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531)
- 2023(19628)
- 2022(17134)
- 2021(15817)
- 2020(13669)
- 2019(31373)
- 2018(30942)
- 2017(59033)
- 2016(32330)
- 2015(36446)
- 2014(36156)
- 2013(35651)
- 2012(32690)
- 2011(29516)
- 2010(29505)
- 2009(27061)
- 2008(26568)
- 2007(23532)
- 2006(20295)
- 2005(17690)
- 学科
- 济(127538)
- 经济(127393)
- 管理(89422)
- 业(85867)
- 企(71196)
- 企业(71196)
- 方法(60448)
- 数学(52750)
- 数学方法(52000)
- 农(33994)
- 财(32293)
- 中国(32061)
- 学(30878)
- 业经(27731)
- 地方(24984)
- 贸(24207)
- 贸易(24197)
- 易(23453)
- 农业(22709)
- 制(21930)
- 理论(21012)
- 务(20517)
- 财务(20430)
- 财务管理(20385)
- 技术(19736)
- 和(19628)
- 企业财务(19262)
- 环境(18942)
- 银(18149)
- 银行(18052)
- 机构
- 大学(461443)
- 学院(458462)
- 管理(176709)
- 济(176130)
- 经济(172268)
- 研究(156085)
- 理学(153929)
- 理学院(152129)
- 管理学(148912)
- 管理学院(148129)
- 中国(113094)
- 科学(103008)
- 京(98009)
- 农(86592)
- 所(80825)
- 财(79009)
- 业大(76682)
- 研究所(74567)
- 中心(71247)
- 农业(68677)
- 江(67100)
- 财经(64144)
- 北京(61137)
- 范(60645)
- 师范(59874)
- 经(58385)
- 院(56499)
- 州(54186)
- 经济学(52383)
- 技术(50960)
- 基金
- 项目(321712)
- 科学(250083)
- 基金(232077)
- 研究(224649)
- 家(207062)
- 国家(205234)
- 科学基金(173589)
- 社会(138838)
- 社会科(131446)
- 社会科学(131405)
- 省(126870)
- 基金项目(123281)
- 自然(117561)
- 自然科(114844)
- 自然科学(114804)
- 自然科学基金(112702)
- 划(107825)
- 教育(104104)
- 资助(96148)
- 编号(90711)
- 重点(73084)
- 成果(72997)
- 部(69381)
- 发(67900)
- 创(66323)
- 科研(63050)
- 课题(62850)
- 创新(61985)
- 计划(61974)
- 大学(59150)
- 期刊
- 济(184820)
- 经济(184820)
- 研究(125210)
- 学报(86099)
- 中国(84211)
- 农(77421)
- 科学(73972)
- 大学(63167)
- 管理(61796)
- 财(60363)
- 学学(59558)
- 农业(52936)
- 教育(49124)
- 技术(39122)
- 融(33945)
- 金融(33945)
- 业经(30800)
- 财经(30278)
- 经济研究(29885)
- 业(28300)
- 经(25879)
- 图书(25417)
- 版(24332)
- 问题(24200)
- 科技(23433)
- 业大(22679)
- 技术经济(21531)
- 统计(21174)
- 理论(20582)
- 资源(20477)
共检索到6553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任德孝 刘清杰 张坤领
基于GDELT合作事件大数据,结合复杂网络分析方法,探索2003—2020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合作关系的网络分布特征,并结合负二项回归模型识别影响合作强度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合作网络结构以中国和俄罗斯为核心形成双向枢纽网络结构,合作网络的空间组织格局表现为显著的单中心辐射和多中心紧密相结合的区域合作结构;合作强度呈现出逐渐增强态势,国家间网络中心性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经济发展水平、治理水平及地理距离等是影响合作强度的重要因素。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继民 王若佳 曾兰馨 赵怡然 赵常煜
[目的 /意义]从纵向演化与横向区域比较两个维度,探究包括中国在内的6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科研合作情况,为我国与沿线国家开展科研合作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过程]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作为数据来源,抓取65个国家20年间近240万条学术论文的跨国合作数据;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论文合著网络。然后从网络整体、核心国家、科研小团体三方面分析该网络现状及演化过程,并对核心国家之间的主要科研合作内容进行探究。[结果 /结论]整体来看,合作网络的密度呈波动上升的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继民 王若佳 曾兰馨 赵怡然 赵常煜
[目的/意义]从纵向演化与横向区域比较两个维度,探究包括中国在内的6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科研合作情况,为我国与沿线国家开展科研合作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过程]以WebofScience核心合集作为数据来源,抓取65个国家20年间近240万条学术论文的跨国合作数据;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论文合著网络。然后从网络整体、核心国家、科研小团体三方面分析该网络现状及演化过程,并对核心国家之间的主要科研合作内容进行探究。[结果 /结论]整体来看,合作网络的密度呈波动上升的趋势,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肖凤翔 殷航 安培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基本特征、合作网络组团结构变化,合作网络核心边缘与演变进程,以及合作子网络的核心边缘情况,通过可视化网络图谱的全景扫描发现,国际合作网络整体密度增强,中国在国际合作网络中的核心度逐渐提高,到2017年已成为中心国家,且在合作子网络中,中国也成为中心国家。中国与沿线国家协同借力"一带一路"倡议政策东风,在未来职业教育国际合作领域应深度聚焦权力合作、制度合作、文化合作和能力合作等"四维",不断为世界输出职业教育区域合作经验智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殷杰 郑向敏 李实
基于2000—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旅游经济发展数据,借助修正后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解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旅游合作网络,研究发现:①合作网络结构层面:2000—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旅游合作网络密度以及沿线区域网络密度逐步加强,各国间的旅游经济联系逐渐向多向化、稠密化、纵深化方向发展。但合作网络中的中心国家与边缘国家联系紧密程度不够,合作密度仍需进一步加强。②旅游合作网络发展态势方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旅游合作网络中的"领头羊"角色、"中间人"角色不断更替,但"领头羊"的控制能力逐渐增强,合作网络中"中间人"的控制能力减弱,各国之间的直接合作趋势越发明显。③合作网络中的中国角色: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旅游合作中扮演着"核心者"、"领头羊"、"自主者"和"中间人"等多重角色,其中"中间人"的角色正逐步弱化,各国间的直接旅游合作正逐步加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金卓 杨若愚
借助Web of Science和ESI数据库,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的高被引合作论文进行研究,包括合作论文总量,高被引论文的数量、占比、产出国家、研究机构、载文期刊、资助基金和研究方向等,以了解中国与沿线国家科技合作的进展状况和优势学科。研究发现:中国科技合作论文的总量、总被引频次、H指数和高被引论文数量显著正相关,论文数量和质量都存在不均衡性,中国更偏好与地理位置较近、经济科技发展水平较高的沿线国家合作;高被引论文数量呈逐年增加的总体趋势,并且近2年的高被引论文同时也是热点论文的重要组成部
关键词:
“一带一路” ESI 高被引论文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唐旻 黄志刚 林朝颖
“一带一路”建设带来了供不应求的金融服务需求,而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机构国际合作则是构建供求匹配的“一带一路”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路径之一。本文以“一带一路”沿线55个国家为样本,以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机构国际合作指数,度量并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与中国金融机构国际合作程度;然后分别从政治与安全、经济与贸易、文化与教育三个方面选取指标,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机构国际合作受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机构国际合作水平两极分化严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机构国际合作程度主要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军费支出、制度距离、经济自由度差异、对中国直接投资额以及码头货柜吞吐量的影响。其中,中国与亚洲国家金融机构国际合作程度受政治与教育因素的影响明显,而中国与欧洲国家的金融机构国际合作程度则受经济与文化因素的影响更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兵
文章基于"一带一路"沿线54个国家2005—2017年的样本数据,运用时变随机前沿模型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能合作效率进行研究,从中国文化海外传播视角挖掘影响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能合作效率的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能合作效率总体偏低,产能合作潜力仍有很大的拓展空间;(2)来华留学生交流、中国文化产品出口、孔子学院和中国文化中心的设立是提升产能合作效率的重要推进因素。(3)境外经贸合作区的设立显著加强了中国文化海外传播对产能合作效率的提升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俊龙 谢新然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产能合作是中国调整对外开放格局的战略举措,其“宏观价值”以企业“微观绩效”为基础。对此,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挖掘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能合作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降低关税壁垒、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对国际产能合作有显著促进作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海关环境和基础设施对国际产能合作的影响存在明显的空间区位差异;扩大产品差异化、提高技术水平有利于提升国际产能合作绩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俊龙 谢新然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产能合作是中国调整对外开放格局的战略举措,其“宏观价值”以企业“微观绩效”为基础。对此,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挖掘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能合作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降低关税壁垒、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对国际产能合作有显著促进作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海关环境和基础设施对国际产能合作的影响存在明显的空间区位差异;扩大产品差异化、提高技术水平有利于提升国际产能合作绩效。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文怡 郭志超 左思明
本文利用2000-2019年的农产品贸易数据,构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贸易网络,基于网络密度、中心度和块模型分析该网络特征,采用QAP方法探究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该网络的密度越来越高,国家间贸易越来越频繁;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印度等部分东南亚与南亚国家在网络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越来越显示出核心地位及中介作用;整个农产品贸易网络被分为四个板块,主溢出板块和双向贸易板块在中国主要进口农产品上都具有溢出效应;签订贸易协定有利于各国加强贸易联系,使该农产品贸易网络更加紧密,而国家制度的差异则对此网络有明显的抑制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姚星 王博 蒲岳
文章基于19922013年"一带一路"沿线61国(地区)的投入产出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中间投入的网络结构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研究发现:(1)"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中间投入网络呈现出"早期稳步发展,后期快速增长"的发展趋势,并且网络具有一定的"互通互融"性和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2)中国及其周边国家在"一带一路"服务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其中中国、印度、俄罗斯、新加坡四国对"一带一路"区域服务经济发展更为关键,而中国服务业在"一带一路"网络中的桥梁作用也远高于制造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服务中间投入 网络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敏 朱泽燕
文章根据2006—2015年"一带一路"沿线66个国家的贸易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运用国际贸易网络图、网络密度、经济依赖度、点度中心度、凝聚子群和核心-边缘结构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发展与变化。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网络密度逐年增强,沿线国家对中国存在较大的经济依赖性;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网络中的核心作用明显提升并稳居首位;中国所属凝聚子群的内部以及与"东盟10国"所形成的凝聚子群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仇怡 黄丹
本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探讨了2008—2018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网络结构特征,测算沿线国家贸易网络中心位置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并对不同收入国家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整体贸易结构比较松散,意大利、土耳其、韩国、俄罗斯、中国和新加坡等国家(地区)位于网络核心,共有23个国家(地区)发挥"中介"或"桥梁"作用,影响着其余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联系;超过四成的沿线国家(地区)与非贸易伙伴国具有较强的间接贸易关系。贸易网络中心位置的提升能显著促进母国技术进步,间接贸易影响母国技术进步的边际效应大于直接贸易;中高等收入水平国家直接和间接贸易地位和贸易强度的提升均显著促进了技术进步,低等收入国家贸易强度的提升也能促进母国的技术进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文龙 杜德斌
文章利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网络,分别从全局和局域层面考察投资网络的拓扑结构和关系模式,采用指数随机图模型(ERGM)从内生结构效应、行动者-关系效应和协变量网络效应剖析投资网络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投资网络全局结构呈现"东亚和东南亚密集、中东欧隔断和中亚游离"的格局,投资活跃度整体偏低,高介数节点集中于少数核心国家。(2)模体分析体现了互惠性在沿线国家投资关系中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该区域投资集团化特征不显著,中国和印度、新加坡和波兰具有相似的投资模式,俄罗斯主要以吸引外商投资为主。(3)国家的经济水平是影响投资网络形成的关键因子,不同经济水平的国家间投资行为差异显著,高经济水平国家之间具有相互投资倾向,高经济水平和中等经济水平的国家具有对外投资倾向。(4)资源寻求型投资和技术寻求型投资是具有网络形成的重要推力,然而市场寻求型投资的驱动力较弱,且不存在劳动力寻求型投资;空间邻近、共同语言和投资协定的签订是该区域投资网络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外生力量。因此,中国要发挥在网络中的枢纽优势,遵循适度均衡化的原则,重塑沿途国家投资格局,引领未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走向经济一体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