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81)
- 2023(5961)
- 2022(5063)
- 2021(4508)
- 2020(3842)
- 2019(8725)
- 2018(8336)
- 2017(15109)
- 2016(7614)
- 2015(8603)
- 2014(8328)
- 2013(8066)
- 2012(7604)
- 2011(6862)
- 2010(7224)
- 2009(6563)
- 2008(6493)
- 2007(6012)
- 2006(5522)
- 2005(5068)
- 学科
- 济(33712)
- 经济(33679)
- 业(23084)
- 管理(21766)
- 企(19154)
- 企业(19154)
- 贸(18131)
- 贸易(18121)
- 易(17584)
- 方法(12436)
- 技术(11997)
- 数学(10001)
- 数学方法(9861)
- 农(9203)
- 中国(9173)
- 关系(8548)
- 地方(7488)
- 出(7229)
- 业经(6867)
- 技术管理(6656)
- 口(6146)
- 出口(6122)
- 出口贸易(6121)
- 财(6047)
- 学(6028)
- 农业(5871)
- 理论(5614)
- 对外(5192)
- 国际(5107)
- 制(5105)
- 机构
- 大学(112232)
- 学院(111033)
- 济(52085)
- 经济(51116)
- 研究(43908)
- 管理(40083)
- 理学(33789)
- 理学院(33388)
- 管理学(32765)
- 管理学院(32554)
- 中国(30932)
- 科学(24547)
- 京(24491)
- 所(22333)
- 财(21045)
- 研究所(20156)
- 中心(18856)
- 农(18718)
- 江(17877)
- 财经(16420)
- 院(16167)
- 经济学(16009)
- 业大(15767)
- 北京(15710)
- 范(15169)
- 师范(15037)
- 经(15007)
- 农业(14651)
- 经济学院(14524)
- 贸(13960)
- 基金
- 项目(73050)
- 科学(56984)
- 研究(54799)
- 基金(52632)
- 家(47757)
- 国家(46947)
- 科学基金(38380)
- 社会(34999)
- 社会科(33377)
- 社会科学(33365)
- 省(27524)
- 基金项目(26836)
- 教育(24676)
- 划(23567)
- 自然(23300)
- 自然科(22785)
- 自然科学(22776)
- 自然科学基金(22347)
- 编号(21495)
- 资助(21236)
- 成果(17680)
- 重点(17288)
- 发(16790)
- 部(16591)
- 创(16121)
- 课题(15356)
- 国家社会(15302)
- 创新(15165)
- 教育部(14109)
- 中国(13822)
共检索到1838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富
自中国推行"一带一路"战略以来,"一带一路"国家技术贸易壁垒通报数逐渐增加。分析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技术贸易壁垒新规频出,并且存在过度时间短、覆盖范围广、技术标准检验结果难以互认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中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受阻,也影响了双边或多边的互利共赢。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其中的原因,也提出了中国应对沿线国家技术贸易壁垒新规频出的策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婉如
非关税壁垒由于其隐蔽性等特点逐渐被发达国家广泛使用,尤其是技术壁垒已逐渐发展成为许多国家贸易保护的首选工具之一。本文通过建立伯特兰德双寡头模型理论分析技术壁垒的经济效应后,基于"一带一路"倡议背景运用最新GTAP第9版数据库,分别对单方与双方降低技术壁垒、同时降低关税与技术壁垒四种方案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论表明,在技术标准相差不大的情况下,降低技术壁垒将对中国的GDP、福利水平、贸易规模以及产出产生正向作用,且在双边达成区域贸易协定后达到新高。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雷鸣
<正>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及食品贸易也快速增长,已经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食产品的主要贸易国。近年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继完善了国内和进口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与此同时,部分沿线国家在吸引外来投资的同时,也在加紧保护本国的企业和市场,在贸易方面构建各种技术壁垒,提高市场准入门槛。由此,如何减少贸易摩擦,降低企业的损失和成本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的重大难题。由王海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富
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双边贸易正深入发展,技术贸易壁垒新规开始出现。文章通过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技术贸易壁垒的现状,剖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技术贸易壁垒的特点,探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技术贸易壁垒的成因,追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技术贸易壁垒分布非均衡性的影响因素,进而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技术贸易壁垒进行评价,最终提出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技术贸易壁垒新规的应对措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谢众民 林春贵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工作的大力推进,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将迎来重大的历史机遇。但与此同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呈现愈演愈烈的态势,对我国的出口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文章尝试深入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现状、特点以及其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并基于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三个层面就如何应对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庞德良 刘胜君
"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点,但中国主导的"一带一路"战略是否会受到邻国日本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第一,东北亚、东南亚和西亚三个地区与中日两国贸易比重显著大于其他地区,中日两国贸易竞争存在加剧的趋势,此外,中国仍然处于国际产业分工中的低端,仍未脱离早期以日本为核心的"雁行结构",日本在这些地区的影响力可能要超越中国;第二,中亚、南亚和中东欧国家对中日两国贸易规模整体偏低,但中国领先日本推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有助于中国扩大在这些地区的影响;第三,"一带一路"范围内,中日互为最大贸易国,但中国对日贸易以劳动密集型的低技术产品为主,并呈贸易出超,短期中国仍需贸易带动经济增长的前提下,中国不能以牺牲与日本贸易为代价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第四,中国需要强化自主创新能力,打造核心技术,与日本在竞争中共同构筑稳定的国际分工体系。总体而言,中日两国在东北亚、东南亚和西亚各具优势,但中国不足在于缺少核心技术这一核心竞争力,在国际产业格局中仍受制于日本,因此在中国推动"一带一路"战略中也必然受到日本的影响。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杜运苏 彭冬冬 孙华平
一带一路市场潜力巨大,是中国出口的重要增长点。文章利用Kaplan-Meier非参数方法,从总体上、不同类型产品等方面分析了19952013年中国出口"一带一路"贸易关系持续时间的特点,并基于Cloglog模型考察了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出口"一带一路"贸易关系动态变化显著,持续时间中位数只有两年,但超过门槛值以后,贸易关系中断的概率明显降低;经济规模、多边阻力等进口国特征变量以及首次出口额、竞争力、差异化等产品特征变量对出口"一带一路"贸易关系生存影响较大;此外,多元化和人民币汇率变动也是影响出口"一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高阔 杨耀防
文章以2005-2015年江西省及"一带一路"沿线24个国家的进口额、出口额和进出口总额等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江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的基本格局,运用综合贸易份额指数和HM指数分析江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依赖程度及其对称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越来越密切,贸易额度不断增长,2005-2015年的10年间贸易增长了近20倍;东南亚和西亚中东地区与江西贸易的依赖程度比较高且逐年增强,综合贸易份额指数分别从2005年5.99%和4.48%增长到2015年的16.06%和8.19%;江西出口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依赖程度大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对江西的依赖程度,贸易依赖非对称性比较显著,其中对东南亚6国的依赖程度最高,其次是西亚中东8国,再次是南亚4国。文章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晓钟 徐慧娟
本文利用2007-2016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59个国家直接投资与进出口贸易的面板数据,分整体、区域和产品结构分别研究了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影响总体上不显著,但是对不同收入国家的不同贸易结构影响效应不同,存在着创造和替代双重效应;同时互联网普及率与对外直接投资之间存在交互影响。文章进一步探讨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为"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提供有益的思路。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公丕萍 宋周莺 刘卫东
经贸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研究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演变特点及格局,对于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实现"贸易畅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基于大量的数据分析,梳理了2001年以来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的商品结构演化历程,并采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敏感性行业度量及k值聚类算法等,对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商品结构及格局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中国对沿线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有所优化,进口商品结构日趋集中,能源及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上升;2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的商品结构与各国出口优势行业基本一致;3中国与经济规模相对较小且产业结构较为单一的国家存在一些敏感性行业,出口方面涉及服装鞋帽、矿物制品及交通运输设备等,进口主要涉及能源、矿砂及一些资源初级加工品;4由于国内各省发展差距明显,中国出口商品的空间连续性较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杨青 张翠珍
本文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33个国家为样本,利用贸易引力模型,根据1998-2014年的数据,分析经济规模总量、空间距离、双边外交关系对贸易流量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中国与贸易伙伴国的经济规模总量均对进出口额有促进作用,而地理距离有阻碍作用。同时,贸易伙伴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对双边贸易的影响要大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其对双边贸易流量的正向影响略大于距离的阻碍作用,支持了"设施联通"的必要性及其对"贸易联通"的推动作用。回归结果表明其对贸易流量的影响为负,不支持预期结论,本文分析了可能的原因。
关键词:
引力模型 双边外交关系 一带一路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周启良 湛柏明
采用1999—2014年联合国服务贸易数据库的统计数据,将"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分为7个地区,在测算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1类服务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基础上,综合评价其国际竞争力及变化趋势,进而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贸易潜力,结果表明:中国服务贸易的出口潜力主要在于"旅游业""建筑业"和"其他商务服务业",其次是"交通运输业"及"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业",这些服务业在做大做强的同时,还需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竞争性合作和产业内贸易;而中国的"金融服务业""保险业""通讯业""版税和许可证费用""个人、文化和休闲服务业"和"政府服务及其他服务业"的出口潜力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需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互补性合作和产业间贸易。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司增绰 周坤
基于2013—2015年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的相关数据,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第二次修订版)》的分类标准,将国际货物贸易商品分为10个类别,并采用地理区域划分法将"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划分为7个区域,通过测度相对贸易优势指数与双边贸易综合互补性系数,分别从时点、时段两个角度以及区域、国别两个视角考察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关系。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相对于初级产品部门而言,我国工业制成品部门的对外贸易竞争水平较高;在对外贸易相对优势方面,仅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动植物油脂及蜡2个类别逐年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杜运苏 彭冬冬 孙华平
"一带一路"市场潜力巨大,是中国出口的重要增长点。文章利用Kaplan-Meier非参数方法,从总体上、不同类型产品等方面分析了1995~2013年中国出口"一带一路"贸易关系持续时间的特点,并基于Cloglog模型考察了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出口"一带一路"贸易关系动态变化显著,持续时间中位数只有两年,但超过门槛值以后,贸易关系中断的概率明显降低;经济规模、多边阻力等进口国特征变量以及首次出口额、竞争力、差异化等产品特征变量对出口"一带一路"贸易关系生存影响较大;此外,多元化和人民币汇率变动也是影响出口"一带一路"贸易关系持续时间的重要变量。这些结论可以为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开拓沿线国家市场提供一些参考。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周启良 湛柏明
采用1999—2014年联合国服务贸易数据库的统计数据,将"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分为7个地区,在测算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1类服务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基础上,综合评价其国际竞争力及变化趋势,进而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贸易潜力,结果表明:中国服务贸易的出口潜力主要在于"旅游业""建筑业"和"其他商务服务业",其次是"交通运输业"及"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业",这些服务业在做大做强的同时,还需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竞争性合作和产业内贸易;而中国的"金融服务业""保险业""通讯业""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