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58)
- 2023(13427)
- 2022(11722)
- 2021(10705)
- 2020(9041)
- 2019(20878)
- 2018(20640)
- 2017(39718)
- 2016(20944)
- 2015(23940)
- 2014(23932)
- 2013(23766)
- 2012(21451)
- 2011(19387)
- 2010(19389)
- 2009(17917)
- 2008(17137)
- 2007(14811)
- 2006(13351)
- 2005(11847)
- 学科
- 济(105961)
- 经济(105872)
- 管理(60188)
- 业(52883)
- 企(44851)
- 企业(44851)
- 方法(41253)
- 数学(35879)
- 数学方法(35424)
- 地方(25216)
- 中国(24905)
- 农(22092)
- 业经(21585)
- 学(21462)
- 财(19375)
- 地方经济(15318)
- 理论(15199)
- 贸(15039)
- 贸易(15028)
- 制(14904)
- 农业(14762)
- 和(14646)
- 环境(14579)
- 易(14467)
- 融(12441)
- 金融(12440)
- 技术(12291)
- 划(12099)
- 银(12086)
- 银行(12049)
- 机构
- 大学(303542)
- 学院(302375)
- 济(126713)
- 经济(124071)
- 管理(120186)
- 理学(104253)
- 研究(104083)
- 理学院(103068)
- 管理学(101163)
- 管理学院(100618)
- 中国(75824)
- 京(64928)
- 科学(64270)
- 财(54714)
- 所(52053)
- 研究所(47429)
- 中心(45575)
- 农(44422)
- 财经(44032)
- 业大(43328)
- 江(43197)
- 北京(41377)
- 范(40309)
- 师范(39979)
- 经(39925)
- 经济学(38083)
- 院(37983)
- 州(35315)
- 农业(34551)
- 经济学院(33898)
- 基金
- 项目(206980)
- 科学(162713)
- 研究(151339)
- 基金(150001)
- 家(130071)
- 国家(129039)
- 科学基金(111295)
- 社会(95487)
- 社会科(90573)
- 社会科学(90547)
- 省(80933)
- 基金项目(79690)
- 自然(72247)
- 自然科(70550)
- 自然科学(70537)
- 自然科学基金(69214)
- 教育(68762)
- 划(67567)
- 资助(62043)
- 编号(60742)
- 成果(49020)
- 重点(46173)
- 发(44966)
- 部(44778)
- 课题(42585)
- 创(42499)
- 创新(39665)
- 科研(39227)
- 国家社会(38932)
- 教育部(38535)
- 期刊
- 济(143992)
- 经济(143992)
- 研究(92448)
- 中国(56214)
- 管理(46082)
- 学报(45961)
- 科学(43237)
- 农(39905)
- 财(39647)
- 大学(34862)
- 学学(32711)
- 教育(31878)
- 技术(29866)
- 农业(28059)
- 经济研究(24120)
- 融(23053)
- 金融(23053)
- 业经(21715)
- 财经(21541)
- 经(18442)
- 问题(18050)
- 技术经济(16266)
- 图书(15661)
- 理论(14693)
- 业(14370)
- 科技(14209)
- 统计(13742)
- 现代(13693)
- 商业(13566)
- 资源(13426)
共检索到4473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光明 刘丹玉
运用耦合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方法,对2006年、2009年、2012年及2015年"一带一路"沿线18省份物流与经济耦合协调度及其时空分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18省份物流和经济发展较为缓慢。从全局空间变化来看,2006年、2009年、2012年及2015年18省份存在空间自相关关系;从局部空间变化来看,"一带一路"沿线18省份的"马太效应"显著,各省份空间正相关效应显著,其中新疆、青海的问题比较突出。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促进区域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物流业 耦合协调度 空间自相关 时空分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建国 孙习祥 陈丹艳 张伟
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是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文章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计量模型和相对发展程度模型对2013—2021年我国“一带一路”沿线省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影响力系统耦合协调度及其时空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一带一路”沿线省份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整体基本达到协调发展等级,但协调发展质量偏低;(2)各区域间呈现发展不协调的特征,“东高西低”局面十分突出;(3)大部分“一带一路”沿线省份属于环境效益滞后类型,环境效益系统的滞后发展已经成为影响“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利红 梁小甜
"一带一路"沿线省份经济实力的测度与分类,对沿线地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选取影响经济实力的指标,搜集"一带一路"沿线18个省份相关数据,综合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探索影响经济实力的主要因素。并运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得出各省份经济实力的分排名项与综合排名以及各省份在经济实力方面的聚集状态。结果显示年末常住人口、货运量等指标对经济实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沿线18个省份中,东部经济强省依旧是经济强省,沿海省份经济实力要优于内陆省份,传统认识中落后的西部省份综合实力在逐步增强,有望赶超东部沿海发展滞后的省份。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经济实力 货运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利红 梁小甜
"一带一路"沿线省份经济实力的测度与分类,对沿线地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选取影响经济实力的指标,搜集"一带一路"沿线18个省份相关数据,综合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探索影响经济实力的主要因素。并运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得出各省份经济实力的分排名项与综合排名以及各省份在经济实力方面的聚集状态。结果显示年末常住人口、货运量等指标对经济实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沿线18个省份中,东部经济强省依旧是经济强省,沿海省份经济实力要优于内陆省份,传统认识中落后的西部省份综合实力在逐步增强,有望赶超东部沿海发展滞后的省份。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经济实力 货运量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田泽 程飞
运用耦合模型和空间计量方法测算2006~2015年"一带一路"沿线省市的对外贸易—经济—环境耦合协调水平,以揭示区域间三元耦合协调水平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演化特征以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区域间对外贸易—经济—环境耦合协调水平整体处于中度耦合协调阶段,东南地区耦合优势突出,西北地区年均耦合水平最低,西南地区增速明显,但东西差距拉大。耦合协调水平整体呈"W"型发展的空间正向集聚关系,低耦合协调水平极逐渐向西转移,呈宁夏、甘肃-青海的转移态势;高耦合协调水平极在东南沿海不断增多并形成稳定集聚中心。贸易规模、贸易结构优化、经济发展质量和政府重视是耦合协调水平提升的显著促进因素。为此,提出"一带一路"沿线省市联动式、集聚式、创新式发展的对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朱廷珺 孙睿
笔者采用因子分析法测算"一带一路"沿线西部省份2003年~2013年的经济开放度,并采用DEA包络线分析西部各省开放型经济运行效率,发现其总体经济开放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部分省份经济开放程度与运行效率脱节,开放度受经济水平、基础设施、国家政策等因素影响较大。为此,"一带一路"沿线西部省份应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重点省市为核心发展城市群,重点扶持落后省份,注重开放的提质增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洪 吕倩
文章采用DEA-MI模型,以"一带一路"沿线18个省(市、自治区)(以下简称省)2010—2016年的面板数据为例,通过比较和分析各省旅游效率的大小差异和动态变化,揭示了各省旅游效率的演进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各省旅游效率的差异较大,经济水平和地理区位是关键影响因素;(2)大多数省处于最佳规模收益期,优化资源配置、推进技术应用、吸引专业人才等是提升效率的有效途径;(3)根据旅游效率大小和变化程度,将各省分为I、II、III、IV四种类型,并根据其历年的演化轨迹,将其效率的演进模式分为平稳式、循环式与突变式三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伯铭 张宣 明庆忠
对2007—2017年"一带一路"沿线省份旅游碳排放量进行估算,对旅游经济与碳排放之间的协整及相互预测的能力进行检验,并分析两者的脱钩态势以及影响脱钩态势空间异质性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2007—2017年"一带一路"整体旅游碳排放量增长约0.84倍,碳排放量较高的省份大体集中在东南、东北,中西部省份普遍属于低碳排放地区;(2)旅游碳排放与旅游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的长期关系,旅游经济增长是旅游碳排放的单向Granger原因;(3)时空维度上看,2016年脱钩态势最优,东南区域的脱钩状态最为严峻,西南、西北以及中部区域相对较好;(4)科技创新能力、政府政策、城市化水平以及产业结构是影响脱钩态势空间异质性的主要因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伯铭 张宣 明庆忠
对2007—2017年"一带一路"沿线省份旅游碳排放量进行估算,对旅游经济与碳排放之间的协整及相互预测的能力进行检验,并分析两者的脱钩态势以及影响脱钩态势空间异质性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2007—2017年"一带一路"整体旅游碳排放量增长约0.84倍,碳排放量较高的省份大体集中在东南、东北,中西部省份普遍属于低碳排放地区;(2)旅游碳排放与旅游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的长期关系,旅游经济增长是旅游碳排放的单向Granger原因;(3)时空维度上看,2016年脱钩态势最优,东南区域的脱钩状态最为严峻,西南、西北以及中部区域相对较好;(4)科技创新能力、政府政策、城市化水平以及产业结构是影响脱钩态势空间异质性的主要因素。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韩喜平 张嘉昕
本文详细梳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5类劳动关系协调模式:以阿联酋为代表的西亚区域"法律主导"的劳动关系协调模式,以俄罗斯为代表的独联体"法律协助"的劳动关系协调模式,东南亚以马来西亚为代表的"集体谈判"模式、以新加坡为代表的"三方协调"模式与以越南为代表的"多元混合"劳动关系协调模式,并纵向比较其协调模式的异同点,针对我国在不同模式中可能遇到的劳资纠纷问题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同时为完善我国劳动关系协调模式,提出分类解决纠纷及完善监察、补贴制度两点具体的实践路径。通过以上研究以期为新时代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谢园园 王艳华 邬娜
论文分析了"一带一路"沿线48个国家能源效率的空间特征。在测度沿线各国产业结构高级度、合理度、集中度的基础上,采用耦合度评价模型分析了能源利用效率与产业结构的空间耦合关系。结果表明:(1)"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利用效率差异明显,能源利用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呈现出正相关;(2)沿线国家产业结构高级度、合理度、集中度的空间结构有一定相似性,整体上北部优于南部,西部优于东部;(3)整体上沿线国家能源利用效率与产业结构空间耦合还未进入协调发展阶段,还处于磨合阶段。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潘雨晨 张宏
本文创新性地构建"产业耦合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UIBE GVC数据库中的ADBMRIO表从制造业的竞争性、互补性、依存性和融合性四个维度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造业的耦合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基于增加值贸易分解法对相关指数进行修正,使其可以准确反映增加值贸易视角下双边贸易关系的真实情况。随后从总值贸易和增加值贸易两个视角出发,进一步对中国与33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4个制造业产业2010-2017年间的耦合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从整体来看,在总值贸易视角下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造业可以保持良好的耦合性,但在增加值贸易视角下双边耦合水平出现恶化;从细分区域来看,无论在总值贸易还是增加值贸易下,东南亚和东亚地区都与中国在制造业领域内具有良好的耦合性,而中东欧地区与中国制造业的耦合性表现则最不理想,中亚和南亚地区均表现一般;从细分行业来看,在精炼石油、木制品、纸制品、皮制品等行业中,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具有相对较好的耦合性,各国在不同行业中的表现也各不相同。最后,针对如何提升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造业耦合性的问题,本文从竞争、互补、依存和融合四个方面提出不断推进中国与沿线国家进一步合作、提升双边制造业耦合水平的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制造业 耦合性 四维分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倪卫红 陆天鹏 岳晓伟
本文首先分析物流效率提升对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对接的影响,然后基于两者涵盖的25省物流相关的指标数据,运用DEA模型分析了相关省份的物流效率。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的物流效率总体上要高于"一带一路"重点省市;东部省市的物流综合效率和纯技术效率明显高于中西部、西南和东北地区;作为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共同涵盖的省市,重庆和云南两省的物流综合效率偏低。存在物流短板的省市将会成为制约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对接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提出了充分发挥DEA有效省市的带头作用、优化边远地区物流资源配置、完善中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苏伟洲 李航 钱昱冰 郭四代
基于包含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度了"一带一路"沿线17个省市区2006-2015年的工业环境效率,通过Tobit模型对工业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提高了沿线省市区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平均工业环境效率也略有提升;(2)"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省市区工业环境效率较高,而"丝绸之路经济带"工业环境效率普遍偏低;(3)人均GDP、产业结构、人口密度对"一带一路"沿线省市区工业环境效率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对外贸易水平和环境规制对工业环境效率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地区生产总值占比、贸易依存度的影响则不显著。因此,建议通过产业结构优化、能源利用效率提升、"海上丝绸之路"区域科技水平提升、"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等措施实现"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盼 韩天阳 郝立丽
以“一带一路”17个沿线省份为研究对象,运用SBM模型对2010—2019年沿线省份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在测得效率值的基础上,建立Tobit回归模型进行创新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显示,2010—2019年沿线省份创新效率整体均值为0.43,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但从时间上看,创新效率表现出良好的上升趋势;从内部投入影响因素来看,人员投入与创新效率显著正相关,资本投入与创新效率显著负相关;从外部环境影响因素来看,对外开放显著促进创新效率的提高,企业规模对创新效率具有阻碍作用。最后从内部投入和外部环境的角度提出促进“一带一路”沿线省份创新效率提高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