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00)
- 2023(13134)
- 2022(11361)
- 2021(10646)
- 2020(9454)
- 2019(22125)
- 2018(21625)
- 2017(41541)
- 2016(22313)
- 2015(24967)
- 2014(24826)
- 2013(24368)
- 2012(22377)
- 2011(19931)
- 2010(19911)
- 2009(18479)
- 2008(18448)
- 2007(16398)
- 2006(13926)
- 2005(12331)
- 学科
- 济(91205)
- 经济(91107)
- 业(62606)
- 管理(62267)
- 企(50670)
- 企业(50670)
- 方法(45557)
- 数学(40606)
- 数学方法(39996)
- 财(24780)
- 中国(24453)
- 农(23165)
- 业经(18345)
- 学(17394)
- 制(17172)
- 地方(16959)
- 贸(16766)
- 贸易(16760)
- 易(16308)
- 务(16001)
- 财务(15948)
- 财务管理(15907)
- 银(15224)
- 银行(15194)
- 农业(15132)
- 企业财务(15025)
- 融(14354)
- 金融(14351)
- 行(14349)
- 理论(14113)
- 机构
- 大学(311372)
- 学院(307744)
- 济(126453)
- 经济(123873)
- 管理(122905)
- 理学(105739)
- 理学院(104611)
- 管理学(102528)
- 管理学院(101953)
- 研究(100484)
- 中国(79656)
- 京(65471)
- 科学(61474)
- 财(60034)
- 农(50010)
- 所(49896)
- 中心(48647)
- 财经(47715)
- 江(45910)
- 业大(45808)
- 研究所(45386)
- 经(43387)
- 北京(40966)
- 农业(39291)
- 范(38997)
- 经济学(38639)
- 师范(38595)
- 院(36434)
- 州(35874)
- 财经大学(35648)
- 基金
- 项目(209682)
- 科学(165059)
- 基金(153561)
- 研究(151014)
- 家(134447)
- 国家(133078)
- 科学基金(114499)
- 社会(95788)
- 社会科(90872)
- 社会科学(90839)
- 省(81038)
- 基金项目(80848)
- 自然(75076)
- 自然科(73417)
- 自然科学(73393)
- 自然科学基金(72058)
- 教育(70012)
- 划(68670)
- 资助(63978)
- 编号(61149)
- 成果(49580)
- 重点(47163)
- 部(46896)
- 发(43708)
- 创(43302)
- 科研(41151)
- 课题(41144)
- 创新(40444)
- 教育部(40337)
- 国家社会(40021)
共检索到4543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宋维佳 梁金跃
本文选取"一带一路"沿线涉及的57个国家作为研究对象,利用2011—2015年国家风险的面板数据,并应用突变级数法构建了国家风险评价模型,对各国国家风险及水平进行定量研究,结果显示:新加坡和卡塔尔等国在长期国家风险波动性及风险水平方面均优于其他国家,而乌克兰等国却表现不佳;不同地区(除西亚中东外)国家风险水平从2012—2015年均呈下滑趋势,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推进过程中所面临的东道国投资环境大体有向好趋势,其中,中东欧地区政治风险和社会风险最低;东南亚地区经济风险和金融风险表现较好,两者风险特性具有互补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伟 陈昭 吴先明
以2013年39个"一带一路"国家的15个指标及这些国家与中国相关的5个指标数据为基础,对中国在"一带一路"OFDI的国家风险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一带一路"国家中,中国在大多数中东欧国家OFDI的政治风险、经济金融风险偏小;而中国在"一带一路"OFDI的社会文化风险普遍较大。就整体国家风险而言,中国在大多数中东欧国家和少数西亚国家OFDI的国家风险较小。从风险来源看,在政治风险和经济金融风险中,东道国自身的因素是中国在这些国家OFDI风险的主要来源,东道国与中国之间的因素对其影响
关键词:
“一带一路” OFDI 国家风险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伟 陈昭 吴先明
以2013年39个"一带一路"国家的15个指标及这些国家与中国相关的5个指标数据为基础,对中国在"一带一路"OFDI的国家风险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一带一路"国家中,中国在大多数中东欧国家OFDI的政治风险、经济金融风险偏小;而中国在"一带一路"OFDI的社会文化风险普遍较大。就整体国家风险而言,中国在大多数中东欧国家和少数西亚国家OFDI的国家风险较小。从风险来源看,在政治风险和经济金融风险中,东道国自身的因素是中国在这些国家OFDI风险的主要来源,东道国与中国之间的因素对其影响较小;而在社会文化风险中,东道国与中国之间的因素与东道国自身因素对中国在这些国家OFDI风险的大小具有同等重要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
“一带一路” OFDI 国家风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袁峰 陈俊婷
文章从"一带一路"重点涉及的五大区域中选取18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为研究对象,利用2008-2013年现代服务业面板数据,应用突变级数法构建了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评价模型,对五大区域18省各年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显示:6年间18省现代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有大幅度提升,差距有所减小,发展水平等级由低水平为主升级为以中等水平为主,五大区域发展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东南地区、内陆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最后在分析各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影响因素后提出提升策略,以促进各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镝 杨娟
参考多家国内外评级机构的评级体系,基于中国的视角上,以区别于国外评级机构将该国政治与经济制度是否与西方国家主流价值观一致作为风险考核的标准,避免受到意识形态的干扰。整合多个国别风险数据库和网页抓取数据库,从政治风险、经济风险、金融风险、商业环境风险和法律风险等多个角度,建立140项评级指标,收集46 200条数据,并综合使用模糊综合评价、主成分分析及功效函数法,对目前"一带一路"沿线的66个国家作连续5年的出口信用保险的国家风险评级。研究发现:新加坡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信用评级最高的,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斯洛伐克、土耳其、马来西亚、俄罗斯、泰国等国家的信用评级也极高,阿富汗、老挝、乌克兰、伊朗、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伊拉克、缅甸、也门共和国、东帝汶等国家信用评级较差,结论与国内外知名机构评级大体一致。建议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信用评级过程中,应考虑政权变更、营商环境和经济发展可持续性等因素。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金叶 沈晓敏
境外园区日益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载体,其对扩大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推动参与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2003-2017年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参与建设的82个园区的数据,采用系统GMM方法研究境外园区建设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境外园区建设能显著促进中国对东道国的直接投资;分类型来看,加工制造型园区与资源利用型园区促进中国投资的作用最为明显,其次为多元综合型园区,商贸物流型园区促进作用最弱;分区域来看,中国在东南亚与南亚参与建设的园区能显著扩大中国投资,但欧洲与非洲的境外园区建设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暂时存在负向影响,中亚与西亚地区园区建设的投资促进效应尚不明显。以上研究结论可为中国境外园区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创新中国在对外开放新阶段参与国际合作模式提供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君岐 任禹洁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响应,而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各区域国家的投资规模也显著扩大,但由于沿线国家的经济形势、文化背景、社会环境等要素的复杂性和世界政治、经贸格局的多变性,使得我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面临诸多风险。鉴于此,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海外投资国家风险评级报告(2018)》中所载的原始数据为基础,以变异系数法确定权重,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从经济基础、偿债能力、社会弹性、政治风险和对华关系五个方面,对"一带一路"沿线不同区域国家的投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给出相应的投资建议并提示需要高度关注的事项,以期为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投资提供建议、降低投资风险。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朱兰亭 杨蓉
针对当前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风险问题,考察了东道国国家风险对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中的影响。在引入ICRG国家风险指标的基础上,根据2006-2016年数据研究发现,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有显著的政治风险和金融风险偏好性,经济风险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并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国企业在高收入国家和中低收入国家的风险偏好以及"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前后的风险偏好存在一定差异。
关键词:
国家风险 一带一路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黄亮雄 钱馨蓓
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深化区域合作,推动全球和平发展的重要战略。对外直接投资是中国影响世界,对世界做出贡献的重要手段。文章采用"一带一路"沿线55个国家2003~2013年的面板数据,构建面板VAR模型,验证中国向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与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向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在统计上显著提高了沿线国家的人均实际GDP,该影响效应能持续7年左右,并在2~3年后达到峰值。自2003年以来,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中国向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合共促进沿线国家人均实际GDP增长仅约为2%,对沿线国家的经济增长贡献率不足8%,中国的推动作用有待加强。同时,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越好,...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海波 李伏安 钟伟
在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机构布局现状特征的基础上,选取2006-2017年18家中资商业银行已进入的2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作为样本,运用负二项回归模型方法对影响区位选择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东道国的对外直接投资额、双边贸易额以及东道国的政局稳定性是主要影响因素;客户追随是主要动因;地理距离、文化相似性等因素也存在一定的正向影响,但影响力略显不足;而东道国的经济与银行业发展水平两个变量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基于此,进一步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布局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了所有国家的评价得分,提出了布局策略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胤默 孙乾坤 张晓瑜
从母国文化助推视角,本文考察了孔子学院对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影响。基于2004-2014年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企业数据,采用区位选择Logit模型进行研究发现:第一,孔子学院对中国企业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具有促进作用;第二,孔子学院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与交流,降低中国与东道国文化距离的负面影响;第三,孔子学院对中国企业在与中国签订双边投资协定"一带一路"国家的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孔子学院还通过影响留学生来华学习,进一步促进了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
关键词:
孔子学院 对外直接投资 “一带一路”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罗翊烜 扈钟方
本文构建了一套系统的贸易便利化测度体系,首先运用均值主成分分析法测度"一带一路"沿线十七个亚洲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之后基于拓展的引力模型,探究其对中国对外直接贸易的影响。本文通过具体实证发现各国贸易便利化水平差异显著,除贸易便利化外,国内生产总值、劳动力规模、自然资源禀赋、双边投资协定对中国对外直接贸易也有显著促进作用;税负水平、距离成本呈现出显著的负向效应。本文认为,中国在稳定贸易便利化程度较高国家和地区经贸往来的同时,需要推动中亚、西亚和南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贸易便利化,促进贸易增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胤默 孙乾坤 张晓瑜
从母国文化助推视角,本文考察了孔子学院对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影响。基于2004-2014年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企业数据,采用区位选择Logit模型进行研究发现:第一,孔子学院对中国企业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具有促进作用;第二,孔子学院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与交流,降低中国与东道国文化距离的负面影响;第三,孔子学院对中国企业在与中国签订双边投资协定"一带一路"国家的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孔子学院还通过影响留学生来华学习,进一步促进了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
关键词:
孔子学院 对外直接投资 “一带一路”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康益敏 朱先奇 李雪莲
随着"一带一路"对外建设的逐步推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联系日益紧密,贸易交往也越来越频繁,并且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门槛效应的研究,有利于中国最大化利用"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机遇。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为研究对象,采用2006-2016年对外贸易面板数据,构建面板门槛回归PTR模型,实证检验制度质量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对外贸易的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市场潜力和自由贸易协定对中国对外贸易有显著的正影响,而市场规模则对中国对外贸易有显著的负影响;制度质量会促进中国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国家的对外贸易,抑制中国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国家的对外贸易。最后根据以上结论提出了促进中国对外贸易的相关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晓瑜 陈胤默 文雯 孙乾坤
文章选取20042014年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企业数据,研究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1.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可以减轻企业跨国经营的税收负担,促进企业到协定签约国进行投资;2.避免双重征税协定与东道国税负水平在促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存在替代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企业融资约束程度越大、对外直接投资企业行业为制造业时,避免双重征税协定与东道国税负水平在促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过程的替代关系更为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出口贸易的第三国效应研究——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空间面板数据
基于DPSIR模型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基于“一带一路”沿线18个省份面板数据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风险研究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环境风险评价及治理政策研究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别风险研究
人民币汇率变动、邻国效应与双边贸易——基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基于基于“一带一路”沿线79个国家和地区面板数据的研究
政治风险、投资者保护与中国OFDI选择——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据的实证研究
金融包容性对收入差距和金融稳定性的影响——基于“一带一路”沿线43个国家的面板数据
知识产权贸易对经济“双循环”发展的影响——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