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782)
- 2023(19866)
- 2022(17171)
- 2021(16179)
- 2020(13536)
- 2019(31436)
- 2018(30773)
- 2017(58887)
- 2016(31568)
- 2015(35691)
- 2014(34974)
- 2013(34357)
- 2012(31270)
- 2011(28120)
- 2010(28234)
- 2009(26141)
- 2008(25153)
- 2007(21741)
- 2006(18861)
- 2005(16495)
- 学科
- 济(129006)
- 经济(128860)
- 管理(87107)
- 业(83040)
- 企(68864)
- 企业(68864)
- 方法(61045)
- 数学(53153)
- 数学方法(52318)
- 中国(35390)
- 农(33728)
- 财(30494)
- 贸(30290)
- 贸易(30268)
- 易(29376)
- 业经(27528)
- 学(25758)
- 地方(24690)
- 农业(22347)
- 制(22185)
- 理论(21973)
- 和(19531)
- 技术(19049)
- 务(18880)
- 财务(18788)
- 环境(18753)
- 财务管理(18747)
- 融(18502)
- 金融(18498)
- 银(18366)
- 机构
- 大学(441316)
- 学院(439534)
- 济(180987)
- 经济(177412)
- 管理(171985)
- 理学(149550)
- 研究(149268)
- 理学院(147927)
- 管理学(144937)
- 管理学院(144175)
- 中国(110975)
- 京(93520)
- 科学(90555)
- 财(80013)
- 所(73760)
- 农(68631)
- 研究所(67430)
- 中心(66919)
- 财经(64894)
- 业大(64213)
- 江(62116)
- 经(59332)
- 北京(59159)
- 范(58219)
- 师范(57675)
- 经济学(55127)
- 院(54688)
- 农业(53652)
- 州(50232)
- 经济学院(49757)
- 基金
- 项目(302856)
- 科学(238990)
- 研究(221662)
- 基金(221034)
- 家(193137)
- 国家(191417)
- 科学基金(164516)
- 社会(140127)
- 社会科(132878)
- 社会科学(132842)
- 省(116448)
- 基金项目(115594)
- 自然(106978)
- 自然科(104562)
- 自然科学(104536)
- 教育(103511)
- 自然科学基金(102641)
- 划(98506)
- 资助(92431)
- 编号(90055)
- 成果(72949)
- 重点(68115)
- 部(67341)
- 发(64181)
- 创(62875)
- 课题(62314)
- 创新(58635)
- 教育部(58275)
- 国家社会(58153)
- 科研(58017)
- 期刊
- 济(190999)
- 经济(190999)
- 研究(128198)
- 中国(82544)
- 学报(68290)
- 管理(63553)
- 科学(63381)
- 农(62040)
- 财(59831)
- 大学(52688)
- 教育(51842)
- 学学(49356)
- 农业(43539)
- 技术(39877)
- 融(35396)
- 金融(35396)
- 经济研究(32762)
- 业经(31006)
- 财经(30937)
- 经(26535)
- 贸(25139)
- 问题(25009)
- 业(24262)
- 国际(22260)
- 图书(22127)
- 统计(21700)
- 技术经济(20814)
- 世界(20341)
- 科技(20297)
- 版(20229)
共检索到6422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恩和 苏日古嘎
本文通过运用修正后的专业化系数、一致系数以及二者的算术平均值对中国与东北亚其他国家的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进行分析,并利用贸易引力模型估算双边贸易潜力发现:中国与日韩两国贸易中既有竞争性,也有互补性;中国与蒙俄两国贸易中互补性较强。双边人均GDP、东北亚其他国家人口及贸易国是否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虚拟变量对双边贸易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东北亚其他国家关税与贸易双方首都之间的直线距离对双边贸易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同时发现双边贸易潜力均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存在巨大发展空间。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方慧
中亚各国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支点国家。近年来,中国不断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与中亚国家各自发展战略的对接,双方经贸合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与此同时,经贸合作的平台与机制建设也不断完善。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贸合作前途光明,未来可以在贸易投资、互联互通、能源开发、产能合作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亚国家 经贸合作 机制建设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李萍
本文将随机前沿分析引入贸易引力模型,通过构建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流量的决定因素,测算贸易潜力,评估贸易效率;通过构建贸易非效率模型,从关税水平、贸易便利化水平、运输便利化水平、经济自由化程度、是否建立自由贸易区等5个维度进一步探究贸易非效率的构成因素,找出贸易阻力,并提出提升贸易效率、释放贸易潜力的可行策略。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楚建英
西亚地处亚欧非交界地带,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开展与西亚各国的经贸关系对"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国与西亚各国的进出口贸易数据为基础,利用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分析了中国与西亚各国的贸易潜力,测算了双边贸易效率。实证结果表明:双方人均GDP、西亚各国的人口规模和区域贸易协定可以显著促进双边贸易,双边距离和中国的人口规模会阻碍贸易发展。据此建议中国在与西亚贸易往来时,应注重优化贸易结构、加强区域合作、发展港口运输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防范贸易风险。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方英 马芮
文章以20112015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的文化产品出口数据为基础,利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实证分析影响中国文化产品出口的因素,测算了中国与主要伙伴国及地区的文化产品出口潜力,并量化评估了人为因素对中国文化产品出口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经济规模、人口规模等因素对文化贸易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而地理距离、文化距离等因素对文化贸易发展有阻碍作用。关税、自由贸易协定安排、进口清关时间等人为因素构成了影响中国文化出口效率的重要因素。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具有较大的文化贸易潜力,这种潜力在不同国家和地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刁莉 邓春慧 李利宇
基于地理环境、自然禀赋以及与中国贸易的互补性等因素,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算了2001-2016年我国对西亚六国的贸易潜力和贸易效率。研究显示:进出口国的人均GDP和进口国的人口规模可以促进我国对西亚六国的出口贸易;区域贸易协定、基础设施水平和政府效率等因素对贸易非效率有重要影响。由此建议我国对西亚国家贸易中,应有针对性地出口,进一步推进地区合作平台建设、重视港口利用、开展执法合作,并警惕贸易风险。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杨言洪 田冉冉
阿拉伯国家是"一带一路"重要合作伙伴,也是中国第1大原油供应方和第7大贸易伙伴,双方政治互信、经济互补,各领域合作成果丰硕,"一带一路"建设将为深化中阿务实合作增添新动力。同时,中东地区地缘政治关系复杂,受政治动荡、教派冲突和恐怖主义威胁等不利因素影响,中阿共建"一带一路"也面临着多重风险和挑战。为更好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阿双方应进一步采取措施,在巩固传统合作领域的基础上,创新合作机制,推动阿盟和海合会等次地区组织的发展,充分发挥地区主义在维护地区安全稳定和实现国家间经济协同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为中阿共建"一带一路"创造良好条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用明 朱源秋 吕一清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本文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发现,中国与俄罗斯的贸易往来中依然存在非效率因素的影响。中俄双边贸易效率虽保持了较高水平,但中方对俄方出口效率明显偏低。样本期内,中方对俄方出口及进出口贸易的潜力提升空间持续扩大。中国应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完善中俄双边对话及合作机制,重视贸易服务体系构建,开展中俄自贸区建设的可行性探讨,以充分挖掘双方贸易潜力。
关键词:
贸易效率 贸易潜力 随机前沿引力模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万红先 冯婷婷 毕玲
文章利用2005-2016年的面板数据,引入拓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对安徽与"一带一路"沿线38个国家的贸易潜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安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市场规模的大小、贸易距离的远近、贸易联系的紧密程度、贸易伙伴国的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以及国际贸易环境的优劣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双方贸易规模大小;且在不同的区域样本区间内,影响双方贸易潜力的因素也存在一些差异。按区域划分的安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联系的紧密程度及贸易潜力也不尽相同,潜力释放空间各异。在此基础上,就如何进一步深化安徽与沿线各国之间的合作,以更大程度地提升双边贸易潜力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拓展引力模型 贸易潜力 安徽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伊 高彪 张双
文章采用2005-2016年间面板数据,分析了江西与"一带一路"沿线17个国家双边贸易潜力,并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对江西与"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贸易潜力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国家或地区GDP与双边贸易流量成正比,而空间距离与双边贸易流量成反比;与我国陆地接壤的国家对双边贸易流量存在正向影响;APEC成员国对双边贸易流量有正影响;不同沿线国家与江西贸易潜力不尽相同,潜力释放空间各异。在此基础上,就与不同沿线国家如何进一步开展合作,以便更大程度地提升双边贸易潜力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贸易引力模型 贸易潜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郝晓莉 邓峰
随着习近平主席"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已彰显快速发展的态势,贸易合作得到持续深化,合作空间被有效打开,在全球经济贸易活动中影响力越来越大。"贸易畅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涵之一,文章以新亚欧大陆桥这一重要的经济走廊为例,采用1996-2016年中国与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国家的面板数据,运用拓展的贸易引力模型,考察了影响中国与新亚欧大陆桥各国出口贸易的相关因素,在此基础上计算出中国与新亚欧大陆桥各国的贸易潜力值,通过对比分析,进一步研究表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对两国贸易起到积极作用,与此同时,"入欧"能明显促进其与中国的贸易合作;对比研究发现东欧与中亚沿线各国存在巨大的贸易潜力,且随着时间演变,这些地区的贸易潜力逐步得以挖掘,贸易重心开始转移至东欧与中亚地区。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建设的相关建议。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弛
自2018年朝鲜半岛局势缓和以来,"一带一路"建设向东北亚延伸面临着有利的历史机遇,而重启新一轮东北亚区域合作正是顺应时势的应有之义。不过,在大国竞争加剧和传统地区主义理论范式"失灵"的情况下,东北亚区域合作应遵循一种"新复合地区主义"的路径。与"旧复合地区主义"不同,在中美大国竞争和"一带一路"合作模式兴起的背景下催生出的"新复合地区主义",强调大国制度制衡和地区主义、开放性与规范性、求"同"与求"通"三个方面的混合。因此,在"新复合地区主义"的思路下,中国应通过以"一带一路"倡议来引领包容性区域制度建设,以六方会谈和中日韩FTA为抓手来提升区域合作制度化水平,以建设东北亚经济走廊为主轴来实现区域内互联互通等三方面举措,来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向东北亚拓展,为区域合作注入新的活力和动能。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秀敏 李淑艳
近些年,东北亚国家的贸易问题,一直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通过采用贸易引力模型从实证角度分析验证:决定东北亚各国2003年双边贸易状况的主要因素是:贸易伙伴的经济规模(GDP)、空间距离、人口和制度安排。根据东北亚各国之间应有贸易额的估计,中国对韩俄,日本对俄,韩国对日俄,蒙古对韩的出口潜力巨大。当务之急是扩大中、日、韩三国的经济合作。
关键词:
东北亚 贸易引力模型 实证检验 贸易潜力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贝贝 刘春鹏
利用2001—2018年HS-6位产品层面贸易数据,测算比较中俄两国对中亚国家(以哈萨克斯坦为例)出口增长的三元边际及其贡献率,并建立引力模型考察三元边际的影响因素。首先,从三元边际变化来看,我国对哈出口广延边际与数量边际虽明显提升,但仍远低于俄罗斯;两国对哈出口价格边际趋同,低于哈从世界进口同类产品的平均价格;我国对哈出口总体表现为"量增价减",出口产品质量未提升。其次,从贡献率来看,中俄对哈出口贸易波动均为数量主导型,但我国对哈出口的价格边际作用有所增强。再次,从影响因素来看,经济规模、贸易成本、外商直接投资和双边汇率为影响中俄对哈出口三元边际的因素,但是否产生作用和作用方向差异较大。为缩小与俄对哈出口差距,我国未来不仅需要增加出口产品数量,而且应该丰富出口产品种类,同时应灵活运用经济自由度、双边汇率等工具,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强化高技术型、机械电子类产品出口,以实现贸易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俄罗斯 中亚 哈萨克斯坦 出口 三元边际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孙金彦 刘海云
利用时不变和时变衰减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分别估计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53个国家的出口贸易效率与总贸易效率,分析了影响中国出口贸易效率和总贸易效率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贸易效率和总贸易效率均呈随时间递增的变化趋势,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具有较大的出口贸易潜力。中国贸易潜力对贸易双方的经济规模及市场规模的变化尤为敏感;进口国的关税水平、进口清关时间、政体指数和物流绩效指数是影响中国贸易潜力的关键因素。自由贸易区并不是影响我国贸易潜力的主要因素,原因在于那些已与中国建立起FTA的国家在中国的贸易总量中所占的比例还比较低。为此,我国应加快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自...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贸易潜力 随机前沿引力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