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85)
2023(11161)
2022(9090)
2021(8159)
2020(6421)
2019(14678)
2018(14145)
2017(26692)
2016(13786)
2015(15266)
2014(15258)
2013(15384)
2012(14806)
2011(13810)
2010(14258)
2009(13307)
2008(12865)
2007(11680)
2006(11044)
2005(10493)
作者
(41492)
(34902)
(34394)
(33019)
(22284)
(16390)
(15545)
(13368)
(13306)
(12518)
(12052)
(11428)
(11350)
(11307)
(10801)
(10691)
(10259)
(10073)
(9958)
(9511)
(9054)
(8605)
(8465)
(8043)
(7935)
(7859)
(7590)
(7505)
(7104)
(6766)
学科
(88587)
经济(88528)
管理(34153)
(33044)
地方(27857)
(24845)
企业(24845)
中国(24530)
方法(22845)
(20329)
业经(19752)
数学(19046)
数学方法(18877)
地方经济(17401)
(14846)
农业(14101)
产业(13522)
(13180)
(12682)
金融(12681)
(12630)
(12614)
贸易(12613)
(11946)
(11897)
银行(11884)
环境(11762)
(11699)
(10807)
技术(10506)
机构
学院(209103)
大学(205580)
(100365)
经济(98490)
研究(82781)
管理(73842)
中国(62482)
理学(61413)
理学院(60633)
管理学(59738)
管理学院(59326)
科学(46853)
(45128)
(42613)
(42265)
研究所(37774)
中心(35484)
(33861)
财经(32542)
(32119)
经济学(31950)
(29864)
北京(29733)
(29647)
师范(29402)
(29264)
经济学院(28325)
(27183)
业大(26209)
科学院(25288)
基金
项目(128738)
科学(101805)
研究(99082)
基金(90737)
(78011)
国家(77313)
科学基金(65475)
社会(65035)
社会科(61848)
社会科学(61837)
(52034)
基金项目(46678)
教育(43494)
(42492)
编号(39523)
自然(37364)
资助(36490)
自然科(36442)
自然科学(36435)
(36297)
自然科学基金(35758)
成果(32651)
发展(30334)
重点(29946)
(29833)
课题(29664)
(27505)
国家社会(27262)
(27084)
创新(25283)
期刊
(129576)
经济(129576)
研究(72874)
中国(50109)
管理(31969)
(31949)
(30552)
科学(28238)
学报(27841)
教育(25156)
(23284)
金融(23284)
大学(21898)
农业(21827)
经济研究(21820)
业经(20890)
技术(20514)
学学(20424)
财经(17000)
问题(16657)
(15120)
(13376)
技术经济(12628)
世界(12340)
国际(12015)
(11505)
商业(11181)
经济问题(10823)
统计(10512)
现代(10247)
共检索到3498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穆沙江·努热吉  
边境陆路口岸作为连接中国与"一带一路"经济走廊沿线国家的节点,其产业发展对推动经济走廊贸易繁荣,提升中国与经济走廊国家经贸合作层级,打造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层次分析法,以陆路节点口岸扶持政策、产业发展基础、通关条件、载体区域支撑、经济走廊支撑为影响因素,对连接中国与六大经济走廊国家的45个陆路节点口岸的产业发展潜力及路径进行研究发现,新亚欧大陆桥及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陆路节点口岸产业发展潜力最大,孟中印缅及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陆路节点口岸产业发展潜力居第二位,中蒙俄经济走廊陆路节点口岸产业发展潜力居第三位,中巴经济走廊陆路节点口岸产业发展潜力最小。因此,为推动边境口岸区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实现各经济走廊经济腾飞,应根据陆路节点口岸发展潜力对各经济走廊陆路节点口岸进行产业分工。其中,新亚欧大陆桥及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陆路节点口岸应重点推进高新技术、纺织服装、农副产品深加工及现代金融服务业发展;孟中印缅及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陆路节点口岸应重点推动机电产品生产加工、进口资源落地加工与特色产品加工业发展;中蒙俄经济走廊陆路节点口岸应重点推动机械运输设备制造、建材出口加工、进口木材、畜产品与矿产品落地加工业发展;中巴经济走廊陆路节点口岸因自然条件极为恶劣,暂不适合发展加工制造业。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温焜  张旭萌  
在我国大力倡导"一带一路",推动全球对外经贸合作深入发展的今天,建立"中蒙俄经济走廊",充分发挥中俄蒙三国的经济互补性,挖掘三国之间的贸易潜力和合作空间,对三国的经济发展均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基于此研究背景,本文利用2002~2015年中俄对外贸易面板数据,通过引力模型分析了中蒙俄三国的贸易潜力。结果表明,近几年中俄两国之间的实际贸易额呈下降趋势,贸易增长潜力较大;中蒙两国之间的贸易虽呈现"贸易过度"的状态,但贸易额波动较大,且贸易总量较小。最后,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以及完善边贸管理体制等3个方面对建立"中蒙俄经济走廊"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温焜  张旭萌  
在我国大力倡导"一带一路",推动全球对外经贸合作深入发展的今天,建立"中蒙俄经济走廊",充分发挥中俄蒙三国的经济互补性,挖掘三国之间的贸易潜力和合作空间,对三国的经济发展均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基于此研究背景,本文利用20022015年中俄对外贸易面板数据,通过引力模型分析了中蒙俄三国的贸易潜力。结果表明,近几年中俄两国之间的实际贸易额呈下降趋势,贸易增长潜力较大;中蒙两国之间的贸易虽呈现"贸易过度"的状态,但贸易额波动较大,且贸易总量较小。最后,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以及完善边贸管理体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传开  康江江  潘泽瀚  
城镇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它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依据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1950~2018年人口城市化数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及城镇人口规模快速提升,城镇化率差异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变化趋势,但当前差距依然较大,突出表现为欧洲与亚洲、非洲国家之间的差异;沿线大中小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快速增加,具有明显的大城市优先发展趋势;到2035年,“一带一路”沿线城镇人口规模及城镇化水平还将大幅增加,亚洲与非洲的大城市具有较大潜力。为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未来可与沿线国家或地区积极分享中国城镇化发展经验,将城镇化合作纳入“一带一路”建设重点,与沿线城市积极开展友好交流,积极深化城镇化领域的合作。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乐国友  唐慧  
通过调查和梳理中国-中南半岛国际经济走廊陆路互联互通建设现状,分析中国-中南半岛国际经济走廊陆路互联互通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民心不够相通、债务问题、各国发展不平衡、日本高铁的恶性竞争、各国交通标准和等级不统一、通关不够便利等问题,提出加强人员交往、加强债务管理、因地制宜、"世界化"中国高铁标准、统一主要线路的交通标准、深化通关便利等措施,为进一步推动中国-中南半岛国际经济走廊陆路互联互通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雪梅  闫海龙  
近年来,新疆口岸建设发展取得到了长足进步,对外开放平台和贸易往来通道作用更加凸显,但口岸基础设施建设、通关能力、经济结构、人才队伍、体制机制等方面仍然存在明显的瓶颈制约。坚持问题导向,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口岸经济经济转型、创新口岸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芦杰  芦梅  吴天博  李媛珍  
以"一带一路"经济走廊建设为背景,基于联合国商贸数据库2001~2016年的数据,运用TCI指数及拓展引力模型对中国与"一带一路"经济走廊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的特征、互补性、影响因素、贸易潜力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中国与经济走廊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流量逐年攀升,关系愈加紧密;中国与经济走廊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整体互补性逐年上升,且在产品结构上有着较强的互补性;中国与经济走廊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潜力差异显著,绝大部分国家与我国贸易潜力较大,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经济走廊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袁波  王蕊  朱思翘  竺彩华  
六大经济走廊作为"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骨干框架,能够有效联通我国国内市场与亚欧经济圈,在加速走廊沿线省区经济互动促进内循环的同时,也使沿线国内省区更深层次融入国际大市场,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助力。进入"十四五"时期,面临新形势、新挑战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任务,需要进一步厘清经济走廊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谋划经济走廊建设的顶层设计,聚焦重点方向,合理优化布局,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国内国际经济联动效应,促进经济走廊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的新格局。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欣  崔日明  
边境陆路口岸是我国与周边乃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互联互通的战略端口,在我国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全面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和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进程中占有重要战略地位。尽管国家重视,但边境陆路口岸对外开放"个别改观、整体滞缓"的局面依旧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变。本文从开放形式特殊、地缘政治敏感、贸易博弈难解和体制机制不顺四个方面,深入诊断边境陆路口岸对外开放进展滞缓背后的因果逻辑,并提出了深化睦邻友谊、平衡贸易利益、加强交流合作和优化顶层设计等再造边境陆路口岸对外开放优势的对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娜仁图雅  魏泽瀚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提出,为二连浩特沿边口岸更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新机遇。为此,必须加强商贸经济、国际物流、国际金融、国际物流信息、人才交流、文化交往方面的建设,使二连浩特充分发挥出拱卫首都、稳疆富疆、促进对外友好往来的作用,其他口岸发展提供示范。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何枭吟  
当前,世界经济正在进入航空经济时代,空港一体化和智能化已成为临空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在我国"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节点城市临空经济发展面临经济开放程度低、航空物流国际化发展滞后、临空产业高端人才短缺和金融环境不完善等问题。为促进节点城市临空经济发展,应推进有利于临空经济发展的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及经济枢纽功能创新、培育现代化的金融生态环境、搭建新型国际贸易平台、构建新型人才交流合作体系。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伟  
构建中蒙俄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蒙俄三国山水相依,地缘优势明显,贸易互补性较强,同时近年来三国高层互访频繁,经贸合作不断升级,这些都为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文章从构建中蒙俄经济走廊的现实基础入手,分析其战略意义所在,并对其具体路径进行了规划。文章认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应包括东、中、西三条主干通道,各主干通道又包含若干分支通道,形成以主干通道为依托、以重点城市为中转、以沿边重点口岸为节点的网络型经济走廊布局。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高燕  
"一带一路"是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提出的一个新经济发展理念,它的出现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轨道起着重要作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不仅仅是靠国内市场,想要更好地发展必须插上翅膀走出去,这个翅膀就是"一带一路"。如今,"一带一路"发展已经6年了,各省都积极结合自身优势,借着"一带一路"的春风,大力发展"一带一路"国际经贸合作,为自身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并取得了可观的成绩。四川作为西部内陆中心省份,地处西部中心,有着优越的接东连西、承南启北的地理位置,在"一带一路"新丝绸之路发展中积极参与,"蓉欧"快铁等主要对外交通线路的发展使四川不断地与世界接轨。由于没有较好的发展经验可以借鉴参考,并受历史发展思想制约,四川"一带一路"发展成绩与东中部相比,仍有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实力,借鉴东中部"一带一路"成功发展经验,结合自身条件,制定适合自身的"一带一路"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路径,主要采取以点带面、片区抱团为主要发展路径。因此,文章从现实意义出发,以实际数据、省情为基础,提出适合四川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路径,以期为四川地区经济发展提供相关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郭宏宇  竺彩华  
口岸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其发展态势也决定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成效。基于对我国三类口岸——沿海、内陆和沿边口岸的实地调研,本文认为口岸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时面临四大问题,分别是口岸协调制度难以落地,硬件设施难以满足发展需求,政治热点与新兴产业的冲击,以及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将给口岸发展带来重大机遇,为使口岸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获得更好发展,同时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本文提出五个方面的政策建议,分别是立足于行政效率和经济效率来完善并推动"大通关"战略,立足于企业需求和公平竞争来完善市场化机制,立足地区特色和产能优势来推动口岸发展,立足于"硬件"和"软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崔勇前  崔艳萍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市场格局也在不断变化着。特别是对于现阶段处在经济转型、市场体制过渡关键期的中国经济而言,只有把控好国际贸易中的各方关系,才能趋利避害、主控潮流。基于此,文章通过分析"一带一路"倡议全面实施背景下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格局,立足于当前国际大形势,以贸易互补型和竞争发展力的视角综合分析。以现阶段与中国贸易关系相对薄弱的中东欧地区作为探究对象,探究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的竞争性、互补型、发展潜力,以便更好地树立信心、迎战挑战、把握发展机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