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47)
2023(17717)
2022(15341)
2021(14145)
2020(11976)
2019(27420)
2018(27017)
2017(52762)
2016(27934)
2015(31435)
2014(30534)
2013(30057)
2012(27479)
2011(24672)
2010(24601)
2009(22325)
2008(21488)
2007(18803)
2006(16285)
2005(13885)
作者
(77113)
(64274)
(63680)
(60829)
(40975)
(30782)
(28983)
(25146)
(24522)
(22715)
(21916)
(21518)
(20298)
(20033)
(19994)
(19395)
(19088)
(18830)
(18529)
(18395)
(15614)
(15606)
(15561)
(14768)
(14378)
(14199)
(14070)
(14011)
(12827)
(12612)
学科
(119152)
经济(119032)
管理(82968)
(80128)
(67144)
企业(67144)
方法(54566)
数学(47546)
数学方法(46881)
中国(31970)
(30148)
(27799)
业经(26255)
地方(25340)
技术(23528)
(22455)
农业(20520)
(19682)
贸易(19668)
(19638)
理论(19445)
(18988)
(17662)
财务(17585)
财务管理(17545)
(17196)
环境(17046)
企业财务(16658)
(16117)
银行(16074)
机构
大学(387234)
学院(386171)
管理(158154)
(157649)
经济(154328)
理学(138154)
理学院(136705)
管理学(134232)
管理学院(133533)
研究(125548)
中国(92226)
(81688)
科学(76176)
(70286)
(60078)
中心(57502)
(57327)
财经(57028)
业大(56239)
(55583)
研究所(54695)
(52033)
北京(51132)
(50181)
师范(49752)
经济学(47575)
(46784)
(45203)
农业(44404)
经济学院(43093)
基金
项目(271283)
科学(215853)
研究(199401)
基金(198145)
(171317)
国家(169946)
科学基金(148604)
社会(127539)
社会科(121084)
社会科学(121056)
(106033)
基金项目(105130)
自然(96298)
自然科(94169)
自然科学(94149)
自然科学基金(92452)
教育(91908)
(88605)
资助(81323)
编号(80310)
成果(63814)
重点(60207)
(59749)
(59314)
(57761)
课题(55158)
创新(54822)
国家社会(52798)
教育部(51903)
科研(51458)
期刊
(165407)
经济(165407)
研究(111794)
中国(73658)
管理(59004)
学报(56439)
科学(53944)
(52679)
(50816)
大学(44254)
教育(43902)
学学(41458)
技术(36205)
农业(35304)
(30755)
金融(30755)
业经(28028)
财经(27124)
经济研究(27006)
(23238)
问题(22682)
科技(20934)
技术经济(19920)
图书(19603)
统计(19119)
(18656)
(18301)
理论(17910)
商业(17511)
现代(17193)
共检索到5567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卢子宸  高汉  
采用281个地级市2008至2017年的经济面板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和双重差分法(DID)检验"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对节点城市产业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对节点城市产业合理化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对产业结构高级化作用不显著。此外,相比沿海节点城市,"一带一路"区域科技合作对内陆节点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作用更明显。政策机制甄别结果显示,对外贸易、人均收入和财政支出促进了"一带一路"科技合作战略对节点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金融发展水平会显著促进节点城市产业高级化程度。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礼刚  徐美娟  袁梦洁  
共建“一带一路”为有色金属行业带来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评估共建“一带一路”对有色金属行业投资行为的政策效应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运用PSM-DID方法分析共建“一带一路”对有色金属行业投资水平的影响,并细化研究其对有色金属行业投资行为的异质性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共建“一带一路”对实施重点区域的有色金属企业投资行为有显著影响,但也存在区域性差异。其中,对东部地区企业投资行为表现为正向显著影响。未来,建议有色金属企业积极“走出去”,建立境外经贸合作区、优化产业布局、加强有色金属合作保障机制等。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苍祺  谢识予  
本文使用2000-2016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基于区域的视角进行分析,采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研究了"一带一路"倡议与我国新增固定资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并没有显著促进我国各个区域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可能的原因一方面是"一带一路"倡议主要是引导我国企业"走出去",对国内的投资产生了挤出效应。另一方面,"一带一路"倡议所带来的投资大部分用于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投资转化为固定资产有滞后效应,现有数据难以体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数据时间长度的增加,在本文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研究具有深刻的意义。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仇娟东  葛立方  陈军梅  
基于"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经济体保险业"促进效应"和"拖累效应"的逻辑框架,结合1998—2018年全球75个经济体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PSM-DID)方法检验了"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经济体保险业发展的最终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保险业发展的速度加快,但主要受沿线经济体经济发展水平和保险业发展水平滞后等因素的"拖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促进沿线经济体保险业发展的最终效应并不显著;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促进沿线经济体保险业发展的动态作用也不显著但"促进效应"逐步增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效率和控制腐败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城镇化水平、抚养比、话语权与问责制等变量的影响不显著或有负向影响,说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带动市场力量及民间交流促进沿线经济体保险业发展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开发。最后,从加强政策沟通、组建行业联盟、具体项目带动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高厚宾  
跨国并购是新兴市场企业实现创新能力追赶的重要途径。采用2010-2016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跨国并购数据,运用PSM-DID方法实证研究了跨国并购的创新效应,检验了企业异质性和东道国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跨国并购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企业异质性的检验结果显示,非国有企业跨国并购创新效应强于国有企业;企业吸收能力越强,从跨国并购中获取的创新收益越大。进一步研究发现,东道国制度质量对跨国并购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丰富了跨国并购与技术创新相关理论,对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实践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巧  佘硕  
"一带一路"倡议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提供了重要发展机遇,是新常态下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推力。本文旨在探讨"一带一路"倡议影响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净效应,在构建"一带一路"倡议影响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基础上,基于中国285个地级市2003年-2016年的面板数据,通过倾向性得分匹配(PSM)+双重差分法(DID)对"一带一路"倡议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净效应进行了评估。实证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显著促进了沿线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的提升,但并未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的提升,其对中国整体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驱动效应不明显;进一步分析表明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边际递减效率"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发挥作用。本文据此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后期部署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曾莲  原亚男  
文章以2013-2018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参与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rivate-Public-Partnership)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企业为样本,通过PSM-DID检验发现,参与PPP项目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上市公司的创新;同时,参与PPP项目的数量越多,降低上市公司创新的幅度越大;较之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创新挤出效应更明显。因此,既要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参与PPP项目,也要激发参与PPP项目的国有企业的创新水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香艳   李金叶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协调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键路径。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助力绿色低碳发展。文章以中国“一带一路”节点城市2010—2021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绿色技术创新视角下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一带一路”节点城市的环境规制会抑制产业结构升级;环境规制能通过抑制绿色技术创新显著阻碍产业结构升级;绿色技术创新能显著调节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负向影响,即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会削弱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抑制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马晓东  何伦志  
本文在测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995—2015年全球价值链嵌入度和产业结构水平的基础上,运用面板数据回归的固定效应与2SLS方法、PCSE方法和时间序列数据处理的异方差自相关稳健的Newey-West方法,从沿线国家整体、划分四个区域和单独每个国家三个层面,探讨融入全球价值链能否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研究结果表明: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整体层面来看,融入全球价值链并不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分区域来看,仅中国所属的东亚、东南亚区域融入全球价值链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其他三个区域都不能;具体到每个国家,"一带一路"沿线有8个国家融入全球价值链能显著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10个国家不能,其余国家融入全球价值链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则不显著。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鹏  吴思霖  李彦  
国家高新区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提升科技创新水平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使命。基于当前我国依靠创新驱动的经济转型背景,文章采用2007~2015年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分别构建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指标,并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PSM-DID)分析了国家高新区的设立对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第一,国家高新区显著推动了城市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合理化进程,该结果具有稳健性;第二,随着时间的推移,高新区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推动作用逐渐增强,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作用逐渐减弱;第三,城市发展水平会影响高新区设立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效应,城市金融发展和财政支出水平的提高促进了高新区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和第二产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则促进了高新区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因此,各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及其人才引进的支持力度,引导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适应,以及增加财政支出、提升城市整体发展水平等途径,为国家高新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造良好环境。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徐卓  杨正东  李富强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在"一带一路"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如何运用好创新这个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和有力杠杆成为检验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通过深入分析"一带一路"产业转移可能存在的模式创新、文化创新、耦合创新等问题,提出构建以中国国家价值链为基础,沿线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共同组成的共轭环流互利共赢产业体系,对相关产业转移创新问题进行了解析,进而避免各自为政的产业转移规划造成低效配置中国产业转移和布局。通过统筹协调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来构筑"一带一路"产业转移的互惠分工生产体系,这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成功推进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先琪  李虹  
本文使用2005~2019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基于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实施建立PSM-DID模型,分析了创新人才集聚对工业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和政策机制,主要有两点边际贡献:(1)引入创新人才集聚连续型变量,缓解了经典非连续型DID模型低估政策效果的问题,从而提供了新的稳健估计量;(2)研究视角着眼于中国在“大变局”下实施“内循环”战略,将“内循环”分为投资和消费,研究了投资和消费的规模、结构调整能否促进创新集聚提升工业经济高质量的政策效果。经过检验分析,本文提出:促进工业经济领域形成有序竞争的良好格局;优化科技人才区域集聚,为科技创新的“新型举国体制”提供人才条件;强化现代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作用,促进形成良好的市场创新环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郑建  周曙东  
采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模型实证分析了贸易协定对"一带一路"国家间贸易的影响,并评估了不同一体化程度的贸易协定对贸易的促进程度。结果表明:基于传统引力模型的OLS低估了贸易协定的影响,贸易协定不仅增加了成员国间的贸易,而且对于尚未达成协定的国家间贸易的潜在促进作用更大;一体化程度越深,贸易协定的促进作用越明显,基于不同模型设定的稳健性检验均支持上述结论。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路铁军  王泽森  
本文基于"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建设对交通科技创新的现实需求,论述交通科技创新对"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国际合作在"一带一路"交通科技创新中的必要性,分析了科技创新国际合作的形式和内容,指出"一带一路"交通科技创新国际合作中应坚持问题导向、加强统筹协调、注意风险防控和提高知识产权意识。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阎波  程齐佳徵  杨泽森  武龙  
本文通过案例研究探讨了中央政策要求渐变过程中的地方政府回应,采用"情势-主体-手段-目的"分析框架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科技创新合作政策背景下上海、陕西和西安的实践进行了比较分析和归纳。研究发现,在中央政策要求渐变背景下,地方决策者在"损失厌恶"偏好的影响下根据情势改变而相机决策、顺势而为,做出动态和非同质化的回应,展示出权变的主体、手段和目的组合。本研究基于对以往观点的整合提出了解析地方政府回应的系统分析框架,揭示了地方政府回应多样性的成因,有助于打开改革背景下地方政府决策的"黑箱",对于进一步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