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92)
2023(15783)
2022(13179)
2021(12122)
2020(9977)
2019(23161)
2018(23030)
2017(43792)
2016(23872)
2015(26751)
2014(26894)
2013(26595)
2012(24439)
2011(22138)
2010(22263)
2009(20349)
2008(19767)
2007(17581)
2006(15849)
2005(14475)
作者
(70168)
(57965)
(57457)
(54735)
(37086)
(27758)
(26077)
(22781)
(22325)
(20822)
(19790)
(19733)
(18633)
(18548)
(17903)
(17836)
(17180)
(16918)
(16716)
(16551)
(14552)
(14360)
(14100)
(13294)
(13038)
(12949)
(12895)
(12852)
(11738)
(11439)
学科
(102742)
经济(102637)
管理(64769)
(63312)
(50919)
企业(50919)
方法(39135)
数学(32872)
数学方法(32469)
中国(31810)
(29072)
地方(27391)
业经(24819)
(21957)
(21537)
农业(19667)
(17821)
(17717)
贸易(17698)
(17054)
理论(16653)
(16280)
(16242)
银行(16234)
(16011)
环境(15869)
(15723)
金融(15721)
(15640)
技术(15604)
机构
大学(337903)
学院(336251)
(133554)
管理(131044)
经济(130544)
研究(120002)
理学(112130)
理学院(110794)
管理学(108804)
管理学院(108193)
中国(89416)
科学(74658)
(74632)
(61017)
(60357)
(56660)
研究所(55336)
中心(53262)
(51415)
业大(50175)
北京(47971)
(47586)
财经(47370)
师范(47140)
农业(43860)
(43804)
(43025)
(41872)
经济学(39117)
师范大学(38146)
基金
项目(226594)
科学(177617)
研究(167427)
基金(162172)
(141349)
国家(140092)
科学基金(119665)
社会(104204)
社会科(98616)
社会科学(98592)
(89088)
基金项目(85752)
自然(76792)
教育(76034)
自然科(74986)
自然科学(74968)
(74860)
自然科学基金(73573)
编号(69039)
资助(66283)
成果(56823)
(52232)
重点(50947)
(48859)
课题(48431)
(46698)
创新(43471)
科研(42604)
国家社会(42381)
项目编号(41948)
期刊
(155473)
经济(155473)
研究(104606)
中国(72139)
学报(53672)
(53253)
管理(50558)
科学(50304)
(43790)
教育(43531)
大学(40664)
学学(37682)
农业(36877)
(31493)
金融(31493)
技术(30144)
业经(26536)
经济研究(24329)
财经(22556)
问题(20512)
图书(20231)
(19386)
(19256)
科技(16758)
技术经济(16389)
理论(16330)
现代(15806)
(15343)
资源(15204)
商业(15037)
共检索到5157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传开  康江江  潘泽瀚  
城镇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它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依据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1950~2018年人口城市化数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及城镇人口规模快速提升,城镇化率差异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变化趋势,但当前差距依然较大,突出表现为欧洲与亚洲、非洲国家之间的差异;沿线大中小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快速增加,具有明显的大城市优先发展趋势;到2035年,“一带一路”沿线城镇人口规模及城镇化水平还将大幅增加,亚洲与非洲的大城市具有较大潜力。为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未来可与沿线国家或地区积极分享中国城镇化发展经验,将城镇化合作纳入“一带一路”建设重点,与沿线城市积极开展友好交流,积极深化城镇化领域的合作。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会清  
本文基于真实效应的随机前沿引力模型,从进口和出口两方面实证分析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贸易潜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02-2015年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贸易效率波动性较大,国际金融危机导致近年来的贸易效率趋于下降,对进口贸易的影响更加严重;中国与中亚及独联体地区的贸易效率相对较低,但贸易潜力相对较大;"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在政府治理能力和贸易便利程度方面的缺陷抑制了双边贸易效率,中国积极推进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和扩大对外直接投资,有助于提升贸易效率和实现贸易潜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会清  
本文基于真实效应的随机前沿引力模型,从进口和出口两方面实证分析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贸易潜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02-2015年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贸易效率波动性较大,国际金融危机导致近年来的贸易效率趋于下降,对进口贸易的影响更加严重;中国与中亚及独联体地区的贸易效率相对较低,但贸易潜力相对较大;"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在政府治理能力和贸易便利程度方面的缺陷抑制了双边贸易效率,中国积极推进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和扩大对外直接投资,有助于提升贸易效率和实现贸易潜力。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周启良  湛柏明  
采用1999—2014年联合国服务贸易数据库的统计数据,将"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分为7个地区,在测算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1类服务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基础上,综合评价其国际竞争力及变化趋势,进而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贸易潜力,结果表明:中国服务贸易的出口潜力主要在于"旅游业""建筑业"和"其他商务服务业",其次是"交通运输业"及"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业",这些服务业在做大做强的同时,还需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竞争性合作和产业内贸易;而中国的"金融服务业""保险业""通讯业""版税和许可证费用""个人、文化和休闲服务业"和"政府服务及其他服务业"的出口潜力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需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互补性合作和产业间贸易。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周启良  湛柏明  
采用1999—2014年联合国服务贸易数据库的统计数据,将"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分为7个地区,在测算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1类服务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基础上,综合评价其国际竞争力及变化趋势,进而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贸易潜力,结果表明:中国服务贸易的出口潜力主要在于"旅游业""建筑业"和"其他商务服务业",其次是"交通运输业"及"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业",这些服务业在做大做强的同时,还需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竞争性合作和产业内贸易;而中国的"金融服务业""保险业""通讯业""版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晶  方创琳  何伦志  马晓东  
将制度因素加入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中,并使用2000—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据,综合考虑指标权重和时间权重,采用综合赋权法从经济水平、制度质量、社会发展三个层次对各国城镇化发展质量进行评价,并分别从时间、空间等维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城镇化发展质量总体水平呈上升趋势,但不同地区的发展质量和时间演变趋势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中东欧地区整体质量较高,中亚、南亚地区整体质量偏低。中国排在中上位置,经济因素得分最高,制度因素得分最低。对各国的城镇化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进行同步化分析,发现大部分国家属于质量同步型。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宋周莺  虞洋  
贸易便利化是"一带一路"贸易合作的关键环节,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有利于促进区域内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论文从贸易便利化入手,基于已有文献回顾,构建包含29个指标的贸易便利化评价体系,分析2013—2017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便利化发展态势和空间格局,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研究结果显示:①2013—2017年,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呈缓慢上升态势,蒙俄、中亚、中东欧、西亚增长较明显;②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呈"东西高、中间低,北高南低"的空间格局,空间差异呈缩小态势;③二级指标与贸易便利化总指标的发展态势相对一致,电子商务、市场准入、海关环境、口岸设施等增长态势较明显;④综合发展高水平型、综合发展低水平型是沿线国家主要模式,通关成本与国际合作滞后型、内部贸易环境领先型、基础设施建设领先型分别成为东南亚、中东欧和中亚部分国家的重要发展模式。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继勇  刘燚爽  
文章构建了一套能够全面反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色的贸易便利化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了沿线65个国家在2012~2016年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并基于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实证检验了贸易便利化综合水平和各一级指标对沿线国家和各分区域国家的影响程度,同时运用了两种测算方法来估计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提升对中国贸易潜力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呈现出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双U型"效应,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可以给中国带来巨大的贸易流量,而不同的贸易便利化指标水平的提升会给不同的地区带来不一样的效果。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晓钟  杜添豪  王舒予  
本文利用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和贸易非效率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测算贸易效率与出口潜力。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进口国人口数量、距离和是否为沿海国是影响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贸易的重要因素;较高的金融自由度、良好的基础设施质量、频繁的文化交流、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会促进中国对沿线国家出口贸易。为此,本文探讨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拓展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潜力提供有益思路。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慧  胡明形  
利用2007—2016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数据,采用贸易结合度、互补性指数分别从出口、进口两个方面研究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72个国家在6类木质林产品上的贸易联系紧密性及互补性,重点找出具有贸易潜力的地区、国家及产品。研究表明:中国木质林产品的贸易市场与贸易潜力市场分布不相符;中国具有贸易潜力的出口木质林产品主要是人造板、家具,而进口产品主要是原木、锯材、木浆;"一带一路"多数国家属于"潜力开拓型",各国具有进出口贸易潜力的木质林产品差异较大。因此,应合理科学规划,与重点地区、国家在重点产品上开展贸易合作,挖掘贸易潜力。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程云洁  刘娴  杨淋杰  
基于“一带一路”沿线48个样本国家的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实证测度中国ICT产品出口效率,并采用Markov链方法揭示中国ICT产品出口潜力的动态演进趋势。结果表明:(1)整体估计显示,双方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网普及率、贸易自由度和金融自由度的提高能显著提升中国ICT产品出口效率,国际旅游支出(占总进口的比重)阻碍了ICT产品出口效率的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和产品细分类别估计显示,中国ICT产品出口效率的影响因素存在略微差异;(2)中国ICT产品整体出口效率不高但稳步提升,从经济发展水平看,对高收入国家的ICT产品出口效率均值始终高于对中低收入国家的ICT产品出口效率,且两类经济体间的效率差距不断缩小;从细分类别看,通信设备出口效率最高,电子元件出口效率最低;(3)现阶段中国ICT产品出口潜力表现为再造型、开拓型和巨大型,存在长期增长空间且不易发生状态转移。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郭书克  
基于2000—2015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水产品贸易数据,本文在分析双边贸易现状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水产品贸易潜力影响因素,并测算了各国的贸易潜力类型。研究发现,(1)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水产品贸易增速迅猛,双边贸易联系日益紧密。(2)中国及贸易伙伴国的GDP对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水产品出口有显著正向影响;与中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可以显著促进中国水产品的出口;贸易国家之间的航运越便捷、贸易和运输相关基础设施的质量和港口基础设施质量对水产品出口有显著正向影响。(3)中国与东盟国家属于贸易潜力成熟型,与西亚及中东国家属于贸易潜力不足型,与部分南亚、西亚及中东国际属于贸易潜力不足型,与部分中亚及中东欧国家属于贸易潜力成长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慧  胡明形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中国木质林产品的重要进口市场。从口岸效率、海关环境、规制环境、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等方面选取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贸易便利化水平测算指标体系,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对中国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原木、锯材、木浆、纸和纸板的贸易潜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从沿线国家进口锯材、原木、纸和纸板贸易潜力较大;纸和纸板进口潜力较大的国家有印度、沙特阿拉伯、土耳其等,木浆进口潜力较大的国家有奥地利、波兰、斯洛伐克等,锯材进口潜力较大的国家有奥地利、波兰、罗马尼亚等,原木进口潜力较大的国家有波兰、罗马尼亚、斯洛伐克等;不同木质林产品进口贸易潜力的影响因素具有差异性。总体上来看,产品互补性、是否属于亚太经合组织、是否属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实现木质林产品进口贸易潜力的影响较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郭书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志新  黄海蓉  林立  
中国与西亚国家贸易关系由来已久,"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更是发展迅猛,成为彼此重要贸易合作伙伴。文章首先从贸易规模、产品结构和贸易方式描述中国与西亚国家贸易现状;然后通过TCD、RTA指数等指数分析法,分析中国与西亚国家贸易关系,得出西亚国家对中国贸易依赖性较强;中国出口产品基本能满足西亚国家需求;双边产品贸易存在很强互补性。同时构建贸易引力模型运用西亚12国2010-2017年的面板数据,计算出中国与西亚国家的贸易潜力指数,发现双边贸易潜力较稳定;潜力指数都在(0.8,1.2)范围内,属"潜力开拓型"。因此,可强化中国与西亚国家的能源贸易合作、充分利用西亚国家沿线港口等,提升中国与西亚国家贸易水平与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