背景之下是可行性研究方向之一。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和越南近年来国内的金融基本面,包括有:GDP、通货膨胀、货币贬值、外汇储备等方面,以要素禀赋为理论依据,比较两国金融的要素禀赋,概述两国当前金融合作现状、两国金融合作问题,提出深化两国金融合作的措施,最终旨在寻求两国金融合作更广阔的合作空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董哲  
非政府组织是国际金融合作的重要形式,其中以国际金融协会为典型代表。亚洲金融合作协会作为"一带一路"推进背景之下新成立的国际非政府组织,性质与定位与国际金融协会较为相似。因此,国际金融协会发展过程中的既有经验,能够为亚洲金融合作协会所借鉴。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根据协会章程,亚洲金融合作协会所构建的非政府金融合作路径的具体内涵包括了以下三个方面:协调区域融资、发展区域金融市场、维护区域金融稳定。同时,因为非政府组织性质,该路径也面临一定风险与困境。未来,以亚洲金融合作协会为依托的金融合作新路径仍需要不断发展完善,从而更好地支持"一带一路"建设。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好  王耀华  刘志超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中国-东盟经贸关系的深化提供了重要的合作平台。广西利用毗邻东盟的区位优势,以深化与东盟的经贸合作为重点,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基于"重点市场+重点产业"的划分导向,以双边贸易额、投资合作度、五通综合优势三个维度为划分依据,综合分析得出:越南和马来西亚应该是广西最优先发展的重点市场;借助产业贸易互补指数的实证分析,发现农产品、机械、电子应该是广西与越南、马来西亚优先合作的重点产业。"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应采取通推结合、差异化发展、资本产业跨界融合等策略,深入推进与越南、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的示范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威  
文章以"一带一路"建设为背景,探讨了投资主体之一中国企业对东盟投资的法律风险、投资保护问题及相应对策。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带来的具体法律风险包括股东资格、股权投资及企业并购的限定,司法管辖和准据法的适用,用工管理,交易结算和纳税等方面。中国企业应对投资风险的主要措施为:政府制定及实施《对外投资促进法》,构建对外直接投资服务体系,加强对直接投资产业的风险评估和预警,指导投资国别方向,企业内部加强对外直接投资的监管,企业实施本地化战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瑶雯  莫敏  范祚军  
文章基于"一带一路"的政策背景,对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国家双向投资及其便利化现状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构建投资便利化指标评价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测算2011—2015年中国与东盟十国的投资便利化水平。结果表明:各研究对象的投资便利化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新加坡、马来西亚的投资便利化程度较高,中国、泰国、印度尼西亚、文莱与菲律宾的投资便利化程度一般,越南、老挝、柬埔寨与缅甸的投资便利化程度偏低。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彩虹  
随着中菲双边贸易投资不断增长,双方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大大推动了中菲两国的金融合作。然而双边微妙的政治关系、贸易结构失衡以及资本项目开放度、金融制度上的差异等影响了中菲金融合作进程。当前中菲金融合作局限于金融类直接投资、设立银行类金融机构、政府投资基金以及货币政策等方面。因此在新形势下,中菲两国需要不断完善双方金融合作机制建设,加强金融合作与"一带一路"的对接以及拓宽双方金融合作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覃绍娇   林丽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东盟高等职业教育合作在国家、政府、民间层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及成效。但依然存在合作办学规模欠佳的问题表征,其他表征还包括双边职业教育合作仍处于起步阶段、高等职业教育合作的国际化程度低、质量保障体系亟待完善。深究其问题根源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教育体系和政策差异、合作办学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对此,需构建四级教育经费资助体系,引进多方教育资本;增加教育互信,加强宣传文化阵地建设;推进中国—东盟高等职业教育共同体建设,构筑双边质量保障机制。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郑国富  
东盟作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响应者与参与者,近年来,双边农产品贸易急剧飙升,成效显著,东盟已成为中国农产品贸易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基于中国与东盟在资源禀赋、经济水平、产业格局、产品结构、消费层次等互补优势,发挥政府与市场作用,构建区域性农产品贸易合作新体系,未来双边农产品贸易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