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322)
- 2023(19232)
- 2022(16763)
- 2021(15351)
- 2020(13086)
- 2019(30081)
- 2018(29461)
- 2017(56565)
- 2016(30515)
- 2015(34163)
- 2014(34065)
- 2013(33299)
- 2012(30813)
- 2011(27751)
- 2010(27852)
- 2009(25881)
- 2008(25074)
- 2007(21983)
- 2006(19512)
- 2005(17204)
- 学科
- 济(137421)
- 经济(137259)
- 管理(88752)
- 业(81603)
- 企(68668)
- 企业(68668)
- 方法(59488)
- 数学(51909)
- 数学方法(51208)
- 财(33049)
- 中国(32760)
- 农(31917)
- 学(30015)
- 地方(28549)
- 业经(27574)
- 制(22699)
- 理论(21456)
- 农业(21380)
- 环境(21273)
- 贸(21017)
- 贸易(21005)
- 务(20729)
- 财务(20639)
- 财务管理(20592)
- 易(20279)
- 和(19740)
- 企业财务(19649)
- 融(19258)
- 金融(19250)
- 技术(18458)
- 机构
- 大学(439048)
- 学院(434851)
- 济(179168)
- 经济(175461)
- 管理(168893)
- 研究(150390)
- 理学(146323)
- 理学院(144681)
- 管理学(141918)
- 管理学院(141132)
- 中国(109789)
- 京(93254)
- 科学(92673)
- 财(82117)
- 所(75973)
- 农(71720)
- 研究所(69283)
- 中心(67222)
- 财经(65908)
- 业大(65781)
- 江(63550)
- 经(59931)
- 北京(58835)
- 范(57042)
- 师范(56394)
- 农业(56196)
- 院(54842)
- 经济学(54686)
- 州(50900)
- 经济学院(49086)
- 基金
- 项目(298541)
- 科学(234056)
- 基金(216715)
- 研究(214401)
- 家(190784)
- 国家(189068)
- 科学基金(161583)
- 社会(135519)
- 社会科(128410)
- 社会科学(128369)
- 省(116041)
- 基金项目(113911)
- 自然(106048)
- 自然科(103585)
- 自然科学(103556)
- 自然科学基金(101659)
- 教育(99320)
- 划(98166)
- 资助(90654)
- 编号(85806)
- 成果(69742)
- 重点(67290)
- 部(65809)
- 发(63183)
- 创(61411)
- 课题(59924)
- 科研(57431)
- 创新(57372)
- 教育部(56342)
- 国家社会(56147)
- 期刊
- 济(196461)
- 经济(196461)
- 研究(128909)
- 中国(82238)
- 学报(72976)
- 科学(64884)
- 农(63768)
- 管理(63478)
- 财(63422)
- 大学(55258)
- 学学(52079)
- 教育(47576)
- 农业(43627)
- 技术(39345)
- 融(35572)
- 金融(35572)
- 财经(32743)
- 经济研究(32416)
- 业经(29567)
- 经(28050)
- 问题(25002)
- 业(23152)
- 统计(22121)
- 技术经济(21969)
- 图书(21642)
- 版(20689)
- 科技(20472)
- 策(19893)
- 贸(19668)
- 理论(19600)
共检索到6428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春光 满海峰
本文首先根据东道国的实际情况,结合中国的投资目的与倾向确定了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熵值法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沿线国家的投资环境情况。然后,根据沿线国家所处区域、发展水平以及资源禀赋情况划分为不同类型,进而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对于沿线国家而言,资源禀赋情况对投资环境的影响最大;沿线国家投资环境呈现明显差异,得益于其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制度环境,高收入国家投资环境优越,中低收入国家投资环境相对较差,但在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方面,部分贫困国家则呈现出明显的优势;资源型国家虽然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但投资的潜在风险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夏昕鸣 谢玉欢 吴婉金 朱晟君 贺灿飞
长期以来,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处于世界边缘,被动地纳入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国正逐步改变其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方式,积极主动地推进和建立更为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文章根据2014—2017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关系数据及东道国属性数据,构建包括关系联系与东道国特征的评价体系,重点考察各要素时空分布差异,评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环境。通过对各国投资环境的聚类分析,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分为6大类,进一步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环境进行打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应继续巩固其与主要贸易伙伴国家之间的贸易和投资联系,同时挖掘西亚北非、西欧、中亚部分国家的潜在投资机会,加强合作,实现互联互通。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琼 张珂 杨晓龙 董秀成
本文通过文献的梳理,明确了"一带一路"油气投资合作的重要理论意义,重点对"一带一路"沿线油气合作国投资环境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确定了油气投资环境评价指标,并运用熵权法结合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合作国投资环境的最终评价值及排列顺序。研究结果表明:在20个油气投资合作国中,一级投资国得分均高于二级投资国,评价结果较为客观。一级投资合作国家由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伊朗等国家构成,二级投资合作国家由文莱、马来西亚、巴基斯坦等组成,对此,我国对不同排名的国家应采取不同方式的油气投资合作策略。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君岐 任禹洁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响应,而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各区域国家的投资规模也显著扩大,但由于沿线国家的经济形势、文化背景、社会环境等要素的复杂性和世界政治、经贸格局的多变性,使得我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面临诸多风险。鉴于此,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海外投资国家风险评级报告(2018)》中所载的原始数据为基础,以变异系数法确定权重,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从经济基础、偿债能力、社会弹性、政治风险和对华关系五个方面,对"一带一路"沿线不同区域国家的投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给出相应的投资建议并提示需要高度关注的事项,以期为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投资提供建议、降低投资风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优树 李蕾 罗运兰
油气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的重点内容和重要抓手。运用熵值法、SE-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通过对2013-2017年中国对沿线重要能源国家油气投资环境和投资绩效的分析研究,提出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油气投资的区位选择建议。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对东南亚国家的油气投资多处于高有效增长区;对西亚国家的油气投资多处于低有效增长区;对中亚和非洲的油气投资多属于低无效增长区。结合投资环境分析提出:处于高有效增长区的国家适宜投资,建议加强制度、技术、管理优势的输出;处于低有效增长区的国家建议重点选择沙特阿拉伯、印度和哈萨克斯坦三国进行油气投资;处于低无效增长区的国家建议先发展油气贸易而非油气投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任广乾 刘莉
采用数据包络方法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效率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资源投入产出效率总体不高,且差异较大;经济欠发达沿线国家因单一的金融结构而使其金融效率高于其他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沿线国家;多数沿线国家的金融资源投入的规模收益处于报酬递增阶段。因此,应该建设积极稳妥的沿线金融支撑机制,促进各国金融效率的提升;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与沿线国家发展战略的耦合,促进沿线国家金融市场的发展,努力消除"短板效应";完善"一带一路"区域监管协调机制,防范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金红 潘莹
文章以沿线36个重要节点城市为研究对象,在投资环境评价指标构建的基础上,依托因子分析法综合评价"一带一路"沿线各城市的投资环境,挖掘投资环境差别所在以及关键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晶 方创琳 何伦志 马晓东
将制度因素加入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中,并使用2000—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据,综合考虑指标权重和时间权重,采用综合赋权法从经济水平、制度质量、社会发展三个层次对各国城镇化发展质量进行评价,并分别从时间、空间等维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城镇化发展质量总体水平呈上升趋势,但不同地区的发展质量和时间演变趋势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中东欧地区整体质量较高,中亚、南亚地区整体质量偏低。中国排在中上位置,经济因素得分最高,制度因素得分最低。对各国的城镇化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进行同步化分析,发现大部分国家属于质量同步型。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牛峰 窦如婷 郑丹
"一带一路"倡议和"16+1合作"为投资中东欧沿线国家电力市场提供了良好契机,中东欧国家存在较大的投资潜力。为了量化企业在中东欧国家进行电力投资的可行性,本文通过将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相结合,构建电力投资环境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16+1合作"机制下的中东欧国家的电力投资环境进行比较和评价。基于模型的评价结果,本文将中东欧国家的电力投资环境分为良好型、潜力型、成长型和薄弱型四个类型。结合模型结果,本文提出中国电力企业应针对各个国家的不同投资环境因地制宜制定投资策略,遵守市场化原则、注重风险防控,并坚持互利共赢原则,为"一带一路"倡议和"16+1合作"助力。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陈升 张俊龙
对外直接投资作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重要的活跃因素,对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有研究表明,一国对外直接投资既受到投资母国制度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东道国制度的影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制度水平如何,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积极影响还是消极影响?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全球治理指标数据,运用扩展的引力模型构建计量分析模型,从制度综合表现以及腐败控制、政府效率、监管质量、法治规则等六个细分维度实证研究了东道国制度水平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东道国制度综合表现及其六个细分维度均对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有正向影响。因此,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应评估东道国的制度水平,充分了解东道国风险情况,提升对外直接投资质量。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许小平 陆靖 李江
本文以"一带一路"战略为研究背景,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对2003~2012年"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讨签订双边投资协定(BIT)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签订BIT能够促进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OFDI,并且对发展中国家的促进作用要比发达国家更加显著且效应更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协天紫光 张亚斌 赵景峰
本文以2005-2014年"一带一路"沿线68个代表性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面板数据为基础,分别从政府稳定性、投资环境、腐败控制、法治环境等维度研究了东道国政治风险对中国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同时还考察了投资者保护强度和双边投资协定在防范与化解投资风险、保护中国OFDI方面的作用。研究表明:中国OFDI整体以政治风险规避型为主,不太关心东道国的腐败控制,更关心其政府稳定性和投资环境,并倾向于避开法律体系严格的国家;投资者保护也是中国OFDI的决定性因素,并在不同条件下与政治风险异质性产生不同强度的交互作用。中国经济总量对OFDI表现出显著促进作用,而东道国市场规模、距离成本和税负水平呈现出显著负向效应。最后,针对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谷媛媛 邱斌
本文以2003-2014年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44个东道国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重点考察了来华留学教育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来华留学教育能够显著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但其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这种促进作用会随着来华留学教育规模的大小和国家间地理距离的远近而发生变化;中国的直接投资资金更多流向了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且水平较低的国家;通过奖学金等相关优惠政策带动来华留学规模的增加则会导致来华留学教育对OFDI的促进效应失灵。因此,本文认为政府应重视来华留学教育在中国对外投资中的促进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有效的国际人才战略和投资政策,同时进一步优化我国的相关移民政策,此外高校也应改进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保证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持续稳定增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谷媛媛 邱斌
本文以2003-2014年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44个东道国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重点考察了来华留学教育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来华留学教育能够显著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但其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这种促进作用会随着来华留学教育规模的大小和国家间地理距离的远近而发生变化;中国的直接投资资金更多流向了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且水平较低的国家;通过奖学金等相关优惠政策带动来华留学规模的增加则会导致来华留学教育对OFDI的促进效应失灵。因此,本文认为政府应重视来华留学教育在中国对外投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协天紫光 张亚斌 赵景峰
本文以2005-2014年"一带一路"沿线68个代表性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面板数据为基础,分别从政府稳定性、投资环境、腐败控制、法治环境等维度研究了东道国政治风险对中国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同时还考察了投资者保护强度和双边投资协定在防范与化解投资风险、保护中国OFDI方面的作用。研究表明:中国OFDI整体以政治风险规避型为主,不太关心东道国的腐败控制,更关心其政府稳定性和投资环境,并倾向于避开法律体系严格的国家;投资者保护也是中国OFDI的决定性因素,并在不同条件下与政治风险异质性产生不同强度的交互作用。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