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66)
- 2023(15935)
- 2022(13289)
- 2021(12250)
- 2020(10056)
- 2019(23354)
- 2018(23204)
- 2017(44114)
- 2016(23907)
- 2015(26813)
- 2014(27014)
- 2013(26587)
- 2012(24488)
- 2011(22245)
- 2010(22405)
- 2009(20364)
- 2008(19858)
- 2007(17533)
- 2006(15814)
- 2005(14437)
- 学科
- 济(103115)
- 经济(103017)
- 管理(64113)
- 业(62033)
- 企(49559)
- 企业(49559)
- 方法(39735)
- 数学(33272)
- 数学方法(32871)
- 中国(31412)
- 农(28798)
- 地方(27538)
- 贸(25161)
- 贸易(25141)
- 业经(24447)
- 易(24310)
- 学(21827)
- 财(21196)
- 农业(19299)
- 制(17412)
- 理论(16736)
- 银(16109)
- 银行(16065)
- 环境(15954)
- 和(15932)
- 融(15809)
- 金融(15808)
- 发(15755)
- 技术(15576)
- 行(15480)
- 机构
- 大学(339243)
- 学院(337691)
- 济(136949)
- 经济(133959)
- 管理(130285)
- 研究(120860)
- 理学(111615)
- 理学院(110292)
- 管理学(108313)
- 管理学院(107719)
- 中国(89585)
- 京(74519)
- 科学(74419)
- 所(61283)
- 财(60730)
- 农(55654)
- 研究所(55591)
- 中心(53342)
- 江(50933)
- 业大(49702)
- 财经(47876)
- 北京(47771)
- 范(47564)
- 师范(47131)
- 院(44294)
- 经(43451)
- 农业(43216)
- 州(41737)
- 经济学(40305)
- 师范大学(38186)
- 基金
- 项目(227018)
- 科学(177850)
- 研究(168084)
- 基金(162627)
- 家(141596)
- 国家(140365)
- 科学基金(119775)
- 社会(104774)
- 社会科(99251)
- 社会科学(99224)
- 省(88852)
- 基金项目(86088)
- 自然(76653)
- 教育(76310)
- 自然科(74853)
- 自然科学(74837)
- 划(74587)
- 自然科学基金(73445)
- 编号(69351)
- 资助(66390)
- 成果(56924)
- 发(52453)
- 重点(51127)
- 部(49175)
- 课题(48475)
- 创(46727)
- 创新(43547)
- 科研(42789)
- 国家社会(42700)
- 发展(42135)
- 期刊
- 济(157285)
- 经济(157285)
- 研究(105303)
- 中国(70317)
- 学报(53133)
- 农(52244)
- 管理(49925)
- 科学(49431)
- 财(43695)
- 教育(42776)
- 大学(40348)
- 学学(37428)
- 农业(36489)
- 融(31269)
- 金融(31269)
- 技术(29856)
- 业经(26744)
- 经济研究(25371)
- 财经(22647)
- 问题(21682)
- 图书(19922)
- 贸(19428)
- 经(19346)
- 业(19271)
- 国际(17123)
- 科技(16511)
- 技术经济(16217)
- 理论(16182)
- 现代(15695)
- 商业(15580)
共检索到5180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宋周莺 虞洋
贸易便利化是"一带一路"贸易合作的关键环节,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有利于促进区域内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论文从贸易便利化入手,基于已有文献回顾,构建包含29个指标的贸易便利化评价体系,分析2013—2017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便利化发展态势和空间格局,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研究结果显示:①2013—2017年,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呈缓慢上升态势,蒙俄、中亚、中东欧、西亚增长较明显;②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呈"东西高、中间低,北高南低"的空间格局,空间差异呈缩小态势;③二级指标与贸易便利化总指标的发展态势相对一致,电子商务、市场准入、海关环境、口岸设施等增长态势较明显;④综合发展高水平型、综合发展低水平型是沿线国家主要模式,通关成本与国际合作滞后型、内部贸易环境领先型、基础设施建设领先型分别成为东南亚、中东欧和中亚部分国家的重要发展模式。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德海 贾晓琳
基于"一带一路"45个沿线国家2006-2016年的面板数据,本文运用拓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就东北地区与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及其潜力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东北地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东北地区与沿线国家的贸易潜力空间巨大。因此,作为"一带一路"北向的重要支撑,东北地区应抓住历史机遇开拓国际市场,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让具有东北地区创造实力的优势产业和过剩产能"走出去"的同时,调整进口产品结构,实现进口商品种类和进口地区结构的多元化,倒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东北地区 贸易格局 引力模型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赵晓迪 刘思彤 杨超 周法法
绿色发展是"一带一路"倡议一贯坚持的理念,而林产品作为最具代表性的资源和可持续利用产品,在促进产业链上中下游有效对接、推动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林产品贸易究竟呈现怎样的格局,其发展趋势和市场潜力如何,成为一个颇具现实意义的研究问题。本文基于贸易引力模型,利用UNcomtrade数据库的林产品贸易数据具体分析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林产品贸易格局与发展趋势。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林产品 贸易格局 贸易潜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渊博
文章通过建立贸易便利化水平评价体系,对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贸易便利化水平和差异进行了评价与比较。结果表明,亚洲得分远低于欧洲发达国家,其中南亚是次区域得分最低的地区,是贸易便利化提升的重点对象。中国的便利化水平处于世界中上等,但部分指标发展程度不够。中东欧国家整体便利化水平不高,还需进一步提升。对于美非地区,应综合考虑外交政策、国家战略和经济贸易发展目标,有针对性地与其开展贸易合作和提升其便利化水平。同时,充分利用多边金融机构提升沿线国家和地区便利化水平。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贸易便利化 差异 评价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崔日明 黄英婉
在评估国家间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时,现有文献基本上都是将贸易便利化和投资便利化分别进行研究。在全球投资、贸易一体化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研究,无疑具有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结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总体规划和最终目标的基础上,尝试构建一套完整的贸易投资便利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而测算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智慧
在当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形势错综复杂的背景下,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促进贸易发展的重要性愈加凸显。本文选取"一带一路"沿线44个国家2008—2018年数据,构建包括4个一级指标和26个二级指标的贸易便利化指标测评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沿线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进行测度,并分析其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贸易便利化水平越高,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越多,同时这种影响渠道更多是通过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实现的;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正向促进作用在高收入国家和中高收入国家中更显著;企业选择新的出口市场时,建议优先选择贸易便利化水平较高,尤其是海关与边境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因此,我国企业针对贸易便利化水平不同的国家应采取差异化出口策略,针对贸易便利化水平较高的国家,应优化贸易结构,提高贸易黏合度;针对贸易便利化水平仍有待提升的国家,应充分利用其优势有针对性地进行贸易合作;针对贸易便利化水平不高的国家,应与其加强贸易便利化议题谈判。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文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沿线国家的贸易经济总量大幅增加,其中亚洲国家的贸易活动量最高。因此,考察亚洲沿线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对支撑我国出口贸易产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选取基础设施建设、法规、海关环境、电子商务四个一级指标,进一步细化为12个二级指标,建立贸易便利化评价体系,采用2012-2021年十年内的面板数据,同时基于扩展重力模型,验证了贸易便利化对我国出口贸易有明显的积极影响,为贸易便利化的建设与提升出口贸易的路径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经验依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微微 谭咏琳
"一带一路"背景下,推进贸易便利化水平可以提高双边贸易效率,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经济共同发展。利用2016年数据,通过构建贸易便利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纳入4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37个三级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一带一路"沿线58个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在此基础上建立拓展的引力模型,测算贸易便利化水平对双边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贸易便利化水平对双边贸易流量的影响要远远大于经济总量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一带一路"沿线不同区域之间的国家进行双边贸易的潜力巨大,假设沿线58个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都提升一个层次,这些国家间的贸易流量将会提升190.84%,且给"一带一路"沿线亚洲国家带来的贸易潜力比沿线欧洲国家要大。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加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提供思路。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贸易便利化水平 贸易潜力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继勇 刘燚爽
文章构建了一套能够全面反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色的贸易便利化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了沿线65个国家在2012~2016年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并基于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实证检验了贸易便利化综合水平和各一级指标对沿线国家和各分区域国家的影响程度,同时运用了两种测算方法来估计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提升对中国贸易潜力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呈现出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双U型"效应,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可以给中国带来巨大的贸易流量,而不同的贸易便利化指标水平的提升会给不同的地区带来不一样的效果。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悦
2019年4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与会各国政府与我国地方和企业等达成了一系列合作共识和务实成果。"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年来围绕"五通"合作格局已经取得了许多丰硕成果,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沟通交往更加密切,贸易往来更加通畅,重点基础设施合作项目稳步推进,多边互信合作开展初见成效。经济合作方面,贸易和对外投资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内容,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度推进,我国作为该倡议的发起者和推动者,迫切需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和对外投资情况做出评估、总结和思考。因此,文章分析总结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双边贸易和对外投资情况,并提出相应的经济合作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双边贸易 对外直接投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毓卿
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加强世界贸易往来、互联互通,推进经济合作的重要举措。本文构建了贸易便利化衡量的指标体系,选取22个沿线国家为样本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了其贸易便利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各研究对象国贸易便利化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贸易便利化水平仍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与越南、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等东盟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的贸易便利化水平较高,但是与新加坡、以色列等发达国家相比,处于偏低水平,说明中国需要进一步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最后,进一步剖析了贸易便利化水平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贸易便利化 测度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姜慧 张志醒
分别使用两种贸易便利化指标的测算办法,利用差分GMM和系统GMM两种估计方法考察了孔子学院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孔子学院可以减少两国地理或文化距离的负面影响,提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便利化;孔子学院可以通过影响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等因素促进其贸易便利化的提高;孔子学院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的推动作用有着明显的区域差异性。所以,我国应注重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双边文化交流和中华文化的传播,通过孔子学院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的提高。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贸易便利化 孔子学院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盛斌 靳晨鑫
"贸易畅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贸易便利化能够通过简化和协调跨境程序推动区内贸易的增长、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使各国融入全球价值链体系,因而对降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成本至关重要。本文基于现有的贸易便利化指标体系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测度、评估与比较分析,发现边境机构的外部合作和单证类手续方面是存在的基本共性问题。由此,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整体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政策建议,包括基于WTO《贸易便利化协定》建立一个双边或区域合作框架和优先领域,以及基于国内改革创新经验发挥中国在推进贸易便利化领域的引领作用。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贸易便利化 区域合作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庞德良 刘胜君
"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点,但中国主导的"一带一路"战略是否会受到邻国日本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第一,东北亚、东南亚和西亚三个地区与中日两国贸易比重显著大于其他地区,中日两国贸易竞争存在加剧的趋势,此外,中国仍然处于国际产业分工中的低端,仍未脱离早期以日本为核心的"雁行结构",日本在这些地区的影响力可能要超越中国;第二,中亚、南亚和中东欧国家对中日两国贸易规模整体偏低,但中国领先日本推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有助于中国扩大在这些地区的影响;第三,"一带一路"范围内,中日互为最大贸易国,但中国对日贸易以劳动密集型的低技术产品为主,并呈贸易出超,短期中国仍需贸易带动经济增长的前提下,中国不能以牺牲与日本贸易为代价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第四,中国需要强化自主创新能力,打造核心技术,与日本在竞争中共同构筑稳定的国际分工体系。总体而言,中日两国在东北亚、东南亚和西亚各具优势,但中国不足在于缺少核心技术这一核心竞争力,在国际产业格局中仍受制于日本,因此在中国推动"一带一路"战略中也必然受到日本的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高阔 杨耀防
文章以2005-2015年江西省及"一带一路"沿线24个国家的进口额、出口额和进出口总额等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江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的基本格局,运用综合贸易份额指数和HM指数分析江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依赖程度及其对称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越来越密切,贸易额度不断增长,2005-2015年的10年间贸易增长了近20倍;东南亚和西亚中东地区与江西贸易的依赖程度比较高且逐年增强,综合贸易份额指数分别从2005年5.99%和4.48%增长到2015年的16.06%和8.19%;江西出口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依赖程度大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对江西的依赖程度,贸易依赖非对称性比较显著,其中对东南亚6国的依赖程度最高,其次是西亚中东8国,再次是南亚4国。文章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