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49)
2023(4563)
2022(3858)
2021(3612)
2020(2920)
2019(6968)
2018(6404)
2017(12454)
2016(6284)
2015(6994)
2014(6596)
2013(6452)
2012(6041)
2011(5472)
2010(5759)
2009(5296)
2008(5210)
2007(4850)
2006(4430)
2005(4293)
作者
(18982)
(15921)
(15689)
(14921)
(10411)
(7776)
(7082)
(6187)
(5917)
(5629)
(5547)
(5453)
(5299)
(5185)
(4998)
(4977)
(4772)
(4577)
(4528)
(4308)
(3970)
(3908)
(3774)
(3708)
(3606)
(3587)
(3502)
(3203)
(3153)
(3118)
学科
(29351)
经济(29313)
(15411)
管理(14812)
(12456)
企业(12456)
方法(10706)
数学(9387)
数学方法(9264)
中国(7990)
(7352)
(6389)
(5748)
金融(5748)
地方(5644)
(5621)
贸易(5614)
(5399)
(5366)
(5337)
业经(5009)
(4818)
银行(4801)
关系(4772)
(4680)
农业(4325)
市场(4191)
环境(3731)
理论(3731)
(3604)
机构
大学(93368)
学院(90266)
(41010)
经济(40279)
研究(37354)
管理(33491)
中国(29568)
理学(28192)
理学院(27751)
管理学(27236)
管理学院(27041)
科学(21386)
(21100)
(19422)
(19376)
研究所(17405)
中心(16394)
财经(15201)
(14951)
(13995)
(13950)
北京(13880)
(13546)
经济学(12961)
(12728)
师范(12611)
业大(11979)
农业(11570)
经济学院(11568)
财经大学(11564)
基金
项目(59520)
科学(47901)
基金(45735)
(42015)
研究(41737)
国家(41262)
科学基金(34783)
社会(27399)
社会科(26031)
社会科学(26019)
基金项目(23711)
自然(23269)
自然科(22778)
自然科学(22772)
自然科学基金(22374)
(20630)
资助(18702)
(18631)
教育(18497)
编号(15294)
重点(14048)
(13511)
(12811)
成果(12502)
(12070)
国家社会(12031)
教育部(11507)
科研(11493)
中国(11481)
创新(11318)
期刊
(47826)
经济(47826)
研究(30680)
中国(20818)
学报(15135)
科学(15078)
(14895)
管理(14762)
(13056)
(11855)
金融(11855)
大学(11387)
学学(10561)
教育(8652)
农业(8602)
财经(8322)
经济研究(7960)
(7237)
技术(7086)
(6252)
业经(6227)
国际(5898)
问题(5757)
世界(5753)
(5723)
资源(5555)
理论(4488)
技术经济(4343)
(4213)
统计(4033)
共检索到1501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赖长强  罗谷松  
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下,汽车等先进制造业的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将大幅提升,"一带一路"占据中国汽车"走出去"市场的半壁江山,然而"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消费特点与汽车市场均存在明显的不均衡和不充分。本文从销售与生产、时间与空间、重点国家与地区、市场差额等多个维度,系统分析2005-2017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汽车产业的市场供需格局和时空变化特征,并提出中国汽车产业要因势导利,注重资、技、品并举,抢抓新一轮汽车对外开放的战略机遇;因地制宜,分地区施策,分类加强与"一带一路"主要地区(国家)投资合作,推动中国汽车从"走出去"迈向"融进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赖长强  向晓梅  巫细波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消费结构与汽车产销均存在明显的不均衡和不充分。本文从销售与生产、时间与空间、重点国家与主要区域、市场差额等多个维度,系统分析了2005-2017年"一带一路"沿线汽车产业的市场供需格局和时空变化特征;基于2005-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GDP、汽车产量、城镇人口、人口结构等面板数据,采用三种效应面板模型分析有关变量(影响因素)。中国汽车要走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需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加强与重点区域的国际产能合作;因势导利,研产销并行,抢抓新一轮汽车对外开放的战略机遇;协同合作,资技品并重,推动中国汽车从"走出去"迈向"融进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丛海彬  邹德玲  高博  邵金岭  
以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为工具,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新能源汽车贸易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沿线国家间新能源汽车贸易网络密度和关联性均较高,具有极佳的连通性,贸易潜力巨大。(2)在贸易网络中,中国处于网络中心地位,中东欧、西亚和东南亚部分国家处于重要网络节点位置,中亚、南亚、西亚部分国家处于贸易网络边缘位置。(3)整个贸易网络分为4个板块,各板块主要表现为内向贸易、外向贸易和双向贸易,不存在经纪人板块,体现出贸易网络极佳的互惠性。(4)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对新能源汽车贸易关系建立有显著正向作用;锂电池贸易差异、是否为接壤国对新能源汽车贸易关系建立和贸易强度有显著正向影响;相近的营商便利指数、物流绩效指数、关税水平、燃料贸易水平及地理距离有利于国家间建立新能源汽车贸易联系和提升贸易强度。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超  杨艳昭  封志明  贾琨  郎婷婷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世界重要粮食生产—消费区,开展该区域粮食安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聚焦粮食消费,剖析沿线国家1995—2017年粮食消费时空格局特征,揭示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1995—2017年,粮食消费数量逐渐增长,总量占世界比例介于55%~59%,人均消费量增至367 kg,为世界水平的95%。(2)1995—2017年,其他用粮和工业用粮高速增长,饲料和口粮快速增长,损耗和种子用粮缓慢增长,形成"口粮为主、饲料为辅"的消费结构,处于粮食消费初级阶段。(3)消费总量空间差异大而人均消费差异小,中东欧国家消费水平高,人口大国、岛屿小国、粮食生产条件欠佳国家消费水平较低。(4)各类用途粮食人均消费量空间差异不大,饲料总量空间差异最大且逐渐增大,近半数国家仍以口粮为主,约25%的国家完成了向相对均衡型转变的消费结构升级。(5)人口数量和消费水平累积贡献率约为43%和57%,中亚、东南亚、南亚多数国家受消费、人口共同影响,西亚及中东国家多受人口影响,中东欧内部差异大。口粮、饲料累积贡献量占比约为46%和34%,南亚、东南亚国家多受口粮影响,中蒙俄、中亚国家多受饲料影响,中东欧和中南半岛国家多为综合贡献型。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宁丹虹  乔元波  
本文使用1992-2013年的FDI数据,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分为东南亚南亚、中西亚和欧洲3个区域进行分析,首次同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考察这些国家FDI流入的演变模式。时间上存在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空间上存在邻国和中心两个渠道。研究表明三个区域均存在邻国渠道长期效应,中心渠道长期效应不显著,短期效应随区域中心的选择而异。基于实证分析的政策建议为:应当优先投资如印度、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等FDI流入量较高的国家和中心国家。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田泽  许东梅  
近年来,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效率总体处于中低水平,且各区域差异较大。相对而言,对西亚北非投资效率最高,中东欧和南亚次之,东南亚和中亚较低。同时,对多数国家的投资效率稳步提升,自然资源和交通通信等因素与投资效率高度相关。为提高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效率,应加强境外投资园区建设,推进东道国设施联通,构建丝路投资综合金融体系,深化能源和建筑业等领域的产能合作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田颖聪  
生态环境保护是目前国际社会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绿色发展也早已列入中国五大发展理念,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也指出要打造"绿色丝绸之路"。本文选取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和森林覆盖率数据,百分制标准化并加权平均得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环境指数。同时,结合其他相关指标数据,从地表基础条件、生态环境系统、碳排放情况和环境治理能力四方面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现状作出详细分析。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严峻,面临着环境基础差、负担人口多、环保能力弱的现状。同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清杰  
耕地资源、淡水资源和化石能源作为国家战略性自然资源,关系到国计民生。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资源禀赋对于实施"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双边和多边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是推进"一带一路"倡议顺利实施的基本前提。本文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研究对象,以耕地资源、淡水资源和化石能源为研究内容,就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主要分布特征和基本情况,以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耕地资源总面积丰富,人均资源不足,人地矛盾严峻,工业化城市化促进耕地非农化;(2)"一带一路"沿线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田颖聪  
生态环境保护是目前国际社会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绿色发展也早已列入中国五大发展理念,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也指出要打造"绿色丝绸之路"。本文选取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和森林覆盖率数据,百分制标准化并加权平均得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环境指数。同时,结合其他相关指标数据,从地表基础条件、生态环境系统、碳排放情况和环境治理能力四方面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现状作出详细分析。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严峻,面临着环境基础差、负担人口多、环保能力弱的现状。同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存在发展阶段差异大、合作制度缺失、环境制度壁垒三大问题。因此,加强"一带一路"环保合作有相当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清杰  
耕地资源、淡水资源和化石能源作为国家战略性自然资源,关系到国计民生。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资源禀赋对于实施"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双边和多边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是推进"一带一路"倡议顺利实施的基本前提。本文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研究对象,以耕地资源、淡水资源和化石能源为研究内容,就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主要分布特征和基本情况,以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耕地资源总面积丰富,人均资源不足,人地矛盾严峻,工业化城市化促进耕地非农化;(2)"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面临耕地资源不足与谷物出产率低的双重矛盾,威胁国家粮食安全;(3)"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均可利用淡水资源严重短缺,世界因为淡水资源引发的战争主要发生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4)"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用水矛盾突出,水生产率低,农业用水占用过多水资源;(5)"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逐渐成为世界化石能源的生产、消费与贸易中心;(6)"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消费结构长期以煤炭消费为主并有增长势头,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面临更大的碳减排压力;(7)"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利用效率低,节能减耗潜力大。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镝  杨娟  
参考多家国内外评级机构的评级体系,基于中国的视角上,以区别于国外评级机构将该国政治与经济制度是否与西方国家主流价值观一致作为风险考核的标准,避免受到意识形态的干扰。整合多个国别风险数据库和网页抓取数据库,从政治风险、经济风险、金融风险、商业环境风险和法律风险等多个角度,建立140项评级指标,收集46 200条数据,并综合使用模糊综合评价、主成分分析及功效函数法,对目前"一带一路"沿线的66个国家作连续5年的出口信用保险的国家风险评级。研究发现:新加坡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信用评级最高的,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斯洛伐克、土耳其、马来西亚、俄罗斯、泰国等国家的信用评级也极高,阿富汗、老挝、乌克兰、伊朗、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伊拉克、缅甸、也门共和国、东帝汶等国家信用评级较差,结论与国内外知名机构评级大体一致。建议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信用评级过程中,应考虑政权变更、营商环境和经济发展可持续性等因素。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伊斯哈克·瓦西姆  
中国的和平发展能够通过合作共赢更好地为全人类服务,并促进世界包容发展。为实现人类共同繁荣,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倡议,反映了中国梦对于区域互联互通和经济一体化的构想。本文在对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的相关建议。本文所有论点均属于宏观战略和政策层面的范畴。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鹏  
本文全面深入地研究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公司税收制度,从纳税标准、应税所得、扣除规定、税率设计、税收减免优惠、征收管理等六个方面详细比较了"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公司税的税制要素,可以为人们老姐和进一步研究"一带一路"沿线诸国的公司税制提供帮助。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乃全  戴晋  
本文从母国环境责任的视角切入国际投资对东道国环境影响的讨论,选取"一带一路"沿线50个国家2003—2013年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面板数据,采用不同的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了我国OFDI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OFDI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环境产生了积极的"污染光环"效应,而其他国家的整体投资则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环境产生了消极的"污染天堂"效应。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其他国家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投资的环境效应还存在差异性,而中国对外投资的环境效应则没有出现差异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松  
营商环境是世界银行提出的一套指标体系,用于衡量和评估各国私营部门发展环境。为更好实施促进各国私营部门发展的战略,世界银行在2001年成立了Doing Business小组,负责创建世界各国营商环境指标体系。营商环境作为"一带一路"指数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在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的基础上,分析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营商环境。总的来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营商环境是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且与世界领先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都在朝着改善营商环境的方向作出努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