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83)
2023(10612)
2022(9599)
2021(8969)
2020(7550)
2019(17812)
2018(17547)
2017(34044)
2016(18263)
2015(20325)
2014(20117)
2013(19932)
2012(17976)
2011(16138)
2010(15951)
2009(14612)
2008(13980)
2007(11872)
2006(10551)
2005(8972)
作者
(51771)
(42718)
(42389)
(40381)
(27168)
(20545)
(19224)
(16776)
(16154)
(15098)
(14811)
(14291)
(13467)
(13382)
(13168)
(12843)
(12779)
(12760)
(12266)
(12110)
(10603)
(10262)
(10237)
(9703)
(9578)
(9385)
(9373)
(9337)
(8498)
(8359)
学科
(74288)
经济(74213)
管理(50796)
(47417)
(40118)
企业(40118)
方法(35603)
数学(30081)
数学方法(29709)
(18389)
中国(17526)
(16913)
业经(16280)
(16200)
地方(15975)
理论(13414)
农业(12494)
(12025)
贸易(12019)
(11764)
(11601)
环境(11578)
技术(11176)
(11073)
(10932)
财务(10866)
财务管理(10851)
企业财务(10294)
(10163)
教育(9670)
机构
大学(255004)
学院(253249)
管理(105096)
(96958)
经济(94804)
理学(91905)
理学院(90885)
管理学(89269)
管理学院(88820)
研究(82801)
中国(59382)
(54347)
科学(52952)
(42966)
(40539)
(37932)
业大(37915)
研究所(37316)
中心(36847)
(35360)
(35308)
财经(35278)
师范(35058)
北京(34435)
(32132)
(30514)
农业(29639)
(29325)
师范大学(28613)
经济学(27964)
基金
项目(180153)
科学(141880)
研究(131768)
基金(130921)
(113539)
国家(112630)
科学基金(97410)
社会(82366)
社会科(78088)
社会科学(78066)
基金项目(70789)
(70458)
自然(64172)
自然科(62665)
自然科学(62653)
自然科学基金(61502)
教育(59793)
(58860)
资助(53875)
编号(53700)
成果(42628)
重点(39746)
(39033)
(38295)
(37252)
课题(36392)
创新(34620)
科研(34385)
教育部(33524)
大学(33512)
期刊
(102970)
经济(102970)
研究(72322)
中国(43342)
学报(39493)
科学(37416)
管理(37130)
(33726)
(30459)
大学(29781)
教育(28319)
学学(27744)
农业(24148)
技术(21495)
业经(17468)
(17166)
金融(17166)
经济研究(16231)
财经(16017)
图书(14697)
(13520)
问题(13322)
理论(12831)
科技(12816)
(12196)
实践(12029)
(12029)
技术经济(12006)
资源(11750)
现代(11106)
共检索到3560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洪  吕倩  
文章采用DEA-MI模型,以"一带一路"沿线18个省(市、自治区)(以下简称省)2010—2016年的面板数据为例,通过比较和分析各省旅游效率的大小差异和动态变化,揭示了各省旅游效率的演进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各省旅游效率的差异较大,经济水平和地理区位是关键影响因素;(2)大多数省处于最佳规模收益期,优化资源配置、推进技术应用、吸引专业人才等是提升效率的有效途径;(3)根据旅游效率大小和变化程度,将各省分为I、II、III、IV四种类型,并根据其历年的演化轨迹,将其效率的演进模式分为平稳式、循环式与突变式三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伯铭  张宣  明庆忠  
对2007—2017年"一带一路"沿线省份旅游碳排放量进行估算,对旅游经济与碳排放之间的协整及相互预测的能力进行检验,并分析两者的脱钩态势以及影响脱钩态势空间异质性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2007—2017年"一带一路"整体旅游碳排放量增长约0.84倍,碳排放量较高的省份大体集中在东南、东北,中西部省份普遍属于低碳排放地区;(2)旅游碳排放与旅游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的长期关系,旅游经济增长是旅游碳排放的单向Granger原因;(3)时空维度上看,2016年脱钩态势最优,东南区域的脱钩状态最为严峻,西南、西北以及中部区域相对较好;(4)科技创新能力、政府政策、城市化水平以及产业结构是影响脱钩态势空间异质性的主要因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伯铭  张宣  明庆忠  
对2007—2017年"一带一路"沿线省份旅游碳排放量进行估算,对旅游经济与碳排放之间的协整及相互预测的能力进行检验,并分析两者的脱钩态势以及影响脱钩态势空间异质性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2007—2017年"一带一路"整体旅游碳排放量增长约0.84倍,碳排放量较高的省份大体集中在东南、东北,中西部省份普遍属于低碳排放地区;(2)旅游碳排放与旅游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的长期关系,旅游经济增长是旅游碳排放的单向Granger原因;(3)时空维度上看,2016年脱钩态势最优,东南区域的脱钩状态最为严峻,西南、西北以及中部区域相对较好;(4)科技创新能力、政府政策、城市化水平以及产业结构是影响脱钩态势空间异质性的主要因素。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亚芳  于圣文  李佳恒  
党的十九大将"一带一路"建设写入党章,进一步显示我国对"一带一路"建设的决心。旅游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支柱型产业,对于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沿线省份旅游业存在恶性竞争、整体水平不高等问题。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我国对沿线旅游业发展愈发重视。据此,通过Eviews软件对影响"一带一路"沿线省份旅游外汇收入的星级酒店数量、入境过夜游客人数、境内客运量、境内公共交通数量、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地区开放度、地区人均GDP等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入境过夜游客人数越多,地区旅游外汇收入越多;地区人均GDP越高即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旅游外汇收入越多。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洪  陶柳延  方文杰  
选取2006—2019年"一带一路"沿线17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综合运用方向性距离函数与GML指数模型、Dagum基尼系数、面板Tobit回归模型对"一带一路"沿线省份旅游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并对不同经济区旅游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演变趋势、区域差异根源以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17省份旅游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现"缓慢增长—间断性降低—快速增长"的发展趋势;旅游业绿色生产率总体区域差异表现出波浪式递减特征,区域间差异是旅游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交通便捷程度、旅游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程度对"一带一路"旅游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正向作用,科技创新水平尚未发挥出正向作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朱廷珺  孙睿  
笔者采用因子分析法测算"一带一路"沿线西部省份2003年~2013年的经济开放度,并采用DEA包络线分析西部各省开放型经济运行效率,发现其总体经济开放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部分省份经济开放程度与运行效率脱节,开放度受经济水平、基础设施、国家政策等因素影响较大。为此,"一带一路"沿线西部省份应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重点省市为核心发展城市群,重点扶持落后省份,注重开放的提质增效。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苏伟洲  李航  钱昱冰  郭四代  
基于包含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度了"一带一路"沿线17个省市区2006-2015年的工业环境效率,通过Tobit模型对工业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提高了沿线省市区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平均工业环境效率也略有提升;(2)"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省市区工业环境效率较高,而"丝绸之路经济带"工业环境效率普遍偏低;(3)人均GDP、产业结构、人口密度对"一带一路"沿线省市区工业环境效率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对外贸易水平和环境规制对工业环境效率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地区生产总值占比、贸易依存度的影响则不显著。因此,建议通过产业结构优化、能源利用效率提升、"海上丝绸之路"区域科技水平提升、"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等措施实现"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盼  韩天阳  郝立丽  
以“一带一路”17个沿线省份为研究对象,运用SBM模型对2010—2019年沿线省份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在测得效率值的基础上,建立Tobit回归模型进行创新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显示,2010—2019年沿线省份创新效率整体均值为0.43,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但从时间上看,创新效率表现出良好的上升趋势;从内部投入影响因素来看,人员投入与创新效率显著正相关,资本投入与创新效率显著负相关;从外部环境影响因素来看,对外开放显著促进创新效率的提高,企业规模对创新效率具有阻碍作用。最后从内部投入和外部环境的角度提出促进“一带一路”沿线省份创新效率提高的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利红  梁小甜  
"一带一路"沿线省份经济实力的测度与分类,对沿线地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选取影响经济实力的指标,搜集"一带一路"沿线18个省份相关数据,综合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探索影响经济实力的主要因素。并运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得出各省份经济实力的分排名项与综合排名以及各省份在经济实力方面的聚集状态。结果显示年末常住人口、货运量等指标对经济实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沿线18个省份中,东部经济强省依旧是经济强省,沿海省份经济实力要优于内陆省份,传统认识中落后的西部省份综合实力在逐步增强,有望赶超东部沿海发展滞后的省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利红  梁小甜  
"一带一路"沿线省份经济实力的测度与分类,对沿线地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选取影响经济实力的指标,搜集"一带一路"沿线18个省份相关数据,综合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探索影响经济实力的主要因素。并运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得出各省份经济实力的分排名项与综合排名以及各省份在经济实力方面的聚集状态。结果显示年末常住人口、货运量等指标对经济实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沿线18个省份中,东部经济强省依旧是经济强省,沿海省份经济实力要优于内陆省份,传统认识中落后的西部省份综合实力在逐步增强,有望赶超东部沿海发展滞后的省份。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谭小莉   汤琼  
随着新经济的崛起,旅游业正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旅游业需要有效利用消费资源,以提高经济效益。本文选取“一带一路”十八个省份进行分析,运用DEA模型、邹检验、收敛检验等方法探讨这些省份2010-2016年和2016-2019年旅游经济与消费资源的转换效率。经过研究,得到如下结论:2012-2019年,十八个省份旅游经济与消费资源转换效率测度值为0.313,说明旅游产业发展有较大提升空间;代表十八个省份的开放先行区、对外窗口区、战略支点区、丝带核心区四个区域转换效率均较低,由高到低为开放先行区(0.349)>对外窗口区(0.312)>战略支点区(0.300)>丝带核心区(0.292);十八个省份中,除战略支点区外,其他三个区的收敛速度转换效率比较平稳。基于研究结果,提出改善旅游业效率的相关建议,以期能够推动旅游业在新经济态势下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可持续增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殷杰  刘雅芳  杨东旭  郑向敏  
开放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旋律,而衡量各国旅游开放度并探究其驱动因素是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旅游合作、扩大旅游规模的重要前提。选取"一带一路"沿线欧洲诸国为研究对象,测算各国旅游开放度,借助相关空间计量模型检验旅游开放的空间效应,并探究其驱动因素,数据分析显示:(1)"一带一路"沿线欧洲诸国旅游开放度总体水平较高,其与世界旅游活动互动较为频繁。(2)空间相关性检验显示"一带一路"沿线欧洲诸国旅游开放度存在较为显著的空间效应,且空间效应呈现增强趋势。塞浦路斯、希腊等国是旅游活动的热点区域,而俄罗斯、波兰等国是旅游活动的相对沉寂区。(3)人力资本水平、社会治安、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便利化水平是影响旅游开放度的主要因素,而产业结构和人口密度对旅游开放度的正向提升作用并不明显。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赵若锦  
作为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服务贸易至关重要。首先从出入境规模、外汇收入结构、基础设施建设、入境游客事由等视角分析了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其次采用Balassa(巴拉萨)提出的贸易竞争力指数(RCA)和Drysdale(德雷斯代尔)提出的贸易互补性指数(TCI)分别计算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旅游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及旅游贸易互补性。结果表明,与具有极强竞争力的国家相比,虽然中国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尚有待提高;相对而言,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的互补性略优于旅游服务贸易进口的互补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殷杰  刘雅芳  杨东旭  郑向敏  
开放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旋律,而衡量各国旅游开放度并探究其驱动因素是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旅游合作、扩大旅游规模的重要前提。选取"一带一路"沿线欧洲诸国为研究对象,测算各国旅游开放度,借助相关空间计量模型检验旅游开放的空间效应,并探究其驱动因素,数据分析显示:(1)"一带一路"沿线欧洲诸国旅游开放度总体水平较高,其与世界旅游活动互动较为频繁。(2)空间相关性检验显示"一带一路"沿线欧洲诸国旅游开放度存在较为显著的空间效应,且空间效应呈现增强趋势。塞浦路斯、希腊等国是旅游活动的热点区域,而俄罗斯、波兰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芙蓉  胡北明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国家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对外开放战略,将对我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在理论机制分析基础上,本文采用2010~2017年国内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基于准自然实验的分析思路,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一带一路"倡议对国内沿线省份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沿线省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其影响主要通过优化产业环境、加大旅游投资、丰富旅游产品和便捷交通网络的双向促进作用等路径予以实现;且旅游接待水平的提升仍然是实现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今后,应进一步优化产业投资政策,营造高质量发展环境,深度挖掘旅游资源,提升地区旅游接待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