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36)
2023(7188)
2022(6088)
2021(5551)
2020(4579)
2019(10762)
2018(10197)
2017(18571)
2016(9218)
2015(9889)
2014(9497)
2013(9143)
2012(8316)
2011(7363)
2010(7626)
2009(7095)
2008(6776)
2007(6235)
2006(5518)
2005(4918)
作者
(25856)
(21732)
(21264)
(19966)
(13717)
(10534)
(9585)
(8271)
(8169)
(7595)
(7344)
(7316)
(7008)
(6704)
(6605)
(6561)
(6252)
(6193)
(6187)
(6088)
(5411)
(5169)
(5077)
(5038)
(4948)
(4815)
(4767)
(4642)
(4348)
(4255)
学科
(38346)
经济(38302)
(34097)
管理(31835)
(30270)
企业(30270)
技术(16743)
方法(13908)
中国(12141)
技术管理(12018)
数学(11468)
数学方法(11260)
(10040)
业经(9437)
地方(9064)
(8448)
农业(7092)
(6779)
理论(6751)
(6551)
(6302)
(6277)
金融(6277)
(6221)
银行(6215)
(6075)
(5988)
(5941)
(5404)
贸易(5394)
机构
大学(127809)
学院(126496)
管理(53356)
(52998)
经济(51956)
理学(45977)
理学院(45460)
管理学(44738)
管理学院(44469)
研究(44258)
中国(32620)
(27320)
科学(26401)
(23374)
(21162)
中心(20205)
(19907)
研究所(19247)
财经(18214)
(17705)
北京(17314)
(17190)
业大(17082)
师范(17059)
(16613)
(16558)
(15362)
经济学(15146)
商学(14344)
技术(14234)
基金
项目(89179)
科学(72344)
研究(67510)
基金(64180)
(56563)
国家(55631)
科学基金(48475)
社会(44011)
社会科(41828)
社会科学(41814)
(36808)
基金项目(33887)
教育(30386)
(30251)
自然(29856)
自然科(29265)
自然科学(29254)
自然科学基金(28740)
编号(25626)
(25318)
资助(24353)
创新(22498)
成果(20814)
重点(20246)
(19941)
(18978)
课题(18892)
国家社会(18525)
(17529)
(17099)
期刊
(58837)
经济(58837)
研究(39352)
中国(32735)
管理(23480)
科学(18468)
教育(18457)
(17936)
学报(16851)
(15582)
技术(13924)
大学(13524)
学学(12253)
科技(11688)
农业(10844)
(9924)
金融(9924)
经济研究(9453)
业经(9265)
技术经济(8525)
财经(8477)
(7915)
(7796)
论坛(7796)
(7595)
(7434)
统计(6619)
问题(6614)
图书(6373)
现代(5599)
共检索到1977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豪  荣耀华  
共建“一带一路”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潮流的重大举措。文章采用来自世界银行、全球创新指数、《世界竞争力年鉴》的部分公开数据,以二阶因子模型为基础模型,通过现有的4种偏最小二乘估计算法,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科技创新水平进行评价。研究表明,科研投入产出对一国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均表现出相对较大的贡献。而随着分位数水平的引入,经济社会环境、科技人力资源和科研投入产出的作用均表现出随分位数水平的上升而增加的变化趋势。人口总数和GDP总量对于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颇为重要,而他们所带来的影响的差异在低分位数水平时表现得最为明显。R&D研究人员和高等院校入学率对科技人力资源的影响,以及科技期刊论文和专利申请量对科技投入产出的影响,也表现出类似的规律。而在高分位数水平下研发支出对科技投入产出表现出相对显著的效应。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夏昕鸣  谢玉欢  吴婉金  朱晟君  贺灿飞  
长期以来,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处于世界边缘,被动地纳入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国正逐步改变其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方式,积极主动地推进和建立更为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文章根据2014—2017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关系数据及东道国属性数据,构建包括关系联系与东道国特征的评价体系,重点考察各要素时空分布差异,评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环境。通过对各国投资环境的聚类分析,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分为6大类,进一步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环境进行打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应继续巩固其与主要贸易伙伴国家之间的贸易和投资联系,同时挖掘西亚北非、西欧、中亚部分国家的潜在投资机会,加强合作,实现互联互通。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天博   周丹   孙平军  
基于2008—2022年6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因果评价“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科技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推进了沿线国家科技创新水平,其政策影响效应首先表现为一个即期的正向冲击,而后这种冲击效果呈现出先快速上升后波动下降的整体趋势;“一带一路”倡议通过推进沿线国家在贸易、投资及经济领域的发展水平实现了其科技创新;中国对沿线国家科技创新作用机制主要通过扩大与沿线国家高技术产品双边贸易规模来实现。研究结论对推动中国及沿线国家科技创新及实现“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政策参考价值。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鑫静  程钰  丁立  王建事  
运用基尼系数、空间自相关及面板数据模型探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技创新与碳排放效率的时空分异特征,并分析科技创新等因素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2009~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科技创新水平呈上升趋势,基尼系数由0.10升至0.13,表明沿线国家科技创新水平差异有所增大,Moran’s I值由0.373升至0.383,表明沿线国家科技创新水平的集聚态势较为明显且集聚态势有所增强;(2)2009~2016年,沿线国家的碳排放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基尼系数变动大致呈"倒U型"曲线,表明沿线国家碳排放效率的差异态势总体呈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基尼系数介于0.26~0.30之间,表明沿线各国碳排放效率的区域差异较为明显,Moran’s I值由0.239升至0.278,表明沿线国家碳排放效率的集聚态势有所增强;(3)将沿线国家依据碳排放效率分为3个等级地区,从整体来看,科技创新、人均GDP、信息化发展水平、对外开放度对沿线国家碳排放效率提升具有促进作用,而产业结构、城镇化率对碳排放效率提升具有抑制作用,分地区来看,各因素对碳排放效率的作用效应呈现明显的异质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周亚娟  
"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深入推进,尤其是"一带一路"在文化和科技领域的发展,已然成为对接各国发展的黏合剂。通过点面结合,以科技、文化发展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案例透析方法,选取"一带一路"沿线10个合作紧密的国家,全面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合作发展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同时依托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理念和"五通"合作要求,提出推进科技、文化合作进而助推"一带一路"建设发展的意见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琼  张珂  杨晓龙  董秀成  
本文通过文献的梳理,明确了"一带一路"油气投资合作的重要理论意义,重点对"一带一路"沿线油气合作国投资环境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确定了油气投资环境评价指标,并运用熵权法结合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合作国投资环境的最终评价值及排列顺序。研究结果表明:在20个油气投资合作国中,一级投资国得分均高于二级投资国,评价结果较为客观。一级投资合作国家由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伊朗等国家构成,二级投资合作国家由文莱、马来西亚、巴基斯坦等组成,对此,我国对不同排名的国家应采取不同方式的油气投资合作策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任广乾  刘莉  
采用数据包络方法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效率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资源投入产出效率总体不高,且差异较大;经济欠发达沿线国家因单一的金融结构而使其金融效率高于其他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沿线国家;多数沿线国家的金融资源投入的规模收益处于报酬递增阶段。因此,应该建设积极稳妥的沿线金融支撑机制,促进各国金融效率的提升;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与沿线国家发展战略的耦合,促进沿线国家金融市场的发展,努力消除"短板效应";完善"一带一路"区域监管协调机制,防范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成岗  王明玉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双循环”新格局推动“一带一路”倡议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疫情影响下,各国纷纷重视自然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国际合作交流平台,更应该重视环境风险的识别与治理。本文构建环境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一带一路”沿线六大经济走廊63个样本国家的环境风险类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能源依赖程度、环境友好水平、生态可持续性、受众脆弱程度和能源利用效度是环境风险的影响因素;(2)“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环境风险表现为“能源富余型”“资源紧凑型”“环境非可持续型”“环境保护型”和“环境粗放型”5种类型;(3)六大经济走廊的环境风险类型具有差异性。在环境治理中需要分廊、分类型制定环境治理策略,提升经济投资和政策的针对性。未来研究应从全球和区域两个角度把握“一带一路”的环境风险类型,积极为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中国力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蓝庆新  黄婧涵  
作为一项复杂和系统的全球经济合作与社会发展理念,"一带一路"建设涵盖了诸多方面,其中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已经逐渐引起国际关注,成为发展共识。构建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客观、科学地评价"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绿色发展水平有助于形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评价范式,从而对因地制宜地采取差别化策略推进"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经济总量、产业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资源禀赋、环境压力和环境响应指标,尝试构建绿色"一带一路"指标评价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一带一路"沿线42个国家的绿色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的东亚、东欧等国家绿色发展水平较高,而中南半岛、南亚、西亚北非和原独联体等国家的绿色发展水平较低,且存在严重的区域差异,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提高"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绿色发展水平。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田泽  许东梅  
近年来,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效率总体处于中低水平,且各区域差异较大。相对而言,对西亚北非投资效率最高,中东欧和南亚次之,东南亚和中亚较低。同时,对多数国家的投资效率稳步提升,自然资源和交通通信等因素与投资效率高度相关。为提高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效率,应加强境外投资园区建设,推进东道国设施联通,构建丝路投资综合金融体系,深化能源和建筑业等领域的产能合作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田颖聪  
生态环境保护是目前国际社会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绿色发展也早已列入中国五大发展理念,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也指出要打造"绿色丝绸之路"。本文选取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和森林覆盖率数据,百分制标准化并加权平均得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环境指数。同时,结合其他相关指标数据,从地表基础条件、生态环境系统、碳排放情况和环境治理能力四方面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现状作出详细分析。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严峻,面临着环境基础差、负担人口多、环保能力弱的现状。同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清杰  
耕地资源、淡水资源和化石能源作为国家战略性自然资源,关系到国计民生。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资源禀赋对于实施"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双边和多边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是推进"一带一路"倡议顺利实施的基本前提。本文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研究对象,以耕地资源、淡水资源和化石能源为研究内容,就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主要分布特征和基本情况,以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耕地资源总面积丰富,人均资源不足,人地矛盾严峻,工业化城市化促进耕地非农化;(2)"一带一路"沿线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田颖聪  
生态环境保护是目前国际社会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绿色发展也早已列入中国五大发展理念,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也指出要打造"绿色丝绸之路"。本文选取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和森林覆盖率数据,百分制标准化并加权平均得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环境指数。同时,结合其他相关指标数据,从地表基础条件、生态环境系统、碳排放情况和环境治理能力四方面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现状作出详细分析。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严峻,面临着环境基础差、负担人口多、环保能力弱的现状。同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存在发展阶段差异大、合作制度缺失、环境制度壁垒三大问题。因此,加强"一带一路"环保合作有相当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清杰  
耕地资源、淡水资源和化石能源作为国家战略性自然资源,关系到国计民生。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资源禀赋对于实施"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双边和多边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是推进"一带一路"倡议顺利实施的基本前提。本文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研究对象,以耕地资源、淡水资源和化石能源为研究内容,就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主要分布特征和基本情况,以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耕地资源总面积丰富,人均资源不足,人地矛盾严峻,工业化城市化促进耕地非农化;(2)"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面临耕地资源不足与谷物出产率低的双重矛盾,威胁国家粮食安全;(3)"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均可利用淡水资源严重短缺,世界因为淡水资源引发的战争主要发生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4)"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用水矛盾突出,水生产率低,农业用水占用过多水资源;(5)"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逐渐成为世界化石能源的生产、消费与贸易中心;(6)"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消费结构长期以煤炭消费为主并有增长势头,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面临更大的碳减排压力;(7)"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利用效率低,节能减耗潜力大。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镝  杨娟  
参考多家国内外评级机构的评级体系,基于中国的视角上,以区别于国外评级机构将该国政治与经济制度是否与西方国家主流价值观一致作为风险考核的标准,避免受到意识形态的干扰。整合多个国别风险数据库和网页抓取数据库,从政治风险、经济风险、金融风险、商业环境风险和法律风险等多个角度,建立140项评级指标,收集46 200条数据,并综合使用模糊综合评价、主成分分析及功效函数法,对目前"一带一路"沿线的66个国家作连续5年的出口信用保险的国家风险评级。研究发现:新加坡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信用评级最高的,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斯洛伐克、土耳其、马来西亚、俄罗斯、泰国等国家的信用评级也极高,阿富汗、老挝、乌克兰、伊朗、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伊拉克、缅甸、也门共和国、东帝汶等国家信用评级较差,结论与国内外知名机构评级大体一致。建议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信用评级过程中,应考虑政权变更、营商环境和经济发展可持续性等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