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86)
2023(14927)
2022(12678)
2021(11721)
2020(10084)
2019(22719)
2018(22036)
2017(41815)
2016(22596)
2015(25046)
2014(24123)
2013(23584)
2012(21506)
2011(19083)
2010(18841)
2009(17094)
2008(16599)
2007(14153)
2006(12235)
2005(10508)
作者
(64840)
(54327)
(53887)
(51050)
(34252)
(26275)
(24461)
(21303)
(20572)
(18882)
(18407)
(18305)
(17193)
(16878)
(16819)
(16510)
(16479)
(16135)
(15641)
(15626)
(13296)
(13193)
(13184)
(12513)
(12254)
(12018)
(11862)
(11727)
(10796)
(10684)
学科
(88052)
经济(87948)
管理(62372)
(60763)
(50820)
企业(50820)
方法(42729)
数学(37433)
数学方法(36827)
(23874)
(22407)
中国(21708)
(19950)
(19660)
贸易(19653)
(19167)
业经(18610)
(16450)
地方(15472)
农业(14889)
(14774)
财务(14719)
财务管理(14684)
理论(14087)
企业财务(13933)
(13903)
金融(13902)
技术(13718)
(13093)
银行(13035)
机构
大学(313503)
学院(309771)
(124559)
经济(122250)
管理(119678)
理学(104990)
研究(104935)
理学院(103777)
管理学(101640)
管理学院(101094)
中国(78146)
科学(66659)
(64768)
(57143)
(55952)
(52738)
业大(50882)
中心(48891)
研究所(48666)
财经(45594)
农业(45584)
(44519)
(41806)
(39991)
北京(39492)
师范(39402)
(38575)
经济学(38184)
(34966)
经济学院(34714)
基金
项目(221352)
科学(174680)
基金(163708)
研究(152932)
(146591)
国家(145449)
科学基金(124373)
社会(98692)
社会科(93765)
社会科学(93738)
基金项目(86803)
(84805)
自然(83768)
自然科(81990)
自然科学(81967)
自然科学基金(80512)
(73253)
教育(71419)
资助(66292)
编号(59078)
重点(50812)
(48780)
(46468)
(46466)
成果(46251)
科研(43980)
创新(43505)
计划(42579)
国家社会(41985)
教育部(41600)
期刊
(125596)
经济(125596)
研究(83788)
学报(57019)
中国(56030)
科学(49986)
(49487)
管理(44010)
(43182)
大学(43083)
学学(40797)
农业(33732)
教育(30384)
技术(25913)
(25271)
金融(25271)
财经(21637)
经济研究(21228)
业经(19560)
(19113)
(18633)
问题(16749)
(16735)
(16466)
国际(16194)
业大(15220)
科技(14948)
统计(14825)
技术经济(14245)
(13779)
共检索到4432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喆  王碧珺  张明  
利用Thomson Reuters SDC Platinum database数据库,对2000-2016年间以"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为目的地的跨境并购的主要特征进行分析,对比美、英、日、中四国的并购偏好特征,并对背后的影响因素进行解释,主要结论如下:(1)并购来源国以域外、高收入国家为主,但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并购增长显著;(2)美国的跨境并购集中在西亚和南亚,具有技术、知识密集特点;英国以南亚为主要目标,集中在能源、电信服务等行业;日本集中在东盟地区,以金融、能源、工业为主;中国是中亚地区最大的投资国,以能源行业为主,近年来有向服务业、高新技术行业多样化发展的趋势;(3)不同国家的并购差异既受并购国不同优势的驱动,也受目标国经济、制度、地理等因素的影响。随着经济发展,并购规模和地位也会发生动态演变。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辉  黄昊  朱智彬  
运用复杂网络对Zephyr全球并购数据库中2010年以来的2867个跨国交易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全球并购网络是一个典型的小世界网络,英美等发达经济体在全球并购网络中处于骨干地位;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中国和东盟地区在高端设备业中正在积极进行产业升级,而南亚、中东欧地区正好相反。此外,东盟、西亚地区正在承接传统高竞争产业的转移。西亚地区石化行业产业转移最为活跃,东盟与之类似。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辉  黄昊  朱智彬  
运用复杂网络对Zephyr全球并购数据库中2010年以来的2867个跨国交易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全球并购网络是一个典型的小世界网络,英美等发达经济体在全球并购网络中处于骨干地位;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中国和东盟地区在高端设备业中正在积极进行产业升级,而南亚、中东欧地区正好相反。此外,东盟、西亚地区正在承接传统高竞争产业的转移。西亚地区石化行业产业转移最为活跃,东盟与之类似。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池凤彬  
征信数据跨境流动作为对外经济金融往来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促进征信市场的完善和征信机构业务的发展。在“一带一路”倡议下,配套征信数据跨境流动的制度安排,有利于推动信用资源优化配置,为投融资等经济活动提供征信保证。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开展征信数据跨境流动,既有以沿线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平台、世界范围内已有征信数据跨境流动的成功实践、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有利条件,也有征信历史文化不同、征信模式不统一、征信技术不均衡、征信信息广度和维度差异大、数据法律壁垒等不利条件。因此,应制定征信数据跨境流动的长短期策略,充分发挥“一带一路”沿线现有对话机制的作用,由易到难、逐步推进跨境数据流动,推动“一带一路”沿线达成监管立法共识。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俊久   张朝帅  
使用UNCTAD-Eora增加值溯源数据,对世界各经济体在“一带一路”沿线区域价值链中的结构性权力进行测度,并分析其演化特征、分布格局及驱动因素。“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的增加值贸易网络虽然以区域内贸易为主,但全球化和区域化在同步发展,且增加值贸易网络以亚洲经济体、欧洲经济体和美国为主体。“一带一路”沿线区域价值链中的结构性权力呈现明显的多极化分布,且权力大小程度分化严重,尤其是亚洲经济体的结构性权力优势明显。同时,“一带一路”沿线区域价值链中结构性权力呈现此消彼长的趋势,其中,金砖国家的结构性权力正在逐年上升,日本、英国、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的结构性权力呈下降趋势。一国的结构性权力大小受到国家制度质量、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全球价值链地位及劳动、资本、技术等要素禀赋的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文怡  郭志超  左思明  
本文利用2000-2019年的农产品贸易数据,构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贸易网络,基于网络密度、中心度和块模型分析该网络特征,采用QAP方法探究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该网络的密度越来越高,国家间贸易越来越频繁;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印度等部分东南亚与南亚国家在网络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越来越显示出核心地位及中介作用;整个农产品贸易网络被分为四个板块,主溢出板块和双向贸易板块在中国主要进口农产品上都具有溢出效应;签订贸易协定有利于各国加强贸易联系,使该农产品贸易网络更加紧密,而国家制度的差异则对此网络有明显的抑制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姚星  王博  蒲岳  
文章基于19922013年"一带一路"沿线61国(地区)的投入产出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中间投入的网络结构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研究发现:(1)"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中间投入网络呈现出"早期稳步发展,后期快速增长"的发展趋势,并且网络具有一定的"互通互融"性和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2)中国及其周边国家在"一带一路"服务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其中中国、印度、俄罗斯、新加坡四国对"一带一路"区域服务经济发展更为关键,而中国服务业在"一带一路"网络中的桥梁作用也远高于制造业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小军  张滨  
世界银行发布的物流绩效指数(LPI)可衡量一个国家的跨境物流绩效综合水平。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物流绩效水平、沿线62个国家聚类和物流绩效指数年均增长率等多维度分析结果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物流基础设施薄弱、物流绩效水平普遍偏低,且短期内难以得到明显改善,很难与中国物流有效对接,跨境物流协作存在诸多阻碍。因此,应充分发挥丝路基金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平台的引领优势,设立"一带一路"自由贸易区,共建"一带一路"物流大数据信息中心,打造"一带一路"全球供应链,组建"一带一路"物流规划总公司或类似机构,构建"一带一路"智能物流体系,推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跨境物流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曹明星  刘奇超  
中央关于"走出去"与"一带一路"的重要战略为我国企业大力拓展国际业务营造了机遇。在此背景下,我国"走出去"企业应注重自身在国际投资框架结构上的安排,在参考"一带一路"沿线重点投资国家、重点产业的税务尽职调查报告的基础上,针对工程项目、国别高低税负、无形资产出口这三种重点投资行业(投资模式)做好企业跨境所得的国际税收筹划,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任德孝  刘清杰  张坤领  
基于GDELT合作事件大数据,结合复杂网络分析方法,探索2003—2020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合作关系的网络分布特征,并结合负二项回归模型识别影响合作强度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合作网络结构以中国和俄罗斯为核心形成双向枢纽网络结构,合作网络的空间组织格局表现为显著的单中心辐射和多中心紧密相结合的区域合作结构;合作强度呈现出逐渐增强态势,国家间网络中心性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经济发展水平、治理水平及地理距离等是影响合作强度的重要因素。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丹  丁志勇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3年多来,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了合作协议。本文从跨境并购的整个流程出发,对并购前、并购中、并购后三个阶段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挑战作出提示,并重点阐述如何通过尽职调查、项目管理和人事安排等举措进行应对,以提高中国企业跨境并购成功的可能性,真正实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共赢共享发展。并购前:通过尽职调查助力并购决策,制定高管留用方案确保并购价值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苏伟洲  李航  钱昱冰  郭四代  
基于包含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度了"一带一路"沿线17个省市区2006-2015年的工业环境效率,通过Tobit模型对工业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提高了沿线省市区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平均工业环境效率也略有提升;(2)"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省市区工业环境效率较高,而"丝绸之路经济带"工业环境效率普遍偏低;(3)人均GDP、产业结构、人口密度对"一带一路"沿线省市区工业环境效率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对外贸易水平和环境规制对工业环境效率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地区生产总值占比、贸易依存度的影响则不显著。因此,建议通过产业结构优化、能源利用效率提升、"海上丝绸之路"区域科技水平提升、"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等措施实现"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葛纯宝  于津平  
本文利用标准引力模型,采用对数-线性方程组法精确量化多边阻力,在评价2003—2018年沿线国家多边阻力变化情况的基础上,采用Shapley法研究其背后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沿线国家多边阻力呈明显下降趋势,在不同区域与分位点表现出较大差异,相较于中东欧、中亚和西亚北非,蒙俄和南亚多边阻力较高,东南亚降幅较大;沿线国家随着多边阻力分位点提高大体呈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小国分布的转变;沿线国家多边阻力主要由第三国GDP和第三国间贸易所形成的转移效应所致,其次是贸易成本因素,其中贸易便利化贡献强于贸易自由化。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杨青  张翠珍  
本文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33个国家为样本,利用贸易引力模型,根据1998-2014年的数据,分析经济规模总量、空间距离、双边外交关系对贸易流量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中国与贸易伙伴国的经济规模总量均对进出口额有促进作用,而地理距离有阻碍作用。同时,贸易伙伴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对双边贸易的影响要大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其对双边贸易流量的正向影响略大于距离的阻碍作用,支持了"设施联通"的必要性及其对"贸易联通"的推动作用。回归结果表明其对贸易流量的影响为负,不支持预期结论,本文分析了可能的原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冠宇  卢小兰  
基于扩展的空间投资引力模型,文章研究2007—2016年间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63个国家OFDI的空间效应、政治制度影响及其他主要影响因素,并测算OFDI潜力。结果表明:OFDI的空间效应来源于空间集聚、第三国市场规模直接效应和第三国不可测因素效应,OFDI表现为集聚垂直复合型投资。OFDI受东道国政治制度水平影响并不显著,但偏好于"制度接近"的国家。OFDI呈现出较强的贸易导向、基础设施偏好和一定的资源寻求特征。此外,采用更换权重矩阵和估计方法等两种方式对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证实了上述结论的稳健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