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32)
- 2023(16053)
- 2022(14003)
- 2021(12890)
- 2020(10967)
- 2019(24974)
- 2018(24583)
- 2017(46895)
- 2016(25620)
- 2015(28348)
- 2014(27301)
- 2013(26864)
- 2012(24326)
- 2011(21933)
- 2010(21727)
- 2009(19933)
- 2008(19226)
- 2007(16742)
- 2006(14586)
- 2005(12421)
- 学科
- 济(98078)
- 经济(97982)
- 管理(73748)
- 业(71182)
- 企(60362)
- 企业(60362)
- 方法(45820)
- 数学(39600)
- 数学方法(39094)
- 农(25748)
- 中国(25542)
- 财(24366)
- 学(22637)
- 业经(22614)
- 技术(20761)
- 地方(20344)
- 贸(17727)
- 贸易(17716)
- 农业(17488)
- 易(17154)
- 理论(17078)
- 制(16490)
- 环境(15648)
- 务(15490)
- 财务(15419)
- 财务管理(15396)
- 和(15285)
- 企业财务(14590)
- 划(14325)
- 银(14208)
- 机构
- 大学(352905)
- 学院(350691)
- 管理(140172)
- 济(135821)
- 经济(132992)
- 理学(122700)
- 理学院(121307)
- 管理学(119027)
- 研究(118447)
- 管理学院(118421)
- 中国(85289)
- 科学(77585)
- 京(75064)
- 农(64210)
- 所(59947)
- 财(59380)
- 业大(58922)
- 研究所(55394)
- 中心(53048)
- 农业(50822)
- 江(50463)
- 财经(48262)
- 北京(46754)
- 范(45916)
- 师范(45362)
- 经(44044)
- 院(43269)
- 州(40785)
- 经济学(39921)
- 技术(38315)
- 基金
- 项目(251401)
- 科学(196622)
- 基金(181215)
- 研究(177490)
- 家(160931)
- 国家(159611)
- 科学基金(136167)
- 社会(111312)
- 社会科(105545)
- 社会科学(105515)
- 省(100365)
- 基金项目(97047)
- 自然(91075)
- 自然科(89013)
- 自然科学(88984)
- 自然科学基金(87380)
- 划(84488)
- 教育(81406)
- 资助(73625)
- 编号(70605)
- 重点(56756)
- 创(55712)
- 成果(55646)
- 部(53757)
- 发(53352)
- 创新(51426)
- 课题(49274)
- 科研(48456)
- 计划(47850)
- 大学(46007)
- 期刊
- 济(141195)
- 经济(141195)
- 研究(98037)
- 中国(67472)
- 学报(63928)
- 农(56711)
- 科学(56116)
- 管理(50804)
- 大学(47303)
- 学学(44556)
- 财(44099)
- 教育(40291)
- 农业(39377)
- 技术(30283)
- 融(25710)
- 金融(25710)
- 业经(23923)
- 经济研究(23392)
- 财经(22613)
- 业(21663)
- 科技(20330)
- 经(19357)
- 图书(18318)
- 问题(17966)
- 技术经济(17745)
- 版(17524)
- 业大(17253)
- 理论(15795)
- 资源(15647)
- 商业(15518)
共检索到4990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盼 韩天阳 郝立丽
以“一带一路”17个沿线省份为研究对象,运用SBM模型对2010—2019年沿线省份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在测得效率值的基础上,建立Tobit回归模型进行创新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显示,2010—2019年沿线省份创新效率整体均值为0.43,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但从时间上看,创新效率表现出良好的上升趋势;从内部投入影响因素来看,人员投入与创新效率显著正相关,资本投入与创新效率显著负相关;从外部环境影响因素来看,对外开放显著促进创新效率的提高,企业规模对创新效率具有阻碍作用。最后从内部投入和外部环境的角度提出促进“一带一路”沿线省份创新效率提高的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苏伟洲 李航 钱昱冰 郭四代
基于包含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度了"一带一路"沿线17个省市区2006-2015年的工业环境效率,通过Tobit模型对工业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提高了沿线省市区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平均工业环境效率也略有提升;(2)"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省市区工业环境效率较高,而"丝绸之路经济带"工业环境效率普遍偏低;(3)人均GDP、产业结构、人口密度对"一带一路"沿线省市区工业环境效率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对外贸易水平和环境规制对工业环境效率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地区生产总值占比、贸易依存度的影响则不显著。因此,建议通过产业结构优化、能源利用效率提升、"海上丝绸之路"区域科技水平提升、"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等措施实现"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沈路 钞小静 南士敬
基于创新价值链理论,利用共享投入关联两阶段DEA模型测度分析2011—2019年“一带一路”沿线17个省份绿色科技研发与绿色成果转化效率,并在梳理研发要素流动对区域绿色创新效率影响机制的基础上,采用空间自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省份两阶段绿色创新效率均存在大幅提升空间,且区域差距明显;研发人员流出、研发资本流入和流出、信息流出对绿色研发效率均存在显著为正的直接、间接和总效应,而研发人员和研发资本流出、信息流入阻滞了绿色成果转化效率提升;分区域来看,研发资本流出对“一带”地区绿色研发效率和“一路”地区绿色成果转化效率提升存在显著正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洪 吕倩
文章采用DEA-MI模型,以"一带一路"沿线18个省(市、自治区)(以下简称省)2010—2016年的面板数据为例,通过比较和分析各省旅游效率的大小差异和动态变化,揭示了各省旅游效率的演进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各省旅游效率的差异较大,经济水平和地理区位是关键影响因素;(2)大多数省处于最佳规模收益期,优化资源配置、推进技术应用、吸引专业人才等是提升效率的有效途径;(3)根据旅游效率大小和变化程度,将各省分为I、II、III、IV四种类型,并根据其历年的演化轨迹,将其效率的演进模式分为平稳式、循环式与突变式三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伯铭 张宣 明庆忠
对2007—2017年"一带一路"沿线省份旅游碳排放量进行估算,对旅游经济与碳排放之间的协整及相互预测的能力进行检验,并分析两者的脱钩态势以及影响脱钩态势空间异质性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2007—2017年"一带一路"整体旅游碳排放量增长约0.84倍,碳排放量较高的省份大体集中在东南、东北,中西部省份普遍属于低碳排放地区;(2)旅游碳排放与旅游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的长期关系,旅游经济增长是旅游碳排放的单向Granger原因;(3)时空维度上看,2016年脱钩态势最优,东南区域的脱钩状态最为严峻,西南、西北以及中部区域相对较好;(4)科技创新能力、政府政策、城市化水平以及产业结构是影响脱钩态势空间异质性的主要因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伯铭 张宣 明庆忠
对2007—2017年"一带一路"沿线省份旅游碳排放量进行估算,对旅游经济与碳排放之间的协整及相互预测的能力进行检验,并分析两者的脱钩态势以及影响脱钩态势空间异质性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2007—2017年"一带一路"整体旅游碳排放量增长约0.84倍,碳排放量较高的省份大体集中在东南、东北,中西部省份普遍属于低碳排放地区;(2)旅游碳排放与旅游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的长期关系,旅游经济增长是旅游碳排放的单向Granger原因;(3)时空维度上看,2016年脱钩态势最优,东南区域的脱钩状态最为严峻,西南、西北以及中部区域相对较好;(4)科技创新能力、政府政策、城市化水平以及产业结构是影响脱钩态势空间异质性的主要因素。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权 王成军 王红亮
从效率差异视角构建国家创新影响力评价方法,揭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创新要素流动倾向性以促进交流合作。运用DEA模型测算各国创新效率,根据DEA原理识别国家间的认可关系,构建创新网络并用节点特征向量中心度表示各国创新影响力,分析创新影响力类型、创新网络特征及创新投入冗余率与产出不足率。结果发现,各国创新效率存在显著差距;各国分别处于创新网络中心、核心和边缘位置,国家创新影响力依次递减;按照创新要素相对强度,沿线国家可分为6种创新类型;最后,提出沿线国家间开展创新交流与合作的必要性和途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鑫静 程钰 丁立 王建事
运用基尼系数、空间自相关及面板数据模型探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技创新与碳排放效率的时空分异特征,并分析科技创新等因素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2009~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科技创新水平呈上升趋势,基尼系数由0.10升至0.13,表明沿线国家科技创新水平差异有所增大,Moran’s I值由0.373升至0.383,表明沿线国家科技创新水平的集聚态势较为明显且集聚态势有所增强;(2)2009~2016年,沿线国家的碳排放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基尼系数变动大致呈"倒U型"曲线,表明沿线国家碳排放效率的差异态势总体呈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基尼系数介于0.26~0.30之间,表明沿线各国碳排放效率的区域差异较为明显,Moran’s I值由0.239升至0.278,表明沿线国家碳排放效率的集聚态势有所增强;(3)将沿线国家依据碳排放效率分为3个等级地区,从整体来看,科技创新、人均GDP、信息化发展水平、对外开放度对沿线国家碳排放效率提升具有促进作用,而产业结构、城镇化率对碳排放效率提升具有抑制作用,分地区来看,各因素对碳排放效率的作用效应呈现明显的异质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朱廷珺 孙睿
笔者采用因子分析法测算"一带一路"沿线西部省份2003年~2013年的经济开放度,并采用DEA包络线分析西部各省开放型经济运行效率,发现其总体经济开放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部分省份经济开放程度与运行效率脱节,开放度受经济水平、基础设施、国家政策等因素影响较大。为此,"一带一路"沿线西部省份应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重点省市为核心发展城市群,重点扶持落后省份,注重开放的提质增效。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利红 梁小甜
"一带一路"沿线省份经济实力的测度与分类,对沿线地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选取影响经济实力的指标,搜集"一带一路"沿线18个省份相关数据,综合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探索影响经济实力的主要因素。并运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得出各省份经济实力的分排名项与综合排名以及各省份在经济实力方面的聚集状态。结果显示年末常住人口、货运量等指标对经济实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沿线18个省份中,东部经济强省依旧是经济强省,沿海省份经济实力要优于内陆省份,传统认识中落后的西部省份综合实力在逐步增强,有望赶超东部沿海发展滞后的省份。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经济实力 货运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利红 梁小甜
"一带一路"沿线省份经济实力的测度与分类,对沿线地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选取影响经济实力的指标,搜集"一带一路"沿线18个省份相关数据,综合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探索影响经济实力的主要因素。并运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得出各省份经济实力的分排名项与综合排名以及各省份在经济实力方面的聚集状态。结果显示年末常住人口、货运量等指标对经济实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沿线18个省份中,东部经济强省依旧是经济强省,沿海省份经济实力要优于内陆省份,传统认识中落后的西部省份综合实力在逐步增强,有望赶超东部沿海发展滞后的省份。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经济实力 货运量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洪 陶柳延 方文杰
选取2006—2019年"一带一路"沿线17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综合运用方向性距离函数与GML指数模型、Dagum基尼系数、面板Tobit回归模型对"一带一路"沿线省份旅游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并对不同经济区旅游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演变趋势、区域差异根源以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17省份旅游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现"缓慢增长—间断性降低—快速增长"的发展趋势;旅游业绿色生产率总体区域差异表现出波浪式递减特征,区域间差异是旅游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交通便捷程度、旅游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程度对"一带一路"旅游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正向作用,科技创新水平尚未发挥出正向作用。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葛纯宝 于津平
本文利用标准引力模型,采用对数-线性方程组法精确量化多边阻力,在评价2003—2018年沿线国家多边阻力变化情况的基础上,采用Shapley法研究其背后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沿线国家多边阻力呈明显下降趋势,在不同区域与分位点表现出较大差异,相较于中东欧、中亚和西亚北非,蒙俄和南亚多边阻力较高,东南亚降幅较大;沿线国家随着多边阻力分位点提高大体呈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小国分布的转变;沿线国家多边阻力主要由第三国GDP和第三国间贸易所形成的转移效应所致,其次是贸易成本因素,其中贸易便利化贡献强于贸易自由化。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晓芳 杨永健
从贸易、金融和投资三个维度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开放程度的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对沿线国家的对外开放程度进行测度,采用系统聚类对沿线国家对外开放程度的等级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运用面板Tobit模型进一步探索影响沿线国家对外开放程度的潜在因素。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主要分布在西亚、东南亚和中东欧地区,较低的主要分布在南亚和东南亚地区;较高和较低等级的国家分布随着时间推移发生一定程度变化;影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开放程度有多个潜在因素,“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提升沿线国家的对外开放程度。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亚芳 于圣文 李佳恒
党的十九大将"一带一路"建设写入党章,进一步显示我国对"一带一路"建设的决心。旅游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支柱型产业,对于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沿线省份旅游业存在恶性竞争、整体水平不高等问题。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我国对沿线旅游业发展愈发重视。据此,通过Eviews软件对影响"一带一路"沿线省份旅游外汇收入的星级酒店数量、入境过夜游客人数、境内客运量、境内公共交通数量、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地区开放度、地区人均GDP等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入境过夜游客人数越多,地区旅游外汇收入越多;地区人均GDP越高即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旅游外汇收入越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旅游外汇收入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