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91)
2023(12790)
2022(10351)
2021(9590)
2020(8015)
2019(18174)
2018(17390)
2017(32891)
2016(17491)
2015(19689)
2014(18869)
2013(18899)
2012(17220)
2011(15112)
2010(15595)
2009(15168)
2008(15228)
2007(13524)
2006(12106)
2005(11623)
作者
(47805)
(39594)
(39322)
(37587)
(25723)
(18630)
(18013)
(15119)
(15055)
(14325)
(13573)
(13329)
(13083)
(12462)
(12455)
(11925)
(11843)
(11567)
(11446)
(11084)
(9960)
(9625)
(9623)
(9195)
(9006)
(8843)
(8613)
(8597)
(7809)
(7698)
学科
(87815)
(82928)
企业(82928)
(82876)
经济(82777)
管理(74398)
方法(35890)
(32925)
业经(29231)
数学(26891)
数学方法(26705)
(26453)
财务(26422)
财务管理(26353)
企业财务(25224)
(24386)
中国(22813)
(17783)
技术(17707)
农业(17375)
(15995)
(15950)
(15221)
贸易(15202)
(14870)
(14684)
(14545)
理论(14074)
体制(12739)
经营(12670)
机构
学院(254677)
大学(252794)
(116638)
经济(114921)
管理(106976)
理学(91298)
理学院(90515)
管理学(89697)
管理学院(89193)
研究(81629)
中国(69146)
(57807)
(54173)
财经(45771)
科学(42464)
(41772)
(39391)
(38093)
中心(37140)
经济学(35759)
(35065)
研究所(34463)
北京(34062)
财经大学(33891)
经济学院(32270)
商学(31937)
商学院(31657)
业大(29991)
(29934)
(29322)
基金
项目(159405)
科学(129552)
研究(121674)
基金(120888)
(103080)
国家(102223)
科学基金(90844)
社会(82709)
社会科(78717)
社会科学(78695)
基金项目(62763)
(58736)
自然(55665)
自然科(54461)
自然科学(54450)
教育(54267)
自然科学基金(53599)
资助(48865)
(48327)
编号(48013)
成果(39607)
(37186)
(36011)
(35923)
国家社会(35906)
重点(35406)
(33607)
教育部(33037)
创新(32811)
(32703)
期刊
(131356)
经济(131356)
研究(80021)
中国(53962)
(52560)
管理(45280)
(32816)
科学(31575)
学报(30260)
大学(24493)
(24144)
金融(24144)
财经(23856)
技术(23037)
农业(22920)
学学(22828)
经济研究(22606)
业经(21059)
(20622)
教育(20452)
财会(17065)
问题(16667)
会计(16284)
(16034)
(15912)
世界(15550)
技术经济(15399)
国际(14140)
现代(12643)
经济管理(11677)
共检索到3990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杜兴强  肖亮  张乙祺  
在“一带一路”沿线国经营的中国企业众多,差异化的制度背景与复杂的经营环境给中国企业的投资和运营带来了潜在风险。本文分析了外部审计在“一带一路”沿线国中国企业运营中发挥的治理角色。基于2014—2019年在“一带一路”沿线国设立子公司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本文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的外部审计治理水平与中国企业信息披露质量显著正相关;此外,“一带一路沿线国的法律规则强化了外部审计治理对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上述结果经一系列敏感性测试及控制内生性后仍然稳健。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仇娟东  李勃昕  安纪钊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有着极为深远的国际、国内意义。本文结合中国全球投资跟踪数据库的2005—2019年中国企业3 612笔对外投资项目数据,运用三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的投资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显著促进了中国企业在沿线经济体的投资金额和次数,无论“问题”投资的次数还是“问题”投资次数的比重均不显著。由此得出结论: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中,中国企业的投资促进了沿线经济体的发展而非增加债务风险。经系列稳健性检验和识别策略检验,该结论仍然成立。本文的拓展性讨论依然支持基准检验的结论,同时发现对“一带”沿线所带来的发展效应要高于对“一路”沿线的该效应,并且主要通过集约边际而非广延边际来产生。最后,本文从实现软实力输出、构建多渠道协同资金供给机制、从源头上减少“问题”投资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正新  周乾  
本文基于2007~2017年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49个代表性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OFDI)数据,运用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进行实证检验,考察了东道国营商环境总体情况以及子类指标对中国企业OFDI的影响,并进一步基于投资动机的视角,探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营商环境对中国不同投资动机型OFDI的影响效果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企业倾向于投资营商环境总体情况较差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便捷的开办企业和获得施工许可等东道国商业监管程序对中国企业OFDI具有正向影响,健全的获得信贷、执行合同等法律制度以及强有力的投资者保护对中国企业OFDI具有负向影响;市场寻求型OFDI和战略资产寻求型OFDI倾向于总体营商环境较好的东道国,而资源寻求型OFDI倾向于总体营商环境较差的东道国;不同投资动机型OFDI对营商环境子类指标具有异质性偏好。基于实证结果,本文从企业和政府层面提出了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化投资领域对话合作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蒋冠宏  
本文利用2004—2009年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中国企业数据,考察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度和资源对中国企业市场进入策略的影响。通过运用Multinomial Logit模型做实证检验,本文得到以下结论:生产率较高、资本较密集和规模较大的企业选择合资或并购;出口多的企业倾向于绿地新建。中国企业倾向于以合资或并购形式进入技术和研发资源密集的沿线国家,以获取沿线国家的"可转移"资源;"不可转移优势"明显的企业进入技术和研发资源密集的沿线国家通过选择合资或并购的概率较高。在制度质量较高、营商环境好或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黄亮雄  钱馨蓓  李青  
采用2002~2013年面板数据,考察双边国家领导人访问对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海外并购的影响作用。实证结果发现:双边国家领导人访问显著提高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成功案例数量,且中国国家主席与国务院总理出访的促进作用大于外国元首来访的促进作用。东道国市场规模状况显著影响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成功案例数量,而政府运行状况则对其无显著影响。中国企业在市场规模"顺梯度"并购中成功更多,但领导人访问促进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效应在市场规模"顺梯度并购"中会减弱。与此相比,政府效能"顺梯度"与否并不影响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成功案例数量,也不影响领导人访问促进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效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马广奇  王瑾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投资数量和交易规模不断提高,涉及的行业领域不断扩大,因此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绩效成为学者关注的重点。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考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直接投资企业的绩效,重点分析不同行业、不同股权性质下的企业绩效差异,并提出提高企业绩效的新举措。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蒋冠宏  
本文利用2004—2009年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中国企业数据,考察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度和资源对中国企业市场进入策略的影响。通过运用Multinomial Logit模型做实证检验,本文得到以下结论:生产率较高、资本较密集和规模较大的企业选择合资或并购;出口多的企业倾向于绿地新建。中国企业倾向于以合资或并购形式进入技术和研发资源密集的沿线国家,以获取沿线国家的"可转移"资源;"不可转移优势"明显的企业进入技术和研发资源密集的沿线国家通过选择合资或并购的概率较高。在制度质量较高、营商环境好或制度差异大的沿线国家,中国企业倾向于并购,但"可转移优势"明显的企业倾向于以绿地新建方式进入制度差异大的沿线国家。给定沿线国家的制度和资源,中国企业基于异质性"优势"选择最优进入策略:在制度环境优越的沿线国家,生产率较高的企业选择绿地新建,利润率较高的企业选择合资或并购。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吉鹏  衣长军  黄健  
当前世界各国在地理、文化、制度以及经济等维度距离,仍然是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绩效的重要因素。根据外来者劣势与制度套利论,检验多维距离因素对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地理、文化、制度以及经济距离增加降低了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绩效;不同方向的制度距离与经济距离具有差异化影响,正向制度距离与正向经济距离增加降低了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绩效;负向制度距离与负向经济距离没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韩冰  魏瑶  韩纪琴  
对外直接投资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冠疫情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仍然呈上升趋势。中国开展OFDI尚处于初期探索阶段,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的模式选择是企业“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第一个难题。文章从微观和宏观视角,以2005-2019年我国对沿线国家资源型行业直接投资的178条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采用Logit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企业规模越小和营业收入越大越偏好以绿地投资模式进入沿线国家资源型行业;东道国制度质量越高且与我国文化距离越大,企业以跨国并购模式对东道国资源型行业投资几率越大。东道国经济水平与OFDI模式选择不存在显著相关性。企业要选择适合自身的投资模式,政府要加强引导,建立OFDI风险预警机制,帮助企业更好走出去。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肖扬  黄浩溢  曹亮  
本文基于2008—2015年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数据,实证分析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的变化对中国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来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升对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产生了积极效应,该积极效应在贸易便利化提升后的第二期开始显现。而在当期内,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升甚至会降低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因此,企业应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的持续建设,以便在长期实现价值链的升级。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颖  王春瑞  
随着"一带一路"的纵深发展,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融合越来越深,在不断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更改变了人权发展的状况。跨国企业作为排头兵,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担任着重要角色,在拉动就业,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当地人民生活条件,促进人权发展的同时,也在劳工、自然环境和腐败等方面提出了严峻挑战,如何平衡工商业与人权发展,打造繁荣、绿色、廉洁的"一带一路",建立全球人权治理体系,将对"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注入新的意义。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梁玉忠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逐步推进,中国对沿线国家的投资将会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然而,由于沿线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国情复杂多样,存在政治不稳乃至战争、内乱、军事冲突等问题,也使我国投资者面临着较大的政治风险。因此,探讨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面临的政治风险,进一步提出具体的防范措施,对于引导企业理性选择对外投资区域、行业,具有紧迫且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金刚  沈坤荣  
本文基于2005—2018年"中国全球投资跟踪"微观数据库构造了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国家—行业—年份"三维面板集,采用三重差分法研究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交通行业的投资效应,为批驳近年来一些西方国家大肆渲染的"一带一路"倡议的"债务陷阱论"提供了经验证据。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显著加大了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交通行业的投资规模,与此同时却未显著增加交通"问题投资"。因而,"债务陷阱论"所认为的"一带一路"倡议试图引致对外交通问题投资进而采用免去债务手段换取东道国主权让渡的观点缺乏证据支持。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与识别策略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分样本及机制讨论的结果显示,"一带一路"倡议主要推动国有企业产生对沿线国家交通投资的发展效应,并且企业投资模式偏向跨国并购。发展效应受益地区主要是"一路"沿线国家以及亚洲地区,并且发展效应主要源自新进入企业的投资而非已有企业的再投资。此外,本文还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并未显著提升企业对外交通投资股权占比,也没有加剧沿线国家债务增长。这一结论表明,"债务陷阱论"针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种种指责都是失实的。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石熠  
"一带一路"策略下,沿线国家广阔的合作空间,对我国企业"走出去"产生了重大且深远的影响。鉴于沿线国家国情、民族、文化的巨大差异性,中国海外投资企业的合作面临较为严重的税务风险问题。本文在指出中国企业面临重复征税、反避税调查、转让定价等税务风险基础上,分析了双方合作发生税务风险的原因,并针对性提出了税务风险的应对措施。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叶  张天硕  曲如晓  
本文基于多产品出口企业贸易理论,构建了海外专利申请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范围的理论模型,并利用中国2007—2013年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专利申请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企业海外专利申请对企业出口产品多元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海外专利申请显著提升了企业出口产品多元化水平;专利质量的提升是出口产品多元化提升的主要原因;目的国模仿能力和知识产权制度的成熟度是海外专利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本文的研究不仅为企业进行海外专利申请提供了决策参考,同时对促进我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