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85)
- 2023(12559)
- 2022(11192)
- 2021(10413)
- 2020(8810)
- 2019(20731)
- 2018(20481)
- 2017(39870)
- 2016(21437)
- 2015(24158)
- 2014(23895)
- 2013(23806)
- 2012(21932)
- 2011(19622)
- 2010(19743)
- 2009(17924)
- 2008(17281)
- 2007(14989)
- 2006(13257)
- 2005(11669)
- 学科
- 济(90305)
- 经济(90204)
- 管理(58361)
- 业(58138)
- 企(49200)
- 企业(49200)
- 方法(40315)
- 数学(33922)
- 数学方法(33516)
- 农(22556)
- 中国(22493)
- 业经(20546)
- 财(20021)
- 地方(19728)
- 学(19071)
- 贸(17168)
- 贸易(17157)
- 易(16647)
- 理论(15297)
- 农业(14862)
- 制(14733)
- 和(14664)
- 技术(14385)
- 融(13588)
- 金融(13587)
- 环境(12946)
- 产业(12942)
- 银(12499)
- 银行(12458)
- 划(12283)
- 机构
- 大学(303690)
- 学院(299708)
- 济(122757)
- 管理(121997)
- 经济(120238)
- 理学(105991)
- 理学院(104815)
- 管理学(103073)
- 研究(102556)
- 管理学院(102536)
- 中国(74346)
- 京(65288)
- 科学(62694)
- 财(53851)
- 所(51024)
- 研究所(46651)
- 农(45605)
- 中心(45343)
- 业大(44055)
- 财经(43502)
- 江(42557)
- 北京(41535)
- 范(40078)
- 师范(39730)
- 经(39606)
- 院(37492)
- 经济学(36443)
- 农业(35593)
- 州(34725)
- 经济学院(32914)
- 基金
- 项目(208233)
- 科学(163955)
- 研究(153599)
- 基金(151253)
- 家(131822)
- 国家(130491)
- 科学基金(111900)
- 社会(96478)
- 社会科(91565)
- 社会科学(91540)
- 基金项目(80546)
- 省(80406)
- 自然(72343)
- 自然科(70660)
- 自然科学(70644)
- 教育(69411)
- 自然科学基金(69363)
- 划(67679)
- 资助(62288)
- 编号(62176)
- 成果(50741)
- 重点(46364)
- 部(45959)
- 发(44933)
- 创(43540)
- 课题(42656)
- 创新(40467)
- 教育部(39549)
- 科研(39491)
- 国家社会(39438)
- 期刊
- 济(132866)
- 经济(132866)
- 研究(89924)
- 中国(54991)
- 学报(46795)
- 管理(45642)
- 科学(43681)
- 农(40991)
- 财(38861)
- 大学(35626)
- 教育(33835)
- 学学(33176)
- 农业(29070)
- 技术(25641)
- 融(23718)
- 金融(23718)
- 业经(21284)
- 经济研究(21250)
- 财经(20548)
- 经(17620)
- 问题(17562)
- 图书(16852)
- 业(15943)
- 科技(15334)
- 理论(14905)
- 技术经济(14769)
- 贸(14763)
- 国际(13813)
- 现代(13729)
- 实践(13702)
共检索到4390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罗奕奕 戴永务
基于2000—2016年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的人造板产业进出口数据,运用区域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RCA)计算中国人造板产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竞争力,结果表明:中国的胶合板在经济发展程度较高但森林资源较少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而中国的刨花板和纤维板在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较低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具有较高的比较优势。因此,中国人造板产业应在扩大生产的同时提升产品质量,打破绿色壁垒,以出口为导向,扩大在西亚、中东欧和独联体各国的市场份额,以直接投资为导向,缩减成本的同时提升投资地的人造板生产技术和劳动就业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庞新生 王敏
"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森林资源分布不均衡,林产品加工业发展水平差异也很大,只有依托各国实际情况,才能实现区域内林产品贸易的优势互补。因此,客观地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林产品生产、贸易现状和格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依托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数据库,从林产品生产要素、需求条件、市场竞争、森林资源管理模式、林业高等教育等方面出发进行林产品国际竞争力指标的选取。为了避免指标数量过多,防止信息重复,将相关性较强的指标予以剔除。在此基础上,比较全面、系统地构建了林产品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了"一带一路"沿线27个林产品贸易额居前或与中国林产品贸易往来较多的国家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理想解法、秩和比法相结合的方法来探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林产品竞争力问题。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霍忻
认证认可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质量管理的"体检证"、市场经济的"信用证"、国际贸易的"通行证",在提升产品质量水平、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规避双边贸易壁垒、降低贸易通关成本和促进贸易合作与发展方面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选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作为样本,从服务竞争力、区域竞争力、国际影响力、创新竞争力、基础竞争力等五个维度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认证认可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考察沿线各国比较优势,研判"一带一路"认证认可格局。结果显示:"一带一路"认证认可格局涵盖卓越型竞争力、潜力型竞争力、成长型竞争力和沉寂型竞争力四个阵营,我国位于卓越型竞争力阵营,在区域竞争力、国际影响力和基础竞争力方面占据比较优势。"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间的经贸合作与双边互认,与蒙古、新加坡、哈萨克斯坦等签署了标准化合作协议,推进产品标准双边互认建设。中国认证认可的影响逐步深入至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其服务能力、服务效果仍具备较大的提升空间。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彭丽红
由于不同国家的合作机会和风险千差万别,要实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共建,不能搞"一个方案""一刀切"。中国"走出去"的要素、能力应与沿线各国现实需求相适应,围绕各个国家复杂多样的竞争态势和发展模式,从国情出发进行分类研究。在对比简单分类基础上,依据国际竞争力指数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划分为整体协同、趋向协同、趋向优势、寻求优势四类。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合作共建,知己知彼是前提,既要系统研究沿线国家的战略状态、内在结构和优劣势还要从本国的发展阶段、发展目标和客观条件出发,寻求共赢的合作契机。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蓉 王鑫 毛锐
"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以来,国内企业积极响应,纷纷走出国门开展对外投资活动。本文从税收负担、税收征管效率、税收征管廉洁度三个维度,综合分析和比较了65个沿线国家的税收征管竞争力,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税收上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
征管竞争力 税负 征管效率 行政廉洁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艳华 傅泽强 邬娜 谢园园 周楷
在世界环境产品贸易形势火热的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使得环保设备制造、污染防治工程的需求不断扩大,环境产品贸易成为建设绿色"一带一路"的重要切入点。在APEC环境产品清单的基础上,采用RCA、TC、IMR三种指标,并选取中国与新加坡、印度等7个环境产品贸易相对活跃的国家进行竞争力分析。结果发现,2017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差异较大,但多数国家均表现为贸易逆差,且沿线国家的环境产品贸易竞争力水平差距较大,竞争力整体偏弱;我国环境产品的进出口贸易规模在沿线国家中遥遥领先,但仅在可再生能源设备领域形成一定的竞争优势,其他类型环境产品处于劣势,我国环境产品竞争力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论文提出重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环境产品需求、调整环境产品贸易结构、畅通环境产品的贸易渠道等建议,有助于支撑"一带一路"国家对环境产品的贸易需求。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环境产品 贸易竞争力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蓉 王鑫 毛锐
"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以来,国内企业积极响应,纷纷走出国门开展对外投资活动。本文从税收负担、税收征管效率、税收征管廉洁度三个维度,综合分析和比较了65个沿线国家的税收征管竞争力,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税收上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
征管竞争力 税负 征管效率 行政廉洁度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慧娥 戴利研 贺壮
本文基于贸易竞争力前沿研究,构建农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分析了沿线国家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和国际竞争力现状,以及影响机制。采用DID模型,使用2005-202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基准回归分析。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史瑞祯 桑百川
为检验中国是否因“素”制宜进行对外投资,文章从要素环境竞争力视角切入,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商务部《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等相关数据以及零膨胀负二项回归模型展开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OFDI)更倾向于选择劳动力成本更低以及与中国的制度距离更小的区位,同时,也会选择资源禀赋、资本存量及技术水平表现更好的国家或地区。进一步讨论发现,中国OFDI区位选择存在区域异质性和国别差异性,而且加入其他要素发现,资本成本与创新距离均会显著影响中国的OFDI。此外,劳动资本等有形要素的成本优势与制度距离之间存在“增强”效应,与创新距离之间存在“削弱”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满盈 邓晓虹
本文基于国际收支平衡表(BOP)统计数据和《银行家》(The Banker)数据库,对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金融服务贸易的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到的结论主要有:(1)关于跨境交付的金融服务贸易,"一带一路"沿线的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缺乏竞争力,与英国、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排名中游;东亚东南亚地区和南亚地区金融服务贸易的竞争力要强于其他地区,其中独联体国家金融服务贸易的竞争力最弱。(2)关于商业存在模式的金融服务贸易,宏观指标和微观指标都表明,中国的银行业不论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是与"一带一路"沿线的其他国家相比,都具备了较强的竞争力。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论,提出了提升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对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江 陶磊 黄雨婷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推动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布局具有重大作用。本文利用IMS指数、RCA指数、TC指数、Michaely竞争优势指数,对比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十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发现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发展水平低、结构比较劣势明显,中国在高技术含量服务领域不具有竞争优势,但在中等技术含量服务领域、低技术含量服务领域存在一定实力。因此,优化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结构是提升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生产性服务贸易 贸易竞争力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江 陶磊 黄雨婷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推动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布局具有重大作用。本文利用IMS指数、RCA指数、TC指数、Michaely竞争优势指数,对比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十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发现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发展水平低、结构比较劣势明显,中国在高技术含量服务领域不具有竞争优势,但在中等技术含量服务领域、低技术含量服务领域存在一定实力。因此,优化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结构是提升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生产性服务贸易 贸易竞争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雅铄 曹建海
提升数字贸易竞争力,降低跨境贸易成本对于当前我国新发展格局下撬动外循环、实现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数字贸易基础设施、数字贸易产业、数字贸易创新和数字治理4个维度16个细分指标构建了数字贸易竞争力指标体系,并采用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样本数据,就数字贸易竞争力提升对跨境贸易“降本促效”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数字贸易竞争力提升能够通过降低信息搜寻成本、减少营销渠道成本、减少交付运输成本、降低售后服务成本、提升管理服务效率、降低管理治理成本等渠道对跨境贸易起到有效的“降本促效”作用。但由于我国与不同国家之间客观存在的数字贸易竞争力差距使得数字贸易竞争力提升对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不同区域国家之间的跨境贸易“降本促效”作用力存在显著差异性。相对而言,数字贸易竞争力提升对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东盟10国之间跨境贸易“降本促效”的作用力最大,其次是南亚、中亚、中东欧,而对我国与独联体国家之间跨境贸易“降本促效”的作用力最小。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黄顺泉 陈心怡
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沿线各国纷纷参与到便利的贸易往来中,而海运几乎承担了大部分贸易量,所以随着"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海运服务贸易开放度的提升,对于该国竞争力究竟是促进还是抑制的研究显得较为重要。本文选取17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采用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的方法,研究了海运服务贸易开放度与竞争力的关系。结果显示:即使有个别国家海运服务贸易开放度提升对竞争力有抑制作用,但总体上,沿线各国海运服务贸易开放度的提高对该国竞争力有促进作用。同时,各国应该把握好海运服务贸易开放度的限度,避免过度开放带来的负面影响,完善保障机制、合理进行监管。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海运服务贸易 竞争力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理娟 张晓青 姜涵 刘畅
面对世界经济形势新变化,"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将有望通过国际产业转移实现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等战略,同时改变沿线各国产业发展和世界经济增长格局。文章主要通过沿线各国经济基础及区位条件的分析,以及通过产业转移及引进外资的基本国别分析,结合引力模型、结构相似系数等方法分析了中国对于沿线产业转移区位选择,最后结合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的分析结果,对中国沿线产业转移提出推动沿线产业转移需要兼顾两个方向,即国内产业应积极寻求效率驱动和创新驱动,沿线产业转移应积极顺应新的国家产业转移趋势等优化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