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39)
2023(7050)
2022(6153)
2021(5617)
2020(4543)
2019(10244)
2018(10081)
2017(18482)
2016(9485)
2015(10515)
2014(9701)
2013(9115)
2012(8051)
2011(7322)
2010(7579)
2009(7068)
2008(6670)
2007(5970)
2006(5298)
2005(4698)
作者
(24238)
(20167)
(20138)
(18847)
(12872)
(9668)
(9254)
(7683)
(7595)
(7238)
(6787)
(6754)
(6435)
(6325)
(6241)
(6042)
(6006)
(5976)
(5964)
(5826)
(4895)
(4852)
(4827)
(4704)
(4504)
(4479)
(4439)
(4430)
(4150)
(3961)
学科
(34522)
经济(34488)
管理(23235)
(19349)
(18676)
贸易(18667)
(18046)
(16214)
企业(16214)
方法(12575)
中国(10103)
数学(9777)
地方(9752)
数学方法(9556)
(9455)
关系(8247)
业经(7821)
(7479)
理论(7458)
(6825)
(6449)
(6016)
(5671)
金融(5669)
农业(5577)
(5483)
出口(5478)
出口贸易(5477)
环境(5220)
(5040)
机构
学院(123756)
大学(120644)
(50323)
经济(49260)
管理(42948)
研究(41985)
理学(36513)
理学院(36083)
管理学(35268)
管理学院(35027)
中国(30293)
科学(24265)
(24168)
(22517)
(20295)
中心(18729)
(18629)
研究所(18192)
(17807)
师范(17664)
财经(17597)
(16589)
(15989)
(15871)
业大(15656)
(15454)
经济学(15080)
技术(14903)
北京(14728)
师范大学(14032)
基金
项目(81693)
科学(63500)
研究(63407)
基金(57133)
(48980)
国家(48595)
科学基金(41458)
社会(39232)
社会科(37202)
社会科学(37190)
(32705)
教育(29847)
基金项目(29241)
编号(27487)
(27011)
自然(25098)
自然科(24541)
自然科学(24534)
自然科学基金(24017)
资助(23066)
成果(22590)
课题(19544)
重点(18977)
(18370)
(17469)
(17211)
(16963)
项目编号(16862)
创新(16236)
(16065)
期刊
(57482)
经济(57482)
研究(38082)
中国(25195)
教育(18424)
(17275)
学报(17247)
管理(16789)
(16271)
科学(15368)
大学(13603)
(13146)
学学(12554)
国际(11828)
经济研究(11809)
农业(11424)
业经(11064)
技术(11013)
(10428)
金融(10428)
问题(8182)
财经(7834)
商业(7203)
(6930)
图书(6723)
世界(6627)
(6455)
(6299)
贸易(6299)
职业(6175)
共检索到1934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龚柏华  
上海自由贸易港的设计应在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进行。上海自由贸易港的建设需要用法治思维厘清相关疑难问题。上海自由贸易港"特区"地位要有专门授权法律明确;"境内关外"的法律地位要明确,"关外"主要指关税法的适用豁免,而非整个海关法的不适用;货物、资金、人员流动自由和商品免予关税也要有具体的法制保障,可用"负面清单"模式处理,以增加可预见性和透明度。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明昊  吴丹  
中国、俄罗斯、蒙古三国国土毗连,经济结构具有较强互补性,近年来经贸合作发展迅速。但三国整体贸易规模偏低,结构较为单一。"一带一路"建设为中俄蒙三国深化经贸合作提供了新机遇。中俄蒙三国应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加强三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改善现有经济合作机制和贸易结构,推动中俄蒙自由贸易区建设,促进东北亚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姜瑞  郭萍  
西安作为"一带一路"的支点,建设自由贸易陆港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基于西安现有优势,分析出目前建设自由贸易陆港还存在行政管理水平待提升、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待完善、负面清单冗长、港口税费过高、法律保障欠缺等问题。结合我国实际,参考香港、新加坡等经验,应从建立高效专业的行政体系、政府服务主导下的港口物流业务外包、负面清单对标国际、实施优惠的税收和产业政策以及完善陆港法规五方面着手建成西安自由贸易陆港。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振举  
巴基斯坦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点及重要示范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为中巴贸易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合作框架。随着2019年4月《中巴自由贸易协定》的战略升级,为"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巴贸易合作注入新的活力,推动两国贸易合作迈上新台阶。通过阐述《中巴自由贸易协定》升级的主要内容,深入分析协定升级后中巴贸易合作面临的发展机遇及挑战,进而提出推动中巴贸易合作持续稳定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推动两国贸易向更高质量发展,并形成积极有效的带动、示范效应。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朱芳阳  欧阳雪莲  朱志东  
基于“一带一路”背景,以2011-2021年广西港口物流重要指标和广西国际贸易相关指标为样本,借助拓展的贸易引力模型研究广西港口物流对其外贸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提高广西港口物流水平可以减少距离对其贸易的阻力,且增强中国东盟自贸区和“一带一路”倡议对贸易的促进效应,其中港口物流效率提高10%可以使广西区内对外贸易总额增长13.79%。广西港口物流对其国际贸易促进作用显著,因此,需要完善广西港口基础设施、加强港口分工协作、振兴临港产业集群、健全港口组织运输体系,以促进广西国际贸易蓬勃增长。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冯敏  
从国际经验来看,离岸贸易长期发展良好的经济体,通常具备优惠的税率、宽松的外汇管制、灵活的海关监管措施及完善的法律体系等制度条件作为保障。本文以我国"走出去"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进行"市场寻求型""资源寻求型"及"技术寻求型"三类对外直接投资为背景,通过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比较和借鉴,结合自贸区离岸贸易的操作模式,探索税收政策在其中的积极作用,以期完善我国相关税收政策,支持和鼓励更多"走出去"企业通过离岸贸易方式,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志中  
传统的全球贸易治理体系由美国等发达国家掌控,受霸权主义、单边行动影响,应对经济全球化问题步履维艰。在自身经济增长乏力、民主制度和发展模式逐步暴露不足的情况下,美国等发达国家参与全球贸易治理的意愿有所下降。目前,全球贸易治理处于比较严重的"治理困境"和"治理赤字"状况,全球性贸易问题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构建更加均衡普惠的全球贸易治理模式,这种全球贸易治理新模式的宗旨是共同治理,实现各国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贸易治理理念和共建"一带一路"的国际实践将有助于解决当前全球贸易治理的失灵、失衡和失序问题。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宋晓东  
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服务贸易成为中国国际贸易发展新的增长点,"一带一路"战略为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中国服务贸易尽管规模较大,但还存在开放度不高、贸易竞争力行业差别大等问题,未来在运输服务、旅游服务、建筑服务、通信服务、金融服务、保险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技术专利使用费和特许费服务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当前应着力促进服务贸易优势行业发展;推进中西部服务贸易发展,改善地区发展不平衡状况;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推动金融服务贸易发展;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扩大旅游服务贸易出口。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金叶  徐俊  
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周年之际,利用Novy(2011)模型测度1995—2017年中国、美国、日本与"一带一路"沿线60个国家的贸易成本,研究中国在"一带一路"的贸易成本比较优势及5年来取得的进步。结果表明:中国在"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成本比较优势日益显现,下降幅度远高于美、日。从区域看,中国在亚洲大洋洲的贸易成本优势最明显,在非洲和拉美地区贸易成本较高;中国在"一路"国家贸易成本下降幅度大于"一带"国家,均好于美、日;自"一带一路"实施以来,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成本下降了6个百分点,远超美、日,表明"贸易畅通"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要继续深化贸易合作,拓宽合作领域,实现互利共赢。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刁莉  邓春慧  李利宇  
基于地理环境、自然禀赋以及与中国贸易的互补性等因素,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算了2001-2016年我国对西亚六国的贸易潜力和贸易效率。研究显示:进出口国的人均GDP和进口国的人口规模可以促进我国对西亚六国的出口贸易;区域贸易协定、基础设施水平和政府效率等因素对贸易非效率有重要影响。由此建议我国对西亚国家贸易中,应有针对性地出口,进一步推进地区合作平台建设、重视港口利用、开展执法合作,并警惕贸易风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拓  刘晓峰  
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国务院通过《关于加快发展服务贸易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扩大服务贸易建设发展。发展服务贸易和经济服务化对于我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通过分析目前的国际形势背景、我国目前存在的经济现象、服务贸易作用对于我国社会发展的作用以及服务促进体系几个角度进行分析,指出服务贸易和服务业的发展对于我国世界战略布局、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意义,系统阐述国家服务贸易发展方针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作用。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江  马卫刚  卢豫  
2013年9月,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提出与中亚国家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紧接着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在访问东盟国家时,又提出中国同东盟国家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美好愿望。之后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提出要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并将"一带一路"写入"全会决定"成为国家战略。在深入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背景下,中国与中亚各国的经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桂堂  
自由港之所以成为当前改革开放的热议焦点,是因为它是基于我国国情的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制度创新探索。自由港功能从便利贸易到优化资源配置,既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自由港制度的贡献,"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自由港建设应当着力融国际国内经济发展为一体、凸显金融服务功能、在"敏感"领域深度合作、打造新型的共享经济同盟。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况兴轩  侯建荣  顾炜威  沈莉芸  
上海自贸临港新片区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首届进博会上提出构想,2019年8月正式落地的世界级自贸实验区,承载了新形势下中国"一带一路"建设桥头堡的重要任务。临港片区得天独厚的制造业基础、便利的交通条件、丰富的人才储备和中央的多项优惠政策为高端制造、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提供了沃土。文章结合临港片区的区位优势以及上海GDP结构的分析,阐述在上海地区开辟自贸新片区的原因和意义,并结合当前的政策导向、产业发展情况以及临港片区面临的挑战,提供相关的政策建议和解决方案。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吴奇帆  
""一带一路""建设对于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两者在金融、物流、贸易投资等领域的对接以及彼此的影响,有利于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厘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负面清单"管理形式、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发展与金融改革的协同、物流服务业的配套、投资体系存在的风险等。针对问题提出一系列对应的措施,包括进一步改进负面清单、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和管理制度、推进资本市场的开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利用企业的发展带动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