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82)
- 2023(13301)
- 2022(11700)
- 2021(10717)
- 2020(9187)
- 2019(21436)
- 2018(21375)
- 2017(40762)
- 2016(21741)
- 2015(24404)
- 2014(24343)
- 2013(24300)
- 2012(22295)
- 2011(20253)
- 2010(20408)
- 2009(18944)
- 2008(18177)
- 2007(15651)
- 2006(13992)
- 2005(12410)
- 学科
- 济(112240)
- 经济(112146)
- 管理(62741)
- 业(56323)
- 企(47539)
- 企业(47539)
- 方法(47074)
- 数学(41521)
- 数学方法(40929)
- 地方(25435)
- 中国(24282)
- 农(22434)
- 学(22083)
- 业经(21042)
- 财(20854)
- 理论(15914)
- 地方经济(15715)
- 制(15301)
- 农业(15231)
- 和(15166)
- 环境(15123)
- 贸(14904)
- 贸易(14894)
- 易(14311)
- 技术(13391)
- 融(13342)
- 金融(13341)
- 划(12779)
- 银(12702)
- 银行(12666)
- 机构
- 大学(317751)
- 学院(314572)
- 济(134387)
- 经济(131708)
- 管理(126553)
- 理学(110130)
- 理学院(108926)
- 研究(107804)
- 管理学(106764)
- 管理学院(106204)
- 中国(78229)
- 京(67238)
- 科学(65788)
- 财(57791)
- 所(53801)
- 研究所(49064)
- 中心(47355)
- 财经(46831)
- 农(46726)
- 业大(45534)
- 江(44539)
- 北京(42791)
- 经(42503)
- 范(41200)
- 经济学(40922)
- 师范(40871)
- 院(38927)
- 经济学院(36466)
- 州(36430)
- 农业(36250)
- 基金
- 项目(215502)
- 科学(170005)
- 基金(157284)
- 研究(156856)
- 家(136463)
- 国家(135402)
- 科学基金(116771)
- 社会(99843)
- 社会科(94743)
- 社会科学(94714)
- 省(83673)
- 基金项目(83029)
- 自然(75901)
- 自然科(74172)
- 自然科学(74160)
- 自然科学基金(72771)
- 教育(71901)
- 划(69936)
- 资助(65985)
- 编号(63123)
- 成果(50907)
- 重点(47967)
- 部(47353)
- 发(46116)
- 创(44180)
- 课题(43502)
- 创新(41180)
- 国家社会(41008)
- 教育部(40971)
- 科研(40729)
- 期刊
- 济(148977)
- 经济(148977)
- 研究(95785)
- 中国(57107)
- 学报(48035)
- 管理(47971)
- 科学(45087)
- 财(42202)
- 农(41803)
- 大学(36555)
- 学学(34373)
- 教育(33311)
- 农业(29090)
- 技术(29037)
- 经济研究(25030)
- 融(24528)
- 金融(24528)
- 财经(23310)
- 业经(21871)
- 经(19946)
- 问题(18928)
- 技术经济(17637)
- 统计(16661)
- 图书(16257)
- 理论(15453)
- 策(14845)
- 科技(14811)
- 业(14765)
- 现代(14092)
- 实践(13932)
共检索到4621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朱廷珺 孙睿
笔者采用因子分析法测算"一带一路"沿线西部省份2003年~2013年的经济开放度,并采用DEA包络线分析西部各省开放型经济运行效率,发现其总体经济开放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部分省份经济开放程度与运行效率脱节,开放度受经济水平、基础设施、国家政策等因素影响较大。为此,"一带一路"沿线西部省份应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重点省市为核心发展城市群,重点扶持落后省份,注重开放的提质增效。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利红 梁小甜
"一带一路"沿线省份经济实力的测度与分类,对沿线地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选取影响经济实力的指标,搜集"一带一路"沿线18个省份相关数据,综合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探索影响经济实力的主要因素。并运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得出各省份经济实力的分排名项与综合排名以及各省份在经济实力方面的聚集状态。结果显示年末常住人口、货运量等指标对经济实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沿线18个省份中,东部经济强省依旧是经济强省,沿海省份经济实力要优于内陆省份,传统认识中落后的西部省份综合实力在逐步增强,有望赶超东部沿海发展滞后的省份。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经济实力 货运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利红 梁小甜
"一带一路"沿线省份经济实力的测度与分类,对沿线地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选取影响经济实力的指标,搜集"一带一路"沿线18个省份相关数据,综合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探索影响经济实力的主要因素。并运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得出各省份经济实力的分排名项与综合排名以及各省份在经济实力方面的聚集状态。结果显示年末常住人口、货运量等指标对经济实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沿线18个省份中,东部经济强省依旧是经济强省,沿海省份经济实力要优于内陆省份,传统认识中落后的西部省份综合实力在逐步增强,有望赶超东部沿海发展滞后的省份。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经济实力 货运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洪 吕倩
文章采用DEA-MI模型,以"一带一路"沿线18个省(市、自治区)(以下简称省)2010—2016年的面板数据为例,通过比较和分析各省旅游效率的大小差异和动态变化,揭示了各省旅游效率的演进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各省旅游效率的差异较大,经济水平和地理区位是关键影响因素;(2)大多数省处于最佳规模收益期,优化资源配置、推进技术应用、吸引专业人才等是提升效率的有效途径;(3)根据旅游效率大小和变化程度,将各省分为I、II、III、IV四种类型,并根据其历年的演化轨迹,将其效率的演进模式分为平稳式、循环式与突变式三种。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苏伟洲 李航 钱昱冰 郭四代
基于包含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度了"一带一路"沿线17个省市区2006-2015年的工业环境效率,通过Tobit模型对工业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提高了沿线省市区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平均工业环境效率也略有提升;(2)"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省市区工业环境效率较高,而"丝绸之路经济带"工业环境效率普遍偏低;(3)人均GDP、产业结构、人口密度对"一带一路"沿线省市区工业环境效率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对外贸易水平和环境规制对工业环境效率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地区生产总值占比、贸易依存度的影响则不显著。因此,建议通过产业结构优化、能源利用效率提升、"海上丝绸之路"区域科技水平提升、"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等措施实现"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盼 韩天阳 郝立丽
以“一带一路”17个沿线省份为研究对象,运用SBM模型对2010—2019年沿线省份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在测得效率值的基础上,建立Tobit回归模型进行创新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显示,2010—2019年沿线省份创新效率整体均值为0.43,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但从时间上看,创新效率表现出良好的上升趋势;从内部投入影响因素来看,人员投入与创新效率显著正相关,资本投入与创新效率显著负相关;从外部环境影响因素来看,对外开放显著促进创新效率的提高,企业规模对创新效率具有阻碍作用。最后从内部投入和外部环境的角度提出促进“一带一路”沿线省份创新效率提高的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郭爱君 朱瑜珂 钟方雷
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一带一路"倡议在塑造全面开放新格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考察其对我国沿线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本文基于"一带一路"倡议影响开放型经济的理论架构,选取2006-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PSM-DID方法检验其效应。结果表明:(1)"一带一路"倡议有效且持续地提升了我国沿线地区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2)"一带一路"倡议通过促进生产要素有序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使市场深度融合发挥其效应;(3)相较"一路"地区,"一带一路"倡议对"一带"地区的作用效果更为明显,对西南、西北、东北的提升效应逐次递减;(4)现阶段"一带一路"倡议对国际开放水平的提高占主要方面。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光明 刘丹玉
运用耦合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方法,对2006年、2009年、2012年及2015年"一带一路"沿线18省份物流与经济耦合协调度及其时空分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18省份物流和经济发展较为缓慢。从全局空间变化来看,2006年、2009年、2012年及2015年18省份存在空间自相关关系;从局部空间变化来看,"一带一路"沿线18省份的"马太效应"显著,各省份空间正相关效应显著,其中新疆、青海的问题比较突出。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促进区域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物流业 耦合协调度 空间自相关 时空分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伯铭 张宣 明庆忠
对2007—2017年"一带一路"沿线省份旅游碳排放量进行估算,对旅游经济与碳排放之间的协整及相互预测的能力进行检验,并分析两者的脱钩态势以及影响脱钩态势空间异质性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2007—2017年"一带一路"整体旅游碳排放量增长约0.84倍,碳排放量较高的省份大体集中在东南、东北,中西部省份普遍属于低碳排放地区;(2)旅游碳排放与旅游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的长期关系,旅游经济增长是旅游碳排放的单向Granger原因;(3)时空维度上看,2016年脱钩态势最优,东南区域的脱钩状态最为严峻,西南、西北以及中部区域相对较好;(4)科技创新能力、政府政策、城市化水平以及产业结构是影响脱钩态势空间异质性的主要因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伯铭 张宣 明庆忠
对2007—2017年"一带一路"沿线省份旅游碳排放量进行估算,对旅游经济与碳排放之间的协整及相互预测的能力进行检验,并分析两者的脱钩态势以及影响脱钩态势空间异质性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2007—2017年"一带一路"整体旅游碳排放量增长约0.84倍,碳排放量较高的省份大体集中在东南、东北,中西部省份普遍属于低碳排放地区;(2)旅游碳排放与旅游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的长期关系,旅游经济增长是旅游碳排放的单向Granger原因;(3)时空维度上看,2016年脱钩态势最优,东南区域的脱钩状态最为严峻,西南、西北以及中部区域相对较好;(4)科技创新能力、政府政策、城市化水平以及产业结构是影响脱钩态势空间异质性的主要因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倪卫红 陆天鹏 岳晓伟
本文首先分析物流效率提升对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对接的影响,然后基于两者涵盖的25省物流相关的指标数据,运用DEA模型分析了相关省份的物流效率。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的物流效率总体上要高于"一带一路"重点省市;东部省市的物流综合效率和纯技术效率明显高于中西部、西南和东北地区;作为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共同涵盖的省市,重庆和云南两省的物流综合效率偏低。存在物流短板的省市将会成为制约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对接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提出了充分发挥DEA有效省市的带头作用、优化边远地区物流资源配置、完善中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武娟 王文佳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各地区积极响应,交流合作日益密切,为我国沿线省份的高质量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基于五大发展理念内涵,文章从经济基础规模、经济结构、经济效率、经济稳定性、社会生活水平、资源环境水平和科技创新水平7个维度构建“一带一路”国内沿线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监测指标体系,对沿线省份进行纵向指标监测和横向时间截面监测与评价。同时,通过灰色GM预测模型对沿线省份经济发展进行预测,利用3σ法则划分经济监测预警指数和区间,并分析“一带一路”国内沿线省份未来经济发展趋势。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邢劭思
近年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把握智能化和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国家间数字经济合作与发展。在以数字经济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过程中,既面临新科技革命推动产业数字化发展、各国积极开展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合作、移动支付逐渐普及、中国在“一带一路”数字经济领域中的影响力逐年提升等机遇,也面临数字经济国际规则和相关合作机制尚未确立、数字经济空间治理体系不完善、数据安全问题不断升级、沿线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等挑战。在此背景下,应强化多方合作,共同谋划数字经济合作发展之路,确立数字贸易规则与合作机制、完善“一带一路”数字空间治理体系、构建“一带一路”数字网络安全共同体、推动沿线国家数字经济协调发展,以助力“一带一路”的健康持续发展。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超 郑宁雨 韩敏
运用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引入外部环境变量、随机性因素、松弛变量和非参数的分位数回归模型,有效解决传统模型中的径向和角度问题,同时考虑非期望产出,得出"一带一路"51个沿线国家数字经济效率真实测度值,探究四个影响因素在不同分位点下的不同作用及影响。研究表明:第一,外部环境变量对数字经济效率存在一定影响;考虑松弛变量和非期望产出的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可以更加真实地测度实际数字经济效率值;剔除外部环境变量影响后,中国数字经济效率较高,优势明显。第二,四个因素对数字经济效率均有正向促进作用。其中,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水平在不同分位点下均影响显著,而基础设施情况和对外开放度只在0.1和0.2分位点下影响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谭小莉 汤琼
随着新经济的崛起,旅游业正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旅游业需要有效利用消费资源,以提高经济效益。本文选取“一带一路”十八个省份进行分析,运用DEA模型、邹检验、收敛检验等方法探讨这些省份2010-2016年和2016-2019年旅游经济与消费资源的转换效率。经过研究,得到如下结论:2012-2019年,十八个省份旅游经济与消费资源转换效率测度值为0.313,说明旅游产业发展有较大提升空间;代表十八个省份的开放先行区、对外窗口区、战略支点区、丝带核心区四个区域转换效率均较低,由高到低为开放先行区(0.349)>对外窗口区(0.312)>战略支点区(0.300)>丝带核心区(0.292);十八个省份中,除战略支点区外,其他三个区的收敛速度转换效率比较平稳。基于研究结果,提出改善旅游业效率的相关建议,以期能够推动旅游业在新经济态势下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可持续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