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48)
- 2023(17401)
- 2022(14285)
- 2021(13064)
- 2020(10961)
- 2019(24981)
- 2018(24307)
- 2017(46949)
- 2016(24717)
- 2015(27470)
- 2014(26857)
- 2013(26664)
- 2012(23980)
- 2011(21208)
- 2010(21271)
- 2009(19479)
- 2008(18966)
- 2007(16760)
- 2006(14864)
- 2005(13328)
- 学科
- 济(113470)
- 经济(113361)
- 业(93293)
- 管理(81012)
- 企(80939)
- 企业(80939)
- 方法(46883)
- 数学(37946)
- 数学方法(37456)
- 农(35219)
- 业经(33271)
- 中国(31697)
- 财(30606)
- 地方(26361)
- 农业(25066)
- 务(21694)
- 财务(21624)
- 财务管理(21595)
- 技术(20946)
- 企业财务(20362)
- 制(19671)
- 贸(19399)
- 贸易(19384)
- 易(18780)
- 理论(18693)
- 和(18502)
- 划(16870)
- 学(16674)
- 策(16654)
- 环境(16586)
- 机构
- 学院(348261)
- 大学(341621)
- 济(149405)
- 经济(146730)
- 管理(141140)
- 理学(121756)
- 理学院(120493)
- 管理学(118616)
- 管理学院(117947)
- 研究(112411)
- 中国(87327)
- 京(71504)
- 财(67433)
- 科学(66164)
- 农(56928)
- 所(54587)
- 财经(53635)
- 江(52884)
- 中心(52396)
- 业大(49622)
- 研究所(49179)
- 经(48866)
- 经济学(45083)
- 北京(44448)
- 农业(44194)
- 范(44117)
- 师范(43691)
- 州(41855)
- 院(40958)
- 经济学院(40698)
- 基金
- 项目(233786)
- 科学(188003)
- 研究(173063)
- 基金(171924)
- 家(148206)
- 国家(146854)
- 科学基金(129500)
- 社会(113627)
- 社会科(108023)
- 社会科学(107997)
- 省(92776)
- 基金项目(91058)
- 自然(82552)
- 自然科(80796)
- 自然科学(80777)
- 教育(79367)
- 自然科学基金(79345)
- 划(76483)
- 编号(68901)
- 资助(68791)
- 发(54660)
- 成果(53683)
- 重点(52240)
- 创(51617)
- 部(51466)
- 创新(47553)
- 国家社会(47528)
- 课题(47434)
- 业(45349)
- 教育部(44881)
- 期刊
- 济(168137)
- 经济(168137)
- 研究(100402)
- 中国(70237)
- 管理(57249)
- 财(54100)
- 农(53003)
- 科学(47540)
- 学报(46888)
- 大学(37637)
- 农业(36711)
- 技术(35683)
- 学学(35562)
- 教育(35081)
- 融(31753)
- 金融(31753)
- 业经(30517)
- 财经(26441)
- 经济研究(26371)
- 经(22917)
- 问题(21866)
- 业(21498)
- 技术经济(19478)
- 商业(17256)
- 现代(16815)
- 贸(16611)
- 世界(16240)
- 统计(16210)
- 科技(15978)
- 策(15695)
共检索到5218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恒 魏修建 杜勤
物流业的发展不仅受外部因素的影响,而且取决于内部因素的驱动。文章基于时间与空间视角,应用LMDI指数分解法对劳动力投入的驱动效应进行考察,进而识别"一带一路"物流业发展的驱动因素及其动态轨迹演变。研究发现:劳动效率是两大区域物流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并且两区域物流业发展之间的差异主要来源于劳动效率的差距。此外,"丝路经济带"依靠劳动力规模扩张并不能有效驱动物流业发展,但改善劳动力地区结构可提高物流业发展水平,而"21世纪海路"劳动力规模扩张、劳动力地区结构改善均可驱动物流业发展。因此,制定差异化的劳动力规模扩张政策、优化劳动力地区结构、提升劳动效率是促进"一带一路"物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恒 魏修建 魏晓芳
中国物流业的发展不仅受外部经济发展、地区政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最主要取决于内部因素的驱动。文章基于时间和空间维度,应用LMDI指数分解法和重力模型将物流业劳动力投入分解为劳动规模效应、劳动效率效应和劳动力地区结构效应。研究发现:东部和中部地区物流业发展的主要内在驱动因素为劳动效率的提升,属于集约型发展方式;而西部地区主要依赖于劳动规模扩张,属于粗放型发展方式。且劳动效率提升是中国区域物流业发展重心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劳动效率差距缩小是东中部地区物流业发展收敛性的主要原因;东西部地区物流业发展处于发散状态主要归因于劳动效率差距的扩大化。此外,通过建立提升物流业劳动效率的Tobit动力因素模型,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车明好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取决于我国"一带一路"所辖地区金融业发展水平。本文从劳动力和资本双要素投入视角探讨"一带一路"金融业发展的差异性现象及其成因,发现区域间金融业综合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变化趋势与劳动生产率差异性一致,且区域间金融业综合发展水平的总体差异归因于区域间差异的贡献,区域内差异贡献较弱;劳动力投入、资本投资、劳动生产率、资本投资效率的总体差异归因于区域内差异,区域间差异的贡献较弱。"21世纪海路"金融业要注重FDI的引进质量,发挥正向溢出效应,同时要积极学习FDI在人才吸引力方面的经验,提高人才的竞争能力;对"丝路经济带"而言,不仅要引进高质量FDI,还要将FDI的引进规模作为重要任务;减少FDI在投资政策、可投资领域的超国民待遇,提高FDI投资门槛,降低对"一带一路"金融业资本投资效率提升的挤出效应;对"一带一路"金融业劳动生产率和资本投资效率"低水平"地区而言,在提高地区教育水平的同时,要将留住人才作为地区软环境建设的重要任务。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车明好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取决于我国"一带一路"所辖地区金融业发展水平。本文从劳动力和资本双要素投入视角探讨"一带一路"金融业发展的差异性现象及其成因,发现区域间金融业综合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变化趋势与劳动生产率差异性一致,且区域间金融业综合发展水平的总体差异归因于区域间差异的贡献,区域内差异贡献较弱;劳动力投入、资本投资、劳动生产率、资本投资效率的总体差异归因于区域内差异,区域间差异的贡献较弱。"21世纪海路"金融业要注重FDI的引进质量,发挥正向溢出效应,同时要积极学习FDI在人才吸引力方面的经验,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白元龙 杨柔坚
近年来,江苏物流业发展迅猛,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物流发展所带来的集聚效应愈发明显。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指引下,江苏物流业拥有巨大的改革升级空间。针对资源配置不平衡、物流运输方式单一、产业深耕程度不够、产业产品形态较为简单等问题,江苏物流业要从规划上融入,从"新平台"上接入,充分发挥基础设施作用,培养新型产业链,创建现代绿色智能物流体系,深化产业管理改革。
关键词:
“一带一路”战略 物流产业 江苏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白元龙 杨柔坚
近年来,江苏物流业发展迅猛,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物流发展所带来的集聚效应愈发明显。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指引下,江苏物流业拥有巨大的改革升级空间。针对资源配置不平衡、物流运输方式单一、产业深耕程度不够、产业产品形态较为简单等问题,江苏物流业要从规划上融入,从"新平台"上接入,充分发挥基础设施作用,培养新型产业链,创建现代绿色智能物流体系,深化产业管理改革。
关键词:
“一带一路”战略 物流产业 江苏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崔双成
对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经济的重要性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物流业发展的机遇,指出应通过发展国际物流、加强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信息化进程、加强物流人才培养等多种手段,推动我国物流业的发展。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物流业 发展机遇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詹晶 冯旭明 宋朝方
构建出口贸易变化的LMDI物流业增加值总量分解模型,选取2004年~2016年"一带一路"核心地区物流业增加值和出口贸易额相关数据,将出口贸易影响物流业总量变动的总效应分解为出口规模效应、出口效率效应、出口结构效应3部分,研究分析出口贸易变化对物流业发展的驱动关系。从总体上来看,出口贸易规模效应对物流业发展贡献最大,其次为出口效率效应,出口结构效应贡献最小。分地区来看,出口贸易规模效应是主要驱动因素,其中,"丝绸之路经济带"地区出口贸易结构效应对物流业变动呈负相关,效率效应对物流业变动不显著呈较弱正相关;"海上丝绸之路"地区出口贸易结构效应对物流业变动不显著呈负相关,出口效率效应对物流业变动显著正相关。据此,从进一步扩大出口贸易、促进科技创新,积极引进物流人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物流业与商贸企业联动发展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董超 姜瑞雪 姜照
经贸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和先导。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对外贸易、外国直接投资和对外经济合作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并呈现出融合发展的特征。文章剖析了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三外融合”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并归纳中国与“一带一路”不同区域国家“三外融合”的发展特征,最后总结了“三外融合”带动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经贸合作的发展成效。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与共建国家的合作建议:进一步发挥驱动“三外融合”发展的积极因素,以“一国一策”促进“一带一路”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经贸合作 “三外融合”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董超 姜瑞雪 姜照
经贸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和先导。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对外贸易、外国直接投资和对外经济合作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并呈现出融合发展的特征。文章剖析了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三外融合”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并归纳中国与“一带一路”不同区域国家“三外融合”的发展特征,最后总结了“三外融合”带动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经贸合作的发展成效。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与共建国家的合作建议:进一步发挥驱动“三外融合”发展的积极因素,以“一国一策”促进“一带一路”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经贸合作 “三外融合”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恒 魏修建 尹筱雨
本文基于劳动力投入视角探讨了物流业发展的非均衡性。研究发现,中国物流业发展已经基本跨越依靠劳动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阶段,但仍存在区域非均衡矛盾,主要原因在于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地区发展方式存在差异,并且东部在劳动效率提升和劳动力地区配置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中国物流业发展存在明显的产业转移现象,但仅从东部转移到中部地区,且劳动效率重心的空间变化是物流业发展重心演变的主要原因。缩小区域劳动效率差距是转变物流业非均衡发展的有效路径,只有进一步加强对中部地区行业(企业)内劳动力再培训教育,实现知识结构与技术水平的有效匹配,才能发挥对劳动效率提高的推动作用;并且进一步提高西部地区教育水平,强化人力资本,推动劳...
关键词:
物流业 非均衡性 驱动效应 劳动力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黄佩佩 魏凤
本文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对1995—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49个国家粮食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分析其时序演变及空间差异,并探究其驱动因素。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增长,技术进步是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沿线各地区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均实现增长,其中中亚地区增长最快,各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差异;粮食单产水平、农业结构调整程度对沿线国家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促进作用,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发展对其有显著负向作用;各因素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最后,本文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未来粮食合作方向提出可行性建议,未来中国可加强与沿线国家农业科技合作,开展基础设施方面的合作,同时加强粮食交流与合作。
关键词: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全要素生产率 粮食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彭长生 王全忠 钟钰
本文利用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2004—2014年全国村庄面板数据,采用统计描述和面板数据模型方法分析了农地流转差异的演变及驱动因素。研究表明,2014年全国平均流转率仅为16. 65%,东部和平原地区农地流转率相对较高,但整体上农地流转增速放缓;劳动力流动、经济发展程度和道路交通条件改善均对农地流转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进一步的政策模拟分析表明,如果农村劳动力全部或接近全部流出,东部和平原地区农地流转率分别从2014年的24%和20%上升到40%和45%,中西部农村的农地流转率分别从12%和20%上升到20%和30%,而丘陵、山地的农地流转率只能分别从12%和13%上升到15%和20%。由此表明,农村人口减少并不必然推高农地流转率,区位、地势等自然地理条件也是影响农地流转的重要因素。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孙文娟
"一带一路"战略覆盖地域广泛且国家众多,是全球经济发展最具有活力的区域,为我国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遇。本文从当前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出发,探讨"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市场机遇,并从大力发展多式联运运输方式、提升供应链物流"走出去"服务能力、深化国际交流运输合作、构建物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网络体系、加快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推动国际物流运输巨头兼并重组等方面提出拓展我国物流业发展市场空间的策略,加快推进我国"物流强国"战略建设目标进程。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物流业 市场机遇 拓展策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亮 阿布都热合曼·阿布都艾尼
"一带一路"倡议是加快沿线各国经济发展、输出我国过剩劳动力和产能的有效措施,也是提升我国整体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新疆作为"一带一路"发展的核心区,其物流业发展关乎国家间和区域间贸易往来的畅通。本文通过分析"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物流业发展的现状,明确了新疆物流业发展的制约性因素,最后针对其物流业发展的制约性因素提出了"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物流业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新疆 物流业 发展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