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25)
2023(8479)
2022(7009)
2021(6126)
2020(5085)
2019(11519)
2018(10671)
2017(20754)
2016(10064)
2015(11269)
2014(10938)
2013(11097)
2012(10391)
2011(9795)
2010(10292)
2009(10097)
2008(8813)
2007(8014)
2006(7751)
2005(7404)
作者
(29824)
(24621)
(24393)
(23508)
(15757)
(11567)
(11190)
(9476)
(9260)
(8772)
(8664)
(8103)
(8016)
(7970)
(7724)
(7633)
(7222)
(7056)
(7011)
(6445)
(6401)
(6087)
(5743)
(5735)
(5699)
(5641)
(5269)
(5013)
(4990)
(4781)
学科
(69160)
经济(69118)
管理(26816)
(25842)
金融(25842)
(25276)
(22765)
银行(22758)
(22193)
中国(22116)
(21187)
企业(21187)
地方(20764)
方法(19175)
数学(16762)
数学方法(16587)
业经(13535)
(13295)
地方经济(13090)
(12438)
(11696)
中国金融(11118)
(10912)
(9566)
(9100)
贸易(9086)
(8737)
农业(8506)
理论(8156)
产业(8108)
机构
学院(150526)
大学(150290)
(79000)
经济(77542)
研究(58359)
管理(52642)
中国(51285)
理学(43914)
理学院(43425)
管理学(42680)
管理学院(42383)
(35673)
(31372)
科学(30073)
(29153)
财经(27712)
中心(27419)
经济学(26942)
研究所(25919)
(24990)
经济学院(23978)
(22971)
北京(20723)
(20653)
财经大学(20515)
(20211)
(19822)
金融(19481)
(19438)
(18917)
基金
项目(90799)
科学(71798)
研究(68863)
基金(66647)
(56999)
国家(56544)
科学基金(48514)
社会(47063)
社会科(44900)
社会科学(44886)
(34760)
基金项目(33663)
教育(29860)
(28177)
资助(27895)
自然(27626)
自然科(27017)
自然科学(27012)
自然科学基金(26518)
编号(26067)
(22121)
成果(21936)
重点(21023)
国家社会(20658)
(19850)
课题(19057)
(18947)
发展(18910)
(18652)
(17955)
期刊
(95923)
经济(95923)
研究(54872)
中国(32641)
(32197)
金融(32197)
(26977)
管理(23439)
(19044)
学报(18740)
科学(18274)
经济研究(17341)
大学(15327)
财经(15202)
学学(14459)
技术(13755)
(13292)
教育(12125)
业经(12097)
农业(11782)
问题(11644)
(10386)
国际(10192)
技术经济(9290)
世界(9264)
统计(9027)
(7918)
理论(7580)
经济问题(7397)
经济管理(7374)
共检索到2568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锐  
历经10年风雨路里程,“一带一路”依托开放与包容的经济融合大背景,沉淀出了合作与共享的经济融合驱动力,释放出了共赢与普惠的经济融合超级红利,并将经济融合的全球治理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未来“一带一路”下的经济融合势必面临着西方国家竞争的挑战,但同时在国际认知、价值确认以及力量整合等方面累积出了较为厚实的基础,其朝着合作多边化、动能科技化与过程绿色化方向前行的脚步将更为坚定与铿锵。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魏杰  段钢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准确、全面了解中国发展面临的形势,正确把握中国经济发展方向至关重要。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刚刚闭幕之际,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中国经济问题研究中心主任魏杰教授在京接受了云南民族大学段钢研究员的学术专访,深刻阐述了2017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宏观大势。现整理刊出,以飨读者。段钢研究员简称"问",魏杰教授简称"答"。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宇  夏杰长  
中国香港作为国际著名金融中心,拥有发达的服务业和完善的基础设施,为其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奠定了坚实基础。香港要通过立足国际金融中心的角色定位,推动完善沿线项目在港融资机制;以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中心建设为契机,吸引香港金融机构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建设项目;发挥好香港服务业发达的独特优势,扮演好三方合作超级中介角色;借助香港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打造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投融资平台,既有助于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也有利于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谷继建  陈静  
当中东部相对发达的地区第二次释放制度红利之时,广大的西部地区制度红利的初次释放还没有完成,甚至还没有释放,这种现状导致了中国在红利制度的释放方面落差巨大。少数民族地区的制度红利初次完整地释放,其路径是通过变迁少数民族产权制度,复制改革开放初期东部经济迅速发展的局面,少数民族地区完全具备这个特质。自2011年开始持续5年多的跟踪调研发现一些少数民族的经济行为已经渗透到婚姻、财产、家庭、经商等各个环节,且是向好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闫衍  
丝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各国之间的贸易与分工合作,而信用和货币是支撑贸易发展的重要基础,"一带一路"的建设和发展将更多依赖金融这一载体进行"一带一路"战略顺应了全球化趋势和各国共同合作的愿望,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无论古代丝路经济还是新丝路经济,其发展离不开各国之间的贸易与分工合作,而信用和货币是支撑贸易发展的重要基础,"一带一路"的建设和发展将更多依赖金融这一载体进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高  胡迎东  
文章从空间的视角,运用综合评价方法构建了包括贸易、投资、高层互访和劳务交流等要素在内的"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沿线国家经济融合水平的评价模型,基于此测算了2010—2016年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融合度、投资融合度、高层互访融合度、劳务交流融合度等指标以及总体的经济融合水平。结果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投资、高层互访、劳务交流等关系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作用,对总体的经济融合水平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2018年10月28日,"一带一路"金融合作的经济效应学术研讨会暨"一带一路"金融风险研究报告发布会在中央财经大学召开。大会由《经济研究》编辑部、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兰州大学经济学院、广西大学中国一东盟信息港大数据研究院共同举办,中央财经大学丝路金融研究中心承办。来自20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参加了大会。与会学者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孟方琳  田增瑞  赵袁军  梁静溪  
"一带一路"为中医药服务贸易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我国中医药产业仍面临聚集度不高、服务贸易模式单一、服务产品商品化程度低、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不畅、中医药在国际上缺乏合法地位、技术性贸易壁垒尚未突破等困境。应从升级并延伸中医药产业链,参与全球医药卫生国际标准和秩序构建等方面,推动我国中医药服务贸易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郑志来  
"一带一路"战略现有研究局限于战略内涵、战略意义和政策解读等方面,对"一带一路"战略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路径还没有涉及。该文从区域经济不均衡、区域经济互联互通、区域经济分层优化等方面论述"一带一路"战略与区域经济内在关系,进而从"一带一路"战略与既有国家区域战略融合、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机制融合、区域产业链融合、区域通道经济双向融合、区域经济平台融合等五个方面,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路径。最后根据前面分析,提出了政府加强对中西部政策扶持、主导性投资向中西部倾斜、注重中西部生态建设等五个方面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山峰  
本文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基于区位熵法和灰色关联模型,选取河南省2008-2014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对物流产业集群与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物流产业集群有助于促进河南省区域经济的发展,能够更好融入国家"一带一路"的建设,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山峰  
本文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基于区位熵法和灰色关联模型,选取河南省2008-2014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对物流产业集群与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物流产业集群有助于促进河南省区域经济的发展,能够更好融入国家"一带一路"的建设,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娜仁图雅  魏泽瀚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提出,为二连浩特沿边口岸更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新机遇。为此,必须加强商贸经济、国际物流、国际金融、国际物流信息、人才交流、文化交往方面的建设,使二连浩特充分发挥出拱卫首都、稳疆富疆、促进对外友好往来的作用,其他口岸发展提供示范。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薇  
金融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北京作为我国重要的金融决策中心,与上海、香港的发展定位不同,要通过构建管理机制、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创新机制以及加强金融服务能力等措施,发挥其积极作用,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文  
“一带一路”十年金融合作折射了中国对外金融拓展的初步探索,也反映了中国金融积极、正向的国际影响力,未来依然任重而道远以“五通”为主要内容的“一带一路”建设,10年来逐渐从倡议到实践、从一国提出到国际共知,实现了中外合作的诸多重大突破,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参与度最广、福祉最多的国际公共产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玲  张源  齐嘉琳  
加强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推进金融科技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一带一路”各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和贸易合作,加快构建数字合作格局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项目不断推进,各沿线国家与我国的贸易合作与经济联系愈加紧密,在固有合作形式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建立如中国—东盟、中国—中东欧和中国—阿拉伯等国家银联体,丰富了业务合作的方式,促进了沿线各国家的贸易合作与经济发展。但沿线国家间经济发展水平和宏观经济环境存在较大差异,长期存在数字鸿沟等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